吕淑君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巨星,在诗、词、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苏轼20岁考中榜眼,40岁成为文坛领袖,“乌台诗案”让他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却没有把他压垮,他将生活过得诗意盎然。后来,苏轼遭受了一贬再贬,处境一次比一次艰难,但苏轼依旧用内心的光照亮前行的路,以至诚的热情拥抱了生活的酸辣苦甜。
林语堂曾说:“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轼的人格光辉,穿过历史的云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作品总能给人以力量。
现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苏轼的五篇作品,它们分别是八年级上册11课《记承天寺夜游》,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中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九年级上册13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年级下册12课《江城子·密州出猎》及《课外古诗词》中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几篇诗文,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意蕴深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诗文内容,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精美语句、展开联想和想象、交流读后感悟等多种形式加深对诗文深刻意蕴的理解和把握。学生通过阅读走近苏轼,走进文本,从诗文中汲取精神营养,涵养审美情趣,提升思想道德品质。这样一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取得“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效果。下面是笔者在这方面做的一点粗浅尝试。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抒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情。此词意蕴含蓄,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为了克服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在教读本课时,笔者组织学生把本词与七年级下册刘禹锡的《陋室铭》、周敦颐的《爱莲说》进行了比较阅读。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周敦颐“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本词“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三篇诗文的作者托物寄意,分别借“孤鸿”“陋室”“莲”传达出一种“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他们“独立不倚”的人格追求,正是孟子笔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写照。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学生理解了作者,也深刻认识到不管遇到怎样的处境,都不要失掉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坚守。
亲情是永恒的主题。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他们兄弟之间的友爱与以后顺逆荣枯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是苏轼毕生歌咏的题材。兄弟二人忧伤时相慰藉,患难时相扶助,彼此相会于梦寐之间,写诗互相寄赠以通书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首词作于丙辰中秋,当时苏轼与弟弟子由已经七年不见了。这首词上片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了对兄弟的怀念之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值中秋,眼前有酒无人共饮,天上一轮明月无人共赏。七年,有太多的人事变迁,此时此刻,苏轼有太多的话想与弟弟诉说。但现实残酷,时空无情。对弟弟的思念,让诗人无法安眠,一种不能相见的无奈,不由得让诗人对月亮起了埋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但人生的聚散、离合,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是人生无法摆脱的遗憾,想到这,诗人只能把对弟弟的思念化为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透过文字,我们不禁被苏轼强烈而真挚的情感所感动。为了加深学生对诗人感情的理解,笔者设计了一个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习苏轼,给远方的亲友写一封信。这样的训练,寓“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了真情可以跨越时空,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学会关心、关爱他人,要珍爱亲情。
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文章仅八十余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凝练的笔触,生动形象的语言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无一月字,却處处皆月”,不着一字,却尽显风流。
教读本课时,笔者引导学生赏读了这段文字,常言道“三分文章七分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那皎洁的月光洒满庭院,空明如积水一片;积水中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枝柏叶的影子”,通过赏读,学生仿佛穿越时空,和诗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欣喜地欣赏月下的美景,尽享自然之美,生活之趣。接着,学生又互动交流了自己心中的美景,有的学生喜欢春花的烂漫,有的学生喜欢秋叶的静美,有的学生喜欢白云的飘逸,有的学生喜欢晚霞的绚烂。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处处有美景,时时有快乐!学生通过这样的赏读和分享,提升了审美情趣,激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写,他用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了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东坡一生在政治上之遭遇,极为被动,时而内召,时而外用,时而处于重要之地,时而放逐于边缘之区,然而思想行为不因此而有所改变,反而愈遭挫折,愈见刚强。”(近代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豪迈之情,还有不畏坎坷的情怀,读来给人鼓舞,给人信心。
教读此词时,在学生感知词的内容的基础上,笔者适时引导:“苏轼做到了‘生活吻我以痛,我报之以歌’。面对豁达的苏轼,你想说些什么呢?把自己的感悟说出来与同学分享。”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遇到考试失败,我再也不伤心气馁了”“与苏轼相比,我们生活中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尽管生活中会有风霜雪雨,坎坷荆棘,但不管遇到怎样的境遇,我们都要像苏轼那样笑对人生,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明天会更好”。听着学生的发言,看着学生灿烂的笑脸,笔者内心甚感欣慰,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相信成长的路上,学生会变得更加勇敢。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时所作。此词上片写出猎的壮阔场面,下片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语言粗犷豪放,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弯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学习本课时,有的学生认为“苏轼是一位文人,杀敌报国,驰骋疆场,也许是一时豪兴,一时之狂”。为了消除学生的疑虑,笔者以多媒体展示——“《乌台诗案》记东坡自云:“意取(晋)西凉州主簿谢艾氏。艾本书生也,善能用兵,故以此自比。若用轼为将,亦不减谢艾也。”这段文字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苏轼这种思想感情是真实的,报国立功是苏轼平生的理想追求,学生的爱国情感被激发,被点燃。课下,笔者让学生写了读后感,“学习了这首词,苏轼的雄心壮志永远印在我的脑海中,希望有朝一日,我也像苏轼一般,报效祖国而不惧困难”“现在,虽然不用我们驰骋疆场,但是我们始终都要像苏轼那样胸怀一颗爱国之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时刻等待祖国的召唤”。读着这些有温度的文字,笔者不由得为学生的表现点赞——壮哉,中国少年!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的“原序”里写道“他身上显然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遏制……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像一位高明的琴师,善于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让学生走近苏轼,走进经典,并从诗人身上,从经典诗文中汲取精神力量,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是我——一位平凡语文教育者的理想和追求。
作者简介:山东省郓城县第一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