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卫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主张,这比较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实际,它将教育的重心从“字纸篓,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转到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具备“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它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语文教学更加生活化。本文节选了《静女》教学的三个片段,充分体现了我从整合课题到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做合一”主张的思考与运用。
在进行《静女》教学时,我深刻意识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并加以运用,将《静女》《芣苢》整合起来,将课题定为“品经诵典,立尚美之志”。整合的原因是:古往今来,所有民众都有一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心,《静女》作为一首爱情诗传递的是先秦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芣苢》则是从劳动场景着眼描摹民众向往的美好生活图景。在大语文教学理念引领下,教师教授《静女》一诗,指导学生联读《芣苢》,在此基础上寻找有阅读关联点的多篇诗文,最终达成拓展学生思维,深化学生审美体验,充实阅读量的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设计中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阅读关联点将《静女》《芣苢》联读,紧扣人物形象和情感品味,引导学生整体赏析,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
《静女》是《诗经》中的一篇,富有趣味,塑造了鲜活的男女形象美,呈现了回环复沓的韵律美,传达了质朴纯真的情感美。短短的三个章节,却描绘了城角约会、赠送彤管、赠送荑草的美好场景。因时代久远和字词理解方面的障碍较大,单靠教师引导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授课的过程中,我考虑到班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创新、熟练运用现代媒体技术等特点,准备以拍摄课本剧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本剧需要学生根据文本理解撰写剧本,排演,拍摄,对学生要求较高,却能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诸多思考。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先制作导学案,引导学生完成基础的文意梳理任务,在此基础上完成场景、人物、台词、旁白、动作、配乐、道具设置的课本剧撰写任务。
虽然课本剧的前提是诗歌的初步学习,但是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还是迅速被课本剧吸引了,立马热烈地讨论起来。“谁来演静女?”“我来写剧本!”“我负责拍视频!”“我们选什么衣服?”学生争先恐后地选自己能承担的任务,一个声音吸引了我的注意——“老师,我们要选什么衣服啊?”“随便选吧”,我脱口而出。反正问题越多越有利于我们的课堂学习,我心里想。况且,这班的学生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我也没指望学生能够拍出多么精美的视频,只是希望他们借视频的拍摄多些思考的契机,静下心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转眼之间,视频上交的时间到了。我以多媒体播放其中的一个视频,班里发出阵阵笑声,“太土了!”“哈哈,笑死我了。”原来这个小组制作的视频中,静女和小伙子穿得格外质朴,上衣和裤子的款式很老,确实有点土。这个小组的组长上台陈述自己的创意:“我们组的亮点主要是服装,因为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去选择,我们的服装也是经得起推敲的。在选演出服时,大家的意见不一致,有的同学觉得要用那种唯美好看的古装,有的同学觉得诗歌写的是平民男女的爱情,应该选劳动人民的服装。经过讨论,我们选了上衣和裤子的款式,方便活动,材质也比较耐磨。而且那个时代以交领款式为主,所以我们选择了这种交领窄袖的方便劳动的演出服。”她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看来同学们对她的回答非常认可。
这个小组的学生对《诗经》的文化背景了解得非常详尽,其他小组的学生没有关注这些。在教学中,即便有的教师会对此详细解释,教学的效果也不会很好。可是,通过服装选择这个问题,全组的学生都努力去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学习动力十足,这不是最好的“教学做合一”典型吗?在视频筹备的过程中,他们是真正思考过的,这难道还不够吗?
四个小组热烈地讨论着,我一边巡视,一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当我走到四组时,小媛小声地问我:“老师,我们组能不能女生演男生啊?”我反问:“詩里写的人物有几个啊?”“两个,静女和小伙子。”“那么,哪一种效果会好一些呢?”小媛沉默了。接下来,好几个学生都问我男生能不能演女生,或者女生能不能演男生。我依然问他们:“哪一种效果会好一些呢?”后来,我在全班学生面前这样说:“同学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组内男生不够,或者女生不够,那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解决呢?组长能不能对人员进行调配呢?而且静女和小伙子的角色性别一致了,还有没有其他的要求呢?是不是任何一个女生都是静女?任何一个男生都能演小伙子?”听完我的一番话,学生又继续讨论,但组内人员的流动也开始了,刚刚男生坐一起,女生坐一起的情况也有了明显变化。
《静女》塑造了纯真质朴而又鲜活的男女主人公形象,借着对男女主角的选择可增强学生自主探讨男女主人公形象的动力。而在人员调配中,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价值,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对于内容的学习非常重要。这些并不是教师强制布置的任务,而是学生在完成主要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去探索的问题,这样学习的效果显然比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效果要好得多。
《芣苢》吟诵非常有特色。我在网上搜了两个比较好的吟诵视频,一个是根据《芣苢》原原本本地吟诵,另外一个作了很多调整和升华,情感渲染也很到位,尤其是每一节最后两个体现采摘芣苢的动作,画面感很强,充分呈现了劳动的快乐与欣喜。经过多方比较,为了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以及感悟诗歌营造的劳动美,我最终决定在这首诗歌的结尾播放处理过的视频。课堂上,当我点开音频,一节吟诵结束,教室里却传来窃窃私语,继而是阵阵嗤笑,课堂一下子就闹了起来。虽然在我的压制下,学生冷静下来了,但从他们的表情我明显感觉到他们对这个并不是很感兴趣。我灵机一动,接着又播放了另外一个没处理过的视频,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播放完毕,我请一个学生说说感悟,他很诚实地说更喜欢第二个视频,甚至给大家表演了一段吟诵,效果不错。
由此可见,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料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否则曲高和寡,依然不利于他们的学习。
三个片段只是我教授《静女》诗歌时遇到的常见状况,却充分体现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核心还是做,“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也启发我们在职校语文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做中学习新内容,教学做合一,才能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