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文,文 璟,李康伟
(1.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甘肃张掖 734000;2.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 730000;3.甘肃省畜牧兽医局,甘肃兰州 730000)
甘肃省是生猪生产发展潜力较大的省份,2022 年全省生猪存栏量、出栏量、肉产量分别达到699.5 万头、895.7 万头和67.9 万t,与10 年前相比,全省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分别增长了30.5%、46%和46.2%,从位次上看,3 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21 位,西北地区第2 位。甘肃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的结合部,总体上属农牧交错地带,气候较为干燥,天然隔离条件好,生猪养殖环境容量大,饲草料资源较为丰富,发展生猪生产条件优越。随着我国南方和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趋于饱和,甘肃承接生猪产能的迎来重要机遇期。甘肃历史上猪种资源较为丰富,但受外来猪种资源冲击和本土保护起步较晚等原因,部分资源品种灭绝,现存品种数量减少,保护利用亟待加强。目前以合作猪和八眉猪为代表的地方特色猪种资源,以适度规模养殖生产方式在甘肃省甘南、定西、陇南等自然条件差、交通闭塞、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山区广泛饲养,为脱贫攻坚做出了贡献,今后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本文以甘肃省生猪种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调查甘肃省生猪资源合作猪和八眉猪数量分布、外貌、生产性能、保护利用等方面的情况,分析目前甘肃生猪种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甘肃生猪种业振兴、推动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依据。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系统地组织开展了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并编撰出版了《甘肃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普查结果显示,甘肃域内地方猪品种资源5 个,分别是合作猪、八眉猪、甘肃黑猪、甘肃白猪、河西猪。2021 年,全国第三次畜禽资源普查在各地展开,确认甘肃黑猪、甘肃白猪、河西猪已灭绝,合作猪和八眉猪进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并实施了保护,普查中还初步发现有徽县青泥黑猪和岷州黑猪等地方品种,目前正在进行基因检测和性能测定,根据结果再决定是否提交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
1.2.1 数量及分布
合作猪俗称蕨麻猪,主产于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属于藏猪的一个类群。合作猪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甘南州及毗邻地区,海拔在3000m 左右的草原和河谷地带的农区或半农半牧区,境内沿白龙江两岸也有少量分布。中心产区在甘南州合作市佐盖曼玛乡、那吾乡、勒秀乡、卡加曼乡、卡加道乡,夏河县扎油乡、博拉乡、阿木去乎镇,碌曲县双岔乡、阿拉乡、西仓乡,迭部县益哇乡、电尕镇、尼傲乡、卡坝乡、达拉乡,卓尼县完冒乡、沙冒乡等乡镇[1]。
合作猪在甘南地区现存纯种数量不多,随着其他猪种的引入和杂交改良,纯种合作猪数量锐减,据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工作站2022 年底完成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存栏纯种合作猪4.87 万头左右。
1.2.2 外貌及生产性能
合作猪体型较为矮小,头呈狭长状、类锥形,嘴较尖且长,耳小稍向前倾。背腰或平直或微弓,腹部呈下垂状,臀窄稍有倾斜。四肢短小且有力,蹄小质坚。乳头一般4~6 对,排列整齐,被毛粗密而长,鬃毛长而坚韧[2]。毛色有差别,纯黑者较少,一般四肢、腹部、背腰呈现白色。性野,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行动敏捷,采食能力强,能在草原或山间自由采食野生植物。喜食各种嫩鲜多叶的野生植物,籽实和根也采食,尤喜采食蕨麻,适于高寒山区放牧饲养。据甘南畜牧工作站测定,成年公猪体重、体长、体高分别为(32±2)kg、(76±2.5)cm、(45±1.4)cm,成年母猪体重、体长、体高分别为(34±2)kg、(73±2.8)cm、(44±1.6)cm。公猪2~3 月龄具有配种能力,因混群放牧自由交配,2~3 岁失去配种能力较早即淘汰。经产母猪怀孕期120d 左右,可1年2 窝或2 年3 窝,平均窝产仔数5~6 头,平均初生重0.41kg。合作猪仔猪断奶后去势育肥,终年放牧,育肥期生长缓慢,10 月龄时体重20~25kg。2 岁左右活重为35~40kg,可产肉24~28kg。长年舍饲的合作猪,活重最高可达130kg,屠宰率基本保持在70%左右[3],皮薄,膘厚适中,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加工烤猪、腊肉、熏肉别有风味。故称之为藏香猪,是甘南藏区宴席上的一道名菜。
1.2.3 遗传资源保护现状
2006 年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662 号将藏猪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9 年,甘肃省农牧厅印发《关于发布甘肃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通告》,将合作猪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甘南州畜牧工作站依托合作猪养殖基地建立了保种核心群,分别从合作市、夏河县、碌曲县、卓尼县、迭部县购买符合《蕨麻猪—甘肃省地方标准》 一级以上种公猪6 头,母猪40 头,投放到合作市卡加曼乡、卓尼县喀尔钦镇、碌曲县双岔镇、夏河县博拉镇、迭部县旺藏乡建立了具有6 个血统的保种核心群。2021 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工作站被确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藏猪(合作猪)]保护区建设单位。2021—2023 年中央财政安排合作猪遗传资源保护经费140 万元,支持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工作站和迭部县德吉生态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保护区组建合作猪保种核心群,核心群合作猪基础母猪存栏数量达到150头、公猪20 头以上。
1.3.1 数量及分布
八眉猪又名泾川猪或西猪,因额部皱纹似“八”字而得名。中心产区在陕西省泾河流域、甘肃省陇东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甘肃境内以平凉市为主产地,庆阳市、天水市、定西市都有分布,其中平凉市灵台县、泾川县为中心产区。目前甘肃纯种八眉猪仅存栏230 头,其中种公猪26 头。
1.3.2 外貌及生产性能
八眉猪头较狭长,耳大下垂,额有纵行八字皱纹。被毛黑色、体格中等,结实匀称,体躯呈长方形。头较狭长,额有八字纹、纹细而浅。耳大,下耳长与嘴齐或超过鼻端。鬃坚硬、呈黑色,鬃长10cm 左右。背腰窄长,腹大下垂,臀斜,后肢多卧系。有效乳头数6~7 对,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肉质细嫩和杂交配合力强等特点[4]。据灵台县八眉猪资源保护场测定,成年公猪体重、体长分别为(124.6±2)kg、(130±1.5)cm,成年母猪体重、体长分别为(97.4±1.4)kg、(121.7±1.1)cm。八眉猪性成熟较早,公猪30 日龄左右即可发情,利用年限4 年左右,母猪120 日龄性成熟,妊娠期114d。窝产仔数10.5 头。在农户饲养条件下,八眉猪10~14 月龄宰前活重75~80kg,屠宰率70%左右。八眉猪瘦肉率低、皮厚,肉色鲜红,呈大理石状,肉嫩、味香。
1.3.3 遗传资源保护现状
1972 年,甘肃省成立了灵台县八眉猪保种场,组建了八眉猪繁育核心群,并划定了保种区,使八眉猪种群保持了一定的规模[5]。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甘肃省八眉猪产区引进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等品种公司与八眉猪母猪杂交,纯种数量骤减。2002 年9 月,甘肃八眉猪品种被列入国家级畜禽保种名录,平凉市灵台县旺富鑫八眉猪良种猪场被确定为国家级八眉猪种质资源保种场,八眉猪种质资源才得以维持和保存,灵台县现已成为八眉猪种群最集中、纯度最高的县。截至目前,保护场现有纯种八眉猪285头,其中核心母猪144 头,种公猪30 头,6 个家系。
2017 年,蕨麻猪肉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年被列入甘肃“甘味”农产品品牌名录。部分县区将特色猪种资源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大开发利用力度,在加强纯种保护的基础上,开展合作猪、八眉猪杂交利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甘南州迭部县采用“集中繁育+农户分散养殖”的方式,扩大了合作猪养殖规模。截至2022 年,全县合作猪等地方黑猪建设县乡级示范养殖基地27 个,年出栏4 万头以上,带动群众近9000 人,人均可增收5000 元左右。定西市岷县通过采取“放牧舍饲相结合、粗饲料精饲料相搭配、暖棚发酵床相结合”和“放牧+舍饲”的科学养殖方式,稳步开发合作猪产业,岷县9 个养殖合作猪的乡镇有纯种繁育场(点)14 个,猪放牧舍饲养殖场(点)1012 个,涉及养殖农户1997 户,年可出栏10 万头,产量3500t,据估算,岷县打造的蕨麻猪品牌年产值超过2 亿元。陇西县利用岷县等地的合作猪等地方黑猪,制作的陇西腊肉历史悠久,享有盛名,陇西县还被命名为“中国腊肉之乡”。
甘肃境内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多所科研高校单位,聚集了包括猪新品种(系)培育等领域在内的多个技术团队和众多专业研发人才,在生猪种业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张潭瑛等[6]对比研究了放牧和舍饲两种饲养方式对合作猪肉品质及成熟特性的研究,表明合作猪适宜舍饲养殖。甘肃农业大学等单位编制了八眉猪、合作猪科学保护与利用的技术方案,制定了甘肃省地方标准《蕨麻猪肉》(DB62/T 1247—2019)《蕨麻猪(合作猪)选育技术规程》(DB62/T 2184—2011),先继育成了甘肃白猪、华特猪配套系及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形成了利用甘肃猪种资源生产优质猪肉的品种(系)配套模式。刘靖闻等[7]通过对合作猪12 个微卫星座位的7 个群体282 个个体分析,发现了180 个等位基因,为遗传资源利用与产品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景志忠等[8]通过分析与合作小型猪体型、免疫和抗病等关键性状有关的分子遗传特性,定向遗传控制培育出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实验用高原型小型猪品系,填补国际这一领域的空白。
中央财政用于生猪种质资源保护开发的资金近10 年来累积不超过200 万元,省级财政尚无投入,生猪地方品种保种场和养殖场因养殖数量少,也不能享受生猪产业发展方面的项目资金,导致全省大多数特色猪养殖场圈舍条件较为简陋,智能化设施设备及技术应用几乎是空白,粪污处理工艺简单。从走访的场户来看,养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中小规模养殖场户和散养农户饲养管理水平低,先进实用技术应用不足,产出效率和水平相对较低。
甘肃省布局建设的75 家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没有一家建有专门屠宰合作猪的生产线,大多数地方猪上市均采用原始手工作坊方式,效率低、卫生条件不达标。猪肉及其产品精深加工数量不足,加工环节没有统一规范,处于零星生产、无序生产的境地。
虽然甘肃省有可用于生产黑猪肉的丰富猪种资源,在长期品种推广中,生产者具备了较强的品牌意识,已在陇中、陇南地区形成了青泥黑猪、岷县黑猪、藏香猪等商业品牌的雏形,但由于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生猪龙头企业数量少,加之产业化开发不足,使得甘肃“土黑猪”缺乏统一的繁育推生产模式,生产技术不规范,产品一致性差,生猪品牌的优势和潜力挖掘不够,导致竞争力不足,附加值不高。
甘肃省包括甘南州等地乡镇畜牧兽医站除春秋防疫能指导参与外,其他如畜牧技术推广、指导培训等方面因人员不足、力量薄弱,服务到不了位,一些地方防疫设施设备配套不足,造成生猪生产疫病风险依然存在,尤其非洲猪瘟,仍是威胁特色生猪产业发展的头号疾病。
针对长期以来生猪种业投资渠道不畅、专项资金不足、支持不够持续的问题,可以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资本、群众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大对生猪种业保护和利用的投入力度,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专项,地方利用好国家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优势县区充分发挥农业领域整合资金的作用,建立长期、可持续投入体系,形成推进生猪种业保护利用和创新的的强大合力[9]。
为提高合作猪、八眉猪种公猪利用效率,快速持续提升种群数量和质量,可在合作猪、八眉猪重点产区,通过实施国家生猪良种补贴等项目,以高标准建设特色种公猪站,开展常温人工授精,扩大地方猪人工授精辐射面。在全国层面组建地方猪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种业行政、制种企业、科研院校、技术推广单位的优势与资源,开展区域性联合育种,以特色种公猪站为依托实施地方猪资源性能测定和精准鉴评,充分利用好特色猪种的资源优势,加强选育提升,不断提升地方猪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10]。
在甘南州合作市、迭部县、陇南市徽县、定西市陇西县等县区争取国家农业产业园和产业集群政策项目,建设甘肃特色黑猪产业集群,通过引进和培育壮大生猪屠宰企业,增设合作猪、八眉猪屠宰加工专用生产线,建立特色冷鲜肉品流通和配送体系。充分发掘甘肃省八眉猪、合作猪等特色猪种资源,培育青泥黑猪、岷县黑猪、藏香猪等商业品牌,实施“互联网+”特色猪肉产品营销工程,健全特色猪肉产品供应链,培育天猫京东等电商直销,抖音快手等直播带销,个人和社会团体量身定制等模式,降低交易成本,畅通销售渠道[11]。
建立健全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长效监管机制,落实各级政府动物防疫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进一步完善落实乡镇政府和县、乡畜牧兽医人员“一对一”监管措施,开展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确保服务无死角。探索实施动物疫病防控网格化管理,压实养殖、贩运、屠宰等环节从业者的动物防疫主体责任。严把生猪饲养、流通、屠宰监督管理关,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流通监管等关键环节防疫监管,确保特色猪产业健康发展。
甘肃历史上数量众多的地方猪种因保护不力而灭绝,仅存的合作猪和八眉猪因地域偏僻而存在是幸运也是机遇。当前,甘肃部分地方政府将地方猪种作为巩固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整县域全力推进,说明不仅认识到了地方猪种的宝贵,也认清了它们的经济价值。在具体推进过程,如何进一步科学合理开发地方猪种,以独有的品味、独特的品质打出市场品牌,实现市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良性互动,建立新型特有猪种保护利用开发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