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寅子 沈 峰
头针属于微针疗法之一,是在现代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全息论的基础上由传统针灸演变而来的产物[1]。头针的理论依据[2]主要根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以及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
头针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因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治疗特点,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随着人们对头针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资料逐渐丰富,这些理论和实践的长期积累为现代头针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此文简要介绍了光针从古代到现代体系发展的历程,以期促进头针疗法的应用与推广。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经络气血向头面汇取,使皮厚肉坚,纵使天寒手足懈惰也不可胜之。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循于头面,阴经经别和阳经相合后上达头面。
采用针刺等方法刺激头部腧穴,以治疗各种疾病,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素问·骨空论》曰:“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十四正经中的一些腧穴位于头部,针刺局部头穴可以达到调理整体的作用。
《针灸甲乙经》中头部腧穴治疗范围更加广泛,不仅用于头面五官,如“青盲,远视不明,承光主之”,又可用于四肢躯干,如“足不仁,刺风府”,还用于内科病证,如“小便赤黄,完骨主之”。《备急千金要方》载:“风池、脑户、玉枕、风府、上星,主目痛不能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曲差可治“心中烦满”,承光治“呕吐心烦”。《席弘赋》载:“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后世医家不断扩充头部腧穴的适应证。虽然古代医家针刺头部腧穴对特定症状起到治疗作用,但没有将头部腧穴与肢体腧穴区分开来,两者仍同归于经脉,尚未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因此,运用头部腧穴治疗疾病即使有千年历史,但还不能把当时的“头针”简单地与如今的头针等同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头穴治疗疾病的有关报道不多。20世纪50年代,法国诺吉尔博士以“胚胎倒置”为基础,基于压痛法提出了42个耳针治疗点,耳针中耳廓对应胎儿形状的想法给头针带来了启迪。
大脑皮层是运动调控的最高级也是最复杂的中枢部位,随着现代解剖穴学深入,许多针灸专家以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为基础,开始关注头皮与全身各部的对应关系[3]。
1954年,黄学龙[4]提及针刺头(皮)部与大脑皮层的关系。1955年,陆瘦燕在《十四经穴图谱》[5]这本书中指出头穴对全身八大系统都有治疗作用,并列出了头部的传统针灸穴位和人体八大系统的对照表。1958年,方云鹏开始注意头部腧穴的特殊作用。20世纪70年代初,头针作为一种专门疗法正式出现并迅速发展。1971年焦顺发[6]将头针和头针体系公布于世;1972年,于致顺将头针运用到中风偏瘫的治疗中,提出于氏头穴七区划分法[7]。1975年,汤颂延总结整理成《头针疗法》后进一步总结汤氏头针疗法[8]。1975年,日本山元氏新头针在日本良导络自律神经学会25周年学术会议上首次公开报道[9]。
1976年,方云鹏正式提出“头皮针”治疗体系[10]。1979年,林学俭[11]发表第1篇头皮针论文。80年代,俞昌德等[12]探索出针刺颅骨缝区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方法。1981年陈克彦等[13]发表头针治疗癫痫相关论文。1983年陈克彦的中国头皮针施术部位方法标准化方案于昆明会议上通过,并命名为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1984年5月在日本东京召开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14];1989年11月于瑞士日内瓦,由世界卫生组织主持召开国际标准针灸穴名科学组会议,正式通过了头皮针国际穴名标准化。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正式成为世界针灸(头皮针)治疗规范,这是目前惟一的微针系统世界通行标准。1991年世卫组织出版《国际标准针灸穴位命名》[15]将该方案正式公布,将头皮部位按解剖名称分为4个区、14条标准线,其中额区4条、顶区5条、颞区2条、枕区3条,其适应证主要为脑源性疾病。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发展,现已形成诸多头针流派[16],其主要代表流派有焦顺发头针、方云鹏头针、朱明清头针等。
2.1 焦顺发头针焦氏头针是焦顺发于1971年首次提出,是以大脑皮层功能定位与头皮的空间对应关系(病灶在脑,取与脑部相近的腧穴)为理论依据,以针刺为媒介来刺激相应刺激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脑源性疾病[6]。头针各体系中,应用最多的就是焦氏头针,曾被编入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焦氏头针的刺激方法以快速捻转法最多,频率为200次/min,临床疗效显著[17]。焦氏头针刺激区共分为16个区,大部分是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分区定位,小部分如头前部的内脏区定位主要是根据临床针感和疗效定位。
2.2 方云鹏头针方氏头针是以体表颅骨解剖与大脑皮层定位为理论基础,结合生物全息论而形成的头针体系。方氏头针将整个头部抽象为一个俯伏的头前尾后的人体缩影,并分为7个全息人区和21个皮层功能刺激穴位,包括伏象(总运动中枢)、伏脏(总感觉中枢)、倒象(运动中枢)、倒脏(感觉中枢)、说话中枢、书写中枢、记忆中枢、信号中枢、运平中枢、视觉中枢、平衡中枢、呼吸与循环中枢、听觉中枢、嗅觉和味觉中枢,其中又以伏象、伏脏、倒象、倒脏这四大刺激区为核心区域[18]。
2.3 朱明清头针朱氏头针是结合藏象学说和经络理论,在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的基础上以百会为中心点、督脉为中心线,将治疗部位划分为9条治疗带:额顶带、额旁1带、额旁2带、顶颞带、顶枕带、顶结前带、顶结后带、颞前带、颞后带。潘宾等[19]将106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朱氏头皮针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治疗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如今的头针作为微针之一,一般使用毫针刺法,随着医家的不断探索,头针的刺激方法也在不断增加。
3.1 穴位埋线穴位埋线疗法能使血液循环加快,局部新陈代谢增强,弥补了针刺时间短、疗效不明显等不足,尤其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20],可用于偏头痛、青少年假性近视等疾病。
3.2 艾灸头针与艾灸最常联用在百会,艾灸借助艾火的温热之气可温通气血、振奋阳气,针刺可通调全身经脉、醒脑安神。现代研究发现,头针结合艾灸可通过降低海马区一氧化氮,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来提高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脑瘫幼鼠的记忆与学习能力[21]。
3.3 其他梅花针叩刺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神经的兴奋性。尹继芳等[22]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92例,结果头针丛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改善患者睡眠优于常规穴位针刺。此外还有诸如电针、穴位注射等刺激方法。
近几十年来,头部腧穴在传统经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将腧穴明确转化为穴线,逐渐发展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与躯干、四肢的腧穴区分开来。随着研究深入,头针治疗范围扩充到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疼痛、精神病等,以脑源性疾病为优势,尤其在中风偏瘫及其后遗症等相关症状改善方面有着独特之处。
头针在发展中形成了诸多学术流派,各流派和而不同,在针刺手法上各具特色,取穴定位、针刺深度、留针时间等尚无统一标准。这些理论上的矛盾给操作者在选择与实践上带来诸多困扰。对此可以采用循证医学等方法,从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来论证众流派的科学性与特异性,寻找最佳的头针穴线。
头针与其他中医特色疗法交融创新,研究潜力很大。电针通过脉冲电流加强了头针刺激作用,埋线改善了头针针刺时间不足的问题,艾灸温热之气补充了温通全身经脉的能力,梅花针叩刺增加了神经兴奋性,其他中医特色疗法比如推拿、穴位注射都可与头针相互配合增强疗效。2种疗法的结合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在头针今后的发展中还可以尝试配合其他疗法,例如蜂针疗法。再如,耳廓对应胎儿形状,大脑皮层功能分区投影到头皮,头针也可借鉴耳穴压豆的方法设计“头针穴线压豆”。总之,头针还在不断的发展成熟,光明的前景离不开共同努力,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头针的疗效,也为患者减轻更多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