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bD 理论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设计
——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

2024-01-27 02:05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鲁利玲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36期
关键词:句型语篇文本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鲁利玲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要深入开展语篇的研读,以此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语篇作为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之一,承载着表达主题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体素材,服务语言学习、意义理解与表达,同时语篇学习能引领价值导向、传递文化内涵、促进思维发展。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是一种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从学习结果开始进行逆向思考,对于教师所追求的有意义、有效果的教学设计和寻找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路径意义深远。

一、UbD 理论的核心概念

UbD 理论由美国学者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强调教学设计要注重结果,指明教学设计三阶段: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即思考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顺序;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即真实的表现性任务、问答题(测评)、学生互评和自评;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即设计兼具吸引力和有效性,有助于实现预期结果的学习活动。UbD 理论强调教学设计要追求理解,提出“理解六侧面”,当教师能真正理解时,就能做到“能解释、能阐明、能应用、能洞察、能神入、能自如”。UbD 理论强调学习活动设计的关键思考,提出“WHERETO 元素”。

二、UbD 理论的设计思路

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How much?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

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

1.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英语课堂学习、主题活动参与、多维过程评价,大部分对英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学习方法,形成了初步的英语学习习惯,学习方式逐渐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思维模式逐渐从模仿到独立再向创新发展。在学习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How much?(第一课时)语篇之前,学生已经接触了以下相关内容:三年级上册 Unit 5Look at me!(服饰衣物),三年级下册 Unit 5How old are you?(数字),Unit 6What time is it?(数字),四年级上册Unit 3How many?(数字,数量),Unit 6At the snack bar(点餐);还将通过四年级下册 Unit 3My day(数字,时间),五年级下册Unit 8Birthdays(序数词)进行深入学习。

2.文本分析

该文本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范畴中的“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群,核心语篇是以爱心义卖为场景的购物活动,学生们互相谈论自己喜爱的物品,询问、回答相应的价格,由此呈现本单元的核心句型。

What:文本主要介绍了Su Hai 和Su Yang 在学校义卖活动中售卖物品,Liu Tao、Yang Ling 和Mike 询价、购买自己想要的物品。

Why:作者通过学校组织义卖活动这一情境,帮助学生扩充服饰类词汇、学会准确询问和表达价格、组织义卖活动,并通过义卖帮助有需要的人群,感恩与报答社会。

How:本文为一篇对话文本,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了“How to sell”“How to buy”的功能语言以及表示赞美和鼓励的评价用语。涉及100 以内的基数词表达,复数类服饰单词shoes、socks,单数单词umbrella、fan(隐性出现),核心词only;重点句型“Can I help you?”“How much is it/are they?”及其回答;评价类句型“This...is...”“These ...are...”“Well done.”等。

3.目标设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了目标设定。(见图1)

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UbD 理论提倡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和基本问题,以单元整体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即在出发之前知道学生在哪里(Where from),要到哪里去(Where to),怎样到达(How to),必经之路是什么(What for),经常采用非正式检查、观察与对话、开放式问答、课堂检测、表现性任务等形成的评估连续系统。

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

Step 1 Pre-reading

活动1 课前导学:“常小英e 学堂”——四年级上册“数词王国之基数词部落”。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初步接触了1~12 基数词的英文表达,对其他百以内数词的接触多停留在“听说”层面,但数词的正确使用和表达是本单元购物情境得以顺利创设的必备条件。教师充分利用常州市小学英语数字化资源,通过课前导学,用不到3 分钟的有趣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基数词的前置学习,掌握基数词构成的基本规律。

活动2 游戏热身:了解身边的数字(门牌号、时钟、限速标志、人民币、服饰……),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相机教学fifty、twenty、hundred,从而感受“Numbers are everywhere around us.”。

活动3 对话询价:“When we talk about numbers, we use ‘How many’.”“When we talk about ages, we use‘How old’”“When we talk about the time, we use ‘What time’.”“When we talk about the price, we use‘How much’”。让学生回顾已知的数字相关的特殊疑问词,并由此演绎出询问价格的“How much...?”同时揭示课题。以Unit 6At the snack bar中学生熟悉的menu 为突破口,进行关键句型“How much is it/are they?”的操练,使学生理解be 动词和名词单复数之间的联系。

Step 2 While-reading

活动1 看图设疑: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没有采用固定流程从图1 到图4,而是依循着讨论价格的情境,呈现文中图4 并提问:“Listen and think—How much do they have?”“How do they feel?”学生根据录音内容获取信息“They have twenty-eight yuan.”(重要线索)“They’re happy/excited.”(关键质疑)。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经验,提出系列问题,最终聚焦两大方向:“How do they get 28 yuan?”“Why are they so happy?”此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使其形成学习期待。

活动2 观察检索:通过对图片的观察(无文字),了解语篇中“爱心义卖”的主题语境,并建立卖者—所售物品—物品状态和买者—所购物品之间的关联。

问题1:“How do they have the money?”通过对文中图1 的观察,学生很快能够解决阅读前的第一个问题“They sell something at the charity sale.”同时教师播放相关义卖视频,让学生了解何为“义卖”。

问题2:“What do they sell?”通过观察,学习词汇shoes、socks、umbrella、fan,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用“What a...!”“This...is...”“The...are...”“They’re...”等支架,尽量用完整的句子、多元的表达来谈论物品的颜色、外形、质地、大小等。

问题3、4:“Who would like to buy?”“What would they like?”读图获取关键信息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图可以告诉读者很多信息,有些甚至是文字无法表达的信息,课标也强调要培养学生“听、说、读、看、写”的能力。

活动3 理解整合:以“How to sell?”“How to buy?”为切入口,精读文章第一段,感知和积累买卖双方的功能语言,并且通过“If you were Su Hai/Su Yang, what else would you say?”“If you were Mike, what else would you say?”等开放性问题,唤起学生对相关主题语用知识的回忆和拓展,自主习得、完整建构购物语境中的表意句型,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的同时教师进行板书梳理,为后续类似情境的表达与交流搭建语言支架。

活动4 应用实践:在对文中图1 进行归纳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自由创编图2、图3对话。值得一提的是,图4 告诉我们Su Hai 和 Su Yang have twenty-eight yuan at the charity sale.通过图1 学生建立了“Mike—shoes—five yuan 的关联”,图2、图3 学生在关注购物情境的同时,还需要合理推测socks and the umbrella 的总价为28-5=23,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活动5 体悟总结:整体呈现语篇,了解文本中各物品的最终定价,并通过板书复述文章,整体理解闭环输出。教师再结合核心句型追问:“How much are your shoes/socks?”“Is your umbrella about nineteen yuan?”通过文本与现实生活的对比,真切感受only 的具体含义,同时回馈学生阅读前的第二大问题:“Why are they so happy?”自然而然升华语篇主题意义:“Helping others makes us happy.”。

Step 3 Post-reading

活动1 迁移创新:由文本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六一爱心义卖”是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的活动,教师以语篇中隐性单词fan 的留白为引子,示范怎样通过“义卖卡”更好地售卖自己的义卖品,引导学生用真实的体验来获得积极的学习效果。

活动2 拓展延伸:作为单元第一课时,学生对“义卖”这个主题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意义探究,都是不够深入和不完整的。因此“选择性作业”的个性化后置学习,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对相关主题进行深度学习,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UbD 理论的教学启示

(一)目标导航,以终为始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强调逆向设计,要求教师在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之前,必须清楚地知道学生所在的起点和将要到达的终点,即在充分分析学生语言基础、情感状态、生活经验、学段特征等学情的基础上,结合教材语境范畴、文体素材、语言要素和板块内容等教学资源,以“大概念”为核心,明确教学内容的优先次序,对各课时教学板块进行重组、调整、增删等,预设整合性的单元教学目标和关联性、发展性的各课时教学目标体系,以实现单元的育人蓝图。

(二)评价贯穿,结果可见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和英语新课标均强调“教—学—评”的一致性,三者相互依存、紧密关联、协同育人。教师应在目标统领下,规划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在必经路设置“里程碑/打卡点”,即将评价融入教学活动中,建立过程性、持续性评价,让学生的学习结果外显可见,从中收集学生是否理解的证据,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控教学方向,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三)学习体验,追求理解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强调学习的真实发生。学习过程应该是连贯的、有逻辑的、有目的的,并以“理解六侧面”和“WHERETO 元素”为工具来检验教学设计。这与英语新课标倡导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不谋而合,倡导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围绕主题整合性地运用语言文化知识和学习技能策略,表达个人观点态度,解决真实问题,以促进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猜你喜欢
句型语篇文本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典型句型大聚会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