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宇,王雪芹,王卫国,杨培源,唐军
(开封市儿童医院 新生儿科,河南 开封 475000 )
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为早产儿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类型之一,因多数早产儿的组织器官发育尚不完善,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导致NRDS 发生率明显升高[1]。临床中对于NRDS 患儿的治疗多以机械通气治疗为主,通过气道内持续送气联合PS 治疗,减小上气道阻力,增加功能残气量,刺激气道感受器,增加上呼吸道肌张力,预防患儿睡眠状态下上气道塌陷,进而改善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肺功能,具有一定临床意义[2-3]。但有研究指出[4],长期机械通气可能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损伤等并发症,影响预后。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技术(LISA)则使用细管替代气管插管,借助患儿的自助呼吸,完成外源性PS 替代治疗,因此相比较机械通气,该技术能够减少气管插管所造成的气管黏膜损伤,也无需在PS 治疗中持续正压通气[5-6]。本研究分析了无创辅助通气和机械通气对早产儿NRDS 的应用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9 月在开封市儿童医院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NRDS 早产儿90 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22 例,胎龄为29~32 周,平均(31.24±0.45)周,出生体重为1 232~1 854 g,平均(1 545.37±354.56)g,阿普加评分(Apgar)1 min 为4.1~6.8 分,平均(5.42±1.31)分,Apgar 5 min 为5.3~7.5 分,平均(6.34±1.03)分。观察组男25 例,女20 例,胎龄为28~32 周,平均(31.04±0.62)周,出生体重为1 185~1 923 g,平均(1 524.56±367.85)g,Apgar 1 min 为 3.7~6.5,平 均(5.21±1.22),Apgar 5 min 为4.6~7.4,平均(6.20±1.1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NRDS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蒙特勒标准(2017 年版)》[7]中相关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NRDS 早产儿;②胎龄≤34 周者;③出生后6 h 内转入NICU 且24 h 内行超声检查者;④PS 给药前无气管插管治疗者;⑤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家长放弃治疗者;②合并先天性畸形或心脏病者;③合并遗传代谢疾病或感染性疾病者;④拒绝使用肺泡表面活性剂(PS)者;⑤相关资料不完整者。
1.2.1 对照组 所有患儿均给予牛肺表面活性剂(生产厂家: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52128)治疗,气管插管,对齿龈外5 cm 局部消毒,使用无菌注射器吸取并经气管插管推注200 mg/kg 药物,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呼吸情况重复使用,总次数不能超过3 次。给药前首先断开气管导管与呼吸机连接处,连接气囊,手动加压维持正压通气[16 cmH2O (1 cmH2O=0.098 kPa)],匀速推注药物,注射完毕后持续手动加压5 min,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1.2.2 观察组 患儿取仰卧位,持续无创通气,无需气囊加压给氧。喉镜直视下快速置入一次性呼吸道用吸引导管(LISA 管)(购自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型号为CRPS-101),依据患儿体重计算插管深度(体重kg+6)。手固定LISA 管,移除喉镜,使用注射器(5 mL)抽取100 mg/kg的牛肺表面活性剂,连接LISA 管,注入气管内(1 min),完成推注后拔除LISA 管。
1.3.1 氧动力学 在治疗0 h、3 d 和7 d 时分别抽取患儿0.5 mL 动脉血,使用动脉血气分析仪检测PaO2、PaCO2、SaO2水平。
1.3.2 临床治疗 统计并比较两组通气时长、全肠道喂养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1.3.3 临床疗效 在出院前评估疗效。①显效: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氧合、血气指标明显改善,生命体征正常;②有效:症状缓解,肺功能、氧合、血气指标改善,生命体征稳定;③无效:症状、肺功能、氧合、血气指标、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④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4 不良反应 统计并比较两组死亡、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肺气漏、消化道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动脉导管未闭(PDA)、鼻黏膜损伤、声带损伤、肺支气管发育不良(BPD)、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采用SPSS 22.0 软件包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治疗0 h 两组的PaO2、PaCO2、S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 和7 d观察组的PaO2、PaCO2、S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氧动力学指标比较(n=45,,mmHg)
观察组的通气时长、全肠道喂养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治疗情况比较(n=45,)
表2 两组临床治疗情况比较(n=45,)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7,P=0.038)。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45,n(%)]
观察组声带损伤的发生率(28.89%)低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n=45,n(%)]
临床中对于早产儿NRDS 的治疗应当依据其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以提高临床有效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为主要目的[8]。机械通气+PS 治疗为临床常用的早产儿NRDS 治疗手段,能够有效防止呼气末肺泡萎陷,促进气体交换,改善患儿的通气功能,且该治疗方案在临床中已经广泛推广,取得了较佳效果[9]。但随着机械通气+PS 治疗的推广,有学者发现部分患儿经治疗后肺部感染等发生率较高,严重的甚至造成死亡,考虑该不良预后与机械通气中气管插管所造成的损伤相关[10]。因此有学者提出对于早产儿NRDS 患儿的通气治疗应当尽量减少损伤,以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11]。LISA 技术是通过吸导管行PS 给药,整个过程中不间断行辅助通气,能够避免患儿出现呼吸暂停,也能够避免造成肺部损伤[12]。本研究分析了无创辅助通气和机械通气对早产儿NRDS的应用效果,以期能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 d 和7 d 观察组的PaO2、PaCO2、S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氧水平明显改善,分析其原因,LISA 技术为PS 治疗的创新,治疗中使用细管替代机械通气中气管插管,对于肺部的顺应性优于机械通气,能够避免高潮气量和高气道压力,减少因压力不均而产生的通气不足和通气过度发生率,同时患儿通过自主呼吸即可完成PS 替代治疗,避免了机械通气下气管插管造成的损伤,通过微创给药,也能够使药物快速达到预期临床效果[13-15]。本研究中观察组所使用的LISA 导管硬度低于普通胃管,长度也短于普通胃管,外直径大于血管导管但小于标准无囊气管导管外直径,表面也有明确深度,且有墨菲式孔,操作时可减少管壁残留药物,减少药液反流[16]。因此本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1.11%。而观察组的通气时长、全肠道喂养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LISA+PS 治疗并不会增加医疗资源和患儿监护人负担,具有临床推广潜能。在进一步探究中,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声带损伤的发生率(28.89%)低于对照组(46.67%)。这与部分研究结果显示,相比较机械通气中气管插管在治疗的过程中极易造成声带、支气管损伤和喉头水肿,增加患儿的疼痛刺激,甚至造成细菌侵入气管黏膜,造成感染。提示LISA+PS 治疗具有较佳的安全性,能够减少不必要损伤[17-18]。但本研究中并未对两组患儿的长期疗效进行随访和比较,今后仍需进一步探究,以进一步确认LISA+PS 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无创辅助通气对早产儿NRDS 的血氧情况有改善效果,且能够改善临床疗效,降低声带损伤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