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栽培与耕作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4-01-26 02:26:39张其芳邓家彬郑延丽阮英慧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乡村振兴课程思政

张其芳 邓家彬 郑延丽 阮英慧

基金项目:2022年度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无编号);贵州师范学院校级“金课”项目(贵师院党政办发〔2023〕21号);2023年度贵州师范学院校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无编号);贵州师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虚拟教研室(贵师院党政办发(2023)9号)

第一作者简介:张其芳(1983-),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农学教学及科学。

DOI:10.20028/j.zhnydk.2024.03.036

摘  要:栽培与耕作学是涉农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其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对栽培与耕作学课程的历史沿革进行介绍,对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从课程思政、课程内容、教学评价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高质量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栽培与耕作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融合;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03-0145-04

Abstract: Crop Cultivation and Farming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of agriculture-related majors.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talents. Taki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rop Cultivation and Farming courses,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ours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course content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courses.

Keywords: Crop Cultivation and Farm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discipline integr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黨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的振兴,关键是人才的振兴。2018年,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深化农科教结合”,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农林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全国涉农高校代表的回信中表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实现中国现代化必须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农业人才的质量和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1-2]。栽培与耕作学作为涉农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传统的农业学科,目前栽培学或耕作学相关的教学研究比较全面,主要集中在教学方式方法、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3-6],但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其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生源、师资和设施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课程改革上所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也不太一样。因此,本文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针对栽培与耕作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以期培养知农、爱农应用型复合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生力量。

1  课程历史沿革与教学现状

栽培与耕作学主要以作物生长发育为主线,以作物与环境关系为途径,以栽培及耕作技术措施为手段,探索实现“作物—环境—技术”间的高度协调和统一,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产目标的一门学科[7]。以期通过系统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栽培与耕作学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尝试分析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具有从事一定的教学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能力。近年来,随着“新农科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实施,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8-9],人才培养方案也紧跟时代步伐进行调整优化,故课程自2013年开课以来,相关设置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2016年以前,课程名称为作物栽培学,学时结构为30学时理论+18学时实验;2017—2018年间,增开了32学时的耕作学课程,作物栽培学学时结构调整为40学时理论+8学时实验;2019年以后,课程更名为栽培与耕作学,学时开始为40学时理论+8学时实验,后期调整为目前的32学时理论。

本课程主要针对贵州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2011年开始招生普通本科专业。结合我校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选用的教材为曹卫星主编的《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三版)》,教材组织结构严密,系统性强,同时注重加强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的一般规律性和普遍适用性。课程成绩由期末考核和过程性成绩构成,两者各占50%,其中过程性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测试。

2  栽培与耕作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思政教育不足,学生的专业忠诚度偏低

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所授学位为农学学士学位,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敬业精神、扎实专业素养和较强的执业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愿意为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方向的应用型人才。从近些年的招生情况可以看出,涉农专业的招生并不理想,本专业多为调剂学生,这也导致许多学生专业认同感不强,专业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同时受传统“轻农、贬农、跳出农门”等思想的影响,毕业后不从事农业领域工作的现象很普遍[3,10]。栽培與耕作学作为涉农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学生“三农”情怀的培养,以及让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栽培与耕作学课程的改革需要用好课程思政这个利器,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也塑造学生的学农、爱农、从农的价值观,从而为农业留住更多的人才,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2.2  理论与实践应用衔接不畅

当前,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随着各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课学时减少已成为普遍现象[11]。由前述课程历史沿革可知,目前本门课程为32学时理论,选用曹卫星主编的《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三版)》作为教材,主要对作物生产中普适性技术的应用原理与应用方法进行介绍。但栽培与耕作学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习过程中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能力素质的养成[12]。如果只在有限的课堂中学习,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难以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3  学科融合教学不足,课程之间脱节,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栽培与耕作学是一门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服务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与许多学科关系密切,如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和作物病虫害防治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同学科课程的脱节、割裂甚至对立的现象和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升级,打破现有课程教学的学科界限,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完整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的实践创新素养已成为教育的时代所需[13-15]。

2.4  成绩评定方式不科学,教学效果难以有效衡量

本课程传统的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此种成绩评定以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重结果轻过程,多数学生通过考前突击复习的方式,死记硬背知识点也能取得高分,而对学生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高阶能力的养成难以有效评价,教学效果难以全面衡量。故传统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

3  栽培与耕作学课程的改革的探索与建议

3.1  思政育人,提升学生的专业忠诚度,助力乡村振兴

栽培与耕作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科学,春秋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西汉的《氾胜之书》、北魏的《齐民要术》、南宋的《陈旉农书》、元代的《农桑辑要》和清代的《授时通考》等对我国古代的农事种植、精耕细作、用地养地、抗逆栽培、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等经验做了总结,相关经验至今依然具有相当大的指导价值[4,16]。基于此,本课程尝试将传统农耕文化融入理论教学中,如在土壤耕作与培肥章节内有机融入《吕氏春秋》中“农事耕作的原则、方法”、《陈旉农书》中“地力常壮新”等,提升文化自信。

在栽培与耕作学发展历史上,涌现出了一批具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们,他们是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榜样人物,用好榜样的力量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本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点之一。

学农、爱农、从农也需要对当前的农业相关政策有一定的理解,农业政策导向性文件对农业发展的重点、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影响到人才的需求。向涉农专业学生宣传农业相关政策,也是提升学生思想站位的重要手段。如向学生介绍中央1号文件、国发〔2022〕2号文件、贵州省发展的十二个特色农业产业及相关政策等,以了解国情和省情,不断转变学生对传统农业的认识和看法,寻找将农业相关产业纳入就业规划,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使命感。本课程思政元素丰富,但如何于细节处实现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职业素养进行浸润,树立责任感、使命感,是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3.2  结合专业实践拓展教学时空,提升综合能力

由前所述可知,目前栽培与耕作学课程的安排为32学时理论,但栽培与耕作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了使理论和实践能够更好衔接,本课程尝试寻找与专业综合实践的交叉点,拓展教学时空,让理论能够落到实处。故课程教学在立足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上,以教学理论支撑综合实践、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理论向应用转化的能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重构教学内容,打造教师团队,寻找学科融合点

课程由于不同阶段的调整,重构教学内容势在必行。搭建新的课程知识体系,在教材重难点、学生兴趣点、社会关注点和学科前沿点之上找到契合点,实现学科交叉融合,拓展教学内容的宽度和深度,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内驱力。课程内容设计遵循“思政+理论+实践”原则,设计出相应教学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敬业精神、扎实专业素养和较强的执业能力,愿意为地方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而学科的融合教学,也需要教师团队的良性建设,后续课程建设应整合现有教师资源,搭建合理的教师团队,群策群力。另外,长期来看还需推进产、学、教、研一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分析和创造性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高阶能力。

3.4  丰富过程性评价体系,有效衡量教学效果

课程成绩评定应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考核方式应多样化。目前成绩构成为过程性评价占50%,期末考核占50%。过程性评价包含课堂表现(考勤、提问和讨论)、测试、作业等环节,期末考核为闭卷测试,题型主要为单选、多选、判断题、问答题、分析题和论述题等,期末考核也注重关注学生分析及应用能力的达成情况。目前的过程性评价也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评价的科学性仍需加强,后续可以尝试构建融汇研究型、项目式、探究式等在内的作业体系和可测量的评价方式,切实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17]。

3.5  創新教学方式方法

创新设计教学方式,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应用信息化教学形式,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多渠道获取教育教学资源,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翻转课堂、视频教学、课堂讨论和组织辩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引发学生思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4  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取得的初步效果

虽然学生的评教结果并不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可情况,2020 — 2022年间学生期末网上评教得分均在96.8分以上,学院平均为89.1分,可见学生对本课程的认可程度相对较高。另外教学效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课程目前达成情况来反馈,近年,本课程的3个课程目标平均达成度在0.8左右,较好地达成了相关教学目标,但仍有进步空间。

通过融合式教学,学生能够拓宽思维,多学科交叉融合,激发了学生科研创新动力。在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特色的专业人才方面,栽培与耕作学课程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科研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2018—2022年获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级8项,并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竞赛中也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本课程以及相关课程的思政教育,增强了学生对农业的认同感,为农业和乡村振兴储备了的人才,如2022届和2023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考研录取率均在45%以上,绝大多数同学选择农学相关专业继续深造,为农业发展储备人才力量;也有部分同学积极参与西部计划,深入基层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5  结束语

栽培与耕作学课程是涉农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涉农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栽培与耕作学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不断丰富过程性评价体系,拓展教学时空,组建教师团队,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业人才。虽然目前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后续仍需持续改进,并进一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完善课程资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课程团队持续学习,产、教、研相长。

参考文献:

[1] 杨芩,刘立波,彭舒,等.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学科专业平台团队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凯里学院园艺专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16):269-272.

[2] 张楠,杨思澎,余京洋.强化西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6):41-49.

[3] 莫俊杰,杨善,周鸿凯.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12):54-58.

[4] 蒋桂英.西部高校“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2,581(30):169-172.

[5] 李广浩,陆大雷,陆卫平.混合教学模式在“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21,15(34):169-172.

[6] 陈云飞,强继业,李孙洋,等.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创新[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6):156-158.

[7] 曹卫星.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8] 韩雨哲,于旭蓉,王伟.地方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2(4):9-16.

[9] 吴军辉,刘江龙,沈峥.新农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启示——以设施农业为例[J].南方农机,2023,54(5):26-29.

[10] 申晓慧,姜成,陈云风,等.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12):68-72.

[11] 王晓红.高校林学类专业《3S原理与应用》课程减少学时下的教学方法初探[J].林区教学,2013(3):1-2.

[12] 翟俊杰,蒋倩倩,张妍.基于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中药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智慧农业导刊,2023,3(11):125-128.

[13] 宋姗姗,李鹏.应用型高校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目标解构与学科融合研究[J].文教资料,2021(22):81-84.

[14] 赵小敏,胡永升,陈美球.新农科视域下交叉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2,23(2):9-15.

[15] 徐家鹏,颜晓彬,朱玉春.学科交叉融合涉农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热点和演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23,24(1):52-63.

[16] 李鸿萍,周苏玫,赵亚丽,等.“作物栽培学总论”的引导教学与课程思政[J].教育教学论坛,2022(7):133-136.

[17] 梁熠,代晓华,康建宏,等.基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物栽培学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0,120(6):142-144.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乡村振兴课程思政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计算机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 00:27:06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考试周刊(2016年71期)2016-09-20 14:00:02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