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理论视域下湖南矿山活化利用模式研究

2024-01-26 13:50尚晓丽雷海倩肖芷竣陈中琪
国土资源导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协同理论模式湖南

尚晓丽 雷海倩 肖芷竣 陈中琪

引用格式:尚晓丽,雷海倩,肖芷竣,等.协同理论视域下湖南矿山活化利用模式研究[J].国土资源导刊,2023,20(04):72-78.

Reference format:Shang Xiaoli, Lei Haiqian, Xiao Zhijun,et al.Research on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model of mines in Huna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theory[J].Land & Resources Herald,2023,20(04):72-78X.

摘 要:矿山活化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抓手。为了解湖南矿山活化利用情况,以湖南省具有代表性的郴州市临武县癞子岭矿区、娄底冷水江市锡矿山矿区、湘潭市谭家山煤矿、宁乡市煤炭坝镇竹山塘矿区为研究地,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对湖南矿山活化利用模式进行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调查结论为:矿山活化利用政策不完善、技术创新不足、资金扶持力度较弱、矿山生态修复与活化利用模式单一。基于此,提出湖南矿山活化利用模式创新建议。

关键词:协同理论;矿山;活化利用;模式;湖南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603(2023)01-72-07

Research on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Model of Mines in Huna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Theory

Shang Xiaoli1, Lei Haiqian2, Xiao Zhijun2, Chen Zhongqi2

(1.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Changsha Hunan 410208;

2.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s is a vital aspec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a significant approach to implementing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nnovative, coordinated, green, open, and shared"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as well as practicing the "Two Mountains" theo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mining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Hunan Province, representative areas such as Laoziling mining area in Linwu county, Chenzhou prefecture, Xikuang mining area in Lengshuijiang city ,Loudi prefecture, Tanjiashan coal mine in Xiangtan prefecture, and Zhushantang mining area in Meitanba town, Ningxiang city, Changsha prefecture were taken as research areas. Field research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agnose problems of mining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models in Hunan province. The survey conclusion was that mining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policies are not perfec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insufficient, the financial support is weak, and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model of mines is single. Based on this, innova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mode of Hunan mines are proposed.

Keywords: collaborative theory; mines;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model; Hunan

0引言

礦山活化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抓手[1]。2019年12月,我国发布了《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旨在通过市场化运作和科学治理,吸引社会投资,加快矿山生态修复与活化利用进程。2022年6月,新出台的《关于2022年支持定点帮扶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意见》也强调,自然资源部将指导并支持定点帮扶县进行生态保护修复。

到2022年底,湖南已完成了7 023座矿山的生态修复,修复面积达到了35.58万亩。2023年湖南省再次成功申报国家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获得中央财政3亿元支持。矿山生态修复是活化利用的基础,活化利用是生态修复的目的。虽然湖南省矿山生态修复已取得显著成效,但矿山活化利用方面还存在显著不足,如政策不完善、意识不强、方式单一、规模有限、政府监管不利等[2]。

目前,我国对矿山活化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山生态修复方面,在政策理念[3-4]、模式与路径[5-6]、关键技术[7]、成效评估[8-9]、利益相关者[10]等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多。而针对矿山活化利用模式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主要是探讨矿业遗产保护与矿山具体矿石物质的活化利用。刘宇等(2017)结合城市更新理论,探讨如何通过保护利用矿业遗产, 深入挖掘矿业遗产中所蕴含的综合价值, 使其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并提出矿业遗产活化利用的具体策略。很多学者探讨了煤矸石的活化利用技术(贾鲁涛,2019;刘信平,2020;姚苏琴,2021;鲁胜虎,2023;柏少军,2023),一种矿山酸性废水利用的新方法:活化高碱石灰溶液中被抑制黄铜矿的浮选。综上,学者们对矿山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为本研究提供基础。但关于矿山活化利用模式方面的具体研究还不多,而矿山的活化利用是绿色矿山可持续性建设的基石,因此亟需加强矿山活化利用模式方面的研究。

1 理论基础

“协同理论”是用来描述复杂系统中的因素相互作用间变化规律的一套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 不同系统间因素的性质完全不同, 但他们从无序转变到有序过程机制可能类似, 甚至可能遵循着相同的规律[11]。“协同理论”运用到矿山活化利用研究上主要是依赖于其中的支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 具体是指矿山活化利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系统的,对其产生的影响作用不同,要把握多因素间的联系和差异, 使多方协调、共同治理。

2 研究设计

2.1 调研地概况

湖南是全国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但因过度开采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为改善此状况,省自然资源厅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成功改善了矿山的生态环境。本文以湖南省具有代表性的全国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工程郴州市临武县癞子岭矿区、娄底冷水江市锡矿山矿区、湘潭市谭家山煤矿、宁乡市煤炭坝镇竹山塘矿区(表1)为研究地开展项目研究。

2.2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实地调研法,项目研究人员直接在生态修复矿区进行实地观察、采访、录音和照片收集等,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并与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深入探讨矿区环境修复与活化利用的现状。同时,向游客和村民发放了223份问卷,收回210份有效问卷。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了解到居民和游客的需求,并据此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3 湖南矿山活化利用模式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

3.1 湖南矿山活化利用模式现状分析

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已成功建立115家绿色矿山,其中65家获得国家级认定。同时,已确定2021—2022年有323家矿山转型为绿色矿山。此外,完成了1 551个调查单元的梳理和成果编制,全面检查了1 044个调查单元,其进度和质量位于全国前列。从资源利用方式角度来看,一

些地方形成了“生态修复+教育科普”模式,通过充分挖掘矿山自身的“存量资源”价值,将矿山地质遗迹和矿业开采活动遗迹打造成独特的科普教育基地,例如宁乡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不少地方形成了“生态修复+产业”模式,依托治理修复后的优势资源,引入种植、旅游、体育、康养等产业,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双向融合,不断展现生态产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例如郴州市临武县癞子岭三十六湾矿区。从“双碳”战略目标的角度来看,一些地区探索了“生态修复+光伏发电”模式,将新能源开发与生态修复治理有机结合,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水資源综合利用”等循环发展模式,开展光伏区种植、养殖、灌溉、治沙、矿区的生态治理及水土保持,例如娄底市冷水江锡矿山。

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未治理历史遗留矿山面积达10 919 hm2,历史遗留矿山的生态修复和活化利用任务依然艰巨,矿山活化利用方面亟需加强力度。部分矿区虽然实现生态修复和产业转型,但总体收入不高,不敌生态修复和景区投入,不能自负盈亏。如娄底冷水江锡矿山矿区,打造了一个集生态修复、矿业文化、地质研学和红色教育为一体的工矿旅游综合体验区,但自我营收较低,不能实现自我运转。

3.2 湖南矿山活化利用模式问题诊断

3.2.1矿山活化利用政策不完善

一些政策方案中的修复目标和绩效指标设置欠合理,对生态属性认识不足,将矿山活化利用意识不足,缺乏相关政策支持。此外,矿山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对于矿山生态修复责任的履行多以矿山生态修复最低标准为参考,对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平衡性欠考虑。

调研发现,矿区从业人员对矿山生态修复与活化利用政策的了解程度较低。只有17%的人了解相关政策,65%的人从未学习过,剩下的18%对政策了解不全。目前围绕矿山活化利用的相关政策没有满足系统谋划、科学实施、客观评价的要求,尚未加强制度、标准与学科建设;制定《生态修复技术规范》并未纳入国家标准体系,涵盖矿山生态修复与活化利用的调查评价、空间规划、资金概算、工程建设、验收、评价考核等工程实施并不理想;涵盖生态修复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所涉及各学科领域的技术规范与标准研究,并未系统、规范地开展[6]。

13.2.2矿山活化利用技术创新不足

调研发现,湖南省各大矿山中有80%存在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其中26%为水污染、32%为大气污染、29%为土壤重金属污染,还有13%的矿区存在山体滑坡和塌陷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矿区景观异质性增强、稳定性被破坏、生态过程受到影响,易引起地表塌陷和地下水位变化,进而产生地表移动盆地、地裂缝、塌陷坑、季节性积水等现象。此外,还加速了农田土壤盐渍化,导致生态修复要求较高的技术水平。

湖南省矿山生态修复主要依赖有限的政府投资,社会投资较少。由于新技术使用成本较高,所以目前矿山生态修复主要采用传统的复绿和填埋技术。矿山生态破坏区域如谭家山井工矿采煤沉陷地缺乏综合治理,煤沉陷地的边采边复技术需在地面未稳沉时施工,导致工程验收时地面会不平整,无法满足传统验收要求,因此施工企业和地方政府不愿采用。调研显示,30%的矿山企业和政府支持使用生态修复新技术,55%难以接受新技术,而15%持中立态度。

3.2.3矿山活化利用资金扶持力度弱

目前湖南省在矿山活化利用方面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尚未明确开展国家山、水、林、田、湖、草修复保护试点工作的资金走向和配给方式。湖南矿区生态修复与活化利用资金来源方面,政府扶持激励占43%,企业自筹占46%,其他专项资金占11%。多数第三方企业以市场利益为导向,不愿意投入短期看不到利益的项目。而矿山生态修复与活化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短期内资金回收难度大,因此获得社会资本投资的机会较小。

调研显示,湖南省矿区从业人员和居民中,86%支持将矿山转为旅游景点,反映出人们对矿山旅游的高度兴趣(图1)。然而,矿山生态修复和活化利用工程面临资金短缺、社会资本投入不足及修复后利用效果差等问题,导致矿山活化利用项目工期长、资源利用率低。

3.2.4矿山活化利用模式单一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矿山活化利用就是建设矿山的循环经济体[7]。目前,湖南省矿山的活化利用模式较为单一,缺少多元、综合的资源化产业链开发。衡阳市常宁水口山铅锌煤矿区、湘潭市谭家山煤矿区、娄底市冷水江锑煤矿区、郴州市临武县泡金山矿区在生态修复方面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复绿、护坡,在活化利用方面薄弱,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和娄底冷水江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兼顾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但在活化利用方面工作不足。总的来说,湖南省矿山活化利用没有将矿山与科普教育、休闲旅游进行深度融合,与生态农业融合不够充分,由于部分矿区的过度开采,导致农田大面积无法耕种等环境问题,在生态修复中没有注重打造建设多产业综合利用的农业生产格局。

4湖南矿山活化利用模式创新建议

4.1湖南矿山活化利用模式基本框架

根据《湖南省“十四五”自然资源发展规划》(2021),湖南将加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力度,同时将探索矿山与公园、科普、休闲、生态园区、特色文化小镇、美丽乡村等的融合发展,以提升矿山综合治理和利用水平,推动湖南生态文明建设。

矿山活化利用的目标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结合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2]。矿山生态修复所创造或增强的土地、生态、物质、空间和文化资源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空间条件和人文环境。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能够充分利用矿山资源。生態产业化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利用矿山生态修复形成的各种资源,如土壤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或者利用修复后的生态环境,打造休闲娱乐场所。产业生态化则是对矿山开采遗留下的资源,如矿洞、矿坑、建筑设施等,引进科技手段,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对矿山废弃资源的再利用、产业链的延伸以及产业内部的转型升级。因此,我们将这些模式概括为“三种模式”:废弃资源的再利用、指标权属的交易以及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三种模式”涵盖了固废资源的再利用,伴生资源的再利用,地票交易,碳汇交易,权益流转,以及“矿山生态修复+”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等方面。而“三条路径”则是通过资源的全产业链,技术的全创新链,生态的全价值链三个层面,探索湖南矿山生态修复与活化利用融合模式的创新方向,并最终构建具体的创新策略(图2)。

4.2 湖南省矿山生态修复与活化利用融合模式探析

4.2.1废弃资源利用模式

固废资源利用是将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填、再利用或转化,以实现生态和经济价值最大化。这可以包括将废弃物用于建材、公路建设、化肥生产等方面,从而减少环境破坏、降低成本和碳排放。例如,在岳阳市华容县蛋子山矿区和郴州市桂阳县荷叶—太清矿区,通过合理利用矿山土石料和煤矸石,实现了生态修复并获得经济收益。

伴生资源利用指开采同一矿体中的其他有用矿物或元素,其单独价值不高,但与主矿共采时具有潜在价值。通过综合利用伴生资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同时保护环境。如攀西稀土矿中的共生矿物,可以开展分离提取和高纯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现稀土和伴生资源的协同开发利用。

湖南省在固废资源、伴生资源利用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利用途径的拓展,废弃资源利用将成为促进矿业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废弃资源利用能减缓资源浪费和环境负担,并可实现短期资金回收。然而,废弃矿产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耗尽将不复存在,因此在使用时应谨慎考虑利弊。

4.2.2指标权属交易模式

与矿山修复相关的指标权属交易包括地票交易、权益流转和碳汇交易等形式。地票交易是地方政府通过招标、竞拍、挂牌等方式将矿山生态修复后的土地使用权或生态产品经营权与投资者进行绑定并出让。权益流转是通过资源产权交易、股权投资、租赁、托管等方式实现公共性生态产品或经营性生态产品价值的增值。碳汇交易是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买方通过支付一定金额获得相应数量的二氧化碳

排放权。在国家“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矿山修复所形成的碳减排量和增汇量将成为碳汇交易的重要方面。

湖南省面临大量矿山的生态修复任务,但由于财政资金有限,进展缓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办法》。该办法明确了市场化参与的方式,包括自主投资、与政府合作、公益参与三种方式。通过修复土地所产生的相关指标收益来支持社会投资主体参与生态修复。同时,鼓励社会投资主体利用市场化机制争取绿色信贷支持。

矿山指标权属交易模式既能带来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效益,也伴随着环境、社会和法律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如可能导致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环保、一些大企业垄断矿山指标权属等问题,需要政府和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交易的公平性、透明性和可持续性。

4.2.3产业导入发展模式

矿山生态修复与新型产业融合发展是将矿山修复与产业开发相结合,促进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不同地区根据自身资源、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等因素,构建了各自独特的产业开发模式,推动了矿山产业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国内外矿山生态修复与新型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包括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康养医疗、体育运动和低碳循环等领域。通过国内外经典案例研究发现,产业导入发展模式具体的模式选择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矿区周边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

矿山生态修复与新型产业融合发展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发展模式,能够实现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双赢。然而,面临初始投资高、技术门槛高、投入时间较长、与地方利益相冲突等问题,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制定长期矿山生态修复与新型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4.3 湖南矿山活化利用模式创新建议

4.3.1完善矿山活化利用相关政策

为提升矿山的活化利用效果,应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全面规划、科学实施和客观评估,并加强制度、标准及学科体系的建设。2022年3月,国家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通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制订《矿山活化利用规范》并纳入国家标准体系,《矿山活化利用规范》包括矿山活化利用的标准与规范,涵盖调查评价、空间规划到资金预算、工程施工及后续验收考核等环节。湖南省需根据国家标准,在《湖南省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3年)》的基础上,制定地方矿山活化利用行动标准,结合地方特色形成规范,从而指导规范矿山活化利用实践。

4.3.2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矿山活化利用效率

一是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矿山活化利用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紧密结合。设立专门的矿山活化利用研究基金,鼓励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投入,形成多元化的科研投入机制。二是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矿山废弃地复垦、生态监测与预警、污染治理等技术,提升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水平和实施效果。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创新技术,如生态修复技术(土壤改良剂、植被恢复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绿色采矿技术(无废弃矿山技术、闭路循环采矿和矿山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地下空间开发(废弃矿井和矿坑转化为地下仓库、数据中心、科研实验室或其他商业设施)、地热能开发(清洁能源开发等)、建筑材料生产(尾矿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设太阳能或风能发电设施)等应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推动其尽快实现产业化。三是推进矿山活化利用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结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创造独特的矿山体验。并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矿山活化利用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4.3.3以生态全价值链为核心,丰富矿山活化利用模式

(1)提升矿山科研价值,促进“科研+旅游”联动发展

利用矿山独特的地质地貌资源,开展“科研+旅游”的相关活动,包括科研成果的旅游化和旅游产品的科研化。如通过矿山公园、地质探险等方式,让游客直观了解矿山科研的价值和意义。开发以科研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比如科研体验营、地质考察团等,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参与到真实的科研活动中。湖南冷水江锡矿山依据其特有的地质遗迹及多年来对珍稀的锑煤矿资源的勘探与研究,每年吸引着国内外多所地质、矿业类大学及科研院所学者来此进行实地科研调查。独特断裂层地貌使其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未来可将科研考察日常化,积极开展矿产、地质科学考察监测研究,建立科研实训基地,邀请专家学者进入矿山开展全方位的科学考察、研究工作,提升锡矿山的科研价值。

(2)强化矿山环境教育价值,构建“教育+旅游”发展模式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是展现矿山环境教育价值的有效途径。设计结合矿山知识、地质学、生态保护等多学科的教育内容,通过故事化、游戏化的方式向游客输出。并制定适合不同年龄层和教育背景的教育计划,确保各类游客都能从中获得知识。通过展示矿业开采历史与矿山环境修复技术,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学习工业文明发展进程,感悟环境变迁与人类生活的息息相关。近年来,矿山地质博物馆及矿山公园已成为湖南省部分中学课外研学实践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因此应该重视矿山公园科普教育、环境教育价值的发挥。打造主题化研学内容,以矿业知识或矿山环境变迁为主题,开辟研学旅游新方向,让矿山公园成为科普教育的“第二课堂”,充分发挥矿山公园独特的环境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

(3)挖掘矿山历史文化价值,探索“文化+旅游”深入融合

充分利用矿山的历史文化、遗留设备、采矿遗迹等资源,并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建设文化产业园、文化活动中心、科教基地和地质博物馆等。既保护了矿山的历史遗迹,又为游客提供了文化体验和教育机会。例如,湖南省冷水江锡矿山充分挖掘矿区的资源禀赋,将碎片化分布的“羊牯岭碉堡”、“采矿演示场”、“中共第一个工矿企业党支部诞生地”、“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锡矿山展览馆”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合理开发矿山遗迹、溶蚀地貌、构造岩体等地质资源,探索出了“生态观光+矿业文化+地质研学+红色教育”的新模式。

(4)注重休闲游憩价值,打造“生态+文旅”创新样本

矿山旅游区是集教育性、文化性、稀有性、美学性、游览性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游憩场所。重点开发工业旅游,完善和提升湖南省矿山旅游区内部体系设施建设水平,推动矿山文化旅游景区、矿山博物馆、矿产文化园建设。通过建设生态景观公园、矿山主题公园等方式,以特色休闲游憩为主导,将自然景观与矿业文化资源相结合,打造“生态+文旅”的品牌形象;做好旅游开发与矿业生产的协调,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完善外部交通设施,提高矿山可达性;配套公共休憩空间和购物场所,形成特色旅游线路。将矿山休闲游憩发展同区域经济建设、乡村振兴及生态环境建设等相融合,积极推进湖南省矿山旅游品牌打造,搭建“矿山文旅平台”,整合资源,突出特色,为实现湖南旅游强省建设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R].国土资源部,2023

[2]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R].自然资源部,2017.

[3]田其云,张明君.“双碳”目标下矿山修复规划制度的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12):41-51.

[4]孙晓玲,余振国,陈晶.以成效评价引导矿山生态修复理念提升[J].中国矿业,2020,29(10):66-72.

[5]李海東,胡国长,燕守广.矿区生态修复目标与模式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38(08):963-971.

[6]高艳妮,王世曦,杨春艳,等.基于矿山生态修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要模式与路径[J].环境科学研究,2022,35(12):2777-2784.

[7]朱晓勇,胡国长.花岗岩露天关闭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应用[J].地质与勘探, 2022,58(1):168-175.

[8]岳永胜,罗志远,姬霖.矿山生态修复监测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J].测绘通报, 2022(12):136-140.

[9]闫石,孟祥芳,马妍,等.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J].洁净煤技术,2023,29(S2):593-599.

[10]韦宝玺,孙晓玲.矿山生态修复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及共同参与建议[J].中国矿业,2020,29(8):47-54.

[11]朱志刚.协同理论简介[J].系统工程,1990,03:72.

[12]高艳妮,王世曦.基于矿山生态修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要模式与路径[J].环境科学研究,2022,35(12):2776-2784.

猜你喜欢
协同理论模式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重庆市铁水联运协同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路径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促进机制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多方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