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华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漫步西南联大旧址,仿佛走进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一所在80多年前仅存在了8年多的大学,却在国人的记忆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在那个民族危难战火纷飞的年代,西南联大以它独特的方式,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杰出的学子。这所曾经的中国顶级学府,虽然已经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但它的魅力却让人无法忘怀,徜徉校园,好似脚下的每一块石头都记录着一段辉煌的故事,追忆联大在昆明弦歌不辍的坎坷岁月,感受到那个特殊时代的氛围,感受着那一代人的热血与激情,令人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冬日的春城昆明,依然清风徐徐,艳阳高照,趁着这美好的时光,踏上了寻访西南联大旧址的行程。步入云南师大校园,但见绿草茵茵,树木参天,校园宽阔,称得上是一个花园学校。穿梭在林荫之下,整个校园给人的感受是古朴厚重、典雅纯粹,沿着联大路在一处教学楼右拐,便看到了西南联大的旧址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旧址大门,两根粗大的石柱支撑着中间一块横匾,上写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八个大字。穿过大门进入其内,草坪中是西南联大三位校长的半身石雕像,分别是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
日本对华发动全面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着最严重危机。为了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1937 年11 月1 日,北大、清华和南开3 所高校南移长沙组成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然而,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南京沦陷,长沙告急。为了让学校继续办下去,全校师生继续西迁,迁往远离前线且能保持对外畅通的昆明,于1938年4 月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3 位校长组成了西南联大校常委会,共管西南联大。三位校长以“刚毅坚卓”的校训,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结茅立舍,精诚团结,弦歌不辍,作育英才,谱写了一曲曲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的时代赞歌!
再往里走就看到了“一二· 一”运动纪念广场,广场中间用青铜铸成的雕塑上,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组成了“12·1”的字样,表现了学子们争取自由、反抗黑暗、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1945年12 月1 日,国民党反动派为镇压联大师生反对内战、追求和平民主的要求,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 一惨案,1 名教师和3 名学生英勇牺牲。以潘琰同学为代表的莘莘学子,在颠沛流离和内忧外患中,依然敢于斗争,敢于献身,回望这段历史,难抑热泪?站在雕塑前,仿佛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那一股长存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刚毅不息,薪火相传!
循着旧址遗迹,可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和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柱等历史遗存。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这块由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的纪念碑被誉为当代“三绝碑”。碑座呈圆拱形,高约5 米,宽约2.7 米,中嵌石碑。碑文约1000 余字,记述了联大创办的始末及其特点。从1938 年西迁入滇,历经八年烽火,西南联大胜利完成了历史使命。为缅怀昆明八年支持之辛苦,纪念三校“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的珍贵历史,在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 年联大各校即将复员北返之际,校方决定“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千来哲”。同时为答谢云南人民的深情厚谊,西南联大将师范学院整建制留昆明,独立设置办学,即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静静伫立在碑前,默读着碑文,深深地体会到以冯友兰为先生为代表的联大师生的家国大爱。
碑的背面,还有联大校志委员会纂列的、由唐兰篆额、刘晋年书丹的联大“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碑,上列834 人从军名单,以此对他们做最高规格的纪念,也为研究联大与抗日战争的关系,留下了确凿的史料。联大八百多名参军学生的名字,一个个读书不忘爱国,爱国不忘读书的联大青年,被历史铭记,也被我们怀念。在国家危在旦夕,民族存亡时刻,他们代表了中国文人学者和莘莘学子发出的最悲壮的呼喊,浓缩了联大师生在国危家难之际所具有的高尚情感和坚强意志,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自强,共赴国难。在昆明八年,西南联大广大师生遵循“刚毅坚卓”的校训,满怀科学救国的理想,同舟共济、同仇敌忾,抗战中大批学生投笔从戎、效命疆场,抗战胜利后联大师生积极参加反内战民主运动,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
当年西南联大的校舍,虽然由著名建筑师梁思成、林徽因设计建造而成,但由于条件限制,木门木窗十分简陋,除了图书馆的屋顶是青瓦,部分教室和校长办公室是铁皮屋顶之外,其它建筑一律是茅草房。走进这间被保存下来的老教室,旧时原有的土坯墙面、纸面窗户和铁皮屋顶,因为历经风吹雨淋已做了修缮。现在看上去,木顶、石灰墙、玻璃窗,窗明几净,桌椅摆设保留原貌。其内部的黑板、椅子都是曾经西南联大学生真正用过的,其中,那些颇有年代感的木椅最吸引人,椅子右侧有扶手,扶手是一块形似云南名特产火腿的窄木板,联大学生把这种椅子叫“火腿凳”。
然而简陋的环境并不能阻碍师生们对待学业的热情。昆明每逢六七月就进入雨季,由于教室的屋顶是马口铁搭建,只要雨水打在上面就会发出“叮呤咣啷”的声响,西南联大经济系教授陈岱孙上课突逢骤雨,雨点打在教室的铁皮屋顶上,声若雷鸣,教授一次次提高音量,学生们仍然听不见。教授索性在黑板上写下 “静坐听雨”,满屋的学生便和教授一起恬静淡然地坐着倾听风雨,在简陋的教室里,打开窗户,听雨看世界,多美好的画面。就在这样简陋的教室里,老师们认真施教、学生们刻苦学习,他们正是怀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爱国情怀,培养出来诸多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各行各业的精英。这是特殊年代中国读书人的真实写照:无畏日寇猖狂,不惧环境恶劣,以浩然正氣,护中国文脉。
“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战火中的西南联大,堪称世界上条件最差的大学之一。但教授和学生们艰苦奋斗, “静坐听雨”“警报中读书”“山洞里吟诗”等场面都是当时联大师生的风貌缩影。联大师生在极其简陋、艰苦的环境中继学设教,共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他们谱写了一曲时代赞歌,也是教育史上的一个辉煌坐标,他们也把西南联大打造成享誉世界的一流大学。
怀着敬仰之心,最后来到了西南联大纪念馆,一踏进馆就能看到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校旗围在一起,底部正是昆明的地图,象征着三校联合成立的西南联大扎根春城大地。西南联大内部俊彦云集,巨擘济济,而这里就保存了大师巨匠当年生活学习的资料,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跟随着一幅幅珍贵图片的指引,观察着一件件古旧的文物,重温三校悲辞宫阙、南转西迁的壮阔历史,不由得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长征”而感到震撼和感动。从1938 年2 月中旬开始,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入滇,一路水陆结合,沿粤汉铁路至广州,经香港乘船抵越南海防,再由滇越铁路至昆明;一路乘车,沿湘桂公路经桂林、柳州、南宁,过镇南关(今友谊关)抵越南河内,再由滇越铁路到昆明;还有一路是徒步搬迁的“湘黔滇旅行团”,在教师闻一多、黄钰生、袁复礼、李继侗等人的带领下,正当弱冠年华、血气方刚的联大青年夜宿晓行,沿途写生、采访、宣传抗日,横跨三省,在山区行走了1671 公里,长途跋涉68 天才到达昆明,这是一场规模恢弘的实践课,创造了值得纪念的伟大历史。
看那时的老照片,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在天地间,着实让人感动。他们的自信、刚毅与聪慧,全都写在脸上,坚定的信念,塑造了民族的灵魂。严酷的战争并没有削弱教授们研究学问的热情。华罗庚在牛圈的楼棚里写出了《堆垒素数论》;金岳霖在轰炸中遗失70 万字的手稿,凭借记忆重新撰写《知识论》;朱自清在一个个漫漫长夜因饥饿而无法入睡,仍写出了《经典常谈》等著作……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西南联大教师投身科学探索和学术研究,他们的成果成为日后各个学科发展的奠基之作。
在西南联大旧址,“一二·一”运动纪念广场、西南联大原教室、革命烈士纪念碑、西南联大纪念碑等标志性建筑述说着联大学子在战火硝烟中砥砺前行的历史。西南联大纪念馆则详细讲述了西南联大在抗战艰苦条件下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历史。西南联大在滇的八年,是极不平凡的八年。在八年时间里,西南联大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先后有8000 多人就读, 毕业约4000人,培养出杨振宁和李振道两位诺贝尔奖物理奖得主,邓稼先、赵九章等8 位“两弹一星”功勋,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等5 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宋平、彭佩云、王汉斌等多位国家领导人,以及100 多名人文大师、174 名两院院士以及无数各行各业的栋梁人才。
南渡的悲愤,北归的期待,艰难中崛起,其中的信心和意志,是一代读书人的心态,也是知识分子强烈的家国情怀。带着崇敬的心态,来瞻仰、缅怀、纪念联大师生,是对抗战烽火中不屈的中国知识分子致敬,是对在笳吹弦诵中谱写苦难辉煌的学人致敬,更是对艰难困苦中刚毅坚卓的伟大精神致敬。西南联大,是一段历史的缩写,也是一段精神的传承。这所大学,虽然只有短暂的八年生命,它的魅力却超越了时间的束缚,成为永恒的传奇。
交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198 号云南师范大学校区内,在市内乘坐10 路、22 路、55 路、64 路、65 路、84 路、96 路、111 路甲线环线等公交车至【师范大学】,下车步行200 米左右即可到达。
周边:昆明老街、云南讲武堂、滇池海埂公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