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少振
清 张在辛 秋林独步图 局部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文学艺术作品是以“独处”形象作为题材而创作的。庄子曰:“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独处”并非孤独,而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寄情山水、卧看云松、仰望明月、卧听泉流,是文人墨客基因里的终极追求和人生理想。可以说,“独处”是中国文人享受生活、体验人生、表达情感与价值追求的一项重要生活方式和表现形式,也是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等哲学理念的体现。
秋林独步图
中国传统山水画,并非是单一的刻画山水风景,而是穿插关于人物的描绘,其中不乏对“独处”人物视觉活动的刻画。画中人物的身份大都以闲雅的文人士大夫为主,或置身室内,或徘徊于自然山水间,这往往成为作品的点睛之笔。在人物的观看对象上,有的是“看景”,有的是“观物”,如读书、赏物等。画家在图中点缀人物形象,通过人景交融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
山东博物馆藏有大量古代绘画,其中有不少古人徘徊于山水之中,与天地合而为一的题材。有的是独立于天地之间观望山水,有的是在深林中临江读书,有的是撑一叶小舟独钓江雪。我们不妨通过赏析古画,去发现古人独处的旨趣。
庄子提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他认为,人在独处时,才能真正脱离世俗,与自然、生命对话,从而达到“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境界。古人独处,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观望山水,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与之融为一体,为内心提供清净之地,参悟人生真谛。
清代张在辛的《秋林独步图》轴构思奇特,布局丰满,皴法烘染细密温润,营造出清秋爽朗之境。画家用笔细劲轻快,用淡色染出山坡和不甚浓密的树叶,描绘出秋日山间蓬松的秋林情景。远处山峦墨色湿润淡雅,似有烟雾氤氲,有清泉从山间曲折而下。近景处用留白手法表现溪水,饶有韵味。水面上有一板桥,一位携杖士子正路过桥面。或许是被满眼山林秋色所吸引,士子不禁停步驻足,透过秋林观望远山飞泉。整图意境超逸,给人以远离世俗、超脱物外之感。图中有题诗数家,如“秋林初落叶,远岫生微烟。独立桥头人,倚仗看飞泉。”“白云红树碧山秋,策杖聊为汗漫游。贪对悬崖看飞瀑,日斜独立板桥头。”
明 蒋嵩 秋林读书图 局部
王功后的《山水图》轴为花绫裱,设色山水,钤印功后之印,以两段式平远构图勾勒出起伏的远山、陡崖。高耸崖间有飞瀑倾泻而出,汇入河流,甚为壮阔。近处草木树枝繁茂,河畔筑有一亭阁。一人独坐亭中,仰观江瀑,神游物外,若有所思。画作浓淡相间,笔法简练,黑白相映,留白巧妙,尽显山水清幽之气,却又不失大气与磅礴。画家仅用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人物侧坐的轮廓,简约却富有情趣。画者自题“独坐悟空山”,可谓一语道破此画意境。
在两幅画作中,都是一人独游于山水之中,人物所占画幅比例较小,与高山大川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之感,这样更加凸显人物的“独处”形象。两画作都以画中人物“看景”的视觉活动为题材入画,第一幅在室外直接“看景”,第二幅从室内透过亭台赏景。这种“看景”模式是古人通过“游于物之外”实现“问道于自然”,在士人与山水的交流中,展示对“物”“我”关系的思考。
在传统社会中,读书是士大夫的首要任务。宋人汪洙作诗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黄庭坚曾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颜色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在古代,读书不仅仅是科举考试之要,更是士人阶层的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
明代蒋嵩的《秋林读书图》轴是一竖幅画作,绢本水墨淡设色。画家用简练概括的手法,表现群山绕水、临江读书的清旷之景。画面近处,怪石嶙峋,在石岗之上有几棵古木生长,或竖直向上,或向右前方斜出,错落有致。枝叶零落稀疏,枝干延展,似乎随风而动。远处画面山峦高耸,秀峰迭起,在薄雾云气中若隐若现。画面中间有水流出,水势平静开阔。有一挽髻男子,身着长袍,坐于水流交汇的岸边,临江忘我读书。虽然坐于江渚之上心无旁骛的读书人所占构图比例较小,且是侧背面出镜,但通过作者简单勾勒,读书人悠闲与专注的姿态便跃然纸上,成为画作的点睛之笔。
清 赵执信 柳荫读书图
清代赵执信的《柳荫读书图》轴描绘了牧牛农夫柳下读书的情景。画面中一棵古柳苍然遒劲,几支柳绿枝垂下,老干新枝焕发着生气。一牛卧于柳树下,似乎正在闭目养神。牧牛人农夫打扮,坐于柳荫下,在卧牛旁边捧书细读,姿态随意,一派怡然自得沉浸书海的模样。心之所至,意之使然,兴起时任何地点都能沉迷书中。此画构图简单明快,主题鲜明,画面水墨晕染,浓淡相宜,情境和谐。这一切,都使观看者感受到在简朴中蕴藏着盎然生机,寄托了作者爱好读书并以读书为乐的心志。正如图中的题跋所说:“归田爱唱饭牛歌,柳下和风拂面过。”
两幅画作画面的主题皆为“读书”活动,独处的画中读书人表现出闲适风雅的姿态,沉浸在周围的山水景象中。画作有强烈的文人气息,表现了文人士大夫闲适安逸的生活情趣和精神活动,营造出一种物我两忘、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幽雅之境。
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下四个基本职业,也是文人士子心中的理想生活状态。其中,“渔”是排在首位的。历史上不乏有渔者的人物和典故,诸如姜太公钓鱼、庄子垂钓濮水、屈原渔夫对话、严子陵归渔不仕、苏轼泛舟赤壁等。这些使渔舟成为了为智慧淡泊、独善其身、与世无争的精神象征。以“渔”为题材的创作,是古人对惬意生活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向往的体现。
清代邹喆的《清溪渔艇图》轴,绫本,笔意刚劲凝练,色彩淡雅秀丽,用粗健概括、浓淡相间的笔法表现山居水色、轻舟横渡之景。画中描绘远处高山危岩,壁立千仞。中景茂密树林中有数屋舍亭台隐约显现,其中画面近处房屋内有一人靠窗凭栏远眺,有“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的意境。近处下临溪水,溪中有一叶篷舟,似正停棹岸边,一人闲坐舟中却并不摇船,让舟随意漂荡,使观画者产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感慨。
此图刻画两个人物,但他们皆为独处,并没有交集。虽然两人所处的位置、观看的景色不尽相同,但都是一种独立欣赏美景的状态。在构图上,上半部画面重心偏左,右边留白,下半部分恰好相反,整体上便产生了对称之美感。作者在此图中使用钤印为“纸上烟云过眼多”,暗合此画寓意。
尺牍虽小,画有乾坤。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画家用笔墨丹青营造出清幽恬静、闲适雅趣的环境氛围,展现了文人或观景,或读书,或乘舟的“独处”形象,表达自己对悠闲、超然、旷达、自得心境的向往。
清 邹喆 清溪渔艇图 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