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在涉县

2024-01-26 13:55邓涛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涉县印刷厂新华社

[摘要]自1947年4月到1948年5月,新华社驻太行的涉县可称之为国社红色序章的重要成长时期。期间新华社的文字和口语广播及收讯业务,一天也没有中断;1947年9月11日英语广播开播。总社在各野战军中组建前线分社和记者团。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个印刷厂建成。在涉县,还办了一期电训培训班。1947年5、6月间,新华社香港分社、伦敦分社相继成立,扩大了解放区的影响。

[关键词]新华社;涉县;英语广播;前线分社;印刷厂

[作者简介]邓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湖北武汉 4302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新华社工作过的英雄烈士研究”(21Y250)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G22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08-0026-05

总部位于北京的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为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其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1937年1月在陕北延安改名为新华通讯社。①2021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新华社建社9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90年来,新华社坚定不移跟党走,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的新华社构建起遍布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与传播网络,依托200多个分支机构,以15个语种为海内外8000余家新闻机构用户和逾8万家信息机构用户提供服务,已覆盖全球一半以上人口。②

为党而歌、与人民同行,党创办和领导的新华社已走过90多年的历程。90多年的风雨岁月,新华社的社址随着中国革命的进程辗转迁移,其红色序章始自江西瑞金,历经瓦窑堡、保安城、延安,尔后涉县继而西柏坡,最后进驻北京。新华总社在延安工作了10年多时间。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令胡宗南率25万军队从南、西、北三面进攻陕北解放区。③第二天,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大部分人员在新华社社长廖承志率领下撤离延安。先到陕北子长县的瓦窑堡战备点,然后東渡黄河,辗转到太行山东麓的涉县。④

河北邯郸的涉县以涉河得名,西汉置县,北魏废,隋复置。1947年4月1日,设在太行山涉县西戍村(当时属河南、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新华社临时总社,正式接替转移行军中的总社所有文字及口语广播。在当天召开的干部会议上,传达了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薄一波的指示:新华总社人员已随中央安全转移。今后我们在这山沟里要面对全国、全世界,代表党中央发言。我们在工作中要尽力克服困难,小心谨慎,不能出任何差错。新华社临时总社从4月1日起,正式接替了总社的全部广播业务。在交接过程中,中文、口语广播包括收讯业务一天也没有中断。⑤

新华社临时总社的编辑、翻译、电务、经营管理人员等,主要来自《人民日报》(晋冀鲁豫)和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另有部分来自《新华日报》(太行版,系中共太行分局机关报)、太行先锋剧团、太行文联等单位。总社由晋冀鲁豫《人民日报》负责人杨放之(笔名吴敏)负总责。骨干力量包括朱穆之、安岗、左漠野、张更生、李庄、吴象、林里、王匡、穆家军、罗林等同志。外文干部有王晶尧、陈理昂等。从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宣传科抽调的钱抵千科长,负责编发英文电讯。高飞、张连德和安文一负责广播电台的工作。⑥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呼号:XNCR;X,1927年华盛顿国际无线电会议规定为中国无线电台呼号的首个英文字母,NCR为英文New Chinese Radio的缩写,意即新中国广播。自撤出延安、陕北瓦窑堡后,从1947年3月21日起改用此名;此后陕北台虽迁至涉县,但为了迷惑敌人未改台名,并向听众表示中共中央仍坚守在陕北。⑦编播工作,由设在沙河村的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接替。沙河距西戍约两公里路。陕北台与邯郸台编辑部一起设在西戍村,发射台和播音室在沙河村。沙河村地形隐蔽,四周山岭环绕,不远处最高的山头适合架设发射天线。邯郸台使用的两部发射机,一部短波机、另一部中波机。晋冀鲁豫军区三处处长林伟、副处长王士光(原名王光杰)和邯郸台台长常振玉一道,将短波机调试成陕北台波长40米,把中波机改装成短波机49.2米。⑧最初有于韵琴和兰翎,两名女播音员。4月17日,陕北台在涉县播送新华社社论《战局的转折点:评蒋军一三五旅被歼》。“一三五旅的歼灭,标志着胡宗南从此走下坡路。”社论强调:“蒋介石占领延安,将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的放弃延安,将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4月下旬,电台增添文艺节目,播送音乐、唱歌、话剧、歌剧、诗词、快板、故事、小说等等,颇受听众欢迎,各地热心听众还写信来,称赞鼓励,并贡献了许多宝贵意见。⑨陕北台在太行山区继续播音,国民党调派无线电测向队侦察新址所在地,但始终未能得逞。⑩

1947年4月25日,温济泽和钱家楣等经过长途跋涉赶到沙河村,接替了部分编辑和播音工作。⑪5月9日播音员钱家楣,播送了一篇名曰《评蟠龙胡宗南军的被歼》的评论。该评论以一首打油诗收官:“胡蛮胡蛮不中用,延榆公路打不通,丢了蟠龙丢绥德,一趟游行两头空!官兵六千当俘虏,九个半旅像狗熊,害得榆林邓宝珊,不上不下半空中。”第二天即接到留在陕北的新华总社工作队代中央发来的表扬电报,说这次的播音感情充沛,语调爱憎分明,勉励陕北台继续努力。⑫5月20日,广播时评《祝蒙阴大捷》。“祝贺华东人民解放军,在山东蒙阴东南孟良崮山区,全部歼灭蒋军美械装备的五大主力之一——七十四师的伟大胜利。”

6月5日,陈克寒、石西民、梅益率领先遣队(吴冷西、廖盖隆、王飞、方实、王宗一、许诺、蓝芸夫、左荧等)共22人,从晋察冀解放区的东漂村出发,途经定县、河间、献县、衡水、南宫、威县,于14日到达晋冀鲁豫中央局所在地——邯郸武安县的冶陶镇。稍事休整后,赶赴30里地外的涉县西戍村。⑬由新华社副总编辑梅益负责文字广播及口语广播。选调鲁艺大队的孟启予接替于韵琴的播音工作。

1947年7月上旬,新华总社历时3个多月,行程3000多里,社长廖承志率大队人马抵达涉县西戍村,与临时总社会合。廖承志与晋冀鲁豫中央局负责人商议后决定:新华总社编辑部门设在西戍,通报台、英译和广播电台在东戍和沙河村,住宿则散在附近各村。廖承志兼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长。新华总社在太行的领导机构为社务委员会(由廖承志、陈克寒、石西民、梅益、徐迈进和祝志澄6人组成),陈克寒、石西民轮流负责文字广播稿,梅益分管口播,徐迈进管《参考消息》及资料研究。廖承志负责英文文字和口语广播。新华社秘书长祝志澄,主管行政工作、印刷部门。内设编辑部门有:朱穆之负责解放区部,廖盖隆负责国民党区部,黄操良负责国际部,陈适五负责英译部,温济泽负责口播部,丁树奇负责资料研究室,左漠野负责对蒋管区广播,彭迪负责英文广播,吴江负责《参考消息》。安岗任总分社负责人。社委会秘书吴冷西,后任编辑主任。电务处处长耿锡祥,副处长李伍、高飞。⑭总社在太行发出了特急新闻:刘伯承、邓小平部(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突然行动,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开启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

1947年8月1日是南昌武装起义20周年纪念日,左熒和杨兆麟等4位同志排演了《红军回来了》,这部广播剧当日在沙河村播音室里演播。本月为表彰成功组建广播电台的王士光(19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20岁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和军区政治部授予他“特等功臣”锦旗一面和“人民功臣”银质奖章一枚。从8月开始,在太行涉县的新华总社编辑部恢复了国内、国际述评(半月一次)。增发每天1500字的“简明新闻”,供野战部队收听和油印小报资料;新办每天2500字的《参考消息》摘要——“新闻情报”,供陕北中共中央、建屏中央工委及部队指挥员等参阅。恢复出版《业务通报》。原有的文字广播、口语广播,新闻台的外电抄收等均恢复至延安时期的规模。为解资料来源困难,总社新闻编辑组派鲁明和马乃庶到冀中河间,派蓝芸夫(蓝运富)到范县冀鲁豫分社收集蒋管区报刊。⑮

新华社历史上的第一个印刷厂在涉县东戍村建成  1947年8月16日,新华总社社务委员会决定:原重庆新华日报社印刷部副主任杨允庸、排字车间主任何国强负责筹建新华社印刷厂,厂长杨允庸。延安时期的新华社,无自己的印刷厂。新华社秘书长祝志澄本是印刷工人出身,1921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厂当工人。他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调拨大部分设备器材,又从山东解放区弄了一些。建厂的“家当”有:一台摇铸字机,一台铅印四开平印机,一台铅印对开平印机(少了主要部件),两面24盘排字架,一面外部字架,一面混合题目字架,外加一把裁纸弯刀。共计20位同志参加建厂,他们是黄万萍、吴承德、张辛、邝必钧、缪重新、曾扩、韩波、唐树云、冯占成、李德、李春荣、张建成、刘明学、江超群、蔡尚志、蔡长云、赖金文、费德荣、冯兰香还有一位姓陈的工人师傅。大伙苦战数月,印刷厂终于在东戍村建成开工。经过不断改进,年底赶印出毛泽东同志向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提交的书面报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祝秘书长特批,奖励印厂工人每人一斤猪肉,会餐庆贺。⑯12月28日,《参考消息》改为铅印(四开四版),至1948年3月20日止。⑰

涉县时期,新华总社在各野战军中组建了前线分社、记者团  1947年下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外线兵团密切配合作战,共歼灭国民党军75万多人,构成了战略进攻的总态势。⑱“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毛泽东同志指出:“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廖承志决定建立前线通讯体制。根据华东前线、中原前线的经验,新华总社8月草拟了在各前线部队成立野战分社的工作条例草案通告各地试行。⑲草案规定,随军野战分社为野战部队的组成部分,受部队首长领导,业务上受总社直接指挥。野战分社的主要任务有三项:进行军事报道和新解放区的地方报道,开辟战地新闻工作,建立新区报纸与新华总分社和培养军、地新闻干部等。⑳为了建立野战分社,陈克寒做了大量工作。他到刘邓部队,组建了新华社野战分社。九十月间,陈克寒赴鲁西南前线的华东野战军前线分社,考察野战军分社建设经验。12月初,随李先念部到达大别山地区,廖承志复电陈克寒同意他着手筹建鄂豫皖总分社。在南下途中,陈克寒根据考察所得3次致信社委会,对改进和加强新闻报道、培养新闻干部等问题提出有益建议。总社高度重视,向各总分社、野战分社和特派记者转发了这些意见。

为满足国内外听众要求,1947年9月11日起增办英语广播  据钱家楣回忆:1947年9月初,人民广播的第一个男播音员齐越参加了广播行列。河北高阳人,1942年至1946年,在西北大学外文系读书。曾先后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和新华总分社任编辑。9月11日开始播送新办的英语新闻节目(每天20分钟),由新华通讯社专为讲英语的朋友们提供关于中国方面的新闻。英语播音员魏琳是浙江杭州人,重庆中央大学肄业。1945年8月参加革命,第二年4月到达张家口解放区,同年7月在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任英语播音员。1947年8月到晋冀鲁豫解放区涉县参加筹备并从事英语播音工作。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简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版):这时的新华社英语广播部主任是沈建图,副主任陈龙;编辑有彭迪、钱行、李敦白(美国专家)、郑德芳、郑平、邓克、黄龙、黎玖、叶周等。英语播音员还有钱行和王禺,打字员胡小为。北平、天津、青岛、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都能听到英语广播,一些外国记者就是依据广播的英文电讯了解并传播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人民解放军的胜利的。

1947年下半年,有夏莎、柏培思、纪青、邱原等“新鲜血液”先后参加播音工作。廖承志坚持“广播千秋,后来居上”的原则,对英文广播、口语广播倾注了满腔热情。他无论多忙,英文组必看。当时中文的口语广播,一天最长的要播出三个半小时,主要播音时间是晚上。所有稿件廖承志都要审查。关于广播电台的情况,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上有报道:“电台给我的整个印象是活力充沛而富有年轻气概。这种印象,来自他们新颖的创造和严肃的工作的总和。”“为了照顾听众中蒋军军官及其家属的需要,他们每天播送着晋冀鲁豫放下武器的蒋军军官的名单和给亲友的家信。”“一年来电台的声音已传遍蒋管区各大城市,蒋管区人民依靠它得到光明和希望。”

1947年9月17日广播前线通讯《南征散记》(作者:新华社前线记者王匡),主要讲述王记者跟着刘邓大军南征的时候,沿路看到的情形。9月25日播送前线小故事《西瓜兄弟》(作者:解清)。10月26日广播华中通讯《钢的担架队》,介绍滨海解放区竹庭县的担架队。10月28日播送通讯《蒋帮的谣言戳穿了》(作者:新华社记者闻捷),报道在西北战场上放下武器的几名蒋军军官的谈话。10月29日播送西北前线通讯《贺龙司令员接见廖昂》,讲贺龙将军接见放下武器的蒋军中将师长廖昂的情形。11月19日,广播东北前线通讯《人民解放军宣言到处飘扬》(作者:刘白羽)。11月21日播送豫陕前线通讯《活捉武庭麟》(作者:冯牧),说的是人民解放军活捉蒋军第十五师师长武庭麟、副师长杨天明的情形。11月23日广播短篇报告《参军》,反映解放区人民踊跃参军的情景。11月25日播出的《皖西随军散记》(作者:方德)共分“旅长带着团长偷跑了”、“民兵捉俘虏”、“老乡爱护伤员”和“蒋军溃败的狼狈相”四段,因故事性特强而引人入胜。

自1948年元旦起,新华社的中文口语广播节目及时间进行了调整。1月9日电台播送前线通讯《没有炮的炮兵们》,介绍了解放军在平汉路破击战中,打下了郑州以南三十里的谢庄车站,俘虏了蒋军国防部直属独立第二十六旅一个迫击炮排。这个排的名字叫做迫击炮排,实际上排里没有一门炮,没有一颗炮弹,也没有一个会放炮的炮兵。1月22日播送通讯《一担丸子》(作者:杨时源),讲解放军和老百姓鱼水关系的故事。4月19日,广播了解放军第一次解放洛阳城的时候,一个战士活捉170多个敌人的传奇战绩。同日播送洛阳前线通讯《桌子上的表》,原作者为率先攻进洛阳城的解放军某部突击营营长张明。4月23日,广播延安通讯《毛主席万岁》(作者:汤洛)。陕北台在沙河村播音,一直持续到1948年的5月22日。有首民谣传唱至今:“新华电台本事大,毛主席讲话传天下。主席给咱指方向,革命起来干劲大!新华电台本事大,党中央声音传天下。热血男儿去当兵,誓为穷人打天下!”广播的新闻真实,评论富有战斗性与鼓动性,在听众中享有很高的信誉,国民党统治区的听众称之为“茫茫黑夜中的灯塔”。

1947年底,新华社在涉县办了一期电训培训班  1947年秋,新华社从晋南地区招来一批学生,和从晋东南、豫北及太行招调的学生一共50余人在西戍村会合。12月第一期电训班在沙河村开学,学员41人。廖承志在开班式上讲了话。耿锡祥、李光绳两位同志主持电训班的工作。培训班学员政治文化素质较高,学习刻苦,较快地掌握了电训技术,结业后多成为收发讯的业务骨干。

据温济泽的回忆录:1947年7月的一天上午,刘伯承和邓小平同志在滕代远的陪同下来电台视察,自己还有常振玉向他们汇报工作。大家围坐在一张方桌旁的条凳上。邓小平听完汇报后指出,你们的工作极端重要。现在全国大反攻开始了,我们的部队已经过了黄河,我们很快也要过河去。部队过河后,看不到报纸,要得到消息,就靠听你们的广播了。希望你们广播的新闻和记录新闻,要注意适应部队的需要,我们在行军和作战中每天都将派人抄收。电台不仅成了我军指战员最好的伴侣,也成为瓦解敌军和摧毁蒋家王朝的重型炮弹。

1948年3月15日,新华社公布了美国援蒋初步统计结果。自对日战争胜利以来,美国给予蒋介石國民政府的贷款及物资援助,已达46.40亿美元。抗战期间援助则为15.68亿美元,该援助绝大部分被蒋介石做抗战后发动内战的资本。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东渡黄河。4月22日,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本月各路解放军在战略进攻中取得辉煌胜利,新华社接到通知说党中央、毛主席已经离开陕北,就要到华北来,让在太行的新华总社向河北省平山县转移。5月27日,毛泽东到达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完成了从陕北到华北的伟大转移。至此,西柏坡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1948年5月22日,新华总社结束了在涉县的工作。“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以铿锵有力的声调高质量地传播了党中央的声音,它向世人昭示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诞生。新华社全体工作人员开始撤离,分批北移。6月4日首批人员到达平山县的总社新址,6日上班。15日自涉县来的最后一批人员,抵达平山。从1947年4月至次年5月,谓之新华社的涉县时期或曰阶段。此时《解放日报》已停刊,新华社担负着中共中央机关报、通讯社和广播电台等重任,不仅发布新闻,还通过发表重磅社论、评论,成为党中央指导全国革命斗争的重要传播工具。期间的1947年5月,成立了新华社香港分社(首任社长:乔冠华);同年6月,成立了新华社伦敦分社(创办人:黄作梅)。广东番禺人黄作梅1916年生,儿时在香港念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香港的抗日爱国运动。1941年6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年后任港九大队国际统战干事、组织干事、政治指导员。是新华社伦敦分社第一任社长、新华社香港分社第二任社长,后兼任中共香港工委负责人和中共香港工作小组组长。1955年4月11日,黄作梅从香港前往印度尼西亚万隆参加亚非会议的报道工作,在“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中不幸遇难。这位新华社海外事业的先驱,为了保卫远东和世界和平,牺牲在和平事业的最前线成为新华英烈之一,他的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注释]

①冯健.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346.

②何平.赓续红色血脉 书写时代华章[J].中国记者,2021(11).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21年7月—2011年6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5.

④新华通讯社史编写组.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513.

⑤新华通讯社史编写组.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304.

⑥新华通讯社史编写组.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303.

⑦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399.

⑧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北省志(第82卷,新闻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298.

⑨韩立新.太行红色新闻(1945—1949)[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8:350.

⑩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北省志(第82卷,新闻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299.

⑪张志军,王矿清.新华广播在涉县[J].中国广播,2020(01).

⑫钱家楣.陕北战争时期播音工作的片断回忆[J].现代传播,1980(03).

⑬新华通讯社史编写组.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306.

⑭新华通讯社史编写组.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306-307.

⑮新华通讯社史编写组.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307.

⑯陈邢魁,王矿清,李文学,李计明.新中国新闻事业从这里走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109-110.

⑰万京华.关于《参考消息》早期版本的研究[J].新闻春秋,2013(03).

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编写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三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142.

⑲铁竹伟.廖承志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9.

⑳陈邢魁,王矿清,李文学,李计明.新中国新闻事业从这里走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109.

新华通讯社史编写组.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309.

钱家楣.陕北战争时期播音工作的片断回忆.现代传播,1980(03).

赵玉明,王福顺.广播电视辞典.北京:中國传媒大学出版社,1999:551.

赵玉明,王福顺.广播电视辞典.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9:554.

钱家楣.陕北战争时期播音工作的片断回忆[J].现代传播,1980(03).

铁竹伟.廖承志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9-180.

一丁.访问邯郸广播电台[N].(晋冀鲁豫)人民日报,1947-09-05.

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北省志(第82卷,新闻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299.

陈邢魁,王矿清,李文学,李计明.新中国新闻事业从这里走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111.

陈邢魁,王矿清,李文学,李计明.新中国新闻事业从这里走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123.

《中国共产党编年史》编委会.中国共产党编年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1578.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57.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河北历史大事记:1919.5—1949.9[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619.

新华通讯社史编写组.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320.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华社烈士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401.■

猜你喜欢
涉县印刷厂新华社
再创新高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涉县“差评被拘”是法治中国的反面典型
涉县新北关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邯郸涉县方言的“子”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