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鲜忠,张姣姣,王 炜
西南大学动物医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检验高等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方式[1]。要实现“三全育人”不仅要求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共同体”,而且要求不同专业课程之间同向同行,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从不同的知识点传递思政元素。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不同课程使用同一个案例,让学生结合不同课程的知识点去认识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强化本专业特有的思政元素,起到同向同行的育人效果。
动物医学专业属于农学类专业,但具有医学的特性,为畜牧业保驾护航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一些新型传染性疾病的暴发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健康并不只是单纯的医学问题,也受到环境、动物的影响,人类的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三者相互依存、互相依赖、互为因果,为了维护人类健康,必须构建环境动物人类三位一体的健康共同体。为了构建这一健康共同体,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不能仅仅关注畜牧业的发展,而要从更高的视角去审视人、动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从健康共同体的视角考虑单纯的专业问题,这样才能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的健康。根据新农科建设与畜牧业发展以及宠物医学行业发展的需求,动物医学专业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掌握动物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了解学科发展方向,能够在动物健康与卫生相关单位从事动物疾病诊疗、兽医卫生执法监督、兽医技术服务、教学与科研等工作,能参与未来国际农业科技竞争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复合型兽医专业人才。
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结合动物医学属于农科专业兼具医学特性[2],通过分析动物生长发育的生理生化过程以及病变过程的变化规律,结合新农科的建设要求以及人、动物、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和学生服务于畜牧业生产一线与宠物行业的就业去向以及社会热点问题,提炼出动物医学专业“同一健康,生态文明”这一课程思政主线。基于这一主线,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主要包括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包括三农情怀)、文化素养(包括传统文化、哲学思维、科学思维和方法)、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生态文明与同一健康共6个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在不同课程不同学习阶段强化这方面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其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使学生能从社会、国家与整个人类社会健康和发展的高度去思考专业问题。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从临床实践或生活实践以及社会热点中寻找事例,并结合具体的知识点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所选案例具有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特点[3]。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较好地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此外,案例教学还是实现课程“两性一度”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许多课程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
“同一健康,生态文明”一方面要求人类卫生保健的提供者、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和兽医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以更好地解决新发传染病和环境改变等重要问题[4];另一方面要求畜牧业生产者在发展畜牧业生产中关注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国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既有成功应用“同一健康,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也有不遵循这理念失败的教训。如果在传授课程中,将这些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融入教学实践中,可不断强化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有效地强化本课程的思政元素,达到课程育人的效果。
案例教学成功与否受到案例质量的影响。一个好的案例可以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受到训练和启发,因此,撰写高质量的案例成为进行案例教学的基础。为了获得能够在多门课程中共享的教学案例,以具体的知识点为基础,以“同一健康,生态文明”为主线,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案例中,建立了15个课程思政案例,并且收集总共120篇与案例有关的最新文献。尽管这些案例最初的知识点可能只是某课程知识点的体现,但是通过对案例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延伸和加工,使同一个案例可以用到多门课程之中。以红细胞生成与调节为例,这一案例最初只是《动物生理学》中的一个案例,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激素对于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作用,向学生介绍兴奋剂的危害,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思辨能力、遵纪守法和公平公正的职业道德。在此基础上,将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的内容结合起来后并应用到《动物生物化学》基因表达调控的内容上,这不仅让学生从生化本质上认识到了红细胞生成的机制,而且将科学家在探索未知识世界时所需的奉献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很好地体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结合内科上的贫血以及外科后的补血,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到了如何解决贫血和血液补充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疾病治疗过程应该遵循的科研伦理和职业道德。
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一些内容重复度太高,许多内容在不同的课程中反复出现,这使很多学生对于教师讲授的内容缺乏兴趣,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许多课程可能都在传递相同的思政元素,但一些思政元素却不能在课程中体现出来。为了避免出现知识点和思政点重复,学生缺乏兴趣这种情况,采用不定期集体备课的方式,一方面让不同课程的教师对于其他课程的授课内容有比较详细的了解,以减少知识点的重复。另一方面,在案例选择上,让不同课程结合课程的知识点选择思政元素的切入点,使学生对于案例既熟悉又陌生,不断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这样不仅达到了协同育人的效果,而且在不断的案例分析中,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一流课程的建设。
课程思政的基础是课程,立足点也是课程,因此,在开展课程思政的同时,必须注意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学习。为了教会学生学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布置大量自学的内容,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在线教学平台上,经过多方面比较,选择长江雨课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前学生按照教师发布的任务点,在雨课堂中通过教学视频、课件结合教材自主完成主要知识点的学习,并完成课前练习,实现课前知识的传递,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及时查阅学生的学习记录和课前练习情况,梳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修订课件和案例。上课时教师进一步强化重点,化解难点,并通过长江雨课堂进行重要知识点检测,结合临床案例与社会热点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及临床应用能力;以知识点为基础并结合开展课程思政,通过长江雨课堂进行相关问题的投票和考核,将价值引领融入知识的教学和能力培养之中,实现学习的三维目标,将育人与育才有机结合。学生课后根据任务点和要求按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教师及时查阅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并对学习效果进行分析,以便调整教学方法、策略和教学进度。
为了将共享案例融入教学实践,将共享案例加入到多门课堂教学内容之中,并通过设置投票、单项选择、讨论等环节,了解学生对相关思政元素的理解,通过平台提供的学生学习信息,教师能很好地掌握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由于将团队成员设置为共课教师,团队成员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对自己关注案例的学习效果,以便在后序的课程中弥补和强化相关的思政元素,实现案例共享育人的效果。
血液凝固是非常重要的生理过程,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是一对矛盾,在不同的条件下,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并不相同。在动物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凝血过程及影响因素,强调要素与系统的关系,启迪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培养其家国情怀;在动物生物化学课程中则重点从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酶与底物作用的角度分析凝血过程,启发学生思考临床上如何解决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的问题,培养其“学农知农和爱农”的三农情怀。在兽医外科学课程中则告诉学生,由灵长类动物月经期经血不凝是由于纤维蛋白溶解酶含量高的原因,灵长类动物在经期除非紧急情况。一般不进行外科手术,否则可能出现手术失败的情况。
“三聚氰胺”事件是一件对我国奶业影响非常巨大的事件。动物生理学课程主要是从乳汁生成的生理过程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揭示出现这一事件的根源是由于乳牛优质蛋白的缺乏引起的,并指出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奶品质领域的差距,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学农爱农兴农”的三农情怀;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则从三聚氰胺分子结构与蛋白分子的相似之处以及目前蛋白质检测方法的原理入手,让学生了解目前检测方法存在的缺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兽医产科学课程则从泌乳的激素调节入手分析影响泌乳的各种因素,强调环境动物和谐共生的理念。以上实例表明,尽管是同一个案例,但不同课程通过不同的切入点进行案例剖析,本专业遵纪守法、公平公正以及科技创新等思政元素都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肾脏功能对于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血尿和蛋白尿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引起的,动物生理学课程通过介绍肾小球滤过作用时屏障、动力与阻力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和谐发展的理念;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则从屏障中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入手,揭示要素与系统的关系,使学生自觉将自己做为社会的一员,将自身的发展同社会国家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兽医内科学课程则从引起血尿和蛋白尿的内外因素入手,强调内外环境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同一健康”的理念。
本专业先后有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科技论文写作、兽医免疫学4门课程入选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与团队。通过共享课程思政案例,学生的专业思想更加稳定,学生的创新思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近3年的数据发现,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主持各类创新创业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连续四届获“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和“生泰尔杯”特等奖,获第七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市金奖、第六届和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市银奖、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重庆市银奖、“邮储杯”川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三等奖等。
在过去几年中,构建了以“同一健康,生态文明”为课程思政主线;通过在不同的课程之间共享案例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针对案例所包含的思政问题进行剖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5]。但多课程融合案例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又困难的问题,如何选择更合适的案例,如何通过剖析案例的思政点,以及如何实现思政元素的传递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将进一步总结已有的经验,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