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是存储人类元文化的圣殿,蕴含着被公众理解、阅读、品味的文化内力。然而,档案馆文化内力是需要品读、彰显与传播的。而构建自己的文化品牌,无疑是档案馆将其文化内力外显的最佳路径。
品牌是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往往象征着一种认可、一种标准、一种好品质。文化品牌既是品牌的文化,同时也是文化的品牌,代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命力,体现为文化情感性与功能性兼具的价值凝聚力,是文化产品感知性与知名度的集合体。档案馆文化品牌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升档案馆的认知度和美誉度,还能够增强档案馆的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
构建档案馆文化品牌,既是档案馆文化价值外溢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公众对档案文化的外在诉求。一方面,档案馆是“人类元文化”的圣殿,拥有深厚文化内力:一方面却是档案馆被排斥在社会文化主体之外的尴尬。因此,档案馆深感“走出去”“被知道”的重要性。当下,档案馆“走出去”的重要抓手,就是打好“文化牌”,通过构建档案文化品牌,塑造档案行业发展的文化之魂;通过建构档案馆文化品牌,让社会周知档案馆的文化魅力,加速释放档案馆文化价值、全面提升档案馆文化功能。
档案馆的文化品牌是对档案馆文化的集中承载,主要蕴含在馆藏资源、特色文创与文化服务等差异化优势之中。档案馆文化品牌特征与档案馆文化的包容性、社会性、人本性等特征一脉相承,集中融合在档案馆文化品牌层次性的结构系统之中。其从外而内涵盖符号层、精神层和基因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呈现出开放性、整体性、动态性等特征。符号层代表档案馆文化品牌的表层,如空间布局上的视觉文化符号、管理制度等;精神层是档案馆文化品牌的中层,即文化理念与价值信仰、品牌意识和态度等;基因层则是档案馆文化品牌的里层,关系到档案馆文化的基本密码序列,成为档案馆文化品牌美誉和影响力的内核所在。
档案是历史的标本,文化是档案的实质。近年来,随着“四史”教育的不断推进,公众对于溯本清源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对于历史真相的探索兴趣也愈发浓厚。作为历史文化记忆的真实再现,档案自然成为人们寻根问底之直接对象,档案馆也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更多人愿意走近的场所。在国家、城市、乡村等各种记忆工程中,档案馆凭借其馆藏优势、职业优势甚至成为记忆工程的主导力量。这些都说明社会公众对档案作为文化元资源的角色认同与文化自觉。面对社会上逐渐兴起的“根源式”“真相性”文化消费需求,档案馆只有适时、主动地构建文化品牌,才能吸引并留住公众,创造并引导文化需求,为公众带来比物质消费更为持久稳固的幸福感。
综而言之,构建文化品牌,应是当下档案馆聚焦档案文化传承与发展、有效彰显档案馆文化内力的必要举措,更是实现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应有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