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策略研究与实现

2024-01-25 09:38孟川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新形态数字化思政

■孟川杰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7)

一、新形态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新形态教材建设是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进入数字化时代,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微课、动画等形式的数字资源逐渐融入传统的纸质教材中,成为具有新内涵、新外形的新形态教材,并配合具有整合资源、记录过程和评价成效等作用的数字化学习平台,让学习可互动可观测,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在职前教育、职后培训、自主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二)新形态教材建设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2019 年,国务院颁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每3 年修订1 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2021 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形态教材,“适应结构化、模块化专业课程教学和教材出版要求,重点推动相关专业核心课程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案例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实际,分批次组织院校和行业企业、教科研机构、出版单位等联合开发不少于1000 种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形态教材”。

由此,《方案》的出台为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提供了思路。在内容上,应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案例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将岗位技能要求、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有关内容有机融入,并配套数字资源;在形式上,应根据所需建设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教材。以新形态教材为纽带助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二、新形态教材的研究现状

(一)教材设计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从微观与宏观层面提出并发展了许多课程开发与教材设计的模式,如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毕华林基于“泰勒原理”提出编写并检测教材成效的“确定学习目标- 选择学习内容- 选择学习经验- 组织并呈现学习内容和学习经验- 评价”环状流程[2];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瑞格卢斯(C.M.Reigeluth)提出了教材设计与开发的“组织性内容的选择与排序- 选择各章节的支持性内容- 选择学生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策略- 确定复习策略- 为概念选择微观策略- 编写其他策略成分- 教材版式设计- 教材设计评价”8 个基本步骤[3]。这些模式描述了教材设计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流程与方法,对教材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二)新形态教材的研究现状

进入数字化时代,教材从单一的纸本形态向数字化的新形态转变,国内外学者就此展开了概念、发展、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

有美国学者认为,新形态教材是一种物理形态的纸质教材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与活动的连接体,并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两种形态的动态平衡与发展过程中。有瑞典学者认为,新形态教材可被称为“协同数字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可协作、可参与、可讨论、可反馈、可测试、可监控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还有学者认为,数字教材应包括知识内容、交互媒体、教材呈现形式和开放资源四个要素。

国内学者早期提出了将纸质教材扫描或制作成类似电子图书的方式,可拓展教材的传播方式,后来有学者提出了在纸质教材中融合数字化资源[4],将教材的纸质部分作为新形态教材的信息承载基础,侧重于系统完整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规律的阐述,确保主线清晰,同时使用标识或二维码对应数字资源,便于学习者进行深入学习、拓展学习或实操学习,并在近几年推广普及。有学者和企业提出并研发了全媒体数字教材[5],如使用移动设备即可交互式学习的云教材,学习者可查阅集成在教材中的数字资源,可以批注分享,并记录学习过程,让教与学更加灵活有效。

目前而言,国内外都没有对新形态教材形成明确定义,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未来教材的形态、功能和应用方式都还将继续发展与变革。现阶段通常将基于网络的数字化教材、融入了数字资源的活页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都视为新形态教材。

三、职业教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新形态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特色不突出

近几年,新建的教材在有意识地向“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转变,但仍存在职业特色不明显的问题。一是在教材内容上,部分教材仍沿用学科知识体系,或简单将“章”改为“项目”“任务”,未能体现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二是在教材深度上,部分教材没有引入职业标准,部分案例较简单,且缺少应用示范,无法体现真实岗位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要求。三是在教材体例设计上,或缺少教学活动设计,对学习的引导不足;或缺少项目流程分析,不利于学生了解并积累项目经验。

(二)资源更新不及时

数字化时代新技术发展迅速,各行业交叉融合,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不断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岗位,对从业者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教材内容、配套资源的时效性有更高要求。但是部分教材在编写和更新的过程中,一是不能紧密对接行业需求,难以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转化为教材的新内容和新资源;二是面对教材系统性、规范性、严谨性的要求,内容修订审核周期较长,教材内容和资源的更新速度滞后于行业的发展速度;三是教材质量评估与更新激励等制度还不完善,难以激励教师对教材及时更新。

(三)立德树人作用不显著

职业教育要兼顾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知识传授、技能提升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但是部分新形态教材在顶层设计时,未系统考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未将学生职业道德和知识技能的培养有机融合,与新时代职业教育育人理念还存在差距。

四、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的策略与路径

(一)建设策略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要坚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新形态,并配套数字资源。在编写策略上,体现“新”和“实”,一是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并及时编修、动态更新;二是在校企合作研发上,发挥行业指导作用,体现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提升服务产业能力,增强专业教材的实用性。

1.坚持探索校企“双元”教材开发,设计典型学习任务

数字化时代,新一代信息相关领域新岗位、新任务不断出现,部分工作岗位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生产流程更新迭代加速,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建设该领域新形态教材应该坚持校企“双元”开发,打破仅由学校教师编写教材的壁垒。学校教师教学与研究的经验丰富,但是对真实岗位的工作场景、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和行业标准掌握不完整、不准确,应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引入真实岗位的工作案例,“双元”团队基于岗位实际,选择优质案例并进行脱敏和优化,设计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案例,体现工作需求和工作过程,提升教材适应性。

2.坚持发挥新形态教材体例优势,开发模块化资源,保持动态更新

新形态教材建设要充分发挥其形式多样、体例灵活的优势,以模块化理念开发课程案例及配套资源。可根据课程和工作任务实际,以串联式技术进阶或并列式独立案例的方式设计并序化工作场景和学习案例,形成一个个教学模块,各模块间保持必要关联性的同时,体现完整性、独立性、适度冗余性,便于根据专业和课程所需进行灵活组合,据此建设线上数字化资源并动态更新。

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符合真实工作与教学规律的教学环节

职业院校学生多数动手能力较强、学习方法与习惯有待提升,对理论讲述多、知识难度大、实践与互动活动少的传统教材兴趣较低,导致教材的使用率低。新形态教材建设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生普遍学情和认知规律设计教材内容,体现教学环节。例如,可在教材中设计与工作过程、教学过程衔接的活动,以工作指南、任务分析、任务计划等表格填写、实时问答的形式,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参与教学互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提高教材使用率,让“教材”同时成为“学材”。

4.坚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落实教材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

新时代的新形态教材建设要充分发掘和运用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制意识、社会责任、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生态文明教育等职业素养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材建设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发挥教材的思政育人功能。

(二)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要从整体上统筹教材内容设计、教材体例设计、课程思政设计与教学资源建设四个方面,如图1 所示。

图1 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

教材内容设计要以OBE 理念反向设计,首先,明确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其次,结合产业发展分析对应岗位需要的工作能力,确认典型工作任务;最后,以此为依据设计对接岗位、职业标准和行业证书的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教材体例设计要基于学生学情,结合工作过程设计符合职教规律的教学过程,以此为基础选择适合的教材形式,如活页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数字化教材等。

课程思政设计要结合课程专业育人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找准两个目标的对接点,挖掘提炼思政元素,结合职业素养设计思政案例,并将其融入教材内容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

教学资源建设要首先围绕教学目标、教材内容、课程思政案例解构课程知识,使用数字技术开发图片、课件、视频、微课、动画等颗粒化教学资源,再围绕教学环节设计将其重组、融合,构建符合工作场景和学习情境的在线课程,促进数字化学习。

五、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实践

随着元宇宙、短视频、电商直播等行业与技术兴起,对从业者的鉴赏与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平面设计”课程成为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事相关岗位所必需的平面设计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

(一)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材内容

基于多样的工作场景和真实的岗位任务开发项目案例,创设平面招贴设计、图片后期处理与合成、网页与插画设计三大情境、10 个学习项目和20 个拓展项目,体现了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工作角色、职业标准、工作环节、工作场景、工作过程和产品效果。通过序化组织项目案例,使学习者从易到难系统学习软件技术和应用场景,获得从事平面视觉设计相关岗位的知识,掌握平面招贴设计、图片后期处理及合成、包装、插画设计等典型工作任务流程。

(二)基于学习过程设计教材体例

基于学生学情和认知规律,以“资讯- 计划- 决策- 实施- 检查- 评估”六步教学法为基础设计任务描述、任务启动、知识笔记、设计执行、评估总结、拓展练习等六个环节,如图2 所示。同时设计任务分析、任务计划、任务流程等表格,以构建启发式、引导式的学习过程,并可用拓展项目开展分层教学,兼具深度与广度。教材采用活页的形式,利用活页教材组页灵活的特点,拟对教材外观样式、页面布局、内容结构进行创新设计。

图2 基于学习过程的任务环节设计

(三)融入思政元素,建设数字化资源

根据各教学模块内容,将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绿色发展、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构建课程思政矩阵;建设包含演示文档、微课、操作视频、案例、题库等数字资源,动态更新,强化线上线下协同的“学习资料”功能,提供丰富适用、可拓展、可更新的数字学习资源。

六、总结

数字化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技术发展迅速,校企联合建设与岗位工作能力匹配、工作流程一致的模块化“双元”教材,配合数字化资源,引导学生在工作任务中学习,能够解决当前部分教材职业性淡化、互动性弱化、工作场景表面化的典型问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促进人才培养成效,具有较大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但我们仍需看到,当前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对数字化时代新形态教材的定义不明确、内涵理解不深刻、教材体例和内容不符合职业教学特点等问题。除了机制规范的引导不够,切实根据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在分层分类开发新形态教材及其配套资源、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并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等方面也有不足。基于结合课程思政、书证融通建设教材的理念,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内容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为依据,构建模块化、结构化的新形态教材的设计研究仍然很有必要。

猜你喜欢
新形态数字化思政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形态西装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