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鹏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用于“疾~”“~凡(或兴)有疾”,表示身体部位的一类意义;
c.用于记事刻辞中,“乞+数字~”“乞+~数字”;
d.用于“~告”之辞中;
(1)癸酉……乙……允……
(3)癸酉贞:旬亡火。
此外,陈梦家、于省吾等早已指出,西周早期《明公簋》“鲁侯有工”之“”,“工”即“過功”[18]。“冎”上古音在见纽歌韵,“過”与之同音,“禍”在匣纽歌韵,“骨”在见纽物韵,“過”“禍”“骨”均从“冎”得音,其读音相同或非常接近。从构形分析来看,“”应当是从从卜,亦声,西周早期金文字体和笔势比殷商甲骨文更为圆润,偏旁与甲骨文、、、、等形应当是一字,“”与甲骨文的“”(、、等形)是同一字。
另“骸”字,上古音在匣纽,属牙音,之韵[ə],《左传·宣公十五年》有“析骸以爨”,陆德明《释文》曰:“骸,本又作骨。”[19]也就是说“骸”可写作“骨”。“骸”字,《玉篇·骨部》训“骨”[20],《玄应音义》释“骨之总名”,《慧琳音义》“尸骨”注引《韵谱》“骨亦骸也”[21]。“骸”表示“骨”或“尸骨”义。且“骸”与“骨”同属牙音,主要元音均拟为[ə],读音较近,应是同源字(词)。又“刻”字,上古音在溪纽职韵,与“克”同音,上古典籍中“克”可借作“刻”,如《诗·大雅·云汉》有“后稷不克”,郑玄笺云:“克,当作刻。刻,识也。”[22]“刻”与“骸”的语音关系。《说文》“刻从刀亥声”,“骸从骨亥声”[23]。“刻”与“骸”造字均从“亥”声(匣纽职韵),后来“刻”音略有变化,声转为溪纽职韵。
从“克”与“刻”“刻”与“骸”“骸”与“骨”的读音关系可以看出,上古时期“骨”与“克”的语音很接近。而“肩”在见纽元韵[kan],从读音看,“骨”比“肩”更接近“克”的读音。因此,可以认为,有可能《合》20075“(骨)(甾)朕事”中的“骨”用作“克”,《合》3754“亚克兴有疾”的“克”用作“骨”。
许多学者已提出,从其字形繁简变化中可以看到两种字形之间有一定的关联迹象,在字形的演化关系上是有联系的。陈梦家、李孝定、刘钊、常正光等多位学者曾论证过“”与“”等字形的演化关系。黄锡全也提到单育辰《再谈甲骨文中的》一文引据《甲补》10769片,对比等形与、、等形以及字形,认为找到其两竖中间断开演化关联的证据,甲骨卜辞中等形与、等形以及字并存,前者像牛肩胛骨之形,后为其简省之形[25]。
[1]郭沫若.殷契粹编考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189.
[2]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6:2163、2164.
[3]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第4册)[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1498.
[4]张玉金.说卜辞的“骨凡有疾”[J].考古与文物,1999(2).
[5]宋镇豪.商代的疾患医疗与卫生保健[J].历史研究,2004(2).
[6]a.同[2]:2173.b.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辞关纂[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 1965:150.
[8]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464-465.
[9]徐宝贵.石鼓文整理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833-834.
[10]裘锡圭.说“凡有疾”[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1).
[11]蔡哲茂.殷卜辞“肩凡有疾”解[C]∥屈万里先生百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家图书馆,2006.
[12]于省吾.释甾[C]∥甲骨文释林.北京:中华书局,1979:69-70.
[13]同[6].姚孝遂按语已指出过《合集》13505中两字形现于同辞,可证两字有别.
[14]黄锡全.甲骨文“祸”字新证[J].汉字汉语研究,2018(1).
[15]同[10].
[16]同[14].
[17]同[2]:2158.
[18]a.同[2]:2163.b.于省吾.释冎[C]∥甲骨文字释林.北京:中华书局,1979:369.
[19]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第24卷)[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1887.
[20]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7:34.
[21]见宗邦福等主编.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558.
[22]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第18卷)[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561.
[2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4]a.陈涛.三国志·魏书(第30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9:856.b.段公路撰,许逸民校笺.北户录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23:136137.c.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2550.
[26]同[1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