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桂金 江苏海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肩负着社会责任、企业责任的双重任务。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有着突飞猛进般的进步。同时,随着国有企业自身经济体量的不断提升,其所掌握的资产规模日渐增长。在国资委发布的公告中可以了解到,截至2022年10月31日,我国国有资产规模达到了635.2万亿元。国有企业所掌握及拥有的国有资产,是其创造自身经济价值、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保障。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不仅可以确保国有企业进一步发挥其价值创造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防范各类财务风险的出现。“没有数据的管理被称作讲道理”,国有企业加强资产管理是其一项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如何将国有资产管理落到实处,国有企业内部需要有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作为保障。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数字化、精确化,才是确保其管理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的基础。
国有企业实施资产管理过程中,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能够改善资产管理现状、加快国有资产管理科学化进程,以有效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国有企业在实施资产管理过程中,通过较为完善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能够促使企业相关资产管理者对于国有资产状况有着较为明确的了解,并较为深入地对于资产分布、结构、现有状态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帮助管理层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处置有着一个较为科学的判断与决策,帮助国企实现资产管理目标。
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指标构建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强化国企内部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同时,国企自身通过对存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完善与优化以后,将其与绩效评价机制与工作有效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能够对国企内部资产管理者提出明确、细致的要求,实现企业内部的有效沟通与协调,并有机地将各自的利益充分连接,形成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利益共同体,从而为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能力、实现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源动力。
绩效评价指标的量化能够使得国有资产管理更具有针对性、精准性,使得资产管理工作能够有的放矢。然而,若仅采取定量或是定性方式有时则会无法体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完整性,有时甚至导致评价目标失去其公正性,为国企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带来不良影响。因而,绩效评价指标机制的构建与完善,须将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有效结合,以确保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发挥其科学性效用。
1.实用性原则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须本着实用性原则开展工作,要避免一些繁复的、不利于管理效率提升的工作流程出现。为此,须对国企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应做到简单、明了、易操作,从而有效保证指标计算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有效性,精准反映国企资产管理绩效管理的目标与效果。
2.可比性原则
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相关评价结果须具备可比性。实际工作中需要区分资产规模、资产类型对于绩效评价结果进行相互比对分析。不同资产规模出发,一般而言采取横向对比为主的方式进行。从各个时期的绩效评价结果开展相应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绩效进行研究,则是从纵向方面开展工作。横向、纵向结合才能够更好地使绩效评价结果科学、客观、公正。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若无法获得利润则其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因而,国有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其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须以着重考虑盈利能力为出发点进行。通过对国企实施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来看,盈利能力状况占有较大比例,体现盈利状况较为直接的指标为国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国有企业出于自身发展考虑所设置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凸显其盈利性问题。国有企业开展绩效评估实施工作中,须以盈利能力作为重要抓手,对国企资本价值进行考量。
一方面,国企指标权利设计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国企管理层在考虑事务的进程中,由于存在差异化特征,须基于统一性指标权重要求实施综合考虑。若设计过程较为单一,将无法满足员工的具体需要,使得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国有企类别与周期规划中,因为缺少全面性,导致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工商类、金融资产类,无法反映企业发展的最新状况。因而,国有企业对于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过程中,须打破传统、突破现有局限,另辟蹊径开展工作。
国有企业各项指标设计过程中,须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相应帮助,使其能够逐步了解企业发展的真实情况。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挖掘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强化对于企业的控制力与掌控力,避免采取简易化的数据分析、定量分析法开展研究,以确保分析结果的精确性、科学性、稳定性。同时,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创新发展、各类风险规避与控制控制中,需要突出定性指标的作用,从而对于国企决策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充分挖掘企业转型潜力的前提下,对国企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思维决定行动,行动预示结果。国有企业在其日常经营管理中,对于国有资产管理先要转变思路,才能为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发挥相应作用。国资部门对国企经营管理绩效情况评价需要在制订合理财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科学使用指标、分析财务指标的性质和作用两方面出发,转变工作思路、重新界定绩效管理工作性质。客观地讲,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绩效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二者诉求不同,须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对相关财务指标进行采集,使得企业相关人员有效发现绩效管理工作的不足。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除了加强财务方面的指标请价以外,还须注重非财务方面工作业绩评价,一方面,可以杜绝国企领导层对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短期行为出现;另一方面,可以对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另外,不能直接利用财务指标中的信息,并将其用于绩效工作完成情况的评估。须在开展评价过程中,综合考虑国企经营需要、战略发展要求、产品研发、市场占有率、员工培训、发展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确保非财务信息能力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
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行政属性特征,导致其在制定相应资产绩效评价管理指标过程中显得局限性较大,为些转变工作思路、抛弃行政化管理方式,才能够促进国有企业转型、改革的同时,打造成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首先,国有企业需要引进科学的管理形式。实际工作中,为了能够使得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得以实现,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指引作用,国有企业需要对于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模式给予高度重视。国有企业须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目标,借助完善的经营与管理手段,对现有国有资产予以充分利用,通过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力度,来提升科学化管理的质量。
其次,采取较为科学的绩效管理方式,规范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提升其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确保国企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对此,国有企业管理者须对于绩效管理工作给予足重视,通过构建完整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确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思想与理念,对于国企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实施调整。通过科学化、严格化的管理机制与体制的要求,根据绩效评估所得出的相关内容有效配置各类资源,落实相关管理责任。
国有企业资产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类别指标问题,才能使考核与评价更加科学、客观、全面。具体工作中可以利用多类型指标,以量化分析、定性研究作为基础,综合国有企业中不同工作内容,对工伤最终结果实施评估,有针对性地提出评价方法。国企本身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须严格遵循科学原则,确保指标体系构建的精确性及合理性,保障该项工作顺畅实施。首先,国有企业制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综合其他企业优秀经验及其所制定的指标体系开展工作。通过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评价办法,并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及战略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自身评价指标体系,确保体系调整的合理性与适宜性,也使得指标体系构建能够符合企业现有的经营管理状况,使其得以充分改进同时,确保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完善。其次,企业自身须对经营性质进行参考,考虑自身的经营规模与日后发展状况两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国有企业在评价指标制定方面,还需要采取横向对比方式,与行业内企业进行比较,并从行业内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出发,吸取有效参考经验,优化评价体系构建效果,构建适合于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需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优势地位,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不断降低机会成本。
国企日常经营发展过程中,一般需要借助国有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实现经营管理目标、战略发展策略,使得经营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以此为契机获得相应的附加值,从而对现有的经营成果实施评估,从而取得EVA指标。经济附加值指标的应用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EVA指标的观察,可以较为科学、有效地分析国企所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掌握国企现阶段的盈利状况。EVA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充分体现国有企业短期经济效益管理环节情况,发挥该类指标所具有的评估效应,可以结合长期发展策略考虑使用。对此,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本着合理使用该项指标的原则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升国企资产收益率指标的监督。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体系的设立与考核,用以分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同时EVA指标结合国有企业管理过程的经营成果可以对其进行全面衡量。EVA指标应用中,还可能为绩效管理工伤提供相应指导,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找出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充分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可以有针对性提出应对措施,全面提升国企自身的管理能力与水平。
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商誉等资产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压仓石,起到了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因而,对于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评价过程中不应该忽视无形资产、商誉等方面的评价。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国有企业盈利,这是国有企业经营之本,同时也是上级主管部门考核国有企业管理层工作业绩的前提与基础。鉴于此,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更加倾向于盈利方面管理,导致其削弱了对于无形资产的绩效管理,也因此而导致国有企业商誉、无形资产等支撑其未来发展的资产没有加以有效保护与利用。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国企日常绩效管理中存在重经济效益、轻无形资产管理的问题。因而,在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须考虑该方面资产。在实际业务开展中,须着力考虑企业的技术能力、研发力量、人力资源状况,评估其未来能够为企业所带来的隐性盈利的能力。另外,国有企业品牌作为市场经营活动的有力参与者,要综合考虑其对于市场的影响力,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二者实施综合评价。
资产是企业实现其经济目标、创造经济财富的基础。国有企业国有资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综合性、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工作,对此国资主管部门、国有企业本身、社会中介机构均须有着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兼具盈利、发展、国有资本保值与增值、员工的自发展为主线进行。同时,利用较为科学的方式与模式,从转变工作思路、重新定义财务指标体系、加强国有企业重视程度、综合考虑多类别指标进行评估、注重经济附加值(EVA)指标应用注重国有企业无形资产、商誉的评价等方面出发不断建立完善之,将对于国有企业的健康、持久发展,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挥其巨大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