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娜,唐训全,闫萌萌,随金明
(1.曲阳县气象局,河北曲阳 073100;2.涞源县气象局,河北涞源 074300;3.唐县气象局,河北唐县 072350;4.易县气象局,河北易县 0742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就业增收才有出路,农村全面振兴才有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做好气象服务变得十分关键,有效增强特色林果气象服务的能力,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将气象科技在林果业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河北省曲阳县为半山区县,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属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大陆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2.2 ℃,年平均相对湿度65%,年平均无霜期192 d,年平均日照时间2 311.4 h,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其具备发展林果产业的优势。近年来,通过龙头带动、市场拉动、科技促动,曲阳县果园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果农的气象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受气候环境影响,曲阳县常发生干旱、大风、低温、冰雹等气象灾害,给林果业生产领域造成较大的损失,乡村振兴战略同气象服务工作密不可分。本文从气象业务角度出发,分析了曲阳县特色林果产业气象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并进一步思考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林果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为曲阳县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
曲阳县已建成1 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23 个区域气象观测站、1 个自动土壤水分站、1 个GPS/MET水汽站、1 个小气候站,形成了覆盖全县的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在“四万一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标准农业气象观测站和在河北绿阳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园区内建立区域气象观测站,实现了对温度、降水量数据的采集,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气象局的业务平台,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提供的实时气象观测数据,结合天气变化对果树农事生产、病虫害的防治、灌溉等进行技术指导,充分发挥气象对现代化林果业生产的科技支撑作用,为果树趋利避害提供科学保障,也为果树物候气象服务指标和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依据[2]。曲阳县气象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不定期深入林果种植基地,与种植户座谈交流,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果农对气象服务工作的需求,建立起“需求调研—服务产品—意见反馈—服务产品”等可循环系统,实现林果特色气象服务产品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1.2.1 常规气象服务
建立专门的信息传送渠道,在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及时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告知给主管部门和种植户,并指导种植户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将不利气候条件给林果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1.2.2 针对性气象服务
不同果树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有所不同,提供针对曲阳县特色林果的服务产品。根据核桃合作社的生产需求推送预报预警和河北省核桃气象服务中心的精细化专题服务产品,及时开展针对性特色服务。加强对苹果、鸭梨等特色果树气象条件分析和需求研究,制作果树不同生长关键期的服务产品,曲阳气象局技术人员提供从果树开花到结果开展“跟踪式”气象服务。
1.2.3 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曲阳县气象局与农、林、民政等部门积极沟通,对县内梨树种植区域、产量开展了普查。通过土壤、气候、地形因子等外界环境对梨树生长条件及易受的气象灾害影响方面进行了论证分析和精细化区划,确立全部乡镇梨树种植分布最适宜、适宜和不适宜3 个区域。开展梨花期晚霜冻、夏季高温日灼、梨着色期连阴雨等关键生长期灾害因素气象服务,指导全县梨农做好重要灾害性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在林果规模种植区域上游建有2 个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点,能够依据气象部门发出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及时向果农提供人工增雨、防雹等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为特色林果防灾减灾保驾护航,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色林果丰收做出贡献。
同龙头种植企业签订“直通式”气象服务协议,要求其在信息共享方面将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同步公布于企业网站、公众号、显示屏等平台,进一步提高知晓率和传播率。充分整合社会媒体资源,面向重大天气过程和重大活动的靶向发布渠道,与移动公司开展基于位置的气象信息靶向发布。充分利用短信预警平台、微信实时发送天气实况及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气象服务信息,积极发挥乡村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在农气象服务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扩大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打通特色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
灾害性天气是天气预报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现有的探测水平和预报技术条件下灾害性天气现象本身难以预报,加上曲阳县气象台发布的预报是在省市台发布预报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的订正预报,对系统配合较好、比较明显的大尺度天气过程,预报较准确,但对中小尺度、局地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有待提高。在灾害性天气预警方面,目前,曲阳县气象台主要依据省市台发布的预警信息和雷达图在本地检验分析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发布预警,预警信息往往都是在灾害性天气特别临近时发布,预警的提前量不足。
曲阳县气象局限于垂直管理体制,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相对较少,地方政府把特色林果气象服务简单地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天气预报或灾害预警,缺乏对特色林果气象服务的认知。气象与涉农部门间的沟通合作相对不足,农业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特色林果气象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尚不完善[3]。
一直以来,人才问题是制约曲阳县特色林果气象服务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4]。作为基层特色林果气象服务人员不仅需要扎实掌握气象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农业、林业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果农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根据实时气象数据资料,制作成气象服务专报对外发布。基层气象部门人员编制少,却要承担观测、预报、服务、防雷监管、人工影响天气、区域站维护及综合行政管理等工作任务,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和人手针对特色林果气象服务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受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制约,气象科普知识在农村普及率相对较低,另外,因为农村人员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有良好教育的大多在外务工或经商,农村留守人员缺乏气象科学知识,难以读懂气象信息,严重影响了气象信息的科学应用,导致农民应对冰雹、低温冻害、干旱等气象灾害的能力较低。
夯实基层服务人员理论基础,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在入汛前学习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生消演变;入汛后,对围绕京津冀强对流和暴雨天气的预报思路、方法进行学习。培养基层服务人员实战本领,聘请上级优秀预报员作为基层服务人员的结对指导老师,当班基层服务人员将环流形势演变、预报结论及理由于每日下午形成文字材料,由帮扶老师次日上午结合天气实况进行审改指导,不断提升服务人员的本地预报经验。此外,组织重大过程复盘会,强化服务人员责任意识,针对高影响天气及其灾情,组织服务人员围绕“监测预报预警及信息发布传播工作的优化”展开复盘讨论,培养服务人员的担当意识。
积极和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并达成防灾减灾合作,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与服务对象、上级业务单位协同推进,扩展产品应用,深化应用层次要求,在巩固发挥专家联盟的技术支撑作用、持续畅通信息传播渠道共享共用基础上,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特色林果气象服务主体作用,推动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制定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或关键节点部门间联合会商机制,联合制作特色林果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指导方案,不断优化完善特色气象服务产品,为种植农户提供更精准、更完善、更细化的一体式特色林果气象服务,为特色林果产业保驾护航。
在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的前提下,制订特色林果气象服务人才培训计划,坚持长远结合、内外结合,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培训人才。通过脱产学习、函授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活动、外出考察及岗位交流等多种方式增长见识,提高素质。气象部门还要立足于实际需求,提高基层台站待遇和生活条件,招聘引进青年气象人才,作为基层特色林果气象服务的后备人才。在特色林果生长的关键阶段,组建专家联盟,走进特色林果种植基地,为种植大户和农民普及特色林果的种植要点和气象灾害防御等知识,用专业知识指导特色林果生产。
加大对农村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发放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彩页、制作气象科普展板等多途径传播气象知识,提高农民对气象灾害的认知水平,提高其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5]。积极发展在种植群体中有能力、有知识、精明能干的人员,担任气象信息员,通过组织气象信息员培训,让更多的种植人员,参与气象服务传播。在特色林果生长的关键季节,通过手机短信平台为他们提供天气预报、雨情信息、病虫害防治等信息。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做好特色林果气象服务工作任重而道远,又势在必行。在客观看待特色林果气象服务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灾害性天气在预报准确率、预警提前量、资源共享机制、特色气象服务人才培养、农民应对气象灾害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未来一段时间,要继续坚持质量导向、需求导向、效益导向,以推进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重点产业,突出服务精细化、个性化,努力提升特色林果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通过努力和探索,进一步提高特色林果气象服务水平,为促进特色林果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