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瑞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1464)
创新是新发展理念之首,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载体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力量,具有加速技术更新、实现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等重要功能.建好用好创新平台,既有利于激发我国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城市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又有利于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对于河南各城市积极落实“十大战略”、实现后发赶超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南各城市对于创新载体的建设愈加重视,集聚创新资源、人才,打造创新型城市成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区域创新合作不断加强,全社会创新发展的氛围愈发浓厚.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通过发挥政府“指挥棒”作用,一体化设计科技创新政策、法规、规划和改革举措,绘就了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规划图”“路线图”“施工图”,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在全社会获得空前重视.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围绕这一目标,河南省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实施了以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为首的“十大战略”[1],着力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提出要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和高水平建设创新载体两大目标任务,成为河南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行动指南.2021年9月22日,河南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王凯担任双主任,建立了党政“一把手”顶格配置抓创新的工作机制.重组重振省科学院,建设嵩山、神农种业、龙门、黄河等多家实验室,均由省委书记、省长为其揭牌,并聘任相关专业领域的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这种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和超常规创新举措,充分表明河南省委、省政府对积聚高端创新要素、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的战略决心和坚定行动.
城市创新载体是城市创新生态的重要支撑.进入新发展阶段,河南城市创新载体在数量规模和质量能级上均有较大提升.一是多层级创新载体体系初步构建.从2011年建设第一家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到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国家超算郑州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郑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国字号”平台载体先后落户[2].截至2022年9月,河南省已经布局建设1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1家中试基地、25家产业研究院[3].此外,2022年9月19日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资料显示,河南省标准化地推广“智慧岛”双创载体,省级以上各类孵化载体由2012年的36家增长至2021年的414家,增长10倍以上.国家级高新区达到8家,总量位居全国第六位,初步形成以河南省实验室为核心、优质高端创新资源协同创新的“核心+基地+网络”的创新格局[4].二是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河南省主动对接、深度嵌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围绕我省重大战略需求,通过省市联动,积极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龙门实验室、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等相继挂牌运营.同时,省会郑州大力引进大院名所、充分挖掘当地创新资源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努力补齐高端创新资源不足的短板,打造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截至2021年,郑州成功引进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声学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电网络通信集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大院名所15家,备案新型研发机构58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7家,占全省的37%.中科院计算所大数据研究院、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郑州轻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7家单位获批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占全省的44%.2021年新增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0家,总量增至50家; 新增市级研发平台133个,总量达到3 813个(1)数据来源于笔者实践调研获取..
随着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原始型创新难度的不断增大,区域合作共建创新平台成为河南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新趋势.一是积极对接融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策源地.河南各城市牢固树立“抱团”发展理念,深化与周边省份、先进省份开展区域创新合作,共建科技创新示范带.例如,省内创新主体联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省外高校院所开展项目联合研发,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上汽新能源汽车基地、阿里巴巴和海康威视等创新型企业区域总部先后落地河南,中原科技城扩展至郑州全域范围,构建形成了全域创新的系统氛围.郑州、洛阳依托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战略部署,积极联动西安,串联起合作带沿线的自创区、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区以及科研院所等创新平台,合作共建G30科技创新走廊和郑洛西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网络.二是省辖市之间的创新合作越发深入广泛.郑州、洛阳、新乡依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入合作,推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协同”,成为引领全省创新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同时,郑开科创走廊、中原科技城、郑许创新创业走廊、郑许创新圈、郑洛平“新三角”区域创新高地建设都在稳步推进中,各地市积极融入省会郑州创新生态布局,十分注重自身优势与省域创新资源的衔接与合作.
自2021年《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对外发布以来,相继有洛阳、南阳、开封、信阳等10个地市相应出台了各自市级的“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专项规划.同时,其他地市对于科技创新均有相关部署谋划,且在“十四五”规划中对于创新平台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列出详细的规划部署,各地市纷纷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目标,河南全域创新发展的氛围越发浓厚.区域副中心城市洛阳拥有省级高新区3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6家,研发投入强度“十三五”期间增长到2.82%,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联手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建成14家新型研发机构,2020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跃升至全国第37位,在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一(2)数据来源于《洛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平顶山市探索实施的“高校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基地”一体式创新链条、围绕特色产业建设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做法,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表彰推广.濮阳市成立了科学技术研究院,成为河南省各省辖市中第一家综合性科学技术研究院.2021年濮阳市两家产业研究院纳入河南省科学院重建重振计划,获批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试点市.三门峡与郑州大学共建的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成为目前全省除郑州、洛阳以外第3个拥有省级实验室的省辖市.2022年河南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揭牌,标志着周口市成为河南省唯一拥有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城市.
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内陆省份,在创新发展领域的原始积累比较有限,创新基础、创新环境和创新条件都十分薄弱.以省会郑州为例,双一流高校仅有1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仅6个,同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武汉、西安则分别有29、23个.国家级大院大所只有15家.高层次人才中,郑州2021年在校研究生数量为5.76万人,武汉则高达18.27万人,郑州市研究生数量在本专科以上在校生总数中占比仅为4.33%,远远低于武汉的14.18%、西安的16.18%、成都的10.98%、重庆的9.74%.2021年湖北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4 560家,河南仅为8 387家(3)数据源自《河南统计年鉴2022》《湖北统计年鉴2022》《陕西统计年鉴2022》.,数量上呈现出绝对差距.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国家大科学装置、世界一流学科、重大前沿课题研究、重大原创性成果等五个领域亟待实现“从0到1”的重大突破,整体呈现出国家级高端创新平台数量少、研发能力弱、自主创新和原始型创新能力不足、颠覆型创新极度缺乏等特征,创新资源数量和积聚能力都较低,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2021年,全国研发投入强度达2.44%,而河南仅为1.68%,同年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则分别达到6.0%、4.1%、3.1%、2.9%和2.3%,河南总体研发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沿海发达省市的差距则更大[5].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排名中,河南位居第14位.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省会郑州,在2021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市排名中仅列全国第13位[5],同时,河南省城市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优势企业和大型企业,非企研发投入占比明显偏低.较小的研发投入力度使得创新平台和载体运营资金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受限,直接影响了河南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是省会城市郑州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相比,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都存在较大差距.与国家中心城市第一梯队的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相比,郑州的创新发展存在代际差距.与第二梯队的武汉、西安、重庆、成都相比,郑州市在一流高校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院士人员数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方面均较为落后.由表1可知,在“双一流”高校和学科数量方面,武汉拥有7所高校、32个学科,西安拥有8所高校、20个学科,郑州只有1所高校、3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在大科学装置方面,郑州刚刚实现零的突破,武汉已经布局2个大科学装置,和中部地区合肥拥有11个大科学装置相比更是相差甚远[6].二是河南各省辖市之间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整体来看,河南省优势创新资源和高能级创新平台基本都分布于省会郑州.洛阳工业基础十分优秀,因此积聚了部分的高端创新资源,其他省辖市的创新载体均呈现出零星分布的低密度状态,省辖市之间创新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同时,郑州市对于创新资源的虹吸效应十分明显,调研中发现,一些初步意向布局在各地市的大项目、大平台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最终选择了省会郑州,这种单向吸引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省辖市创新平台的做大做强和集聚发展.
表1 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指标对比
从创新载体的作用机制来看,实践中还存在创新机制不活、创新平台鼓励创新、促进创新的效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等诸多问题.内陆城市普遍缺乏激励创新、包容试错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愿创新、不敢创新、安于现状的发展理念亟待破除,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健全,促进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亟待建立,创新平台服务经济社会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同时,创新平台、创新载体之间的联动发展十分有限,城市间创新合作机制形式大于内容,竞争意识强于合作意愿,概念口号响于具体措施,平台不落地、载体无支撑、合作无抓手等现象较为普遍.
高层次人才是创新平台的灵魂和核心.河南城市创新平台尤其是高能级创新载体在专业人才、领军人才引进方面面临来自全国城市“抢人大战”的激烈竞争.特别是一些原始型创新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青年人才,在面临多重选择时普遍倾向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创新环境更好、创新制度更完善的一线城市,河南各地市引才难、留住更难的现实困境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真正破解.多数研发机构,尤其是高能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普遍面临科研人才匮乏和难以招聘到高层次人才的困境.另外,从已有创新平台实际运营效果来看,虽然新型研发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但其中较大比例还停留在挂牌阶段,能够持续性开展长期的、全方位、链条式创新服务的数量仍然较少,高层次人才结构不优、人才使用效益偏低等已经成为制约河南城市创新平台能级提升的关键瓶颈.
河南城市创新载体建设要围绕我省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对接、深度嵌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在高能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实现突破,着力优化城市创新载体布局,推进管理模式创新,全力构建河南全域创新的城市环境.
河南各城市要紧密围绕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实施,主动对接国家科技战略布局,在省会城市、副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其他省辖市要重点推进省级实验室的均衡布局,力争在种业、信息技术等领域创建国家实验室或分支平台.加大重大平台支持力度,协调各级政府部门全力支持嵩山、神农种业、黄河等省级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步伐,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军,尽早完成国家实验室在我省的布局.充分发挥郑州超算中心作用,加快推进“中原之光”“空间信息泛在牵引网络工程”等大科学装置建设,依托郑州航空港打造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区域天地互联枢纽节点,积极布局航空航天领域,有效实现我省产业发展的动能转换和换道领跑.坚持引进与共建并举,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国内发达地区的科技战略合作,打造中原—长三角科技走廊,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推进建设“创新丝绸之路”,全力打造内陆地区创新策源高地.
优化创新平台空间布局,有效整合创新平台资源,针对定位不清、多头管理、交叉重复的平台设置和管理,要深化管理模式改革,建立退出机制,切实提升城市创新载体的整体效能.积极构建以郑州为引领、省辖市多点支撑的科技创新网络,优化提升城市科技创新水平,探索具有河南范式的城市创新平台建设路径,大幅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参与全球竞争和集聚高端资源能力,高质量建设“一区一岛一城一带一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智慧岛”、中原科技城、中原科技带、沿黄科创走廊),聚焦高精尖产业、企业、行业,打造支撑全省、服务全国的创新策源地.加快推进洛阳、南阳副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增强创新资源集聚承载能力.以省辖市“智慧岛”建设全覆盖为切入点,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全覆盖为支撑,以提升创新载体实际运营绩效为目标,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创新街区、创新社区.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科技创新空间发展新态势.
推动建立更多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形成现代化管理制度、市场化运行机制、多元化投资主体以及灵活用人机制,以便更加符合科技创新的时代要求,更加适应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市场环境新型研发机构和平台载体,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以省级以上高新区为重点,协同各类开发区,开展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复制推广,充分释放改革创新红利,提升区域创新整体水平.另外,要完善科技创新平台评价考核体系,探索实施生产总值核算、税收分成制度、经济指标合并统计等区域联动管理模式,进一步突破行政区划对创新发展的限制.
建立科技创新共享合作机制,构建大院大所合作对接机制,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园区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多层次合作交流,促进城市之间合作共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科技研发生产基地.构建区域创新联合体,通过创新联合体的协同创新,解决产业链和创新链发展的痛点和难点,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科技链+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发挥省际、市际联席会议沟通机制,共同开展重大项目、重大课题、重大技术瓶颈联合攻关,共同构建未来城市创新示范区和创新网络.
要在全省加快形成鼓励创新、包容开放的全域创新环境.建立创新容错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明确科研人员创新探索中出现失误偏差,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但符合国家和本省战略,且没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下的责任免除规定.简化复杂的科研报销、考核规定,将科研人才从繁杂的行政管理中解放出来,真正专心于科研本职工作.同时,提高科研人员脑力劳动绩效占比,提升科研人员工资待遇,探索采用年薪工资、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方式聘任高层次科技人才,并妥善解决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问题,优化外国专家来豫工作服务[7].加快形成国际化、自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和“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计划,开展营商环境评价试点,关注城市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知名品牌.鼓励各地、各部门主动融入城市创新环境营造、营商环境优化的大格局,形成主动创新、敢于创新的浓厚氛围,推动河南城市整体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