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俊
湖北省蕲春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435300
帕金森病为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发病后常伴运动迟缓、肌强直、步态/姿势异常、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还可伴有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情绪障碍、感觉障碍等有关非运动症状,尤以非运动症状能伴随患者始终[1]。帕金森病的病机相对复杂,与氧化应激失衡、遗传、炎性因子失衡等相关因素紧密相关,是导致神经退行性病变发生的主要因素,临床可据此开展针对性治疗[2]。现阶段,西医对于帕金森病以多巴胺(Dopamine,DA)替代疗法为主,如给予患者多巴丝肼片等药物,目的在于促进黑质纹状体DA能神经系统功能快速重建,纠正中枢性神经递质表达失衡,改善症状,但疗效有限[3]。中医学按照帕金森病归纳为“颤证”等范畴,提出人到中老年后脏腑功能衰竭,肝肾亏虚,加之阴液不足,无法制约阳气,而阳气制约丧失可化风,诱发震颤,故应辅以滋补肝肾、熄风止颤和活血通络等治疗[4]。鉴于此,本文就止颤汤与多巴丝肼片联合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疗效展开调查,分析其对患者非运动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医科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84例。纳入标准:(1)帕金森病的西医、中医诊断分别参考2016版《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5]《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内相关判定标准,并辨证属肝肾阴虚型;(2)经MRI、CT等影响检查发现有轻中度脑室扩大或脑萎缩;(3)均首次确诊,既往无治疗史;(4)临床资料完善;(5)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对所用药物过敏者;(2)有帕金森叠加征、帕金森综合征;(3)有造血系统疾病、严重感染或骨关节疾病;(4)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5)有精神疾患;(6)有酗酒、滥用药物既往史。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女17例,男25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8.39±5.71)岁;Hoehn-Yahr分级:Ⅱ级19例,Ⅲ级23例;病程1~5年,平均病程(3.53±0.68)年。研究组:女18例,男24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8.56±5.80)岁;Hoehn-Yahr分级:Ⅱ级20例,Ⅲ级22例;病程1~5年,平均病程(3.61±0.59)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内容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者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98,规格:0.25g)口服治疗,服用剂量0.125g/次,3次/d,持续服药治疗4周后上调服用剂量至0.375g/次,2次/d,持续给药治疗12周。研究组联合运用多巴丝肼片与止颤汤治疗,其中多巴丝肼片具体用法用量、疗程等均参照对照组。自拟止颤汤组方:丹参30g、生黄芪30g、天冬15g、地龙15g、牡蛎30g、山萸肉15g、蝉蜕6g、白芍30g、僵蚕10g、玄参30g、胆星10g、龟板30g、天麻10g、龙骨30g、川芎10g、全蝎3g及蜈蚣1条。用水煎煮上述药材并浓缩得到药液400ml,200ml/次,每日早、晚餐后0.5h服用,每日1剂 ,持续用药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1)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营养因子、DA水平:于治疗前后,按要求采集两组6ml静脉血,行抗凝处理后,再开展离心处理,留取血清备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由上海酶联免疫生物公司提供)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DA水平。(2)非运动症状:于治疗前后,采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 (NMSS)评分进行评估[7],共计3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程度(1~3分)、频率(1~4)进行评估,评分越高,提示非运动症状越严重。(3)认知功能:于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估[8],涉及抽象思维、执行功能、语言等8个认知领域,共计11个条目,满分30分,分数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4)生活质量:于治疗前后,采用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DQL-39)评估[9],涉及日常生活活动、社会支持、运动等8个维度,共计39个条目,每个条目记1~5分,总分39~195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5)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恶心、厌食、便秘和胃肠胀气等发生率。
2.1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2.2 神经营养因子及DA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GDNF、BDNF及D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DNF、BDNF及DA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营养因子、DA水平对比
2.3 非运动症状、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治疗前,两组NMSS评分、MoCA评分及PDQL-39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M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两组MoCA评分、PDQL-39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非运动症状、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治疗期间,对照组中发生恶心2例、厌食3例、便秘1例和胃肠胀气2例,总发生率为19.05%(8/42);研究组中发生恶心1例,总发生率为2.38%(1/42)。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P=0.034)。
目前,针对帕金森病,临床治疗仍以药物为主,如运用多巴丝肼片,其内含的左旋多巴成分为多巴胺前体,能通过患者的血脑屏障,患者服用后能快速于体内脱羧并合成DA,达到外源性补充DA等目的,提升机体内DA表达水平[10]。而另一成分苄丝肼能对神经节内DA水平有效补充,和左旋多巴共同使用能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人体内DA水平,从而改善病情[11]。但长时间运用多巴丝肼片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厌食症等问题,加之临床主要开展对症治疗和经验性治疗,欠缺可减缓病情发展和毒副作用小、疗效长久等药物。
中医学依据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将其归为中医“颤病”范畴,多见于中老年人,而因患者年龄偏大,脏腑气血不断亏虚,若摄生不当、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可引起肝肾阴虚,复耗精血,造成虚风内动和手足振摇,难以自控,导致筋脉失养,出现僵直迟缓等表现,属本虚标实之证,其中以肝肾阴虚和气血不足等为本,并兼备脾胃虚弱及痰瘀阻滞,故认为应辅以补益肝肾、熄风止颤、益气养血等治疗[12-13]。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DA水平调节效果均高于对照组,非运动症状、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予以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止颤汤与多巴丝肼片治疗可更好地调节机体炎症反应,保护神经元细胞,促进机体非运动症状、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其原因在于:止颤汤方内丹参、黄芪和白芍能补气补血,天冬、山萸肉和玄参可补肝益肾,全蝎、地龙、蜈蚣及僵蚕能清热熄风和通经活络,牡蛎和龙骨可潜阳镇肝,蝉蜕能疏风散热和解痉,胆星可熄风定惊与清热,龟板能发挥滋肾潜阳、益气养血和益肾健骨之效,天麻能平肝熄风,川芎能活血通络;诸药联合使用能强化滋补肝肾、熄风止颤与活血通络之效。现代药理研究指出,丹参、山萸肉能发挥抗氧化、抗炎、改善微循环等作用;黄芪、玄参能抗氧化、保肝、增强免疫、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地龙能发挥抗惊厥、镇静等作用,可促使脑组织内DA趋于恢复;僵蚕能发挥增强免疫力、保护神经和催眠等作用;天麻能发挥抗炎、镇静、抗惊厥和抗氧化等药物作用;龙骨有抗惊厥、镇静和催眠等药物作用。同时,配合多巴丝肼片能进一步调节机体炎症反应,保护神经功能,促进整体功能恢复。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运用止颤汤与多巴丝肼片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毒副作用低,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运用止颤汤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能更好地调节血清炎性因子、神经营养因子及多巴胺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保护神经元与脑功能,促进患者非运动症状、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安全性高,可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