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娇 黄威荣 杨晓娟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课后服务的全面普及,如何推动课后服务多元化发展,实现从“有”到“优”是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数字教育资源赋能课后服务,促进均衡发展、拓展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元学习需求,从“学”“教”“管”“评”具体场景出发,设计数字教育资源赋能课后服务框架,实现课后服务的高质量、高效率的赋能,将有助于推进资源质量高度、资源供给精度、资源使用效度和资源发展智能度的升级。
关键词:数字教育资源;课后服务;资源供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3)34-0157-0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0 引言
课后服务是破解“减负”“课后三点半”“多元学习需求”等难题的有力手段,能有效增强学校的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资源是课后服务全面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课后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教育部等五部门2021年发布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变革”[1],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服务教与学;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强调要“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3],为课后服务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增添了新活力。
1 数字教育资源赋能课后服务的内在逻辑
伴随课后服务的全面普及,教育领域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提升,形成了以数字教育资源为主的新形态和新生态,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赋能课后服务成为新的发展方向。通过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建构虚实相融的学习环境,为推动课后服务全面发展提供新路径。
1.1 促进课后服务均衡发展
课后服务均衡外在表現为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服务过程的均衡,数字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形态,呈现诸多优势:一方面拓宽了资源覆盖广度,通过互联网接收、卫星数据接收及直接拷贝等方式,实现区域、城乡、校际之间资源共建共享及优势互补,达成学校资源全覆盖和学生需求全覆盖,改善学校课后服务开展条件,解决薄弱学校课后服务资源匮乏的实际困境,保障每个学生公平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力,促进各地课后服务同步发展。另一方面拓展了课后服务深度,通过网络平台汇聚文化学习、兴趣拓展、能力提升等多种类型资源,加快推进课后服务范围从作业辅导、课后阅读拓展到文体艺术、科普活动、拓展训练等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活动,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优化课后服务内容体系,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助力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课后服务生态建立。
1.2 拓展学校课后服务渠道
数字教育资源的支持为学生提供除教室以外的课后服务渠道,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一方面提供了线上课后服务,通过数字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提供了先进手段、开放平台和优质资源,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增添了课后服务的活力和动力,学生不再受限于环境因素,实现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学习,丰富了课后服务形式,拓宽了课后服务育人场域。另一方面提供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后服务,整合了物理空间、资源空间及社区空间,实现线上、线下学习一体化[4],形成了线上资源+教师、线上教师+线下教师及线上教师+线上资源+线下教师的三种课后服务形式,促进了课后服务过程中各类资源有效整合与教学手段系统性优化,凸显了数字化时代课后服务的典型特征。
1.3 提高学校课后服务质量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已成为家长和学校的共同目标,数字教育资源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课后服务从“有”转“优”的升级:一方面聚合了优质物力资源,通过网络媒体引入电子教材、电子图书、VR博物馆等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校外资源,为教师有效进行课后活动设计与实施提供了优质线上资源,增强了课后服务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困生培优教育,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扬长教育,确保学生学有所得,全面提升课后活动质量。另一方面聚合了优秀人力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校内外教师和学科人才智力、知识及技能的共享,为学校做好课后服务增添了力量,有助于缺少师资资源的学校做好课后教学活动,促进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
1.4 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
学生受发展水平、学习偏好、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多层次、多样化的数字教育资源是满足学生在艺术、体育、劳动等方面多元需求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提供多层次数字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知识学习需求,为不同梯队的学生提供不同内容、不同顺序、不同方式的资源,学生按需自主选择学习,使课后服务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另一方面提供多样化数字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求,融入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育学生良好品德,增加体育与健康课程丰富学生体育活动,扩充艺术活动课程培养学生艺术修养,添加农工技能示范活动提升学生劳动素质,使课后服务内容更具多样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2 数字教育资源赋能课后服务的应用场景
数字教育资源赋能课后服务是一种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复杂系统过程[5],需要深入到具体应用场景中,从“学”“教”“管”“评”四个场景出发,设计数字教育资源赋能课后服务框架,以资源供给为中心向各场景赋能,实现资源+平台+服务一体化育人模式。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新兴技术支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助推校际、城乡、区域课后服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图1为数字教育资源赋能课后服务框架。
2.1 信息化的教学支持
数字教育资源赋能课后服务的信息化教学支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基于“班班通”为课后活动配备一个线下教师和一个线上教师,线上教师进行知识讲解,线下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学习和答疑解惑,支持师生、师师实时互动。二是借助“AI好老师”的智能问答系统、智能案例检索系统及育人知识图谱,实现育人问题情境化解决、育人案例智能化推理、育人知识结构化组织等,辅助教师解决育人难题,促进教师教学工作开展,支持课后服务智能教学。三是自适应学习技术支持针对教师需求精准提供帮助,根据班级数据和个体学习数据为教师推送因材施教的适切资源、方法、策略等服务支持,辅助教师在线设计课后活动;四是人机协同育人将实现人机优势的互补,教师借助智能技术采集学生各类数据分析其学习兴趣,通过课后服务平台搜索高频关键词,自动推送符合学生认知兴趣资源。
2.2 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数字教育资源赋能课后服务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支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数字教育资源赋能的课后服务汇聚线上线下多样化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及形式多样的学习服务,学生可根据偏好自主选择学习资源。二是数字教育资源以网络为载体实现共享,有助于为学生制定“菜单式”课后活动,学生可通过在线平台自主选择。三是学生可通过平台利用资源或智能问答工具解决问题,对于疑难问题可求助线上值守教师,实现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四是智能化语音学习交互系统、虚拟数字图书馆、虚拟数字博物馆等数字教育资源,可为学生提供自主、交互、协作、探究的智能学习空间,支持泛在学习,进行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和自适应学习资源推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2.3 可视化的教育管理
数字教育资源赋能课后服务的教育管理可视化支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借助大数据技术汇聚师资、参与学生、场所等相关数据,通过智能排课分班,为学生制定个性化课表。二是教师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全面分析学生认知结构及特点,合理安排学生课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有效参与,保证课后服务管理科学化。三是利用技术支持建设课后监测服务中心,实现课后服务基础数据、开课数据、学生学习活跃程度等数据自动采集并实时上传云端汇总、统计及分析,以便管理人員及时调整课后服务决策,实现课后服务管理现代化。四是在平台数据支持下,资源管理者可直观地查看所辖范围内教育资源配置状况、教学活动及资产设备运行状况[6],精确预测课后服务中需要的资源和类别,实时调控资源,实现课后服务资源监管数字化。
2.4 智能化的教育评价
数字教育资源赋能课后服务的教育评价智能化支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后服务前输入评价,互联网支持线上调查统计学生课后服务参与态度、参与动机、学习偏向等数据,助于教师提前了解学情,精准完善教学策略。二是课后服务中的评价,主要对活动中学生学习情况的全过程评价和环节实施、学生行为等全要素进行评价,依托计算机视觉分析、可穿戴设备、视频录制、面部识别等技术工具采集课后服务教学全过程数据,构建师生画像,分析师生在课后服务中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帮助教师实时诊断学生学习情况,评判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教学改进提供支持。三是结果评价,对课后服务实施后形成性结果进行评价,即对德智体美劳提升的评价。通过智能工具从课后服务平台中学生学习记录、交流展示等分析学生在线学习数据和作业完成效率评估学生智育、电子档案袋归集学生德劳学习轨迹、语音测评技术评估学生音乐表现,以期改进课后服务活动流程。
3 数字教育资源赋能课后服务的未来走向
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持课后服务的数字教育资源有了质的升级,资源质量高度、资源供给精度、资源使用效度及资源发展智能度稳步提升,持续为课后服务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走向新局面。
3.1 从“数量满足”到“质量提升”
课后服务全面普及以来,教育部牵头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科普教育、体育锻炼、文化艺术、经典阅读、研学实践、影视教育等六大类资源,并通过平台链接到国家博物馆、数字科技馆等线上场馆;同时,各地积极推进数字教育资源的整合,将分散在各地各部门数字资源纳入一体化建设及教育服务中。未来发展中,课后服务资源供给相较数量满足更关注质量提升:一是积极推动政府、学校、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资源建设,明确各主体权责,对资源共享平台进行统一管理,避免资源平台重复建设和无效供给,充分应用现有资源,整体推进课后服务育人,融合新兴技术统筹加强教、学、管及评多场景的应用,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二是制定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标准,保证画面清晰度、规定视频资源时长、明确服务对象、筛选优质资源内容等方面设置标准,以建设优质教育资源。三是组织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专业团体,包含学科专家、企业技术与一线教师,以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结合实践经验,开发优质资源。四是满足课后服务学生需求的资源才是优质资源,坚持从实际出发,思课后服务所思,想课后服务所想,根据课后服务育人目标建设符合实际需求的数字教育资源,更好地提高课后服务教育教学质量。
3.2 从“统一供给”到“精准供给”
供给主体和课后服务需求的顺畅连接是实现数字教育资源精准供给的桥梁,课后服务全面普及以来,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主体主要以城区教学环境、师资容量、教学水平为蓝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统一开发并向学校供给,一体化发展促使各地学校课后服务呈现出一种理想和谐的教育状态,然而伴随经济发展,城乡教育差异,未来数字教育资源赋能课后服务应重点关注学校实际需求,实现资源精准供给:一是要对各地各校课后服务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统计分析出不同学校和区域课后服务实际需求,供给主体根据分析结果开发出适切的资源类型,以需求牵引供给,利于按需开发资源。二是借助技术支持统计分析课后服务在线学生需求,通过学习分析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偏向和认知基础,形成数字画像,结合大数据统计功能收集学生资源需求,推送给资源供给主体,据此了解学生所需学习资源数量、内容、类型等信息,利于资源精准开发。三是教育行政部门顶层规划设计,引领各主体积极参与共建共享,依据需求开发满足学生发展的资源,以实现资源按需供给和精准供给,使用中及时收集实时反馈评价,进一步推动资源有效供给及精准化开发。
3.3 从“数字能力”到“数字素养”
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中,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数字能力借助平台辅助学生作业答疑,通过网络课堂开展双师课后教学,利用数字资源补充开展特色活动,满足课后服务活动开展。面对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后服务中常态化应用的形式,要求教师具备相关技术使用、设计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指导学生适应数字教育资源学习等运用数字资源教学的综合素质,从“数字能力”走向“数字素养”提升。未来课后服务中,为使师生更好地适应线上线下资源融合环境,应加强教师数字素养研训力度:一是加强对教师课后服务数字理念培训,依托网络云课堂、名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渠道构建“骨干引领、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教师发展研训共同体,围绕课后活動、信息化教学、数字教育等核心主题,设计以问题为导向和以资源应用为抓手的教师研训方案,使教师在课后服务中能自发并积极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管理等,帮助教师快速认识到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后服务中的重要性。二是注重资源创新应用培训,以优秀案例分享或真实情景模拟,帮助教师提高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二次开发资源能力,形成数字化创新意识,破解课后服务个性资源缺乏问题,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全面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3.4 从“数字支持”到“数智赋能”
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学校教学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教育资源以网络为载体的形态进行传播,数字教育资源向实时动态更新、精准化、个性化等梯度发展,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课后服务各环节诸要素升级转型,课后服务步入智能教育新阶段。未来数字教育资源将从课后服务前、课后服务中及课后服务后三环节实现数智赋能,达到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目的:一是在课后服务前,通过网络调研了解学生活动内容需求,结合学情分析技术分析学生学习方式偏好,统计分析数据后智能工具能够定位推送与学生学习风格、学习需求等有关的个性化学习材料,教师通过课后平台创建线上活动,设计出适应不同学生学习个性化资源以做好活动准备。二是课后服务中,利用伴随式数据采集技术实时采集学生在线学习、学生成长记录等多模态数据,对此数据挖掘分析能有效帮助教师快速了解学生学习体会、需求变动与目标达成度等情况,筛选出适合学生个性化的资源,及时调整活动教学进程。三是课后服务后,借助平台大数据统计分析学生活动作品、参与情况、活动评价等,据此客观科学地评价课后服务活动质量,反思活动课程设置,根据学生薄弱点、个性差异等影响因素构成教师全新教学决策,以此来调整下一阶段活动设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1(5):51-55.
[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1(10):2-7.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30):4-27.
[4] 熊才平,戴红斌,葛军.教育技术:研究进展及反思[J].教育研究,2018,39(3):118-128.
[5] RING P S,VAN DE VEN A H.Developmental processes of cooperative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4,19(1):90-118.
[6] 荣荣,杨现民,陈耀华,等.教育管理信息化新发展:走向智慧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2014(3):30-37.
【通联编辑:王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