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路径研究

2024-01-23 07:50:56张飞龙马永红
中国科技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理工科研究生科技

张飞龙,马永红,2,张 凤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191;2.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北京 100191)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进行了系统部署,为我国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新跨越、担当新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这是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 “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论述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之后的突出位置[1],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动力,科技人才是建设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中流砥柱[2],我国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历史责任,需坚持 “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当前有关科教融合的实践突破了大学场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狭义的 “科研与教学相融合”,初具 “广义科教融合”的形态[3],高校是科教融合的主阵地,同时是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创新的重要主体,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但是,当前中国与世界典型人才强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一些方面仍处于 “大而不强”的局面,特别是关键核心领域的战略科技人才[4]。因此,在当前重要的历史交汇期,探讨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如何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进而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高水平科技人才,以期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 问题的提出

1.1 概念界定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由政府牵头,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开展综合性研究,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5],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不仅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还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作用,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实施863计划、973计划、面向2030年的15+1个重大科技项目等一大批系统性、战略性、规模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项目[6],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是指理工科研究生在学习或实践活动中获取的,帮助其顺利完成科研活动,取得科研成果的能力。理工科研究生个体科研过程中存在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的科研能力[7],显性科研能力一般以科研成果数量、类型等客观指标衡量,隐性科研能力往往以理工科研究生的学术自信、身心条件、本领与技能等主观判断衡量。本研究重点考察如何培育高水平科技人才。探索理工科研究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对其科研能力提高的路径,不仅关注理工科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前沿研究熟悉度、研究方法熟练度和入学后科研产出,同时关注内隐的科研兴趣、科研理想、创新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等[8],既能准确揭示研究问题,同时具有长远的参考价值。

1.2 研究综述

国内外很多研究者对参与科研项目是否会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进行系统探讨,已基本形成共识,即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有利于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管理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国外很多学者认为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非常必要,Lyra等[9]开展了一项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验,发现理工科研究生仅学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他们必须在软件开发的真实环境中培养所需要的价值观、领导力和社会技能,参与科研项目是学生提高管理技能的机会。还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参与科研项目与创造性、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如Bekirogullari等[10]通过研究证明参与科研项目可以大幅提高研究生的知识和研究技能,不仅有助于提高研究生自身毕业论文的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校和导师的进一步发展。Hrona[11]认为大学生做研究工作不仅能加深和扩大知识面,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和智力的发展。Bucher等[12]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博士生通过参与教师课题来学习科研方法是一个尝试—失败—再尝试、偶尔会获得别人的帮助的过程,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学习,最终获得各项能力。

国内也有大量关于科研项目与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之间关系的研究。赵世奎等[13]认为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尤其是纵向课题,会显著提高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郝彤亮等[1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是培养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博士生在读期间无论参与国家级项目还是一般项目,都会对科研创新能力起显著促进作用。李澄锋等[15]的一项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研究进一步表明,相较于课题参与数量,课题参与质量对所有学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增值的影响更大。

基于上述研究,本研究拟从新的研究视角即利用质的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方法来系统探析高水平科技人才如何产生,构建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路径,深入挖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作用方式,以期为我国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对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包含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否可以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多采用定量方法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与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特征、关系等进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其二是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如何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这方面的研究建立在上一个问题的研究结论基础上,需要立足于理工科研究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情景,建构起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路径模型。

针对上述的理论缺口,本研究在学术界对于问题一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如何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从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过程和成因两个方面设计访谈提纲。考虑到理工科研究生学科背景和参与项目情况的差异性,运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第一步由受访者围绕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经历畅所欲言,接下来逐步聚焦受访者提供的关键信息,识别与访谈议题高度契合关键信息[16],引导受访者深入发表意见,从而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成因,遵循 “总体情况-具体经验-核心问题”的访谈逻辑,及时对话与追问,引导受访者充分发表看法。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思考、比较、分析、归类、概念化,并加以关联进而构建出扎根于理工科研究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情景脉络的实质性理论。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根植于资料持续互动和深度研究过程,通过对原始资料的编码—理论抽象—理论修正—理论完善的不断循环,直至理论饱和。这与本文的研究目标较为契合,即围绕理工科研究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过程,明晰其将理工科研究生的兴趣、实践、训练等转化为科研能力的路径,进而构建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路径模型,以期揭示具有行动指导价值的高水平科技人才成长路径。

2.2 资料收集

根据上述概念界定,选取国防领域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重大)3类项目12支团队,由项目负责人推荐具有高水平科技人才潜力的45名理工科研究生参与访谈,专业方向涵盖理学、工学学科,管理学科,交叉学科,全部在研基金项目、军工口项目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选取5名理工科研究生 (记为Y1-Y5)进行预访谈,通过测试访谈情境以验证访谈提纲的合理性,并对访谈内容进行探索性编码以验证访谈提纲的有效性。接着对剩下40名理工科研究生 (记为F1-F40)进行访谈,为保证数据结构的稳健性,做好受访者非语言特征备注。

2.3 资料分析

对原始资料进行细致深入地剖析和编码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与核心[17]。本研究运用 NVivo11.0 中文版质性资料分析软件和人工编码两种方式提取概念,核心团队成员全程参与访谈过程,并在每次访谈后都尽快完成笔录、转码和分析工作,访谈工作和理论构建同步进行、相互调整。最终访谈收集到25小时的录音资料,转录成文字约18.3万字,剔除与主题无关的词汇后,得到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词云图,如图1所示。这些转码后的访谈文本资料将作为扎根理论编码的原始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连续地、交叉地编码,编码分为3个级别,即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18]。

图1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词云

3 基于扎根理论的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路径模型构建

3.1 开放编码

开放编码是指将个人的认知偏见和研究界已有定论放置一边,将所有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将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分解、比较、概念和类属化,将受访者原话进行逐句编码[19],在对收集到的 “本土概念”进行命名和分类的同时,发现类属并进行整理合并,尽可能多地从资料中发现并提炼概念,操作越细致越好,直到编码达到饱和状态[18]。识别出的111个概念标签通过连续比较方法将其归入更高级的类属,最终概括为27个次类属,得出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指标要素的频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指标要素频次分析

3.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挖掘由开放编码形成的次类属之间的关系,并经过深刻剖析将其重新整合形成类属[20]。主轴编码中有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是典范模型: (A)因果条件— (B)现象— (C)情境脉络— (D)中介条件— (E)行动/互动策略— (F)结果[21]。根据上述范式,挖掘27个次类属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进行归类,最终形成9个类属,即项目软环境、项目硬约束、学生探究欲、学生突破力、综合能力、策略掌控力、报国情怀、持之以恒、忘我专注,见表2。

表2 主轴编码

3.3 选择编码

选择编码是最高一级编码,通过对类属进行系统性比较和处理,识别可涵盖次类属内部逻辑的核心范畴。在系统分析前两级编码基础上,发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预设的情景是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的重要前提,学生自身的兴趣、能力、情感是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直接因素。最终归纳出项目情境、学习动机、管理策略、价值追求4个核心类属。

以上三级编码在对数据反复对比、分析及修改基础上进行,直到没有发现新的概念范畴和类属。同时为达到理论饱和,本研究在三级编码后进行了补充访谈,分别访谈了两名正在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研究的理工科研究生,对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后未出现新的概念和类属,因此本研究理论饱和度较高。

4 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理工科研究生访谈的编码分析,提炼出4个核心类属、9个类属和27个次类属,即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会在4个维度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分别是项目情境、学习动机、管理策略、价值追求,这4个维度具体表现为项目软环境、项目硬约束、学生探究欲、学生突破力、综合能力、策略掌控力、报国情怀、持之以恒、忘我专注等基本要点。项目情境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供的独特环境和条件,在理工科研究生参与项目伊始就开始发挥作用。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育、发展依赖项目情境,随着项目研究深入,理工科研究生的探究欲、突破力、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并且逐步掌握管理策略,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外在的管理策略相互推进,科研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此外,理工科研究生内心深刻的爱国主义、持之以恒、忘我专注等价值观被激发出来,这些价值观又对科研能力提高发挥更持续、更深刻的作用,从而培育出符合国家需要的高水平科技人才。本文构建了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 “情境-过程-价值观”路径模型,以揭示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动态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路径模型

概言之,项目情境预设了科研能力提高的可能性,是参与过程的逻辑起点。在参与过程中,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从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方面实现了实质性提高,同时报国情怀、持之以恒、忘我专注等价值观得到强化,为科研能力注入新的内生动力,科研能力和报国情怀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实现相互促进、动态提升的效果。

4.1 项目情境:预设科研能力提高的 “软环境”和 “硬约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其首位就是创新,并且深入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其放在国家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上,在此基础上,中国在科技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的改革[22]。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体现着国家发展战略意图,着眼于前沿科技、重大需求和国家安全需要,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孵化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预设了大量的实践与创新条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与资源保障, “参与项目会为理工科研究生提供良好的、适切的科研环境,这是进行自由探索、释放创新活力的重要前提” (F26)。因此,理工科研究生加入项目伊始就开始了有效的科研训练,项目情境对科研能力提高的作用是外在的,因而较为隐性,正是项目预设的情境,帮助理工科研究生将科研训练过程内化为科研能力。项目情境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项目为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 “软环境”,即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本身具有的特征为学生科研及创新提供一定的非物质环境, “包括试错、探索的机会,还会提供正反向反馈” (F02),有利于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转化成科研成果。 “相较于上课、实习等其他理工科研究生教育培养环节,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会天然地带给学生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F10)。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无疑是理工科研究生研究过程中极为重要的 “启明灯”,将在很大程度上支持学生产出有价值、有用、有创新的科研成果。除此之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创新友好资源, “如果有机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将会有更多机会开发创造潜能,因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往往会配备较强组织能力的牵头者,组建素质优良的研究团队,及时有效的专业指导等资源和条件” (Y5)。

其次,项目为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 “硬约束”,即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同时具有一定的他律性、刚性的约束机制。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往往时间紧、任务重,要求某项具体任务在某个时间点之前完成,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每个环节、进程都具有明确的时间节点,以时间节点为坐标,一方面可环环相扣、节节取胜,但另一方面也会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 (F19),时间节点会制造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这反而有利于理工科研究生产生 “专注红利”,从而使注意力达到最佳的唤醒水平,能最大程度地爆发自我潜能。除此之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旨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和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样的项目一般情况下难度大、任务重,具体到学生层面同样会有较大任务量,这无疑会给参与的学生带来无形的压力。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任务相较于其他科研项目更为繁重,所以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F40)。而压力会对个体行为起到调节作用,会激励个体采取一定的行为处理所处的情境[23]。 “硬约束”是倒逼学生科研能力的 “硬动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科研效率,取得高品质研究成果,促使其科研能力在较短时期内快速成长。

4.2 学习动机: “探究欲-突破力-全能力”三螺旋动态提高科研能力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研究的内在驱动力,理工科研究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过程中,会激发内在的、具有差异性的学习动机,直接决定了理工科研究生的创新程度,也会显著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24],是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关键环节。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理工科研究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持续的学习需要和杰出的学习期待,从而激发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等多方面的成就动机,是一个显性过程,对科研能力提高的程度具有决定作用。这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同时伴随研究成果的产出,学习动机的内化作用不断强化。学习动机在 “探究欲-突破力-全能力”三螺旋状态下发挥作用,探究欲、突破力、全能力三者相互促进、动态提升,不断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首先,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激起理工科研究生学习、发现和探究知识的欲望,为理工科研究生提供发现、尝试、锻炼和表现科研能力的机会。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还会给我们提供大量的场合进行汇报和展示,有时候是小组内的,有时候是学校层面的,甚至是全国性、全球性的,这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锻炼机会” (Y3)。相较于其他形式的科研训练,理工科研究生在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时往往会激发出更大的主动性和自律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解决的是科技前沿问题,具有科学探索首创性与科技攻关突破性特征[25],能激发理工科研究生的探究欲,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解决的是重大科学问题,需要做很多原创性工作,有一种不断扩宽人类知识边界的感觉,这激发了我们极大的探究兴趣” (F35),从而使科学研究更专注,同时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具有明确目的和合理规划,会培养理工科研究生自控力。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一般具有探索性的特征,理工科研究生参与的过程是不断试错的过程。理工科研究生处于科学研究初级阶段,知识和技能水平尚不完善, “试错”是解决高难度、复杂性问题的一个实用办法,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也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尝试、去锻炼,失败与出错是家常便饭,但没有人因为一次失败受到责备,也没有人轻易放弃” (F22),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训练的宝贵经验,促进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可以在综合性、贯通性和全面性等多个层面提高学生的突破力和创造力。理工科研究生在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过程中,面对的是系统性、复杂性的问题, “需要不断调动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以解决面对的困难” (Y2),在这个过程中,理工科研究生对其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考察、整理分析、取舍重组,寻求最佳方案,做出科学决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同时有助于理工科研究生 “将不同学科知识、不同类型技能建立起联系” (F11),在融合不同学科的优势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更灵活地解决问题,提高其科研能力的贯通性。理工科研究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有助于提出多角度解决方案,推动项目顺利进行,取得突破,创新作为主要因素在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间流动,促使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由个体发展走向增进关系,逐步形成综合高效的综合有机系统。同时在项目情境下 “知识能力、实践能力、情感能力在相互促进中得到了系统性提高” (F35),将全面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不断挖掘其潜能和向上发展动力,实现其科研能力协调发展。

最后,由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强调参与者的综合性和贯通性,所以理工科研究生参与其中将获得全方位的锻炼,获得课堂上难以得到的能力。 “因为完成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需要多部门、多人员协作,所以需要很强的规划和协调能力,有效的规划和协调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F3), “沟通和演讲等能力也非常重要,有效、通畅的交流往往可以推动项目保质保量完成,较强的研究能力可以推广和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同时需要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方案和成果,这也离不开沟通和演讲能力” (F17)。探究欲、突破力、综合能力3个方面处于相互推动的螺旋状态,持续推动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培养兼具全栈式理论知识与全链条工程能力的高水平科技人才。

4.3 管理策略:对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

随着中国研究生规模逐步增长,学科门类趋于完善,培养体系愈加健全,理工科研究生群体越来越成为独立的科研力量,成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团队中的重要力量,并在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科研启蒙、科研训练,成为科学研究主干力量。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肩负着促进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肩负着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在部分研究型大学中,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已经成为理工科研究生最重要的学术训练方式之一。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过程中,理工科研究生会面临多重外在矛盾,因此完成项目的过程也是理工科研究生调控、平衡、协调各方面利益与矛盾的过程。理工科研究生在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时, “与同学、导师或是其他子课题成员都是互相配合、协作的关系,所以往往会形成平等、民主的交流氛围” (F28),在这种氛围下逐渐形成紧密结合的增进关系。理工科研究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在长期坚持的过程中,项目得以顺利进行,学生得以提高科研能力。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次自我挑战,尤其是一年级的时候,课程任务本就繁重,参与项目需要付出更多时间与精力” (F11),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需要接受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既定研究目标,如果与自身学术旨趣差异过大,就会带来很多苦恼” (F9)。类似矛盾的暴露需要一定时间,随着项目研究深入,各方面矛盾会逐渐突出,所以理工科研究生参与项目之初,管理策略发挥的作用有限,随着项目研究深入,管理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对科研能力提高的作用逐步凸显。

4.4 价值追求:为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长远、深层的能量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事关中国科技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生参与其中,将个人脉搏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激发深刻的爱国价值观、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爱国价值观会定向和调节理工科研究生参与项目的行为,使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由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不仅仅是研究任务,更是对国家、人民沉甸甸的责任,虽然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但是有很严格的时间节点,在时间安排上一环扣一环,任务分解式的参与会让学生忽视很多外在的困难,从而保持专注。此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往往会组建学科互补、能力叠加、包容互助的团队,有强大的榜样引领,所以学生会保持信念坚持到底,从而进一步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爱国主义价值观需要长期、反复的认识与实践转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理工科研究生不断夯实爱国情感提供实践基础,一旦形成正确的报国精神、持之以恒、忘我专注等价值观,将会为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更为长远、深层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理工科研究生从知识、能力与情感多个维度提高科研能力,真正做到始终心怀 “国之大者”。

社会向前发展,教育不断改革,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变[26]。理工科研究生在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过程中,报国情怀始终牵引着理工科研究生不断取得突破。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急需培养胸怀国之大者,善谋党之大计,能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的理工科研究生,以应对这场来势猛烈、波及范围广、影响深远的大变局。当前我国在某些关键领域依旧存在被其他国家 “卡脖子”的情况,导致行业发展处处受制,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及综合国力的提升。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使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什么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尤其是我们国家现在面对着被国外 ‘卡脖子’的难题,更激发了我们的责任感,所以在攻克技术难题时更有激情和动力” (F33)。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使理工科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更深入了解和认识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处境,并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报国情怀,从而以更昂扬的斗志参与科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往往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参与其中需要有坚定的意志,感受团队的温暖, “很多实验需要去偏远、条件艰苦的地区进行,甚至没有暖气不能洗澡,虽然有很多次放弃的念头,但是想到国家需要、人民需要,就咬牙坚持下来” (F29)。 “我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团队的老师们和同学们会给我暖心的鼓励,所以在克服难题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从而坚持到最后” (F21)。正是这种深刻的报国情怀、持之以恒、忘我专注的价值观,激励着理工科研究生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实现技术突破的同时成长成才。

5 启示

5.1 破除 “被动状态”,理工科研究生有组织地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鼓励、支持理工科研究生有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现科技突破与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的 “双赢”。理工科研究生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育人价值,充分挖掘、培育理工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有利于发挥理工科研究生作为科技创新生力军的创新活力,助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成长为国家、社会需要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当前理工科研究生是否参与以及参与何种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往往是由导师及所在团队决定,是一种 “被动”参与状态。改变当前的状态需要政府、高校等主体 “自上而下”重视理工科研究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7],并制定相关制度。

首先,重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育人成效,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招标、验收等全过程中,摒除形式主义的人才培养指标,不只看数量,更要看育人质量。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对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具有特殊性,是珍贵的、稀缺的教育资源,理工科研究生参与其中会获得全面的训练和成长。所以从项目 “源头”将理工科研究生纳入考虑,将会促进理工科研究生更有效地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其次,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团队组建时,给予理工科研究生更多的参与机会。一方面,在团队内筛选对研究问题感兴趣并具有相关研究基础的理工科研究生;另一方面,打破 “割据”思维,开放资源,根据研究内容,跨学科、跨院校、跨地区公开招募具有科研志趣的理工科研究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线上线下等方式完成研究计划。践行共享原则,使更多理工科研究生有机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挖掘科研潜能,锻炼科研能力。再次,支持优秀博士研究生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培养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试点设立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将对科技人才的资助端口前移,及早选拔优秀的理工科研究生人才,培育其卓越的科学素养,激励其开展创新研究,为构建高质量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供 “源头活水”[28]。

5.2 把好育人 “生命线”,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与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培养事关国家科技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需要把好立德树人的育人 “生命线”,注重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理工科研究生的政治意识和价值观。

首先,坚定政治理想信念。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参与国际重大科技项目的理工科研究生是高水平科技人才后备军,未来将成长为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所以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不忘初心,志在千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其次,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对理工科研究生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增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感。通过言传身教,让爱国主义精神在理工科研究生心中牢牢扎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为 “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提供最深厚的底气、最有力的支撑。

5.3 保护 “自由空间”,培育和选拔拔尖创新人才

理工科研究生基于一定的研究基础和研究兴趣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以 “学习者”的身份参与,所以他们一般从事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即便研究进展不顺利或者遇到挫折,往往不会对项目的方向及结果起决定性作用,这样就具备较大的试错空间。同时,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挖掘、发展拔尖人才,让更多心怀 “国之大者”的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逐步形成成熟的高水平科技人才成长梯队[29]。

首先,明确理工科研究生以 “学习者”身份而不是 “打工者”身份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理工科研究生在参与过程中的 “规训目的”要大于 “产出目的”。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过程中,发挥理工科研究生的自主性,以宽容的态度允许理工科研究生充分探索与尝试,采取更具个性化的鼓励、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其自由成长空间、试错空间。其次,面对国家重大科技前沿问题,参与项目的理工科研究生更有机会脱颖而出。在完成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过程中,可以挖掘具有科研潜力的人才,有意识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在科技创新道路上行稳致远,使这些潜在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在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当好 “排头兵”。

5.4 注重 “全面发展”,推动理工科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蕴含着 “全”而 “精”的育人价值,可以有效实现研究生教育科教融汇,将从知识、技能等层面全方位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因此,理工科研究生在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时,团队负责人要有意识地挖掘项目中的育人因素,有目的地组织理工科研究生高效参与,有计划地培养理工科研究生全面发展,不断探索研究生教育科教融汇新形式,推动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

首先,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构建 “大知识观”。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需要打破学科边界,将知识融会贯通,这同时为培养具有 “大知识观”的理工科研究生创造条件。引导参与项目的理工科研究生追求真理,追求广博精深的知识,保持科研定力,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其次,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的应用能力。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对理工科研究生的训练既有理论方面,又有应用方面,在参与项目时注重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复合型人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科技领域的突破与发展急需大量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理工科研究生,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能将所学知识有效落地,还经历了多方面历练,是符合国家需求的高水平科技人才。最后,引导理工科研究生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全方位发展。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理工科研究生重塑自我的机会,除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在参与过程中还会不断提高团队精神,在学习与锤炼中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理工科研究生科技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车迷(2018年11期)2018-08-30 03:20:28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科技在线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1-14 02: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