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钰 聂玉婷 张永飞 袁岳鹏
(1.庆阳市中医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 ;2.张掖市中医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
眩晕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1-3]。现代常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以及精神心理性眩晕,多见于高血压病、颈椎病、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抑郁症等疾病[4]。易水学派始于金元时期,因其创始人张元素为河北易水人,故称其一派为易水学派。该学派在中医学历史长河中具有鲜明的学派特色,其理论体系涵盖了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等多个方面,张元素引经据典、精究脏腑、立法处方、探赜药性、对脏应象,承古而不拘于前人,继承创新,进一步完善了脏象理论临床运用实践,其师承及私淑成大医者,在各自历史时期中均有很高的建树。本研究通过对易水学派治疗眩晕方剂的考察,并通过统计分析,挖掘核心药物、核心药对、总结其组方用药规律,探究该学派治疗眩晕的病机属性、诊治方案,以期为易水学派的传承与应用提供参考。
1.1资料来源 文献来源基于河北易水学派源流考述等研究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其师承私淑著述考如下:元素之学,先后传于李东垣与王好古,东垣之学传于罗天益;私淑东垣者,有薛己、张景岳、赵献可、李中梓诸家;赵献可又私淑薛己;传献可之学者,有高鼓峰诸人;张璐对薛己和张景岳二家之学均有所承受;李中梓之学,三传尤在泾[5]。故选取以上医家代表医书,《医学启源》《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此事难知》《卫生宝鉴》《内科摘要》《医学指南》《景岳全书》《医贯》《医宗必读》《诊家正眼》《李中梓医案》《张氏医通》《医家心法》《静香楼医案》,共收录了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罗天益、薛己、张景岳、赵献可、李中梓、张璐、高鼓峰、尤在泾11位医界公认的易水学派著名医家对眩晕的论述及医案。
1.2文献检索与录入方法 通过中华医典5.0版本,对上述18本书所载的与眩晕相关的论述及医案进行检索,病名选择“眩晕”“眩运”“眩冒”“头眩”,分别进行检索,并录入传承辅助平台Excel数据模板,录入完成后进行2次数据审核,确保数据准确。
1.3数据规范化处理 方剂名称以方剂习惯用名为标准,同时参考《中医方剂大辞典》规范方剂名称,药物名称从古到今,因时代不同,或者地域不同,故许多药物虽名称不同,但都同属一类药物,为了数据的统一性,本课题的中药名以《中药学》6版教材为准,并参照《中药大辞典》,对药物进行规范化处理,如:生地黄=地黄,云苓=茯苓,山栀=栀子等。
1.4数据挖掘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3.0)“数据分析”模块中“统计分析”功能,对药物频次、归经、五味等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方剂分析”功能,采用改进的互信息法[6]、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回归分析,进行眩晕数据库的证候统计、药对、药物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演变与提取、新方发现的研究[7],然后得出相应的数据挖掘结果。
2.1高频药物统计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方剂149首,涉及药物262味,其中使用频率≥10的药物有37种,高频药物有茯苓、白术、人参、炙甘草、半夏、陈皮、柴胡等,详见表1。
表1 药物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统计
2.2药物归经统计结果 由于部分药物归属多经,通过统计分析可知易水学派治疗眩晕药物归经由多到少依次是:归脾经693次、归肺经557次、归胃经403次、归心经386次、归肝经310次、归肾经295次、归大肠经120次、归膀胱119次、归胆经115次、归小肠27次、归三焦24次、归心包21次。
2.3药物四气统计结果 由于药物四气具有多重性,所有涉及药物中四气属性从高到低依次是:温药491次(49%)、凉药233次(22%)、平药202次(20%)、热药44次(5%)、凉药34次(4%)。
2.4药物五味统计结果 对以上药物的全部方剂进行统计,考虑到部分药物多重性味,所涉五味属性由多到少依次为:甘味531次(34%)、辛味467次(30%)、苦味450次(29%)、酸味86次(6%)、咸味17次(1%)。通过统计分析可知道易水学派治疗眩晕以甘味药与辛味药为主。
2.5基于关联规则的药物组方规律 分析以“支持度个数”为11为基础,置信度设置为0.60(置信度:“→”左边为A,右边为B,当A药物出现时,B药物出现的概率,表示药物配伍组方的概率大小),挖掘得出频次≥11的2味药物组合22组,3味药物组合3组,4昧药物组合1组,见表2。高频药物组合有“人参,黄芪”“人参,白术”“人参,炙甘草”“白术,黄芪”“人参,白术,黄芪”等,并分析药物组合规律,见表3,同时得出关联规则的网络展示,见图1。
图1 支持度为11,置信度为0.6条件下的网络展示图
表2 基于关联规则的药物组合出现频次
表3 处方中药物组合关联规则(置信度为0.6)
2.5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研究 设置聚类个数为“6”,将149首方剂分为6类,类似于6个核心症状群,通过聚类分析,K-means算法与回归模拟,共提取出新组合6组,详见图2、图3、表4。
图2 K-means算法聚类图
图3 K-means算法回归分析图
表4 基于熵聚类提取的核心组合
通过对易水学派治疗眩晕方剂分析,治疗眩晕常用药中,按使用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10味药分别为茯苓、白术、人参、炙甘草、半夏、陈皮、柴胡、黄芪、当归、川芎。其中温性药物居多,占49%;五味以甘、辛、苦为主,占93%;归经以归脾、肺、胃经为主。上述10味药即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川芎,《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头为之苦眩,耳为之苦鸣。”《内外伤辨惑论》记载:“饮食失节,脾胃乃伤,五乱互作,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倦怠嗜卧。”故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相火为元气之贼,并强调胃气升发的一面,因而在治疗上着重于补脾胃、升清阳、降阴火,虽然有时也用苦降的方法,但只是权宜之计[8],故易水学派多认为眩晕为脾气亏虚、清阳不升所致,多以补中益气汤进行加减化裁,如调中益气汤、顺气和中汤等。李中梓常以金匮肾气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眩晕,其用药也体现了脏腑虚实寒热升降的理论基础。茯苓作为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反映出易水学派医家认为眩晕与内生的饮邪有关,这与《金匮要略》[9]中提到的“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相呼应。刘渡舟教授亦提出眩晕与水饮邪气蒙蔽清阳有关[10]。王好古在其医案中多次提及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在治疗眩晕中的应用。赵沁慧等[11]将苓桂术甘汤与吴茱萸汤结合应用于痰浊中阻型眩晕,取得了良效。“经统计分析核心药物组合,发现易水医家治疗眩晕以补气健脾、补气升阳、健脾化痰、健脾利湿、祛风渗湿组合为主”体现了易水学派用药升降浮沉,湿化成、风升生的药类法象思想[12]。
通过聚类分析及回归分析,共挖掘出核心药物组合6组,组合1:具有温补脾肾、健脾升清之功效,用于脾肾阳虚、水湿上犯之眩晕。秦后响等[13]通过对中医药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得出其治疗药物多以补气健脾、利水渗湿为主。陆宇衡等[14]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发现其症型以痰湿内阻、气血亏虚为主。文香等[15]通过对现代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其组方思路以利水渗湿、温阳化饮为主。组合2:具有补肾助阳、健脾利湿之功效,以八味地黄丸作为主方,赵献可倡导命门学说,如《医贯》记载“火之有余,缘真水之不足,火之不足,当责之水有余”,治疗内科疾病多立足于肾[16]。组合3:具有健脾利湿、燥湿化痰之功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作为主方,正如李东垣所说“足太阴痰厥头晕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经现代临床实验研究证明,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可有效改善脑部血流供应,具有显著的疗效[17-18]。组合4:具有清肝泻火、化痰开窍之功效,为祛痰丸化裁而来,用于肝火挟痰、蒙蔽清窍之眩晕。叶天士基于前贤辨治眩晕的经验,将风、火、痰、虚四种致病因素融会贯通,临证治疗多以化痰清热、平肝潜阳、补肾益精等为主[19]。组合5:具有补中益气、祛风胜湿之功效,以顺气和中汤加减而成,用于中气亏虚、清阳不升之眩晕。组合6:具有补中益气,升清降浊之功效,为补中益气汤化裁之方,用于中气亏虚,清阳不升之眩晕。李中梓倡导“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学术观点,认为脾与肾在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二脏相互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20-23]。故在疾病的诊治中脾肾并重,且辨证论治,饮食伤者虚中有实,用枳术丸消而补之;劳倦伤者属虚,用补中益气汤补之[24-25]。现代医家也多推崇补中益气汤在眩晕中的应用,如陈正高[26]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钟娟[27]经实验发现补中益气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改善作用。这些潜在核心组合均为易水学派经验方剂加减而来,可供广大临床同胞参考。
张元素在继承前人的思想基础上,有感于“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用药独树一枳,完善脏腑辨证体系[28-30]。故研究易水学派用药规律,对于审视眩晕病机,拓展临床思维,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经统计分析得出易水学派治疗眩晕多以补脾胃,升清阳,利湿浊立法,并总结出6个新组合,为临床治疗眩晕提供新参考。本研究以数据挖掘的形式对易水学派治疗眩晕进行用药分析,虽未能全面阐述,但对发扬学派经验有着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