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杭树志
我叫杭树志,扬州人。2013年云南大学新闻系硕士,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开了一家独立书店“浮生记”,不知不觉已经10 年了。
我开店是一个偶然,但现在仔细想来,这冥冥之中好像也是一种必然。我读研期间,导师带我去西藏做了一个月的田野调查。在藏区深处的小道上他无意之间对我说:“一条路也是一个媒介。”
这句话启发了我:既然一条马路也可以是一个媒介,那又何必把自己的未来做那么多局限呢,想想自己真正想做些什么才比较重要。
毕业后我没有从事媒体行业,但似乎开店也没有离开我的本行:我的店也可以是一个媒介。因为做海报、做活动就和报社做选题、写文章一样啊。而本科学习的广电新闻专业也为我后期做新媒体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摄影、摄像、写文案什么的都比较轻松。从此开店变成了我的“田野调查”,我的店就是我的“田野”。我的社交媒体就是我的媒体矩阵,慢慢地积累了不少受众。
2013 年毕业前,我骑行到大理一个鲜有游客的小镇上。信步走进一家书店,我了解到,店主从北京辞去了很好的工作到大理生活。那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要特地去大理过文艺的生活呢,家乡扬州也有丰厚的历史,或许我可以回扬州开一个店。
毕业后我就真的这么做了。
那个时候的皮市街还是一条安静得出奇的街道,偶然遇到一处老房子,那时候房租一个月才1200 块,就租了下来。父母将信将疑给了我5 万块的启动资金,我就把家里的几千本书搬到了店里,简简单单卖手冲咖啡,现在的店有了个雏形。2013 年的扬州还没有融独立书店、咖啡馆、分享空间为一体的小店,我也算是个开创者吧。
我永远记得那年的皮市街:安静的石板路,路边长满香樟;斑驳的青石巷道,走在上面嘎吱作响;老人们见面互打招呼,充满了烟火气。就是在这样一条全是原住民的原生态街道上,安静又低调的书店开了张。
起初,它看起来多少有些格格不入。傍晚,老人家坐在书店门口的藤椅上听着收音机,大蒲扇一摇一晃。晚霞在天边缓缓黯淡,一天就这样落了幕。
就在小店刚刚起步的第二年,团扬州市委就授予我“扬州市十佳创业之星”的荣誉称号。在颁奖典礼上,我看着周围成功的青年企业家,想着自己竟然可以和那些拥有市值上亿企业的成功人士一起领奖,真是莫大的荣誉。同时,也有一些小小的惭愧,从此也下定一个决心:我一定要把店开好,不辜负团组织的栽培和社会的期许。
10 年飞驰而过,如今的皮市街变成了扬州最新潮、最文艺的街区。街上的老扬州还是和从前一样的生活,新与旧、老与少的和谐共生是这里的魅力所在。我和我的店一起成长:自己慢慢探索出了书店的另一种可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然“万里路”的开端是“万卷书”,那么我的书店也可以是了解扬州的开始。
这10 年来我开发设计了上百种扬州的文创产品,通过自己的文创设计讲述扬州的历史文化。此外,我还把自己的摄影作品和绘画做成了明信片。10 年来,10 万张载满心意的明信片从这里飞向全世界。
如果有人问我接下来想做什么,我想我的愿望一如我每天所打的标签:扬州好好,我要好好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