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及其观赏方式。通过梳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演变,分析山水画中“师造化”对自然的描写和“法心源”忠于本心抒发情感的写意塑造的变化,包括山水元素和水墨技法的运用,诗意与禅意的结合以及人与自然的融合等表现手法;探讨山水画心境式、构图式、意境式、技艺式的观赏方式,进而讨论山水画的承传及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山水画;意境表达;观赏方式;笔墨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4-00-03
山水画演变至今,其师造化到法心源的演变是从对自然的描写到内心感悟借笔墨抒发情感的过程,是心之本体走向主导,抒发性灵的自然需要。本文意在说明山水画意境表达与观赏方式,源于山水画的历史渊源与画风演变,也源于作者对自然的认知和“心”的不断挖掘探索。通过解析山水画的意境表达和观赏方式,顺延出山水画于当代艺术之影响。
一、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及风格特征
山水画的发展就是技法与风格的不断演变的过程。作者、作品及艺术风格是撑起其历史定位的根据。山水画从历史遗存看可追溯到先秦陶器、青铜器、壁画上,元素简洁概括,源于对自然与环境材料的认知。
汉魏晋宋时期,以山水元素符号形式出现在画像石(砖)上,形式简洁、线条明快,抽象概括力强,虽未脱离人物画的背景,却看到了山水画发展的可能性。晋宋间的山水画演变相对平稳,仍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如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物象古朴,人大于山,树如“伸臂布指”。但据其“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1]可推想此时山水画或已独立存在。
隋唐时期,出现了重要的艺术家和作品。隋展子虔《游春图》是可见的独立意义上的山水画,“勾填法”,无皴,青绿设色,尚有朴拙意态。“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2]据文献描述吴道子山水应该是单色墨笔画。李思训、李昭道父子青绿山水继承且发展,具概念性、抽象性。“水润墨章,兴吾唐代。”(荆浩《笔法记》)唐王维、张璪、项容、王洽运用破墨、渲淡、泼墨等技法,开单色水墨画畅快挥写门庭。至此,青绿山水与单色水墨画并行。张璪提出“外事造化,中得心源”,心悟理论影响至深。
五代、宋山水画崇真尚实,以形媚道,注重以自然物象的写实塑造意境,追求天人合一,甚至无我之境,以笔墨抒情,构筑其艺术理想。荆浩作品塑造形体时加入皴法,把筋骨血肉等书法用笔理论移到山水画中,笔墨兼发。继者关仝,力学荆浩,二者的作品描写北方关陕一带山川,沉雄宏大,重叠高耸。李成擅画平远寒林之景,妙于烟岚雾霭掩映。宋范宽,画风峰峦浑厚,且擅雪景寒林。郭熙、李唐、米氏父子、刘李马夏……笔墨、皴法、意境,各标己路,照耀千古。青绿山水以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多皴线,水墨加强明暗阴阳,转折处色深而薄,受光、凸起面色亮而厚,石青石绿与其他色彩结合,富贵宏丽。有些地方水墨意味浓,或色彩没骨塑造物象。赵伯驹、赵伯骕青绿设色或精微或淋漓,淡雅平和,饶士气。元代山水画家游于自然山水,以写意之笔舒放怀抱。元初钱选、赵孟頫倡古法,擅青绿。钱选崇尚唐之青绿,莹润、古雅、平淡。赵孟頫的青绿兼宋、唐及更早风格,其设色山水《鹊华秋色图》色墨不碍,相映生辉。赵孟頫强调以书入画,《秀石疏林图》很好地体现他的“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3]“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继之续写“胸中逸气”,树笔墨高标,形成水墨写意意趣的新格局,将诗文题跋与书画合为一体。
明代画派多,继承广,多临摹,释放了笔墨的抒情性,笔墨成为文人画评价标准。物象脱离了唐宋时期对自然的敬畏,轻松地“游山玩水”,确立诗、书、画、印的合体形制。青绿山水如吴门文徵明自然清新,仇英謹细多变。华亭董其昌没骨青绿,影响到武林派蓝瑛。水墨山水早期浙派对自然气象把握到位。松江、吴门派之后增加对生活环境的描写,减少对真实自然的依托。董其昌倡南宗和综合修养,影响到文人书画的趋向。其本人尤擅长小幅作品或册页,酣畅淋漓,把笔墨本身提到欣赏层面。清续明文人画传统,对南宗古典传统刻意仿摹,提炼模式化语言,随性组合,抒情性强,集南宗山水之大成,书斋式文人山水画至此结壳。以四僧为代表的非正统团体以师造化(写生)为绘画主调,各具特色。八大学董其昌却具荒寒冷寂感,自省精神寓其中。石涛刚建热烈,水墨淋漓,多苔点。其《苦瓜和尚画语录》是绘画实践与哲思的产物,引无数人探究。髡残以秃笔渴墨拟黄公望、王蒙,风格苍润。弘仁最得倪瓒精神,写黄山、武夷诸山,几何图形式塑造与构图风格突出,伟峻秀逸。四僧有哲思通禅机,山水画鲜活有荒寒意。金陵八家代表龚贤以积墨著称,作品润厚,秀而老,提出“笔法、墨法、丘壑、气韵”批评理论。《芥子园画谱》出,将文人画生动随性的创作定型化,以便普及。
今人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等人确立水墨大写意风,具高度的自由性和抒情性。
二、山水画的意境表达
(一)自然的描绘
1.山水元素的运用
创作者以山、水、云、树、点景等山水画元素来建构画面。画面中的水无论是显露或隐藏,都赋予了画面强烈的生命感和空间感。云气烟岚对山势,画面氛围及时节气候的变化有映衬作用。树木体态、枝叶多寡,颜色深浅可表季节变换之细微处。点景元素对作品意境、气氛、时节、主题等都具醒视作用,或幽旷野逸的自然或是人间烟花的生活空间因其存在跃然画面。通过笔、墨、色的运用和渲染,创作者对各元素的配合形成整体,有了远近高低、阴阳、虚实之变。通过部件化的山水元素,作者构建出万化之境,及自然的瑰玮生机。
2.笔墨色的技法运用
笔、墨是文人山水画之根本。创作者通过掌握笔、墨、色的特性,并运用个性化的技法和合理的构图,来创作出富有意象的作品以墨、色、线条的组合运用创造出丰富的画面效果。墨色的深浅和干湿是表现山水意境的重要手段,丰富的层次变化和审美意境有赖于墨色的叠加、晕染。高品之作中浓淡墨的运用对比创造出山水空间意象的关系和质感,对立和谐。山水画的“变”很重要的一点是皴法的演变,皴法使点线面转化能力加强,山水面貌亦为之多变。线在山水画中既有立骨和转折之用,又起到物象质感的塑造之功;通过笔画的长短、粗细、方向技法变化,作者可创造出“势”有不同的山水组合,统一各要素加强整体性,亦可于统一中求变化。
色彩之用体现于“随类赋彩”“以色貌色”上,并非根据真实物象施以不同颜色,而是通过归类、夸张、提炼以达艺术的真实。根据人们赋予色彩的特有寓意或不同的心理感受,色彩的运用对意境的产生与归向有一定影响。主色调的选择,有加强主题及情感方向的引导,局部色彩的运用也具醒目点题之用。对色相、明度、色调给予考量有助于凸显物象在画中的位次和意境。
(二)情感与哲理的抒发
1.诗意与禅意的寄寓
山水画中诗意和禅意的融合,是先贤文艺审美与山水画演变自然发生的。作者观物有感,立象以尽意,诗情自然融入画意,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来诗画融合成了必然的追求。“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4]诗意创作,写生创稿有所触动也不免往诗情画意上靠,观者在不自觉间受这“人化的自然”的感染寻诗情觅画意,一些绘画的诗意是观者个人的心悟外延。在传统绘画中画上的题画诗是入境之提示,画不足以诗补之。画中禅意是佛学受中国文化影响与道释融合后的禅学思想在诗、画中的体现,禅意是文人佛子对佛理的参悟与特定状态下的文人诗画审美、思想相契而融合,终是意境的一种表达,是理念与实践的产物,其中蕴含的空寂、幽玄、自然而然等的理解,与作者、观者对诗境禅意的理悟相关。诗情禅意融合使山水画具有了精神内涵和意韵。
2.人与自然的融合
山水画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天人合一理念的自然流露。人、物融合并不是简单地把人物元素放置在画中,而是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对自然既敬畏又融合的万物依存的共生关系,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天道与情感关怀的统一。人与自然的融合也体现在创作者对自然山水与意象山水的转化,作者以笔墨化的山水元素构筑自然的形与势,表达人对自然的认知,人与自然画内融合,画外感知,山水画传达出万物为一、和谐共生的理念。正是这点使意境的表达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力量,引发人们对自然之道、宇宙、生命的思索。
三、中国山水画的观赏方式
山水画的观赏方式多样且互为支撑,这些观赏方式使欣赏本身成为艺术体验,让观物者得到心灵的滋养和寄托,史上名作均可作如是观。现仅择以下四者分别论述便于清晰说明。
(一)心境式观赏
在心境式观赏中,观者通过对作品画面的意境感知,引发内心的情感回应和外延。如观赏南宋夏圭的《溪山清远图》时,观者首先关注到作品手卷幅式,这对观赏有微妙影响。再如画面构思,作者对唐代水墨技艺的运用和演变;画中的山石树木、村落、萧寺、路亭、游者、渔民、挑夫、舟船、远帆、渡者,万物共存,现实生活无论如何悠游或挣扎,作品传达出的是宁和、静谧、清远之境。通过心境式观赏,观者可以深入体验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与感悟,以及他在画中所蕴含的万物为一的理念。在心境式观赏中,观者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画中的山水之间,以画内外不同身份感受自然之幽谧、和谐,使心灵上寻得片刻宁静,得以滋养、扶正。
(二)构图式观赏
构图式观赏注重画面结构和形式的分析。观者还是先注意幅式,然后进入画面的点、线、面所营造的空间中。如马远的设色纨扇《寒香诗思图》,纵25.5厘米,横25.7厘米。画家克服扇面的局限,把前景山石、树木、房屋篱墙等物象以三角形式安排在小于四分之一画面的右下角。山石之上几株疏竹斜向左出,与几只飞鸟相应,具动感,有情趣。重墨勾勒出树木、翠竹、山石等物象,与淡墨勾勒晕染的从下往上约占四分之一画面的轮廓平缓的远山形成对比。大面积的天空左下角朦胧的月亮隐现山脊轮廓线之上,提示着主题。构图和笔墨配合使有限的画面实现了空间的无限感,营造出一种简约多变、辽阔而深远的山水意境,拓展了作品的情感深度。此图是作者经典的“马一角”构图方式。对于观者来说,《寒香诗思图》可以从其构图的角度,欣赏其如何在纨扇上布局,达到平中寓奇的效果。古今艺术创作者热衷于借鉴马远的边角式构图来表达“残山剩水”的思想。
(三)技艺式观赏
技艺式观赏是对画家的技法和表现力的观赏方式,一是面对作品的观赏,二是面对作者创作过程的技艺观赏,创作者克服材料的固有属性运用勾皴染点的技艺创作作品。观者通过欣赏艺术家的笔触、对墨线的运用以及墨色枯、湿、浓、淡和综合下的点线面,想其挥运之际。观者观想艺术家如何以恰到好处的笔墨色技法,创造出符合自然理法的或粗放或精微的物象,体会意象表达内在的转化,及对意境产生的影响。观者亦可单纯欣赏作品的笔墨技法,如点、线、面的处理,浓淡墨的对比融合,以及笔触的变化和力度的运用,及画面结构和形式美的构思(即“置阵布势”)与细节的对应。如上述列举的《寒香诗思图》从笔墨构造角度欣赏状其石质的粗硬山石轮廓,斧劈皴塑造山石体面,“瘦硬如屈铁”的折枝等。董其昌在南宗的基础上对笔墨进行提炼,还有郭熙的《早春图》与《林泉高致》则表达出了绘画技艺与理论的统一。观者通过欣赏画家的绘画技巧,来体验和理解画家所要表达的各种复杂的情感,如喜怒窘穷、忧恐、愉佚、不平等,这些情感和其深层含义是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的。
(四)意境式观赏
山水画意境是情、景的融合再现,作者通过意象写绘心中山水是其综合修养的体现,关涉其审美、思想、人文。观者通过画面的色彩、笔墨、物象等要素所表达的意境,进入艺术家创造的意象山水世界中,感悟其哲思,因个人背景和时代不同,观者可能会赋予作品不同于作者创作意图的新的解读或理解。同时,观者贴近或超越作品的意境,获取一种理想化的审美。观者在画面意境中感受山水的宁静、壮丽与自然的变幻,漫想中思考生命的哲理,体悟含道映物,澄怀观道的山水精神。
四、中国山水画的传承与影响
山水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不断延承中逐渐承载起历史、人文、哲思和审美等内涵。它是融合了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艺术综合体,体现着创作者的综合修养以及寄寓的文化理想,体现着中国文士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和精神的寄托,是对道的思考与追寻。
当代的中国山水画也是传统基因的延续,此种意义上传统即当代。在材料变化和综合运用日益多样化的今天,艺术间可以相互借鉴融合。但是,如果限定于中国文人山水画,水墨是根本,六法也依然是評价标准。构成形式上追求新意并不为过,舍弃水墨,中国山水画的属性将不复存在。传统山水画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上。山水画注重对自然物象、心中意象的描写和意境的营造,强调天道与人性的和谐,对于当代艺术的创作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山水画含道映物、澄怀味象的精神与某些现代艺术之间几乎是直通的。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平衡与互动。
五、结束语
山水画演变从简单到复杂,其风格意境继承中有变化,与画者身份、理念、审美、修养、时代背景多方面综合因素相关。山水画的诗情画意是笔墨、色彩、情感相互融合的自然过程。意境表达与观赏方式虽是先后承接,却能相互选择与促进。传统融入生活,中国山水画以其丰富多变的技艺,深邃的意境和文化内涵,在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当今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承的组成部分,是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源泉,也是当代艺术多样性生发的根基之一,是未来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顾恺之,撰.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精读:魏晋胜流画赞[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2]张彦远,撰.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精读: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3]赵孟頫,撰.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精读:松雪论画竹[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4]郭熙,著.周远斌,点校.林泉高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董国金(1975-),男,山东济南人,博士,中级工程师,从事山水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