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劼宸, VLASSOPOULOS Michael
(南安普顿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英国 南安普顿 SO17 1BJ)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审批,引导社会性体育组织参与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1]。不少学者从这份政策文件出发,认为政府与市场等区域资源条件能推动马拉松赛事的发展[2];也有学者从区域经济条件出发,认为当地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了赛事的举办[3];还有学者强调城市的道路交通设施、自然资源与文化背景等资源条件对马拉松赛事发展具有推动作用[4]。
但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层面的描述性分析,缺少数据的支撑,基于实证层面的研究相对不足。另外,为数不多的几篇实证研究都采用了统计计量的方法,考察了某一资源条件(如经济、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等)对马拉松赛事举办数量的独立影响。但是传统的统计计量方法强调变量间的彼此独立,这一方面不太符合实际情况(某地区的经济、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等资源条件是相互关联的);另一方面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多资源条件协同的作用。虽然马拉松赛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政府、文化等资源条件也可能和经济条件相结合,综合发挥推动作用。另外,由于不同地区在政府、经济、文化等资源条件上具备不同的现实禀赋,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路径可能并不唯一。定性比较分析(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该方法从整体出发,关注的是多要素的协同作用,能够很好地解决综合性、系统性的复杂管理问题[5]。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析影响马拉松赛事举办的条件组态,揭示推动不同省份马拉松赛事举办的不同路径。本研究试图解决以下问题:是否存在单个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必要条件?哪几种路径能够推动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带来殊途同归的结果?以上问题的回答能为现实条件不同的地区推动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提供不同的路径方案,这对于推动我国马拉松赛事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马拉松赛事的举办热潮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现有研究主要从政府、经济、文化、市场环境、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原因。
1.1 政府资源
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政府资源在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国家层面来看,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当前马拉松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赛事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6]。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地方政府会通过具体行动来落实国家层面的政策。同时,因为城市马拉松的举办能够提升城市知名度、吸引外资[7]、促进举办地经济发展[8],所以地方政府也会积极推动赛事举办。此外,我国一、二、三线城市的马拉松举办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3],政府体育投入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李国强等学者从构建马拉松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出发,认为财政投入和政策效应对赛事的举办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9]。
1.2 经济资源
经济资源在推动赛事举办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有研究表明,当人均GDP高于5000美元时,人们便会开始关注健康问题,进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10]。早在2011年,我国的人均GDP就已经超过了5000美元,可见人们对健康的关心正逐步提升,对体育的需求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另外,宏观层面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着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在李国强等学者构建的马拉松发展动力模型中,将经济实力与基础设施的作用归为支持性作用,将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等作为观测变量,并认为其起到了间接推动作用[9]。也有研究表明办赛层次与能力依托于城市的经济状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具有直接影响作用[11];经济实力直接影响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数量,经济基础和城市综合实力是马拉松赛事的重要保障[12]。
1.3 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对马拉松赛事的举办也有重要影响。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城市大多具备特殊的文化背景、文化底蕴,这是促进赛事发展,带动体育旅游的优势资源,有些马拉松赛事的产生便是出于发展当地文化的目的[13]。马拉松运动作为一项户外运动,其线路大致围绕城市的主要景点[14],王进在研究江苏马拉松赛事的分布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景点数量对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城市,其举办的赛事数量相对较多[12],并且举办城市的历史事件也为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提供可能,如波士顿马拉松的举办是为了纪念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相关战役[15]。此外,陈昆仑在研究中国高水平马拉松赛事的分布时用具体数据证明了马拉松赛事数量和在校大学生数量之间的正向关系:一方面,大学生能够为赛事的举办提供志愿者来源,成为赛事的推动力量[16];另一方面,大学校园不断发展的跑步社团,开设的相应课程也在发展马拉松群体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17]。
1.4 市场环境资源
市场环境的完善为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注入了活力。伴随着政策的松绑,市场的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沈克印等人在分析马拉松“热”的原因时指出因为马拉松赛事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会带动多方面的收入,所以促进了多方市场主体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积极参与赛事举办,这为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提供了驱动力[18],同时李琳琳等人在分析马拉松现象发展动力时指出市场环境为马拉松发展提供助推力,比如马拉松赛事的巨大收益能吸引众多企业投入资本以呼应群众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拉松的快速发展[19]。
1.5 体育产业发展水平
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与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具有正向联系。体育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体育效益的产生。这能够起到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积极作用[12]。此外,体育管理、体育竞赛表演等活动也都被列入了体育产业的核算当中,这些要素关系着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水平,为马拉松赛事的发展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政府、经济、文化、市场环境、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等五个资源条件构建了马拉松赛事举办的促进路径模型(如图1所示)。然后利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以上五个资源条件的不同组合对马拉松赛事举办的组态效应,以识别出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不同路径。
图1 研究模型
2.1 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
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是多种资源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传统的统计分析以各自变量间的相互独立为假设前提,这与现实世界中各变量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客观事实相矛盾,因此其不能解释多种资源条件共同影响马拉松赛事举办的复杂机制。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整体出发,结合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优点,从组态视角观察推动结果发展的路径,进而找出多种影响路径。QCA方法在分析问题时具备如下优势:一是该方法基于案例间的比较,其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具备一定的外部推广度;二是能够找出产生结果的不同条件组态,解释为什么案例间的不同情境能够带来相同的结果[20]。目前该方法已被用在创业质量[21]、电子政务[20]、资源配置效率[22]等领域,用来分析多个自变量的不同组合对因变量的组态效应,识别不同的影响路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具体操作中,QCA方法主要包括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对变量的处理上,csQCA认为变量的取值是非0即1的,而fsQCA认为变量是连续的,取值是在0到1之间的小数[23]。不难看出,csQCA方法不符合本研究的具体情况,本研究更适合采用fsQCA方法。故本文采用fsQCA方法对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资源条件进行组态分析。
2.2 变量的测量
2.2.1 结果变量
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数量指的是某地在一年内举办的马拉松规模赛事的数量,它是反映不同地区马拉松赛事举办情况的重要指标,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某地区马拉松赛事的发展情况。故本文采用2019年各省(市)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具体数量作为结果变量。
2.2.2 条件变量
政府资源。政府主要通过政策支持与财政支出两方面来推动马拉松赛事的举办。考虑到政策作用的衡量存在一定困难,并且财政支出能够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与公共服务能力[24]且较容易获取,故本文选用体育财政支出作为政府资源条件的观测变量。
经济资源。由于经济资源条件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当地的财政收入、当地居民的消费状况等。因此,在对经济资源条件进行考量时应该全面而具体,要将多种指标纳入考察的范围。在经济发展指标的衡量中,结合已有研究[25],将人均GDP、消费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总额、地方财政收入等多指标设定不同的权重,计算出经济资源条件的综合指数,并以此作为经济资源的观测变量。
文化资源。文化环境的构成因素有很多,如历史重大事件、文化教育、旅游景区、当地特色等。因为对当地重大历史事件、当地特色的界定存在一定的难度,且现有研究普遍关注了在校大学生人数与旅游景区数目这两个资源条件[9,12],故本文也选择在校大学生人数与AAA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数目作为该资源的观测变量。
市场环境资源。市场环境影响着市场主体参与马拉松赛事举办过程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着马拉松赛事的举办。2021年发布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21)》从政府与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等资源条件出发,给出了各省份的市场化总指数[26]。在指数的应用上,该指数被广泛应用在对市场环境、市场活力的衡量之中[27]。故本文借助该指数作为市场环境的观测变量。
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已有研究分析了体育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大多采用体育产业增加值作为观测变量[28],任波等也指出体育产业增加值是反映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29],故本文以体育产业增加值作为本研究中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测度项。
此外,QCA方法一般要求选取4~7个条件,本文选取了5个维度,共包含6个条件,符合QCA方法对于条件数目的要求[30]。具体变量及测度项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及测度项
2.3 数据来源
从中国田径协会在2020年发布的《2019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中获取不同省份举办的马拉松规模赛事数量,该报告统计了2019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举办的场次、规模、分布等信息,作为官方发布的马拉松报告,其具备较强的权威性。
从国家统计局在2019年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9)》中获取不同省份的人均GDP、消费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总额、地方财政收入等数据以构建该省经济资源条件的综合指标,并获取该省份在校大学生人数;从文化和旅游部在2019年发布的《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中获取不同省份的AAAA级及以上景区的数目;参考王小鲁、胡李鹏、樊纲在2021年发布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21)》,获取不同地区的市场环境指标;从不同省份的体育局网站获取该省体育财政支出、体育产业增加值等数据。
相对于条件而言,结果的发生存在滞后性;同时考虑到疫情的原因,2020年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不具备参考价值。因而本文的6个条件变量选取2018年的数据,结果变量选取2019年的数据。同时,考虑到部分省(市)未能及时公布其体育产业相关数据,从数据可获得性的角度出发,收集包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重庆等在内的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样本数据。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由表2可知,不同地区举办的马拉松赛事数量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举办数量最多的省份(浙江)共举办了232场,而举办数量最少的省份(内蒙古)仅举办了25场。从影响资源条件来看,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如市场化水平最好的地区,市场化指数达到了9.96(浙江),而案例中最低值仅为4.45(甘肃)。
采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需要为每一个案例赋予隶属分数,这个过程也称为校准[31]。校准的过程也能够实现无量纲化,便于进一步分析。参考已有研究[32],决定将完全隶属的校准标准设置为0.95,交叉点的校准标准为0.5,完全不隶属的校准标准为0.05。校准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条件、结果的校准
3.1 单个条件的必要性分析
在进行条件组态分析之前,需要对单个条件的必要性进行检验[20]。本文借助fsQCA3.0软件对单个条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获取其一致性水平。参考前人的研究,将一致性水平大于0.9的条件视为必要条件[32]。借助fsQCA软件进行了必要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必要性分析
由表4可知,由于各条件变量的一致性水平都在0.9以下,它们都不是必要性条件。即在促进马拉松赛事举办上,各条件的单独作用不突出,故应考察多个条件的组态作用。
3.2 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充分性分析
运用fsQCA软件分析了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各种条件组态,不同的条件组态反映了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不同路径。在进行充分性分析时,参考已有研究,设置频数阈值为1;已有研究通过观察一致性是否存在自然截断来确定一致性阈值,本研究中,一致性在0.94出现明显的截断,故本文将一致性阈值设置为0.94。此外,将PRI(一致性的比例减少,Proportional Reduction in Inconsistency)一致性水平低于0.7的结果编码为0[33],从而得出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组态分析表,如表5所示。
表5 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组态
由表5可知,推动马拉松举办的组态一共有3种。组态1中,政府、经济、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为核心条件存在,市场环境为边缘条件存在;文化资源条件中,AAAA级及以上景区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在校大学生为边缘条件缺失。组态2中,政府、经济、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均为核心条件,市场环境是可有可无的。组态3中,文化资源为核心条件存在,边缘条件中,政府、经济、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为边缘条件缺失,市场环境为边缘条件存在。3种组态的单个一致性与总体一致性均大于0.9,且覆盖度大于0.7。上述组态也充分说明了不同的条件组合均能推动马拉松赛事的举办。
结合不同组态的特点及其背后的逻辑,本文将三种组态分别命名为:政府-市场推动型、无市场推动型、文化-市场推动型。
3.2.1 组态H1:政府-市场推动型
(3)加强政策引导与激励措施。管理层面需要全面考虑尾矿整体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考虑尾矿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出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鼓励政策和措施;同时加强推广尾矿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建立尾矿整体消纳利用激励约束制度,引导企业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尾矿资源化与减量化水平,推进矿业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与循环利用。
非文化推动型体现的是政府、经济、市场环境与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等资源条件协同发展的作用。该组态说明了在缺少在校大学生这一条件的情况下,无论AAAA级及以上景区数目的多少,政府、经济、市场以及体育产业依旧能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数目的提升,表现出了政府、经济、市场环境、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对文化资源条件的挤出效应。
在该组态下,政府针对马拉松赛事提供的财政支持构成了马拉松赛事收入的主要来源,能够减轻赛事举办的资金压力;而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在决定政府收入多少的同时,也影响着群众的体育需求;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支出,群众体育需求影响马拉松的供需情况,这些都影响着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在市场环境较好的地区,市场会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号召,能够放大政府的作用,体现了政府和市场的积极互动共同推动赛事的举办。体育产业中的市场主体,能够较快地识别马拉松赛事的发展风向,并且其中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也可以为马拉松赛事提供赞助来源;赛事运营公司也会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推动赛事的发展。
以上海为例,上海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经济基础好,市场化程度高,在本文所分析的17个省(市、自治区)中,上海的经济发展指数与市场化指数均处于领先地位。在政府资源条件层面,上海早在2002年便开始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市场参与的模式,并以确切的政策文件支持市场力量参与赛事运营,随着近些年办赛经验的积累,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参与的赛事举办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34]。2018年,上海的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了556.9亿元,上海拥有包括久事体育、东浩兰生在内的多家体育产业公司,吸引耐克这一运动品牌将大中华区总部设立于此,耐克也成为上海马拉松主要的赞助商之一。这些资源条件协同作用,促使上海在2019年共举办了94场马拉松赛事。
3.2.2 组态H2:无市场推动型
无市场推动型包括除市场环境外的所有资源条件,借助政府、经济、文化以及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协同作用,共同推动了马拉松赛事的举办,表现为这些资源条件对市场环境资源条件的挤出效应。与组态H1不同的是,该组态下市场环境作用有限,而文化资源条件成为核心条件。
虽然各地一直在积极推动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但在某些省份,政府还是在马拉松赛事举办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政府往往从发展当地旅游业的角度出发,在地方经济允许的条件下,以举办马拉松赛事为手段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文化资源条件在这里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较高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能够起到润滑作用,与政府、经济、文化资源条件密切配合,发挥协同作用。因而在政府、经济、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这四个条件具备时,无论市场环境好坏,依旧能带来推动赛事举办的结果。
该类型代表省份有江苏、广东、山东、四川、河南等,结合这些省份的市场化指数来看,这些省份的市场环境虽存在差异甚至明显差异(如2018年江苏的市场化指数为9.32,四川的市场化指数为6.99),但都能带来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成果(如江苏、四川均排在举办数量的前五),可见在该组态中,市场环境的作用较为有限。
另外,由表5所呈现的覆盖率可知,非市场型组态的原始覆盖度最高,即其能够解释最多的案例。表明在17个省(市、自治区)中,主要由非市场型组态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
3.2.3 组态H3:文化-市场推动型
文化-市场推动型组态强调了市场和文化的作用,与前两种组态政府、经济资源条件皆为核心条件不同,该组态下经济与政府条件是缺失的,但其依旧能带来马拉松赛事举办数量增加的结果。
当前的政策正促进社会主体参与到赛事的举办过程中,而好的市场环境能够减轻市场主体举办马拉松赛事时的阻力;同时,好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也会激发市场活力,促使市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此外,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能够启发市场主体开发与众不同的马拉松赛事,为其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因此,虽然缺乏政府、经济等资源条件的支撑,但该组态依旧能成为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积极力量。
该组态代表的省份是安徽。2018年安徽省的体育财政支出为27 563.33万元,经济指数为0.17,体育产业增加值为360.3亿元,三者均低于17个省(市、自治区)的中位数水平。但从市场化水平上来看,安徽2018年的市场化指数为7.06,在中部地区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并且安徽风景名胜众多,境内AAAA级及以上景区数目达到205个。其良好的市场环境与文化资源条件相互配合,弥补了在政府、经济、产业资源条件上的不足,推动安徽在2019年共举办了62场马拉松赛事。
3.3 稳健性检验
有多种检验QCA结果稳健性的方法,在这里我们选择通过调整一致性阈值来验证上述组态的稳健性,因为PRI一致性阈值在0.75以上是更为理想的状态[35],故将PRI一致性水平由0.70调整为0.75,形成新的组态,并将其与原有组态进行比较。两次比较的组态一致,表明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表6为调整PRI一致性阈值后的组态。
表6 调整PRI一致性后的组态
4.1 研究结论
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从政府、经济、文化、市场环境与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这5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不同省份马拉松赛事举办的推动模型。利用QCA进行了数据分析,主要结论包括:每个条件都不能单独作为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必要条件,表明单独改善任一条件都无法推动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路径共有3条:政府-市场推动型,即经济、政府、市场环境、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能够在文化资源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推动马拉松赛事的举办,该路径更适合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无市场推动型,即主要依靠政府、经济、文化及体育产业发展水平推动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市场环境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可有可无,该路径更符合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马拉松“热”的现实情况;文化-市场推动型,即通过文化资源条件和市场环境来推动马拉松赛事的举办,该路径解释了在低经济水平、低财政投入、低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如何推动马拉松赛事的举办。
4.2 研究启示
研究首次尝试使用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分析了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不同路径。借助17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实际数据,发现了3种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路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仅考察单个资源条件净效应的不足,并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坚实的证据。在实践上,本文识别的3种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路径可为不同条件禀赋的地方政府提供借鉴。
若某地区文化资源条件相对不足,但政府支持力度大、经济较为发达、市场化程度高且体育产业发展良好,可参照政府-市场推动型路径。在这种路径下,该地区应该着力发展经济,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升赛事的市场化水平;政府财政应该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引导社会资金流入体育产业,提升当地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共同推动当地马拉松赛事的发展。
若某地区政府、经济、文化、体育产业这些条件都具备,依照无市场推动型路径的条件组合可以发现,在推动马拉松举办的过程中,市场环境的作用是可有可无的。对于这些地区而言,虽然当前取得的成果不依赖市场环境的好坏,但这样的路径与积极推动社会主体参与马拉松赛事举办的政策内涵相左。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适当尝试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优化市场环境,在确保结果发生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对体育财政的依赖,通过政府、经济、文化、体育产业的多方协作,积极调动市场力量,共同推动赛事的健康发展。
若某地旅游资源丰富、在校大学生数量多、市场化程度高但政府投入不足、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可依据文化-市场推动型路径来发展马拉松赛事,在这种组态下,该地区可以借助当地特有的文化资源助推赛事发展,将旅游景点融入赛事主题,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推动马拉松赛事的发展。此外,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在校大学生资源,大学生不仅能为赛事举办提供志愿者来源,而且因为大学生课余时间充足,接纳新事物的能力强,还构成了参与马拉松运动的主力军。在该组态中,市场环境能够弥补财政支出不足带来的影响,因此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市场力量参与运作赛事,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推动马拉松赛事的发展。
4.3 研究局限
首先,影响马拉松赛事举办的资源条件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分析了6个条件及其组态,之后的研究需要深度挖掘更多的影响因素(如区域地理条件等),以获取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的更为全面的原因;其次,本文仅选取了17个省(市、自治区)作为研究样本,所得出的3个组态能否适用于其他省份有待进一步研究;最后,本文是基于省级层面数据的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尝试从不同城市入手,以分析不同资源禀赋的城市如何推动马拉松赛事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