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4-01-22 17:27毛若冰刘保国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乡村振兴

毛若冰 刘保国

摘 要:传统村落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具象载体,蕴含着不同的人文风情、历史文化、生产形态,寄托了中华儿女在乡村生活中的乡愁情怀和情感记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保护文化遗产、建设美丽中国。但在实践中,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内生资源开发不足、过度开发破坏村落原有风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等制约因素,需要采取积极引育人才、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助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农耕文化底蕴深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珍贵的资源。传统村落是农耕文化中的代表性内容,在乡村文化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农耕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哲学智慧都凝聚在村落空间布局、景观环境中。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已经被放到乡村建设的突出位置,党和国家要求相关部门加快制定更加完善系统的保护方针和政策,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以有效延续农耕文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意义

(一)传承中华文明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具象体现,延续和传承了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村落积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给乡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珍贵的文化资源。地域性的农事节气、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风格千变万化的宅院民居、自然通透的农业景观等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标识都汇聚在传统村落里。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下,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进行研究,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

(二)保护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库”,承载着中华女儿不同历史时期的记忆和情感。其蕴含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支撑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乡村居民的精神支撑。党中央多次提到,要大力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深入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同样能够对乡村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三)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九大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需要充分发挥乡村各类资源和产业的优势作用,保护发展、活态传承古民居、古建筑等有形载体。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村落的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街巷文化等内容都会得到开发和利用,传统村落整体村风村貌也会有所改變,有助于推进和美乡村和美丽中国建设。

二、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内容

(一)村落建筑

传统村落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与生产建筑3种类型。居住建筑包括农家小院、住宅、卧房、仓库、厨房等,公共建筑包括敬老院、托儿所、卫生院、文化站等,生产建筑包括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的加工用房、厂房、塑料棚、农机修配厂等。这些建筑的特点是,建筑风格和布局与乡村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风水学原理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但是这些传统村落建筑的历史较长,年久失修,有腐蚀、坍塌的风险。基于此,需要加强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工作。

(二)村落街巷

街巷空间作为传统村落自然生长或规划发展的骨架,是村民和游客开展生产、生活和贸易等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传统村落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区域。近年来,居民生活方式革新和旅游经济发展不断改变着传统街巷空间风貌,传统街巷空间出现了功能退化、活力丧失、风貌衰退等一系列问题。保护传统村落的街巷空间就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科学把握传统街巷设计特色,保留传统街巷设计风格,在乡村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现实意义。

(三)村落民俗

村落民俗作为乡村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其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宗教与祭祀活动(庙会、祭祀、宗教节日等)、语言(方言、俚语、谚语等)、节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礼仪(婚嫁礼仪、丧葬礼仪等)、风俗习惯(农事节气、生活习惯、传统手工艺等)、传统艺术(地方戏曲、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这些民俗内容是乡村文化的鲜明标识,是乡村文化的基本要素。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对村落民俗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村落民俗保护与发展中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挖掘传统村落中蕴含的人文资源与民俗资源,保住传统村落的“根”。

三、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

传统村落“空心化”是指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造成传统村落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不合理分布,致使传统村落的人才、文化等资源出现空缺,形成“空心化”现象。这一现象主要有3种类型: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近郊村庄“空心化”,远离城市的远郊村庄“空心化”,村落整并之后在短期内村落之间衔接不畅形成的“空心化”。“空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与城乡二元体制和村庄建设规划不合理有关,给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带来了很多困境,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内生资源开发不足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存在内生资源开发不足的问题,一些偏远乡村的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乡风乡貌较为单一。村落中的房屋、街巷等建筑资源虽然有所保留,但部分村民已响应政府号召,集中搬迁到新建的民居建筑中,原有的民居建筑有的被拆除,有的则被闲置,相关管理者尚未申请将闲置的民居建筑改造成旅游景区、文化活动场所等,导致民居建筑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

(三)过度开发破坏村落原有风貌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离不开本土文化的奠基和助力。然而受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一些外出务工的村民对传统村落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对现代都市建筑十分向往,于是对传统村落民居建筑进行改造、扩建,导致邻里之间建筑风格大相径庭,村落整体风貌遭到了建设性破坏。同时,部分传统村落在开发中不够重视价值留存,对村落建筑大拆大建,标准化、同质化的建筑形态较为明显,甚至还造成了对村内绿色植被、草滩等的破坏,失去了传统村落的文化性和生态性。

(四)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街巷道路建设质量不高,使用低质量材料、不规范操作等情况时有发生,因而在使用中容易出现损坏和安全隐患;部分电网设备陈旧,变压器严重老化,危险性较高,电压偏低的问题也一定程度存在,给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带来了极大困扰;互联网普及率低于城镇,网络覆盖率还有待提升。由此可见,部分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滞后,亟须加快建设进程。

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路径

(一)积极引育人才

近年来,各地政府大力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很多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修复和保护,但人才匮乏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因此,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强对农村流动人口的管理,吸引人才回流,并积极培育本土人才。一方面,充分发挥新乡贤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外出求学、务工的人才返乡就业创业,组建新乡贤团队,或者安排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村干部、党员等群体,分别负责村落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体系建设等工作,逐步承担起村落发展的重任。另一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比如,邀请专业人员到村内开展互联网新人培训活动、互聯网技术分享会等,鼓励农村留守青壮年积极参与培训,以培育本土人才,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挖掘特色文化资源

只有充分挖掘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才能助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一方面,合理规划设计传统村落公共文化场所,为村民提供多样化的活动中心,满足村民的文化娱乐需求。比如,可将闲置的移民旧居申请改造成村级活动场所、民俗活动中心,重大节庆时可在这些场所举办特色活动,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鼓励乡村手工艺人、非遗传承者参照现实生活,在村内建筑墙面上进行文化艺术创作,以宣传本土特色文化。另外,还可依据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融合相关政策,举办一些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娱乐活动,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因此,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要注重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一方面,对传统村落的空间纹理做好顶层设计和细节规划,尽量从村内获取自然材料修建传统民居和街巷,避免使用钢筋混凝土等破坏性较强的材料,从乡村生态视角出发设计街巷的走廊、凉亭、活动区域及休闲区域等,从规划上降低破坏传统村落环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加强污染治理,实施分类治理。重点整治水源保护区和旅游风景区等人口流动大、密度大的区域,集中对这些片区开展污水、白色污染治理,安排专人进行监管。除此之外,还要健全垃圾集中治理体系。可以建立农村一站式生活垃圾收运站,以乡镇为单位创建一批示范生态村,积极推广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打造绿色、健康、可持续的乡村风貌。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需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整体空间规划和设计布局。一方面,保护传统村落生态系统,合理控制自然资源利用强度,统筹推进建筑绿色运行、维护管理和节能改造。可在规划修建村落民居、街巷时,参考绿色空间设计理念,将绿色元素、生态元素融入民居、街巷的人工生态景观片区中,构建现代化与生态化相融合的新格局。另一方面,推进传统村落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在公共区域设计排水防水管道;围绕村内道路沿线开展绿化美化行动,进一步改善传统村落生产生活环境。

五、结语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对传统村落进行有效保护和开发,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处理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保留传统村落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兼顾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晶玥,冀自杰,陈帆.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5):13-15.

[2]李田冉,段炼孺.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路径探析:以榆林市沙坪上村为例[J].建设科技,2023(12):105-108.

[3]盛丽梅,欧刚,赵胜兵.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调查研究[J].广西城镇建设,2023(3):30-35.

[4]王莎莎,塞尔江·哈力克.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策略研究:以新疆木垒县月亮地村为例[J].华中建筑,2023,41(9):119-123.

[5]石松平,程晓丽,苏玫瑰.池州市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与发展研究:基于乡村振兴的视角[J].铜陵学院学报,2022,21(4):49-53.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