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英
2020年12月3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活动(重庆分会场)在重庆江北嘴执法船舶码头举行(唐奕/ 摄)
2024年1月1日,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3周年,进入第四年,十年征程走完近1/3。
这是一场长期、复杂且艰巨的持久战,需打牢夯实思想基础、保障基础、能力基础、生态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总体目标是: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
2023年10月,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肯定长江禁渔取得的成绩,并要求禁渔的政策不能动摇,要坚决地继续做下去。总书记语重心长:“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抓一阵松一阵,稍有好转又动起歪念头。现在的长江只能说是‘大病初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支撑。”
当前,“强基础”阶段已收官,长江“十年禁渔”正式迈向“练内功”阶段。
“长江禁渔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禁捕秩序总体稳定。”2023年11月30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在上海调研长江禁渔相关工作时表示。
长江禁渔,涉及11.1万艘渔船、23.1万名渔民。数量庞大的退捕渔民生活得好不好,是禁渔效果关键衡量指标之一。
“鱼类资源总量明显恢复。四大家鱼等主要经济鱼类的种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性成熟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江豚、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水生动物的出现频率明显提高。”
据农业农村部官方数据,三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积极落实资金,对退捕渔民实行分类施策、跟踪帮扶。23.1万名退捕渔民就业帮扶和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退捕渔民总体满意。目前,沿江15万有转产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退捕渔民实现应帮尽帮,符合参保条件的22万退捕渔民实现应保尽保,已有4.9万人领取养老金。
2023年,农业农村部实施退捕渔民就业帮扶“暖心行动”和“十省百县千户”退捕渔民跟踪调研,将生活困难退捕渔民纳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范围,共组织水产养殖、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等帮扶培训15期,培训退捕渔民5100余人次,向退捕转水产养殖渔民赠送630万尾优质虾苗和4000册水产养殖图书,努力帮扶退捕渔民发展农渔产业。
执法监管是保障禁渔成效的有力保障。在这方面,人防与技防结合,专管和群管并重。
截至2023年10月底,农业农村部门共出动执法船艇2677艘次、执法人员28413人次。目前,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渔政船艇和执法车辆数量为禁捕前的3倍,视频监控前端探头数量为禁捕前的近10倍,持证执法人员为禁捕前的2倍,护渔员为禁捕前的12倍。2023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非法捕捞群众举报量和涉渔刑事案件同比均减少20%。
恢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是长江“十年禁渔”的最终目标。这方面成效如何?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2年)》(以下简称《公报》)于2023年10月12日发布。《公报》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呈恢复态势,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有所提升。
2022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土著鱼类193种,比2020年(同监测点位)增加25种。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刀鲚等资源恢复明显,刀鲚能够溯河洄游至历史最远水域洞庭湖,多年未监测到的鳤在长江中下游干支流和通江湖泊多个水域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长江江豚,其自然种群数量已达到1249头,与2017年相比,数量增加23.4%。在过去17年间的4次江豚科考中,其数量首次出现止跌回升,实现历史性转折。
长江水生生物科学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长江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西南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姚维志多年来关注长江资源与环境。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姚维志用了“4个明顯”来评价:“鱼类资源总量明显恢复。四大家鱼等主要经济鱼类的种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性成熟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江豚、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水生动物的出现频率明显提高。”
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效,与沿江15个省(直辖市)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密不可分。各地在推进相关工作中因地制宜、积极创新,亮点纷呈。
安徽省是15省(直辖市)中的典范,其突出特点为举全省之力、高位推进。
安徽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长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禁渔相关条款,相关部门出台补偿制度、执法长效管理、禁捕水域网格化管理、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政策,搭建起“十年禁渔”政策法规的四梁八柱。
建立禁捕退捕专项编制周转池亦堪称亮点。安徽构建沿江市县渔政管理动态调整机制,依法依规增加市县渔政人员编制,投入资金近4亿元,建立了省级渔政指挥中心和69个市县渔政信息中心,增加沿江市县85名渔政行政编制和522名渔政执法事业编制,取得良好效果。
在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江西省湖口县的做法值得点赞。
湖口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分界点、长江与鄱阳湖交汇要冲,拥有长江流域独特的“山江湖”生态禀赋和人文底蕴,是长江江豚等水生生物的主要栖息地和江湖连接通道。
湖口县从长江江豚保护着手破局,编制覆盖150平方公里的中国·江豚湾总体规划,全力推进长江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中心、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江豚湾”生态名片,建有320亩长江江豚湿地公园;此外,还设立了湖口长江江豚保护专项公益基金。
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效,与沿江15个省(直辖市)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密不可分。各地在推进相关工作中因地制宜、积极创新,亮点纷呈。
湖口县设立了全国首个保护江豚协助巡护示范点,对24公里长江岸线和30公里鄱阳湖岸线进行巡护,巡护里程已达17万余公里,累计观察记录江豚6000余头(次)、救护江豚等珍稀濒危水生动物50余次,协助渔政、公安开展相关大型联合行动达110余次,组织清理废弃网具及虾笼等达3万余公斤。
2022年12月,以湖口为代表的江西长江江豚保护案例,成功入选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2023年8月,湖口县成功举办首届“鄱阳湖之夜·江豚音乐节”。湖口县还参与打造新国风动漫电影《江豚·风时舞》,影片以长江江豚保护为主题,湖口县为主要取景地,计划于2024年1月20日在全国上映。
在渔政执法方面,湖北省宜昌市创新形式,打破部门界限,为流域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其模式有三字秘诀:
在执法方面,强化“联”字,在联合、联动、联查上下功夫,壮大部门合力;在办案方面,强化“合”字,农业农村系统与公安系统、司法系统内部各机关加强合作协同衔接,在禁渔涉刑案件的司法办理上拓展路径;在管理方面,强化“柔”字,宽严相济,柔性管理,实现打击整治和宣传教育有机统一。
有成绩、有亮点,挑战亦不容忽视。
《公报》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值总体仍处于低位。长江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等级为“较差”。赤水河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等级为“良”,沱江、嘉陵江、乌江和汉江为“较差”,大渡河和岷江为“差”。
调查显示,长江流域重点物种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推算葛洲坝下中华鲟亲鱼(指性成熟、可参与繁殖)仅13尾,未监测到自然繁殖;长江鲟监测到438尾,均为人工放流个体,无自然繁殖个体。
此外,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外来鱼类23种,与2021年相比,新监测到拉氏大吻鱥、短盖巨脂鲤、云斑鮰、伽利略罗非鱼、绿太阳鱼和虹鳟等,外来物种种类有所增加,存在一定入侵风险。
姚维志尤为关注珍稀鱼类的相关数据:“多数常见经济鱼类属于长江的基础性资源,适应性强,或者增殖放流数量较多,一禁捕便快速恢复。珍稀鱼类的生活史复杂,需要多样化的栖息环境,尤其产卵期对环境条件的需求更高,这些种类属于更重要的指标性资源。”
所谓鱼类生活史,指鱼类个体从受精卵发育到成鱼,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华鲟是长江珍稀鱼类中具有复杂生活史的典型案例。
中华鲟有“长江鱼王”之称,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曾与恐龙同时代生存,为我国独有的古老鱼类,个体寿命可达40龄。过去40年间,长江中人工放流中华鲟近800万尾,但从2017年至今一直未监测到它的自然繁殖。
姚维志表示:“栖息地的恢复对保护珍稀鱼类有着重要意义,其中水系连通性至关重要。”
比如,中华鲟生在长江,长在大海,在性成熟期长途跋涉从东海洄游至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产卵,又携带幼鱼旅居大海,在长江的洄游距离可达2800公里以上。但长江水系大量水电、防洪及城市景观等工程对于河流连通性有着巨大影响,中华鲟无法完成生活史,自然繁殖群体持续萎缩。
在《公报》中,赤水河是唯一的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等级达到“良”的水域,明显优于其他水域。这一成绩的取得,整治小水电、恢复河道连通功不可没。
赤水河位处长江上游,流经云贵川三省,是长江上游珍稀物种繁衍生存的家园,3000余种物种在此休养生息。赤水河是率先试点全面禁渔的一个水域,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干流沒有闸坝阻隔的长江一级支流。
近年来,为打好赤水河流域生态修复阵地战,四川省制定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方案,流域内132座小水电站除保留1座外,目前已退出113座(其余2024年底前全部退出),取缔拆除28座非法码头。在贵州遵义段,187座小水电站已退出135座,其余52座下放生态流量。赤水河的连通性得到恢复,珍稀鱼类洄游通道畅通,鱼类的栖息地范围明显扩大,栖息地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2023年6月27日,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合作的繁育基地内,长江鲟幼鱼生长良好(王曦/摄)
“禁渔是必要的、有效的手段,但仅靠禁渔,恐怕很难彻底‘治愈’长江水生生态,必须统筹其他综合手段。”姚维志呼吁,及时从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层面解决各种新出现的问题,并尽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该法的现行版本为2013年修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正式施行对于长江流域保护意义重大。它历经三次审议后通过,是首部以国家立法形式颁布的河流流域专门法,开启了长江流域保护的新格局。
该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距离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相隔仅2个月。该法明确要求,建立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组织开展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当年底,《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办法》发布,评价指标涵盖鱼类状况、重要物种状况、生境状况三方面,包括14个必选指标和16个参考指标,鱼类种类数、重点保护物种、水体连通性3个指标为关键性指标,外来入侵物种指标为必选指标之一。
这是我国针对大河流域水生生物状况建立起的、第一个有相对成熟理论指导和相对健全实践支撑的评价指标体系。其背后是一个庞大的资源监测调查网络体系,包含一个部级监测中心、15个沿江省(直辖市)的省级监测站和700多个监测点位。
2023年6月,一套给长江流域水生态“打分”的新考核机制问世。生态环境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文件规定,2022至2024年开展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并确定考核基数,2025年开展第一次考核。考核指标共有14项,省域水生态综合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和一般3个等级。
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永会表示,该文件的印发,标志着我国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迈向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
唐仁健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认真总结“三年强基础,顶得住”进展,系统谋划推进“十年练内功,稳得住”工作;要针对长江禁捕新问题新挑战,加快提高沿江县市执法监管能力,多措并举强化长江水生生物保护,抓实抓细退捕渔民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安置保障政策落实和就业帮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