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怡,李义勇
(1.山东理工大学档案馆,山东 淄博 255000;2.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山东是中国慈善思想与活动的发源地[1]581,是传统慈善文化高地。 近代山东灾害、战事频发,灾民、贫民、难民、流民等弱势群体大量涌现,是慈善活动开展较多的地区,特别是首个由国人创办、规模巨大的民间慈善组织——世界红卍字会就始于1921 年在山东创立的道院。 同时,近代山东接触西方文化较早,19 世纪60 年代,烟台成为开放口岸;1898 年,青岛、威海分别被德国、英国租借,西方传教士的活动更是遍布山东。传统齐鲁慈善思想在中西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逐步由传统向近代嬗变。 因此分析这一时期山东慈善思想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思潮的交互影响下的发展变化,总结、挖掘近代山东慈善思想的核心内容与价值,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有关近代山东区域慈善的研究从时间上看,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近20 年;从数量上看,成果较少,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到的有效文章仅10 余篇;从内容上看,多集中在慈善史、慈善救济、慈善机构等方面。 主要研究成果有:探讨了山东的慈善教育问题[2],介绍了晚清山东慈善机构的分布、功能和作用[3],论述了山东红卍字会的缘起和慈善救济活动[4],研究了近代山东重大灾荒的救济活动和慈善救济机构[5],阐述了山东红十字会的发展史、救护赈济活动、社会影响及启示[6],探析了晚清山东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7]。 学者们针对近代山东慈善的研究重点多集中在慈善组织和慈善救济活动等表象,而对深藏在表象之后的引领慈善组织及其活动的近代山东慈善思想的专题研究涉猎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个别学者在研究成果中有所提及,更谈不上系统、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本文力图准确揭示近代山东慈善思想丰富内涵与精神特质,并将其与现代慈善事业相结合,探究其在完善社会救助机构和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的法治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等过程中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任何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离不开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社会实践,慈善思想亦不例外[8]。近代山东作为开埠较早的省份,遭受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疯狂掠夺,贫民数量与日俱增;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种类多、范围广、危害大,灾民问题严重;境内战争频发,侵华战争、农民起义、军阀混战等各种战争此起彼伏,难民数量日益庞大。面对贫民、灾民和难民不断增加的救济需求,近代山东地方政府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因国库亏空、腐败严重、救济模式落后等原因,救助效果不如人意。 在这种形势下,慈善界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慈善救济,开展了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尝试,涌现出以盛宣怀、吕海寰、丛良弼等为代表的一批慈善人物,近代山东慈善思想也由此萌发并逐渐形成。
在传统教养思想的基础上,近代山东的教养思想产生了重大变革。 慈善救济工作不再一味地向养倾斜,简单地追求向灾民、贫民、难民赈济钱粮以解决其一时之需,而是转向着力教授他们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使其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实行教养兼顾的救济方式。
1.未成年人教养思想
近代山东的慈善教养思想首先在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慈善组织中得以体现。 1877 年,在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创设的孤儿院中,他将孤贫儿组织起来,学习新式工商业技能,如铁工、木工、纺织、丝绸和制作绳索等。 同时,他还建议当地政府提供土地、房屋和经费,用于筹建新型学校,并根据智力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向智力较好的孤儿传授知识;向智力稍差的孤儿教授新式工商业技术。
随着新的教育制度的实行及西方教养理念的传入,教养并重、以教为主的慈善思想在山东本土慈善界蔓延开来。 为了加强对未成年人技艺的培养,同时注重其读书与德育、体育的并进,山东慈善组织在其机构内附设学校和工厂的情况较为常见。 如济南市救济院的孤儿学习国文、算学、常识、武术、国语、体育、唱歌、习字等科目,救济院内设有制鞋、音乐、织席、织布各组,使男孤儿半工半读,以期学成致用,并计划添设缝纫组,为女孤儿谋出路[9]357。
2.成年人教养思想
传统慈善多关注物质上的救济,短期成效显著,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且在很大程度上使贫民养成了依赖心理。 因此,通过技能培养使被救济者具有自养能力,成为近代山东慈善界认同的救济理念。 在政府的倡导下,山东各地纷纷建起工艺局、习艺所等教养机构,其首要任务是教养贫民。 在宋雨亭任院长时期的青岛救济院济良所中,娼妓、婢女、姬妾等流落无依之妇女除学习常识学科外,还实习烹饪、缝纫等技艺,教养期3个月。 1934 年5 月,济南市市长闻承烈在总结本市救济事业时指出,“吾人理想之救济院,乃一广大之场所,能尽量收容市内贫民,内有各种工艺及设备,足供贫民学习,以期教养兼施,使贫民进院如进一公费之初级职业学校,既能解决生活问题,又能学习技能”[9]355。
清末民初,公民的概念被引入后,开展公民教育的呼声随之而来。 慈善界在思考公民意识对慈善教养的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慈善技艺教养虽可以给予贫民自养的独立能力,但其道德感化作用甚微,因此提出公民教养的思想,倡导通过对被救济者实施公民教育,培养其独立人格,养成“为公利以抑制私利,为全体以牺牲个人”的公民所需之道德,并将其付之于实践。
以工代赈的救灾方式因具有救济灾民和进行生产建设的两全性,在中国救灾史上被广泛采用。 近代以来,山东的以工代赈不管是实施主体还是采用方式都有了较大的改变。 传统社会中,工赈多由政府举办,民间组织因其实力较弱,较难开展。 近代山东政府财政力量日益空虚,民间组织自行举办大型工赈的比比皆是。 历史上以工代赈多实行筑堤、修河、开渠、筑路等方式,近代采用的方式更为多样化,主要包括修路、建房、修堤、植树、灌溉农田、开垦荒地等。 其中的典范,当属1921 年华洋义赈会对山东特大旱灾采用的以工代赈。 通过此次救灾,工赈被当作“最科学原则及最适于实用之救灾方法”受到重视[10]。 之后华洋义赈会总结出办理工赈的五项原则:一是对灾区之难民不空施以金钱;二是对灾区之难民,不空施以粮食;三是凡壮丁及能工作之人,皆应从事相应工作养家糊口;四是于粮食缺乏之地,应以粮食为工资,其他也可酌量施以金钱;五是工资应按工作单位核实施给[11]。随后,慈善界对以工代赈进行思考,逐渐形成了工赈事宜应具有计划性、组织性、长远性且程序科学的理念,展现出了近代工赈思想的先进性。
传统慈善因多为宗族慈善、家族慈善,并不太注重宣传。 近代以来,随着慈善逐渐突破家族、宗族、地域的界限,如何唤起民众的慈善之心,进行跨界救济,成为政府和慈善组织思考的问题。
日益发展起来的纸质媒体、声像媒体等新兴媒体和曲艺、说唱等新兴艺术表现形式,因其具有受众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逐渐进入慈善界的视野,成为宣传慈善的重要手段。 丁戊奇荒期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投书《北华捷报》《万国公报》《申报》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报刊发表劝捐书,介绍山东等地的严重灾情,呼吁上海及各地口岸绅富客商捐款救灾。 1927 年,何宗莲以红十字会济南分会会长的身份主持山东全省临时饥民庇寒所募捐游艺大会筹备工作,11 月,游艺会在商埠公园举行,京剧、文明戏、大鼓、菊花展览会、魔术大会、古玩展览会等节目繁多,场内人山人海、 热闹非凡, 募集款项达47000余元[12]。
从宣传主体看,除了慈善人物、慈善组织和政府机构外,各大纸质媒体也加入了宣传慈善思想、募集善款的队伍。 如针对1935 年的黄河水灾,济南的《山东民国日报》《华北新闻》等报纸连续刊登募捐启事,代收捐款。
义塾是传统社会中最为普遍的带有慈善性质的教育机构,其主要功用为劝善和化俗。 与传统的义塾相比,近代慈善学堂挣脱了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为得不到教育的贫苦百姓和适龄女子,提供了免费且平等的教育资源。
1.女子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慈善的教养对象多为男子,女子不被纳入教养范围。 西方教会女子学校的创办,为女子接受教育作出了示范。 1885 年,北美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狄乐播在潍县乐道院创设了只招女生的文美书院,这也是继1862 年倪维思创立山东第一所女子学堂——登州女子学堂后,山东第一所初具规模的女子中学。 教会女子学校不但赋予了女性同男子一样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开启了本土慈善界对女子教育的思考和实践。 近代山东地区的城市、城镇乃至偏僻的乡村,都出现了多种免费性质的女子学校,尽管招收的人数还比较有限,却为贫困女孩提供了学习的机会[2]。 1924 年,丛良弼创办的良弼小学开始招收女生,开蓬莱男女学生共校之先河。
2.平民教育思想
近代以来,众多的慈善组织和人士认识到贫民问题是近代山东面临的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治的有效方法即为教育,必须从普通的学堂教育中跳脱开来,拓宽教育对象,倡导平民教育,从而使贫民的智识和技能均得到培养,以掌握相应的生存技能,脱离贫困的境地。 20 世纪初,山东众多组织积极参与到平民教育活动中来。 1916 年,由澹台玉田、万坤山等人发起成立的烟台镇教育会创办平民学校,设29 所分校,100 个教学班,首招学生2079 人[1]366。
传统社会中的慈善事业主要通过伦理道德进行规范。 伦理道德作为软性制度,极大地依赖于个体的自我修养,因此这种规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近代以来,硬性规范措施的缺乏使慈善组织良莠不齐,有的鱼目混珠,假借慈善名义,谋求个人私利,败坏慈善名声,影响募捐效果;有的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所行善举无根据、无统计、无报告,使救济质量大打折扣。 近代山东慈善组织逐渐摒弃封闭、落后的传统管理理念,追求组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慈善制度思想和慈善立法思想应运而生。
1.慈善制度思想
慈善制度思想主要用于规范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包括救前调查、财务稽核和自我监管等理念。 救前调查制度是慈善制度思想的创新组成部分,主张对救济对象进行细致的调查了解,调查方法和步骤强调从一般到特殊,既要注重对整体社会状况的宏观调查,又要注重对救济对象实际情况的微观调查。 1920 年,山东西北部旱情严重,山东灾赈公会会长吕海寰派干事分赴各地灾区进行实地调查,并要求“按灾民多寡,定赈款等差,电嘱各县派员领放,由会派人员监察”①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工商(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版,第390 页。。 随着近代救济活动数量逐渐增加,捐赠账目管理、财务收支日渐繁琐,财务稽核理念也应时萌发。 首先,贯彻内部牵制思想,设有专门的会计和出纳负责机构财务支出;其次,采用征信制度,或将捐款人姓名、捐款数额及用途印成小册公之于众,或通过报刊等媒体公布慈善组织财政收支状况。 近代山东慈善组织采用严密的自我监管奖惩机制,确保组织成员遵纪守法、组织工作规范高效,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如青岛市立救济院为加强内部监督,在办公室设总务一组,负责对内部各部门的稽查和职员的考核,考核奖惩的内容包括工作计划、业务联系、救济事业的成果等[13]。
2.慈善立法思想
传统社会虽有慈善立法,但并不占据主要地位。 近代以来,随着慈善事业的全面发展、救济范围的逐步拓宽和慈善组织的日益壮大,许多旧有的慈善救济法规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宜,尤其表现在由于没有统一之精神,慈善团体缺乏联络,各自为政,甚至相互竞争。 为了保障慈善事业持续、良性发展,慈善界积极主张由政府对慈善事业进行引导和管理。 在这样的呼声下,政府陆续制定并健全社会救济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慈善事业走向规范化、法制化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例如,1930 年,青岛特别市为加强对当地慈善组织的管理,颁布了《青岛特别市私立公益慈善机关注册暂行规则》,以期规范慈善团体注册和撤销等事宜,扭转慈善机构数量庞杂、管理混乱等现象。
近代义赈思想既强调民捐民办的救济模式,又提倡官义互济的救荒理念。 民间性是近代义赈与传统义赈在性质上的最大差异。 晚清义赈大多缘起于严重的自然灾荒,江南士绅正是在目睹丁戊奇荒惨状后,基于仁爱理念创办义赈。 宋代以后,道教的善恶报应观成为普通民众心中根深蒂固的慈善伦理思想。 丁戊奇荒中,郑观应刊印《救灾福报》,宣扬汉代以来修德获报的事迹,劝导广大民众积极捐款捐物,有效推动了救济工作的开展。
义赈思想虽然强调民捐民办,但并不排斥官方力量的介入,甚至提出义赈与官赈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救济理念,认为在募捐、查赈、放赈等诸多环节中,两者均可实现合作共赢。 在募捐之时,义赈可以帮助官赈缓解救灾财力不足的问题;在查赈之时,官赈可以委托义赈之人前往灾区勘查界定灾情,避免激化政府与灾民的矛盾;在赈济之时,官赈可以与义赈通力合作、共同赈灾。 1891 年,时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道员的盛宣怀在开展小清河疏浚工程时,创造性地把义赈与工赈相结合,用募集到的义赈资金招募灾民,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疏浚河道;同时起用严佑之、施则敬等义赈同人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参与工程建设,促成了官义合作[14],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博爱理念下,初期来山东的西方传教士萌生了慈善医疗的救济思想。 据《中华归主》1920年统计,“在山东新教差会办有28 处医院,36 处诊所”,1939 年天主教会在山东开办21 处医院,81 处诊所[15]。 教会早期创设的诊所、医院大多免费或酌情收取少量药费。 一战后,随着教会经费短缺情况日益严重,山东的教会医院大多实行收费制度。 为了维持慈善性,教会医院采取了分级收费制度,即对入住高级私人病房病人收取高费用,对普通病人收取低费用,对贫困病人免费。除了救治本院病人,本着救死扶伤的理念,教会医院还开展了社会医疗服务。 例如,齐鲁大学医院在成立初期就附设社会服务部,负责管理病人费用的减免及病愈出院病人的访问和治疗效果的统计工作[16]。
随着西方教会医院的兴办和西医技术的传入,慈善医疗思想逐步被山东慈善界接受并采用,进而开始创办着眼社会公共利益、为大众提供医疗服务的新型慈善医院。 新型慈善医院秉持仁心爱物的观念治病救人,具有公益事业属性。 如济南红卍字会下设的医院以宏大的规模、完善的设备吸引社会各界前来就医,以达到以有力者所收之医金,补助平民费用的目的。 除了治病救人,如何为社会公众服务也是新型慈善医院考量的重点,医院一方面推广中西方医药科学,促进国民对社会公共卫生的认知;另一方面将医疗救济融入地方公共事务,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
近代山东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近代山东慈善思想既是对传统齐鲁慈善思想的改良,又是对西方慈善思想的本土化,因此它具有不同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慈善思想的独特性。
公民性是指在一个社会整体中,社会成员表现为共同体形态,这种共同体强调社会成员彼此之间的互惠关系和帮助他人的良好意愿[17]。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的民族意识被逐渐唤醒,近代山东慈善思想也逐渐摆脱了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的束缚,将关注面从个体、血亲、宗族扩大到社会整体福祉,形成公民互助互爱的集体共识。 在传统的慈善救济中,施济者和受济者之间存在人格的不平等,施济者往往将对受济者的救济看作是一种恩赐。近代山东慈善思想则强调对政府而言,慈善救济是其应尽的责任,而不是一种施舍;对国民而言,慈善救济是其应履行的义务,应当本着互助的原则参与救济。
传统的慈善思想注重急赈与施养,具有典型的临事性和临时性,虽可解燃眉之急,但却治标不治本。 近代山东灾害多发、战乱不断,在赈济资金日渐紧张的情况下,救急不如救贫的慈善理念逐渐被山东慈善界接受并实践。 与传统慈善思想相比,近代山东慈善思想更注重对民众的根本救济,以实现救灾救彻。 对失去土地的灾民,倡导实施土地回赎的措施;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灾民,倡导实施工艺技能的培训;对贫困的小本经营者,倡导提供一定数额的贷款;对孤贫孩童,提倡教授科学知识和技能。 所有这些理念,注重慈善事业的长期效果,关注受救者自立能力的培养,期待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民安康,展现出近代山东慈善思想明确的社会使命和社会关怀。
近代山东慈善思想中蕴含着救贫于亡然不如防贫于未然的理念。 在防灾理念的指导下,山东慈善界实施了一系列的积极救灾策略。 首先,针对晚清山东水旱灾害频发等问题,提出兴修水利、治理河道、凿井灌溉等方法;其次,采取封固山林、植树造林、严惩毁林等措施,防止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再次提出重整仓储,劝导鼓励各地绅民积极捐赠谷物以备荒;最后,提倡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以提高粮食产量。 防灾理念在积极预防灾害、增强防灾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防御作用,展现出近代山东慈善思想的防御意识。
近代山东慈善思想中蕴含了诸多公开、透明的慈善运作理念。 首先,在机构管理层聘任方面,实行轮值制,即聘用公正且有声望的地方绅士组成慈善管理集团,轮流任职,从事赈灾事务,协助救济工作,监管财务运行,确保所捐募的资金用到实处;其次,在岗位设置方面,主张采取分工协作的方法,设有专门的会计和出纳,负责管理机构的财务收支;再次,在制度建设方面,除了要实行严格的会计制度外,还应普遍建立严密的监督体制;最后,在信息发布方面,要求定期将所收款项的使用情况登报向社会公布。 正是在公开透明原则的支配下,近代山东慈善组织才得以生存、发展,并逐步壮大。
传统慈善救济以忠、孝、节、义为标准来确定[18],这映射出传统社会中明显的等级概念,即臣对君要忠,子对父要孝,妇对夫要节,对朋友要义。 清末民初,“于民治社会中,人人均须平等,自重人之独立精神”①参见梁维四:《慈善政策论》,刊载于1930 年第5 期《中国建设》。的思潮开始传播,人类人格的平等逐步得以认同。 近代山东慈善思想也从社会平等和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萌生了女子、平民等应平等接受教育的理念以及妓女、罪犯等应平等得到救助的理念。 平等理念在近代山东慈善思想中的融入,促进了施济者和受济者之间社会关系平等化,扩展了接受教育和慈善救济的范围,推动了对社会个体人格的尊重和弱势民众身份公民化的认同。
鸦片战争打开了近代中国的国门。 西方列强在入侵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近代以来,山东慈善界开始思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慈善救济。 首先,慈善教养思想强调进行科技教育以开民智,向未成年人教授算术等课程;向成年人教授机器生产的相关技艺;其次,慈善组织吸收科技慈善的理念,提倡采用科技救济的新方式,开设织布工厂、制鞋厂等新型慈善公益机构;最后,慈善医疗思想主张采用先进的医疗设施和救济方法治病救人。 近代山东慈善思想立足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将扶危济困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不再局限于维护社会的稳定,而是放眼于推动整体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在慈善救济活动中,近代山东慈善思想发挥了积极作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在当今社会,它为构建正确的慈善价值观、增强慈善组织公信力、健全国家慈善事业、促进慈善文化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人性基础,对公民道德思想体系建设和国家慈善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慈善价值观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慈善的认识、判断、了解和感知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参与积极性[19]。 目前,国民的慈善价值观存在对慈善活动了解较少、对慈善活动关注度和参与度不高、对慈善机构信任度偏低、参与慈善活动具有功利性等问题。 因此应在借鉴近代山东慈善思想和加强慈善文化宣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正确的慈善价值观,即认为慈善是一种责任,一种自觉的行为;对慈善行为的考量,不在于给予多少,而在于有没有一颗同情和善良之心或一颗责任心,且这种责任是不求回报的。 构建正确的慈善价值观应注重培养国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即把慈善看作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人人慈善的格局。 人人慈善将有效消减民众慈善行为中的功利意识,大幅提升国民慈善事业的参与度。
近代山东慈善思想具有公民性的特点,它突破了传统的血缘、宗亲关系,超越了个体的自我认识,认为救济贫困是每个国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应形成国民相互善待的集体共识。 这与正确的慈善价值观中倡导的国民社会责任意识不谋而合。 因此,近代山东慈善思想对正确慈善价值观的构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加强对近代山东慈善思想中慈善责任意识的传承和弘扬,将其根植到当代国民的头脑中,形成人人慈善的良好风尚。
公信力是社会对一个组织的认可及信任程度,是为其使命而进行报告、解释、辩护和接受质询的责任,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一个组织面对时间差序、公共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的一种对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20]。离开公信力,慈善事业不可能持续发展,可以说,社会公信力是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的生命。 目前,部分慈善组织其公信力遭到质疑,也极大地挫伤了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 因此,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已迫在眉睫。
1.完善慈善组织自身建设
近代山东慈善制度思想主要用于规范组织内部管理机制,为当代慈善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当代慈善组织可借鉴近代山东慈善制度思想,加强组织内部规范管理,完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促进慈善组织规范化运行,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实现慈善组织的健康、良性、持续发展。 参考财务稽核理念,建立既自觉执行内部监管又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公众及时、准确地了解善款善物的救济和使用情况,在社会监督和公开透明的加持下,不断提升组织的公信力。
2.建立慈善监督长效机制
组织公信力的获得,不仅取决于慈善组织内部的监督机制,而且源于外部的社会监督与环境约束以及法律规制[21]。 近代山东慈善立法思想主张通过外部法律法规监督、管理慈善组织良性运行和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制定了“信息公开”专章,明确了慈善信息公开内容、公开周期,使中国慈善事业在信息公开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现阶段,应积极借鉴慈善立法思想,完善慈善组织监管法规,让更多民众参与到慈善监督中。
慈善事业具有弥补各种制度安排的缺漏,调和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维系经济健康发展及提升公众社会责任与社会文明程度的功能[22]。 因此,在现阶段社会转型时期,保障慈善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对缓解社会矛盾、凝聚人心民意、提升公民道德素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建立慈善救助联动机制
近代山东慈善思想强调不论是对政府还是对国民,慈善救济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在当代慈善救助过程中,我们不能只依靠政府、组织、个人中单纯某一方的力量,而应充分发挥政府、组织、个人三者各自的优势,建立政府、组织、个人三者联动的救助机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组织和个人为主体的救助格局。 对于政府救济不能惠及之处,应由组织和个人进行有益的补充。 同时,应以丛良弼、宋雨亭等近代山东慈善代表人物优秀事迹为例,加强对组织和个人慈善责任意识的培养。
2.推动慈善事业持续发展
近代山东慈善界将教养思想和公益教育思想引入慈善救济活动当中,使慈善活动达到了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国民的公民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 这种标本兼治的救济方式,为现阶段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启示我们应按照治本为主、治标为辅的原则建立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当代慈善救助策略,并积极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在及时解决当前慈善救助困难的同时,逐步提高对未来困难的解决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指出“国家应采取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慈善公益宣传活动,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慈善文化传播的目的是延续优秀的慈善思想和理念,形成人人慈善的正确慈善价值观;承继优秀的慈善法规制度,促进慈善事业制度化、法制化;传承慈善思想责任担当意识,加强对慈善事业的监管与调控。
1.拓宽慈善宣传渠道
近代山东慈善思想的宣传理念提倡利用新兴媒体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开展多渠道慈善宣传工作。 新时期的慈善宣传工作应以此为鉴,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新旧媒体的优势互补,构建慈善文化传播新平台。 通过建立互联共享机制,实现各种平台资源和要素的实时共享和有效整合,平台终端和技术手段的相互融通,形成向上可以联合中央媒体平台,向下可以连接自媒体分端的全新传播平台。 同时,应注重根据受众的行为习惯,为不同的群体订制不同的传播渠道。
2.扩大慈善宣传主体
近代山东慈善宣传主体众多,除了个人、慈善组织、政府机构外,各大媒体均积极参与了宣传工作。 当代慈善是面向全社会、全人类的事业,每个公民都可以自愿参加,慈善需要人人,人人皆可慈善。 慈善活动是对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是社会力量自愿通过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多种形式使社会财富流向社会贫弱群体的再分配过程[23],对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宣传慈善文化,不仅是慈善组织和专业媒体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选择。 通过政府主导,慈善组织和专业媒体引领,人人积极参与的传播方式,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敬老慈幼的传统慈善美德才能有效地植根到民众的意识里,形成人人慈善的良好格局。
近代山东慈善思想是近代慈善界在山东开展慈善救济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以保障慈善事业良性发展为目标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于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 因此应取其精华,服务现实,不断推进我国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进程和治理能力的完善,推动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大幅提升,促进社会公众公平正确慈善价值观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