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俊生
(天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宝坻手织布区并不仅限于宝坻一县,而是涵盖了宝坻县、香河县和三河县在内的手织布区域,是一个以宝坻县的新集镇、香河县的渠口镇和三河县的皇庄镇三镇鼎足而立为中心,囊括了宝坻县城城关镇、新安镇、林亭口镇、大口屯镇、黄庄镇等和香河县的渠口镇、刘宋镇等以及三河县的皇庄镇、夏垫等所辖的各个村庄在内的纺织区域。根据北宁铁路局的经济调查报告,得知宝坻手织布区的“土布以香河、宝坻、三河为最盛”。①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一》,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1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87 页。该地区自古以来一直有纺纱织布的传统,并以家庭经营为主,不仅训练了一批技术熟练的劳动力,还使这一手织布区在清末就有“宝坻大布窝,香河小布窝”之传说,当时,这一大一小布窝的“年产商品土布超过200万匹”。②天津市档案馆、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第971 页。
有“小布窝”之称号的香河县,“自宝坻县盛行纺织后,本县临近各村镇,均先后仿效”,③王葆安等修,马文焕等纂:《香河县志》,1936 年版,第187 页。“年来改用铁轮织机,土布以外,并能织市布大线者各种,与舶来品无异,行销京津口北等处”,④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二》,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1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558 页。该县“二三两区各村镇织户达2 500 户,以此为农间副业者,男1 800 人,女8 200 人,……产量年约2 500 万匹,共值150 余万元”。⑤王葆安等修,马文焕等纂:《香河县志》,1936 年版,第108 页。香河县志还记载:“渠口镇集市,洋线土布为全县之冠,交易极旺;刘宋镇土布洋线交易甚盛。”⑥王葆安等修,马文焕等纂:《香河县志》,1936 年版,第190 页。与香河县一样,三河县手织布业的发展也是从仿效宝坻开始的,并且成为宝坻手织布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县“各大镇如皇庄、夏垫、高楼、张各庄、马坊及县城内,均有布庄收买”①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二》,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1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12 页。,显示了手织布业的盛况,其中最出名的是皇庄镇,不仅大部分村民以织布为生计,而且在布匹贸易方面,“就皇庄一镇而言,每集有三千匹交易”。②方显廷、毕向辉:《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方显廷文集》(第3 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年版,第148 页。“一遇集期布市踵趾相接,土布畅销于古北口外。”③三河县志编纂委员会:《三河县志》,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 年版,第222 页。
探究宝坻手织布区兴盛的原因,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
随着天津工业化辐射效应的扩散,“庚子年间,新式织布机由天津运入宝坻”④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北省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 年版,第4 页。,“至民国四五年,乡民织布渐改用铁轮机”⑤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三》,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2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590-591 页。,“宝坻布匹,光绪末年后销售始盛,盖是时宝坻已以新式织布机矣”。⑥方显廷、毕向辉:《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方显廷文集》(第3 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年版,第145 页。这说明,从20 世纪初到1916 年间是织户逐渐放弃了传统的掷梭木机改用铁轮机的时期,也是织布的生产工具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该项机器最早购自日本,后织大件者改用天津自制者,织小件者仍用日货。”⑦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三》,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2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591 页。“当时天津的田村、佐佐木、郡茂等日商洋行,就是以输入并贩卖织机以及织机零件为大宗的商行。”⑧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 年版,第415 页。后来,当地“仿照天津纱厂而设,其机器属于木之部分,为该县木厂所作。其铁轮及零件等,亦即县中铁厂出品。其余所用物件,为该县木厂所作”。⑨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 年版,第202 页。在三河县,“土布织造完全用国产木机,及国产铁轮机,每架价额约十五六元,零件由天津购置”⑩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二》,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1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12 页。。织机的更新是宝坻手织业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开始,不仅是生产工具的变化,还引起了生产力的发展。铁轮机“比起以双手投梭打纬并用卷布送经的旧式木机,动作要快若干倍,每分钟打纬数在12 以上,每日可织布8 至1 尺之多,且以无须用手来投梭,因此布面可加宽至2 尺2 寸以上,而且仿制进口的宽面洋布”。⑪吴知:《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年版,第11 页。可以看出,织布工具更新后,布的宽度、产量、效率都有了明显提高,当然这种提高的背后也是因为织户放弃了传统的自家纺织棉纱而节省了劳动力。据调查,1932 年仅宝坻县“有铁轮木机一万五千七百余架,平均(每户)机器一架,每年共出布四百七十余万匹,计宽面布八十余万匹,窄面布三百八十余万匹”。⑫《河北各县特产调查》,《益世报》1932 年10 月16 日。且花样不断翻新,质量不断提高,种类不断增多。总之,铁轮机取代木机,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品的竞争力,为正在逐渐扩大的市场提供了足够优质的商品。
大约从19 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宝坻当地织布家庭开始使用机纱做原料进行纺织生产,“当同治末年(约1870 年)……宝坻的水线布已经崭露头角而得到消费者的好誉”⑬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二》,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1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562 页。,这种水线布是用机纱所织的一种新型的改良土布(仿洋布)。庚子事变之后,机纱开始被广泛使用,“一切华洋贸易禁例尽去,洋纱始渐侵入华北。宝坻位于玉田林南仓镇西南,该镇乃天津通热河、赤峰之孔道,因此不特天津所运外来洋纱得长驱运入宝坻,即华北本部自纺棉纱,该县亦得资用”。①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 年版,第414 页。由此可见,在新的纺织原料获取方面,宝坻县在地理位置上占有先天性优势,在此后的三十年里,土纱渐渐被机纱代替。香河县最大的两个手织布中心渠口镇和刘宋镇所用纱线皆由本县资本最大的商号提供,纱线“系天津或上海各纱厂所制造者,均在天津购买”②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二》,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1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562 页。,“平均每年由津来线,约四万包上下……以二三区占大多数”③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一》,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1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14 页。。三河县的手织布中心皇庄镇所用原料“多用十支及二十支棉纱,系天津华新、北洋或上海申新厂出品,每年需用数量约四五十万包”④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二》,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1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12 页。,共计约五六十万斤,皆采购自天津。机纱的充足供应为宝坻手织布区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原料保障,在新的铁轮机的带动下,手织业市场逐渐繁荣,很快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到1911 年,仅宝坻一县布匹的产量就达“480 万匹”⑤周飞舟:《制度变迁和农村工业化:包买制在清末民初手工业发展中的历史角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62 页。,其他两县的产出亦颇丰,这种繁荣的情况一直持续至九一八事变前夕。
由此可见,工业化进程下技术变迁所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机纱与铁轮机的输入激活了乡村手织布业,仅在宝坻县,“人民恃织杼以维生活,故土布之产,由久矣,然昔时须纺织兼工,极为辛苦,今则有棉纱成线,且用轮机速而省力,是以日形推广,县境一三八九十等区,比户业此,昼夜机声嘎嘎,邻里相闻也”。⑥《河北各县特产调查》,《益世报》1932 年10 月16 日。到民国时期,“县内农家纺线手织业亦广泛,拥有铁轮木机和人工纺车的农户到处可见”⑦宝坻县志编修委员会:《宝坻县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年版,第334 页。。到三十年代,作为宝坻手织布业中心的县城设有布业、线纱业同业公会,手织业28 家,资本低者千余元最高1 万元,亦有土布业兼营棉纱、籽棉、颜料者,“全年交易总额上布83 000 余元,棉纱3 600 元,籽棉万余元。最大商号广源布店,在南街”⑧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三》,北宁铁路局,1937 年版,第1081 页。。所以,新式织布工具铁轮机的引进和新式原料机纱的广泛使用是宝坻手织布区兴起繁荣的先决条件。
制度的变革是所有变革中极具决定因素的力量,它能为新的生产工具的广泛应用提供良好的平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机纱和铁轮机之所以能够广泛被使用是因为在20 世纪最初的几年里,宝坻手织布区出现了一种新的生产制度——包买制,其主要内容就是由商户出资购买铁轮机和机纱,散给各村织户用以织布,出布后交给商户作为织布资本的偿还。
包买制的出现推动了新的生产工具铁轮机和机纱的广泛使用,传统织机和土纱被逐渐替代。初期,随着布匹市场需求的扩展,织户因投入或扩大生产资金不足,有商人就先付货款,货款数额与织户的生产能力相匹配。在这个过程中,布商感觉此种预先支付货款方式有种种不便之处,故改为“由布商自行供给棉纱,交由织工纺织,然后按件予以工资”⑨方显廷、毕向辉:《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方显廷文集》(第3 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年版,第155 页。,“布商将棉纱交于织布家代织,其手工之计算法,不以现金计算,凡织布一匹,付以棉纱若干缕或若干股,作为酬劳。盖以富余之棉纱易定量之布也。”⑩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三》,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2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590 页。三河县,“每逢集会时,各乡织布农民咸来镇上领线,……亦有布庄将线放给乡民,并限定布之式样,织好后送至放线商号,由该号付手工钱……更有乡民用织成之布,至布庄换线者,可多取线量,布庄即以此为其手工费,如二標十斤者,可换线一块零六把”。①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二》,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1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13 页。由此可见,包买制的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当地手织布业的实际情况而发生变化,预先支付货款有时变为预先支付原料。包买制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在该地区的运作已经比较成熟了,其表现形式或为换线制或为散机制,并且成为当地手织布业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香河县,换线制则为手织布业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当各镇集市时,商贩以线纱换布,每匹约换线四扎,亦有以钱换布者,惟不多见”。②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二》,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1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562 页。所以说,包买制是一种从“家庭工业制到工场工业制的过渡形态,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以旧的生产工具、旧的分工与协作方法为基础,从经济上求得产品增加的制度”。③严中平:《定县手工棉纺织业之生产制度》,《社会科学杂志》,1937 年第3 期。
包买制之所以出现且流行开来大多是因该地区人均耕地不足,自然灾害频仍,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宝坻全县“可耕地面积为2 750 000 亩,全年雨量不多,但降水集中,因河床高涨,时能成灾,如1917 年水患面积达1/2,1931 年达46%,在土地的利用上,占农民户口45%的佃农与半佃农所耕农田面积不过1/5,农业生产不足以维持家庭生活”④彭南生:《半工业化:近代乡村手工业发展进程的一种描述》,《史学月刊》,2003 年第7 期。,低下的生产力虽不能为市场扩大中的手织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本,却为包买制的滋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当然,农业近代化的迟滞对手工业近代化发展在资本方面没有形成资金争夺,使该地区资本的投入自然偏向于手工业。这一点也得到了史料的印证,从史料来看,宝坻手织布区手织业发展较快的村镇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该区域“地势洼下,时受水灾”,人民生活异常困苦,“织户又是以佃户居多,贫穷乏资,所以包买制异常发达”。⑤方显廷、毕向辉:《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方显廷文集》(第3 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年版,第138 页。
北宁铁路全程通车后,成为连通华北、东北及关内外沿线诸多区域的交通大动脉。它的修筑对铁路沿线附近村镇变迁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宝坻手织布区涵盖的所有村镇皆因北宁铁路而受益,各县域村镇所用“日用物品及出产如冷布、土布、酒、杂粮、棉花、棉籽无不赖铁路为之运转,……无不与该站有密切关系”⑥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二》,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1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697 页。,由此可见铁路对沿线村镇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商业的扩充,专业的包买商的出现,产品的销售市场不再是农村的小市场或市集,而是整个区域,然后是全国,有时甚至是其他国家”。⑦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年版,第296 页。随着北宁铁路的延伸,宝坻手织布区的市场也随之不断开拓,北宁铁路给宝坻手织布区带来的最直接便利是铁轮机和纱线的输入以及手织布销路的拓展。除了早期的东西二路外,又开拓了北路和南路,到1912 年,仅宝坻一县“外销布匹量为480 万匹”⑧周飞舟:《制度变迁和农村工业化:包买制在清末民初手工业发展中的历史角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55 页。。在布业发达的年代,“布商收布后,打成包装,向各地押运,运西口、北口者,以北平为聚散处,运营口者,以天津为聚散地”。⑨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 年版,第709 页。所运布匹,“除销售本省各地而外,远及十一省,计在关外者四省,在平汉、陇海线者三省,在平绥线者四省”⑩方显廷、毕向辉:《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方显廷文集》(第3 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年版,第152 页。。
宝坻手织布区四通八达的销路按开拓的时间早晚可以分为东路、西路、南路和北路。东路市场即布匹“东去辽、吉、黑”⑪《河北各县特产调查》,《益世报》1932 年10 月16 日。。宝坻手织布区在九一八事变前拥有广阔的东北市场,年销布“68 万匹”①方显廷、毕向辉:《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方显廷文集》(第3 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年版,第146 页。。布商收布后,“行销东路之布,则由水路(开滦煤河)运至胥各庄……再由胥各庄转载火车”。②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三》,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2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593 页。在胥各庄站有火车将“宝坻、香河、三河的土布运往关外”③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六》,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4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277 页。,或以天津为中转站,销往东北;或顺蓟运河运至芦台车站,每年由蓟运河运输的土布,“推销关外者甚多”④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六》,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4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291 页。。西路市场即布匹西去宁夏、甘肃、山西、陕西、新疆等地。宝坻手织布区布匹“西去陕、甘、新等省为量最多”⑤《河北各县特产调查》,《益世报》1932 年10 月16 日。,“行销西路的布包均用大车运至通州,……再由通州交铁路运往其他各地”。在通州东站,“土布大都来自宝坻、香河各县,有大小捆之分……,由宝坻运土布,先用大车运至香河界内北运河河沿,约七十里,行十二小时,每捆运费五六角,再用船运至通县,……由香河渠口、刘宋镇等处运来,每大捆香河县城三角,小捆一角五分,渠口及刘宋镇相同……按近五年来土布运出之数量观之,以1930 年之营业状况为最佳”。⑥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一》,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1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113 页。
北路市场即布匹北去张家口、绥远与热河、察哈尔市场。“自庚子年间,于东西二路外,复经林南仓镇,开通热河中路后,热河一省,即成为宝坻布匹之一大市场。”⑦方显廷、毕向辉:《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方显廷文集》(第3 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年版,第143 页。“以迄近三数十年天津成为入口要港,工业发达,中路始渐重要,宝坻县受益甚多。”⑧方显廷、毕向辉:《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方显廷文集》(第3 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年版,第145 页。这凸显了作为环津圈腹地的宝坻手织布区受益于天津这一近代化港口和出口市场的地缘经济优势。在手织业鼎盛时期,“仅热河市场一年所销售的布匹为3 303 000 匹”。⑨方显廷、毕向辉:《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方显廷文集》(第3 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年版,第146 页。有史料甚至称“河北宝坻的手织业,全赖热河的销路来维持”⑩严中平:《手工棉纺织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严中平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年版,第434 页。,“镇日骆驼车载捆装外运,相望于道也”⑪《河北各县特产调查》,《益世报》1932 年10 月16 日。,而“行销北路之布,多用大车载至林苍南各栈房口外,商贾即在栈房内购货”。⑫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三》,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2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594 页。此外,北宁铁路天津段的豆张庄车站也有宝坻、大口屯等地的土布运输,“打捆用大车运至车站,运费每百公斤二角五分至五角,转运丰台、张家口、绥远、包头各地销售”⑬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三》,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2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240 页。。三河县所产土布,除了用大车或船运载至临近县外,其他大部分运销关外或“均运销口外,营业状况甚佳”⑭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一》,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1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12 页。,仅在县南部皇庄镇一带,每年有土布“五万余匹,销往密云、怀柔、石匣、古北口、峪口、平谷、热河各地,价格视种类而异,每匹自二元至六元不等”。⑮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六》,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4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277 页。香河县所产土布“以大车运北平转运张家口、绥远、察哈尔”⑯北宁铁路经济调查队:《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二》,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第1 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年版,第560 页。。此外,宝坻手织布匹的销售还开拓了以天津为中转站的南路市场,河北、山东、河南。由于该路线基本脱离了北宁铁路线,所以此线路不在此叙述。
需要提及的是,宝坻手织布区所产布匹,销路四通八达,销售途径虽然以铁路为主,但是近代化公路的修筑以及在冬季结冰以前水流允许的情况下,水路船运也为纱线、布匹的运输提供了便利。从总体上看,宝坻布匹销售的区域多是贫穷落后的地区,消费的人群多是普通劳动者。“土布绝少销入城市,尤其不入大城市。土布的主顾大都是农民,这说明质地厚重和农民的消费传统也是土布赖以销售的重要条件。”①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 年版,第235 页。从这也能看出宝坻手织业所销售的对象大部分是当时社会的下层,追求的是粗制耐用,而不是精细奢华,布匹鲜适合富裕阶层的需求。
综上所述,近邻大城市天津工业化所带来的铁轮机和机纱的广泛应用是宝坻手织布区兴盛的内在决定性的技术条件,而机纱和铁轮机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地使用则是因为最具有决定因素的力量——变革的手工业制度包买制的能够推行开来,再加上交通运输的近代化尤其是北宁铁路的修建为宝坻手织布区的产品提供了四通八达的销售通道,扩大了产品的销路,拓宽了产品的市场,使宝坻手织布区涵盖的村镇皆大为受益。在上述三大因素的整合作用之下,宝坻手织布区迅速走向了繁荣,发展成为近代华北四大著名手织布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