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昕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六盘水 553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1]。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06年以来,按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高等院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的要求,各高校虽然相继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该课程的“实用性”却发生了偏差。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既必要又紧迫。
高职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语言文学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致力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综合性素质教育课程,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人文学科。近五年的语文公共基础课程相关研究表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已由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同时兼具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着力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职业院校侧重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方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方法>的通知》(教材〔2019〕3号)中指出,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要体现学科特点,突出职业教育特色”[3],重在“新”和“实”,以更好地服务国家产业发展。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变革和数字经济发展,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良好的语文教育是基础。新时期,高职院校要在巩固传统“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课程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引导学生在严私德中守公德,在守公德中明大德,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明确指出,要“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一是要“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二是要“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三是要“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教学质量”[4]。因此,高职院校不应将“大学语文”这门公共基础课程局限于学科范畴,使用简单的知识灌输方式进行教学,而是要将其作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综合性素质教育课程,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实践运用与创新。高职院校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方面,需要教师根据社会需求,在了解教材、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基础上高效使用教材;另一方面,需要学校立足产业发展,大力推广协同育人、精准育才的教育模式。例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将家国情怀、教育情怀融入日常课程教学中,在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同时,突出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传道情怀、授业底蕴、解惑能力以及爱国守法、规范从教的职业操守,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新《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需要主动思考以下问题:当前应如何设置“大学语文”这门公共基础课程,它与传统课程有什么不同;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利用该课程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如何将该课程更好地应用于实践,进而更加高效地培养出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等等。高职院校只有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才能找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贴合社会发展需求。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这为各国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文化的冲击。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各种社交媒体蓬勃兴起的今天,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便捷地了解和学习不同的文化。虽然多元文化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他们对世界的了解,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但在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中,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而又处于知识和文化前沿地带的他们,如果没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和选择能力,极有可能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新时期高职院校育人的必然选择,在学生心中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以文化人,凝心聚魂,对促进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极为重要。例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幼儿教师,其语文素养直接影响着接受启蒙教育的幼儿,这事关国家民族的发展和万千家庭的未来。高职院校不应将“大学语文”课程局限于学科范畴,而是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并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和深度契合,从而有效应对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而言,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文化素养、思想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其他专业技能,使他们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又具备实际应用能力;既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又了解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即以培养大众化、实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而现实情况是,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仅仅是向学生灌输语言文化基础知识,鲜创新,少实践,这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毕业后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却不会灵活运用。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会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先进教育理念、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练就过硬本领,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能够独立组织教学活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本身,灵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实践案例,以便将来能够胜任幼儿托育机构、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等相关领域的幼儿教育与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需要师生通过相互合作来共同完成,一方面,学生要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然而,基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一是部分高职院校长期以来的“重专轻文”思想难以在短时期内改变;二是部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新性没有得到有效调动,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下“大学语文”课程发展需求;三是部分学生学习意识薄弱,在学习方法上没有得到有效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质量提升的难度。现行陈旧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时期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也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从而导致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高职院校要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就要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切入点,对接职业需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方面不断优化,以更好服务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就业创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的智慧结晶,包含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它构成了“大学语文”课程的血与肉、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密不可分。作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历史典型事例丰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把课讲活,把课上实,在提升文化素养和夯实专业技能的同时,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应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继承、创造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融入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化、内化和转化;应借助并发挥好“大学语文”这个载体的优势,做好多元文化的教育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树大志、立大志,深刻领悟个人理想与民族使命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适当调整教学目标,并在教学活动中将该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有效结合。一是根据不同的专业设计隐形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化。以《大学语文(第五版)》第五单元《写作》为例[6],对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教师在公文写作教学时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在通知、报告、函等党政公文和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事务公文方面的写作能力,进一步规范写作格式,加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而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其教学计划、教学总结、活动设计等方面的写作能力。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不同专业的实际合理创设相应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提升专业素养,增强职业认同感。对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当重点培养有利于他们专业技能发展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使他们长久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转换能力。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只开设一年,并不能满足各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各院校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生的专业特点科学调整教学计划,适当扩展“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例如,对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文学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对于工科类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教师要重在提升他们运用语言文化知识的能力,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实现谋划研究、跟踪落实、总结汇报等。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师要循序渐进地优化教学内容,一年级期间,应以基础模块教学内容为重点,适当调整职业模块教学内容,合理增添自我介绍、口语交谈、小组汇报等教学内容,以不断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教会学生撰写工作日志、实习报告等以强化他们的工作实践能力;二年级期间,要以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教案、教学计划、教学总结等为重点,适当补充与学前教育专业有关的书法、绘画、教学素材、公文写作等内容,着力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三年级期间的社会实践。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介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选择讲解相关的优秀诗文,厚植文化底蕴,使教学目标更加贴合专业人才需求。
高职院校要切实增强对“大学语文”重要性的认识,尽快扭转该课程被边缘化的局面。教师要正视学生文化基础的差距,从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出发,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确保教学效果达到最优。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为例,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考察调研、参观学习、交流展示等,引导他们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充分展示自己,以增强自信心和开放意识,从而在主观上重视对语文的学习;对于各专业毕业班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进行简历撰写与制作的同时,模拟应聘场景,帮助他们掌握面试技巧并学会与用人单位沟通交流。总的来说,教师需要将产业与专业、岗位与证书、竞赛与学习融为一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参与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化基础知识和阅读技巧等专业技能,不仅要关注学生“会学”的成效,还要关注学生“好学”的体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优教学效果。例如,针对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文体,教师可以分别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体会不同作品的意境之美、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激发学习兴趣,以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同时,作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更应以身作则,用高标准要求自己,自觉肩负起教书育人和文化传承的重任,通过从书本学、从实践学、向别人学,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以更好服务于教学。例如,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师,一方面,应立足该专业相关内容,深入分析研究其特征,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程度和未来工作实际等,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应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增加和更新专业知识储备,提升综合素养,以满足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学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要路径。然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当前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人才的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文章基于问题导向,分析了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方向、模式和目的,并针对多元文化冲击、教学目标不聚焦、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力求在立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完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有效提升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更好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