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淼苗
身为珍藏着许多珍贵文物的场所,博物馆的存在有着特殊的意义。博物馆文化不是一个单薄的词语,它是博物馆建筑本身、博物馆中的文物、博物馆文物的背后故事等的总和。中华上下五千年瑰丽的历史文物宝藏多藏于其中,某种意义上来说,博物馆可以说是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了解一个国家的博物馆文化也是认识一个国家很好的方法,同理而言,我国博物馆文化的成功输出也可以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文化。
《国家宝藏》是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以文物为主题推介我国博物馆珍贵的文物,其中关于文物的知识涉及很多。《国家宝藏》侧重于讲述博物馆里文物的故事,故事涉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节目通过“前世传奇+今生故事”的搭配形式“让文物活起来”,以现代化的方式讲述传统文化。[1]该片融合了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首创“纪录式综艺语态”,以综艺为外壳、文化为内核,用真人演绎历史故事的形式讲述国宝“传奇的前世今生”,并以此激活深沉古老的历史,让国宝“活起来”,最终展现出它们承载的历史记忆、人文精神和大国气象。每集聚焦一家博物馆,每座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观众甄选。每件宝贝都有一位与之绑定的“国宝守护人”,他们将与各种不同的守护者一起,倾情讲述这些“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博物馆的秘密》是加拿大的一个历史解密类纪录片,以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为制作蓝本,寻找展品背后的故事。每座博物馆总能带领观众最直观而具体地回顾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发展足迹,那些散发着厚重历史气息的展品,背后都隐藏着奇闻异事或辉煌成就。与其说《博物馆的秘密》是讲述文物故事,不如说是解这些文物的谜。该片在豆瓣上被评为高分纪录片,更被赞为是“比电影更好看的纪录片”。
中国的《国家宝藏》和加拿大的《博物馆的秘密》都是与博物馆文化有关的代表性节目,但是《博物馆的秘密》与国内历史文物类纪录片传统的叙事手法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2]中外对于文物的理解不同,讲述文物的方式自然就不同。通过对比分析这两个节目,中国博物馆文化可以借鉴和吸收他者的有益经验,实现节目的精益求精,找到更精准的对外传播路径,让别国领略中国博物馆文化的魅力所在。
中国的《国家宝藏》和加拿大的《博物馆的秘密》虽然都是与博物馆文化有关的节目,但从这两个节目的对比入手,笔者发现了一些不同的侧重点。
讲述角度。《国家宝藏》讲述的文物故事多种多样,讲述角度也不尽相同。虽然每个文物的故事都是以“前世传奇+今生故事”的形式呈现的,但是因我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种类繁多,所以讲述文物的方式就显得非常丰富,请到的文物“今生守护人”也来自各行各业,越发显得文物本身的韵味深远丰富,同时充实了中国博物馆文化的内涵。《博物馆的秘密》虽然聚焦多个西方国家的重要博物馆,但是讲述方式较为单一,以解密为主要特点,科学性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要特点,因此在纪录片中出现了很多专业技术,如DNA检测对比技术等,但是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时,该纪录片未能精准结合各国博物馆文化的特点进行呈现。文物本身跟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若是脱离历史大环境讲述,文物故事不免失其本味。从这个方面来看,比起《国家宝藏》,《博物馆的秘密》讲述文物故事缺失历史的厚重感。
从这两个节目不同的着重点可以看出中国博物馆文化与西方博物馆文化的一些差别,这也是由其自身的宗教氛围、艺术追求等方面造成的。
一、在技术层面上讲述文物故事。《国家宝藏》在介绍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王希孟的作品《千里江山图》时重点介绍了它的制作技术。《千里江山图》主要用青绿之色铺就,若只观部分,远远看去此画仅是自然山水描绘,然而近处细看却发现层次相当分明,且有宝石般璀璨的光华。中央美术学院冯海涛展示了他仿这幅画所费的功夫:先打底,再以层层颜料涂上,先用赭石色铺垫,再是石绿,接着还是绿,但绿色有层次变化,最后涂上青。若没有这多方面的铺垫着色,画作看上去就会平淡,不会呈现璀璨之感。所有颜料都是从矿物质中提取,去掉杂质的过程相当繁复,耗时耗力,最终才能制作出正统的国画颜料。现在虽已不是宋朝,仿画亦不是王希孟亲作,但人们亦可在这颜料的制作过程中,以及摹仿的过程中感受到《千里江山图》的良苦用心,再现了宋朝瑰丽的艺术文化。
《博物馆的秘密》在介绍梵蒂冈博物馆时,以米开朗基罗的画作为重点进行叙述。在西斯廷教堂天花板上作画时,米开朗基罗运用了多种特殊绘画方式。他运用“扑粉法”,即先画出每个人物的草图,再沿着人物轮廓刺出小孔,最后用碳粉在草图上拍打,这样就可以将轮廓转移到墙面上。但是此过程缓慢,教皇又不断催促他完工,他只好把碳粉换成了刻刀,将线条直接刻在墙面上,谁知经验不足以及作画条件的严苛使他遭遇了极大挫折,他只好重新来过。后来,他利用透视短缩法等技巧,作画时想象人物空间形象,以使人物看起来富有立体感。
二、在历史层面上讲述文物故事。想要了解博物馆文化,先要了解博物馆文物的历史故事。《国家宝藏》和《博物馆的秘密》除了讲述文物本身的故事,还都会提及与文物有关的历史,然而在此方面两者的侧重点也有区别。中国与外国对于博物馆文化的理解不同,因而对于博物馆文化的阐释与呈现方式也不同。即便有的时候节目本身进行了创新改革,但是其本质的东西未曾改变。在这两个节目中,中外文化的不同历史侧重就隐晦地展露出来了。
《国家宝藏》在介绍故宫博物馆藏品石鼓的故事时,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悲壮感。石鼓在战乱时候丢失又在盛世出现,在起起落落的的历史发展中,石鼓南迁的故事让人大为触动。文物南迁,辗转上万里,经历了轰炸、车祸、火灾等,但是上百万件文物无一丢失。为了守护石鼓,梁金生的祖父梁廷炜等人护送石鼓走遍大半个中国,抗战胜利后,梁廷炜等人又将石鼓毫发无损地运回了北京。任务之艰巨,完成之圆满,让人可以想象护送文物南迁的守护者们的信念和决心。
《博物馆的秘密》在讲述《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名画时主要讲述《蒙娜丽莎的微笑》曾经被盗的故事,着重讲述的是这幅画可能是如何被盗的,并为观众亲身演示了一番,更增添了解密时的趣味性。《蒙娜丽莎的微笑》确实有其本身的艺术价值,然而这个故事更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和现实冲突,更使其多了几分附加价值。
细节刻画。“博物馆看起来是关于物的,但它的确是关于人的,博物馆富有成效与否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其是否向观众客观地传播了实物的信息以及对观众的有用程度。博物馆的传播具有深层面和高选择性的特点,而且具有较强的系统性。”[3]相比而言,《国家宝藏》更具体地介绍了博物馆文物的具体信息,甚至会将与文物故事有关的文物一并介绍,对观众了解文物故事大有裨益。
《国家宝藏》和《博物馆的秘密》都会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但是《博物馆的秘密》中文物本身的介绍却有失欠缺。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时重点介绍《蒙娜丽莎的微笑》时,《博物馆的秘密》没有仔细介绍该画作的高度、宽度等基本信息以及此画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地位。《国家宝藏》在介绍文物的时候,都会先着重介绍文物的基本信息以及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说明《国家宝藏》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讲述博物馆文化的。对于提及的但观众并不熟知的信息,屏幕还会出现这个典故或者文物的介绍,让观众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知识。不过,两者表现形式等方面不同,使得表达想法的思路也不同,且《博物馆的秘密》没有过多关于文物的提示字幕,观众可以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更沉浸于节目和介绍的文物本身,全身心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并因作品本身而有所触动。
节目流程。《博物馆的秘密》和《国家宝藏》介绍文物的方式都很新颖,但是于整体风格而言,《国家宝藏》更为有仪式感和庄严感。虽然《国家宝藏》采取了一种创新的形式,但是节目的整体进展却是相近的。《国家宝藏》选取的博物馆不同,进入博物馆里寻找文物的拍摄风格亦不尽相同,但是每个“前世守护人”在寻找到文物之后都会说一句特定的台词“国家宝藏,我来了”,并拿到国宝守护人印信放进特定的槽中,仪式感十足。后期正式进入到节目演播现场,场馆内的流程就更趋于一致:先由“前世守护人”讲述文物的基本信息,再由001号讲解员引出这个故事,接着由“前世守护人”现场演绎前世传奇,[3]最后由001号讲解员和“前世守护人”一番交谈之后引出“今生守护人”,给他们也发放国宝守护人印信,让他们一起宣读守护誓言。这样的固定仪式使得《国家宝藏》不仅有仪式感,而且有庄严感。
《博物馆的秘密》则没有《国家宝藏》拍摄方式那么规整,场景的跳转也如电影拍摄般较为灵活。《博物馆的秘密》选择的都是常见的转场方式,没有那么强的仪式感。纪录片开头就是关于本期要介绍的博物馆的短片,让观众能够提前领略博物馆的精彩,而略显悬疑的旁白又能让观众对此博物馆的故事产生好奇。在博物馆故事的讲述过程中,专家学者适时的讲解无疑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这部纪录片选取了大致三类人员帮助文物讲述:一是馆藏人员,二是学界做相关研究的科学家,三是实验类专家通过实验或者对自己祖辈的个人理解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4]人员种类的复杂不定使文物讲述流程也不同,增加了悬念。片尾的总结同样让观众意犹未尽,期盼下一个博物馆故事的到来。
演绎方式。《博物馆的秘密》和《国家宝藏》都用了情景再现的方法来呈现故事。情景再现可以在素材匮乏的情况下,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历史故事,进一步体会到历史人物在当时的真实感受。情景演绎就是一种情景再现的方式,这两个节目都用了该方式来呈现历史上可能发生过的故事,但是采取的演绎方式不一样。《博物馆的秘密》将二维动画和历史上的真实影片相结合,将历史事件抽象化,具有历史感。动画部分明示观众这并不是真实记录,而是再现的历史情境。[5]《国家宝藏》则是通过现场演绎的方式,让明星现场演出关于某一个文物的某段故事,将史料与想象相结合,使得前世故事更有历史韵味。
博物馆的选取。每个博物馆的文物都不相同,博物馆建筑也不相同,形成的博物馆风格和文化也不相同,这也意味着国内外博物馆各有偏重。
《国家宝藏》选取的博物馆都是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是一座特殊的博物馆,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院藏文物体系完备、涵盖古今、品质精良、品类丰富,现有藏品总量已达180余万件(套),以明清宫廷文物类藏品、古建类藏品、图书类藏品为主。再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17余万件(组),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这就体现出中国博物馆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髓所在。
《博物馆的秘密》则是在某个国家选择一个著名的博物馆,如位于尼罗河东岸的埃及博物馆,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代埃及文明的遗物宝库。这里收藏的文物达30多万件,陈列展出的只有6.3万件,约占全部文物的五分之一。因这座博物馆以收藏法老时期的文物为主,埃及人又习惯地称之为“法老博物馆”。再如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它是莫斯科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主要介绍俄罗斯从原始时代开始各个时期的历史。博物馆内的藏品多达450万件,有贵金属、武器、装饰品等多种展品,同时还附有详细的考古学资料,它的规模可以和武器库相媲美。通过这些藏品迥异的博物馆,观众可以大概了解多个西方国家的博物馆文化,但因为过快的讲述节奏和紧凑的分配安排,导致每个国家的博物馆文化不能被精准深刻地呈现出来,因此这两个节目各有长处。
从上面的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出《国家宝藏》和《博物馆的秘密》风格迥异,结合两者的不同特点,可以总结出几个可以推进我国博物馆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
创新性和仪式感的加持。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博物馆本身的文物文化氛围和外界环境相结合,提高了趣味性,也能使游客对博物馆文化的整体感知更加敏锐,更加有助于博物馆文化的输出。[6]关于此说法,人们可以参照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我国一个较有名的博物馆,其有名的符号代表并不只是文物,其本身的建筑同样是让许多人慕名而来的原因。苏州博物馆旧馆在太平天国忠王府,新馆于2006年10月6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在这里游览,游客能够自然地融入其中,自如地穿梭在现代与古代的时空中。以博物馆为例,通过对自然符号、人文符号和社会符号的审美观照,游客在心中构建起一个“中华历史悠久,文物多种多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博物馆文化更是瑰丽非常”的完整意象。[7]
近年来各类社交软件逐渐兴起,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以及进行旅游活动时越来越重视社交属性,游客从现实消费转变到符号消费。《国家宝藏》体现出的仪式感能满足游客这种注重形象的符号消费的心理。[8]《国家宝藏》仪式感十足的“前世传奇+今生故事”组合既满足了时人对历史的追溯期盼,也因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而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结合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观众更有可能会对博物馆文化产生兴趣。推动一个国家的博物馆文化的传播,让游客直观感受并理解博物馆文化的重要性,《国家宝藏》提供了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博物馆文化的机会,而且这种创新的形式会让人更容易接受中国博物馆文化。《国家宝藏》请了明星来助阵文物的推介,是一种创新的形式,播出之后收视率颇高,虽然这样使得讲述的方法并不纯粹,但是讲述的过程更有观赏性和趣味性。《博物馆的秘密》亦突破了传统,讲述故事时运用了二维动画三维化的形式,使得一些不能被实时演绎的情节能够被虚拟描绘出来,这为讲述文物的方式提供了一种创新性思路:节目在表明了虚拟性的基础上,又可以让观众在视觉上得到满足,在知识上得到丰富。
科学性的展现。《博物馆的秘密》以解密为主要看点,那么相对来说科学性更强。《博物馆的秘密》非常严谨,运用了多种科学手段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关于文物更加真实的历史,介绍木乃伊的时候甚至运用了科学方法还原了木乃伊女子生前的模样。《国家宝藏》同样尊重科学,有好几期介绍文物的时候,请出的“今生守护人”都是跟文物本身领域有关的科学家或者泰斗人物,这也大大增加了文物讲述的科学性。中外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等也不尽相同,因而讲述文物时增加科学性也有助于中国博物馆文化被外国观众接受。
神秘性的表现。为了论证关于文物的谜团,一般的历史类纪录片都是通过专家口述,但这种方式往往比较死板。我国多数介绍博物馆文化以及文物的纪录片,也多是通过专家口述采访,而《博物馆的秘密》在此方面则别出心裁。
《博物馆的秘密》选择的叙述视角是外视角,极富戏剧性和客观演示性,外视角的旁白站在宏观角度给予了观众悬念。《博物馆的秘密》让旁白以半正常讲解半解密的方式带着观众“逛”博物馆。外视角的“不知性”使得纪录片的整体推进不可揣测,既富有悬念又耐人寻味。这部纪录片除了用外视角作为旁白,剩下几乎一半为片内人物的内视角叙述。[9]《国家宝藏》于这方面便显得中规中矩,更合中国整体文化的悠远稳重。但是神秘性会引起人们的好奇,特别当外国受众不一定能够理解我国内敛深厚的文化时,那么在讲述文物故事时加入可以增加神秘性的元素,也是有助于观众接受中国博物馆文化的一种方式。
博物馆文化虽然不能完全囊括悠久的历史,但是博物馆里终究摆放着许多文物,文物本身的珍贵和文物背后的故事都能凸显博物馆的地位,同时彰显博物馆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了更好地传播我国的博物馆文化,文博节目不能只追求讲述史实,而要适当采取创新的方法来让观众对此感兴趣,进而有想要亲身参观博物馆的期待。事实上,哪怕他们并不去参观博物馆,讲述文物的新形式也足以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博物馆文化的输出能量。
《国家宝藏》与《博物馆的秘密》同为介绍博物馆文化的节目,却在许多地方都有所不同。《博物馆的秘密》没有邀请明星讲述文物故事,或许节目制作组认为博物馆文化无需与网红效应挂钩,没有必要利用网红效应来推广博物馆文化,但是不得不承认,《国家宝藏》的“明星加持”某种程度上带来了颇高的收视率,比一般的历史类纪录片的传播效果更好,有助于博物馆文化传播到海外,让世界都认识了解中国博物馆文化。毕竟,能帮助博物馆文化传播并且不破坏本味的方式就值得我们参考借鉴。我国有一些做得不充分的地方需要改进方可更好地推动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博物馆的秘密》就有颇多优点值得人们学习。既然人们想把我国博物馆文化推到海外,那么学习别国传播博物馆文化的思路就非常重要。如今博物馆文化在现代社会不那么受主流关注,但时代却在进步,选取更偏于主流化的技术手段兴许更有助于传播中国博物馆文化。我国需要多采取与时代共进、与世界共享的方式来传播博物馆文化,使我国博物馆文化真正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