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紫嫣
【摘要】 随着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英语教育改革强调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深度教学理念被广泛引入初中英语教学。本文从深度教学理念中的“五环”学习模式入手,以一节阅读课为例,阐述如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 深度教学;“五环”学习模式;核心素养
一、“五环”学习模式概述
“五环”学习模式是深度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观下的重要教学活动形式。“五环”学习指意义导入、深度理解、能力转化、变式迁移和总结反思五个环节。
首先,意义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但是不能机械地讲解和强调,要通过提供背景知识、生活实际案例等方式让学生对知识获得实际的感受。就英语阅读课而言,教师应根据文章话题创设情境,如沪教牛津版《英语》7B中涉及水、电两个话题,可以让学生在前置学习中充分了解地球上水电资源的现状,从而在导入环节就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话题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其次,深度理解是深度教学的基础,这一环节的教学是从现象到本质层层递进的。就英语学科而言,理解的难点是英语语言逻辑、情感和观念。能力转化是教学的价值所在,是深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归属。这一环节需要增强知识与问题情景、生活经验和旧知的深度关联,英语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中外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是英语课堂教学过程需要培养的学科关键能力。
再次,变式迁移是将一种情景习得的知识运用于另一种情景的学习,即学生能够发现新知识对于不同情景的适应性,这是检验学生知识理解是否有深度的基本标准。就英语学科而言,学生需要将某一话题下所学语言点运用到其他相关话题上,如保护树木、保护动物、保护地球这些沪教牛津版《英语》7A和7B的话题所学英语语言表达,学生应做到灵活运用。
最后,总结反思即学生对于学习的自我监控,通过总结和反思促进学生有所知、有所悟。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小结、周反思的模式,让学生当堂总结是否达成学习目标,每周通过思维导图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框架,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五环”学习模式与英语课程理念的联系
当前英语学科教学主要依托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两大理念,而“五环”学习模式与这两大指导思想有许多契合之处。英语学习活动观和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英语学习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学习策略,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理解文化内涵,提升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可以看出,“五环”学习模式中的深度理解、能力转化、变式迁移与英语学习活动观中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大活动不谋而合,意义导入和总结反思环节着重强调了核心素养中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由此可见,将“五环”学习模式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是科学可行的。
三、深度教学中的“五环”学习过程
笔者以牛津大学出版社《新魔法英语》New Treasure Plus 7B Unit 7 Sports — Guo Jingjing阅读课为例,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探讨深度教学“五环”学习模式在英语阅读课中的有效运用。
(一)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从语言能力来看,帮助学生通过语篇的输入学会有关单词和表达;从学习策略来看,通过Skimming和Scanning阅读策略的使用,培养学生掌握文章大意并挖掘细节信息的能力;从思维能力来看,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完成对人物职业生涯的时间线描述,通过深度阅读策略的使用,挖掘信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文化意识来看,通过了解、学习跳水冠军郭晶晶的运动生涯,引导学生热爱运动,培养其在遇到困难时永不放弃、坚持到底的可贵品质。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理解文章具体细节和大意,让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復述课文,根据思维导图介绍郭晶晶的运动生涯,了解人物传记如何介绍人物。教学难点是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联系时间轴,让学生树立时间轴意识,掌握关键词与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本节课,在教师的主导下,采用了学生自学、对学、群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模式,并有效围绕“五环”教学开展阅读课。
(二)教学环节
没有预习的阅读课不是一节意义完整的课堂。在本节课之前,学生进行了前置性学习,预习了课文中影响阅读的生词,通过图片、英英释义的方式猜测词义。扫清词汇障碍对学生理解课文、复述课文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后面的课堂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1. 意义导入
教师以“Who is your favorite sportsperson?”引入话题,然后播放郭晶晶精彩三连跳跳水视频作为切入点。在视频播放前,向学生抛出三个问题:她是谁?她的工作是什么?她什么时候开始从事本项工作?从扣人心悬的视频中,学生能了解课文主人公的职业及其辉煌成就。三个问题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接下来的文章深度阅读中。
2. 深度理解
在深度理解中,课堂教学以任务型教学法展开,通过两大任务进行深度阅读。为了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由Fast reading过渡到Detailed reading。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相互联结的,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者、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在Fast reading中,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表格阅读文本,提取关键信息,完成对文本的大致理解。
在Detailed reading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学后进行俩俩合作,交互学习。在问题探究中,通过对主题句的寻找、细节信息的圈画、段落的概括,wh?特殊疑问句的分析,让学生在合作的同时,跟随教师的脚步形成对文章结构、细节的意义性学习,生成知识体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争当小老师的过程,就是知识与思维不断碰撞、内化的过程。
3. 能力转化
学生掌握的知识是零碎的,因此还需要能力的提升与转化。在阅读之后,教师给出一个不完整的时间轴,让学生再次阅读文本,总结郭晶晶运动生涯的几个时间点,将文章以时间轴的形式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这一环节是学生四人小组进行关键信息的搜索和语言点的锤炼。在这一过程中,深度理解为该环节做了坚实的铺垫,学生在课堂中能高效准确地输出有效信息,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然后,让两位学生在黑板前补充时间轴,复述任务,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教授是课堂中的又一大亮点,知识再次得到升华和内化。
4. 变式迁移
在能力的转化提升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是教学的必备环节。本节课以“运动”为话题,在Post?reading中,教师给出当下受欢迎的运动员图片:谷爱凌、武大靖、苏炳添,引导学生谈论2022年奥运明星背后的故事。“人与社会”中的“文娱与体育”是热点话题,因此在本节阅读课后,按照单元教学理念,在听说训练中,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热爱运动,寻找具有优秀品质的运动员的热情,用口语输出做一个report或者presentation。在写作中,学生在本节课语言积累的基础上,产出一篇自己喜欢的运动人物小传记,仿照文章的结构进行描写。教师要给予复杂情境、形式的应用,将学生的文本学习拓展、应用到最大化,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真正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5. 总结反思
本环节作为“五环”学习模式的最后一环,意义非凡。本课例体现了数个该环节的重要概念。
第一,本节课学生实现了从感知文本到理解文本。在本课例中,读前活动,学生得知了文章体裁和一些基本信息;扫读环节,学生认知每个段落的基本大意,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精读环节达成了细节理解;读后活动中通过讨论和表述,对文章蕴含的體育精神和成功秘诀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第二,学生完成了从想象到思维的转变。本课例中,学生对文本主人公郭晶晶的认知是从想象开始,包括想象郭晶晶所从事的职业,所获得的成就以及现状。整个过程把郭晶晶这个人物的特性逐步细化,从模糊化到具体化。
第三,实现了知识的结构化。主要体现在两点:话题词汇、体裁认知。
本课例的读后环节采用时间轴的方式,还原了传记的起始过程,不仅呈现了郭晶晶人生的每个阶段,同时也把每个阶段的主题通过短语和词汇的方式呈现。
第四,能力的体现。最后的堂清环节采用填空复述文本内容,该设计有两点益处:(1)学生再次阅读,深度理解人物传记的行文方式,即通过时间线逐步呈现主人公人生每个重要环节,再总结主人公看似一帆风顺的成功,背后有痛彻心扉的失败经历,最后,总结了主人公郭晶晶两个重要的成功因素talent和personality。(2)在完成过程中,学生需要正确选择合适的词汇,同时区分词的类型,对语法和词义有着双重考查的作用,实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总结
“五环”学习过程是一个完整的闭环,其目的是让教学行为实现导入、理解、转化、迁移、反思的目的。本次课例学生快速进入状态,理解文章,掌握所学知识,实现知识内化和迁移,最终在课后活动中领悟文章蕴含的德育因素:努力奋斗,不轻言放弃;坦然面对挫折,培养良好的性格。
参考文献
郭元祥. “深度教学”:指向学科育人的教学改革实验[J]. 中小学管理,2021(05):18-21.
王蔷、周密、蒋京丽、闫赤兵. 基于大观念的英语学科教学设计探析[J]. 课程·教材·教法,2020(11):99-108.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教育研究,1997(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