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亲,一个时代的话题

2024-01-20 10:53赵海燕
老年人 2024年1期
关键词:隔代祖辈教养

视频一:输液室里,坐满了输液的病人。一个穿着厚袄的小男生坐着一边输液一边打盹,椅子后站着一位老爷爷,口里含着男生的输液管。原来,做爷爷的怕药液太冷让孙子不舒服,就含着管子让其升温——据说他坚持站了两个小时。

视频二:一组子女回父母家探望的情形。老人们本来都一脸严肃,话语随意,随后看到孙子(孙女),脸上“秒变”为灿烂的笑。

视频三:哈尔滨机场,小孙女看到来接机的爷爷,兴奋地飞奔过去,一路喊着“爷爷”,投进爷爷的怀里。

…… ……

隔代親的温馨画面,每天都在我们身边。

血缘,不可割舍的亲情

“她那双大眼睛滴溜溜地瞪着我,我就忍不住想摸摸她毛茸茸的脑袋、肉嘟嘟的脸蛋。”岳阳的李先生,说起4岁的小孙女,脸上就笑容灿烂。对大孙子,他也是从小宠起:“当年对崽真是下狠手,现在我怎么都心硬不起来。”李先生的儿子开玩笑说:“当年对我没有现在对我崽的十分之一好。”

“她说要什么,我就没想过不能给她。”长沙的樊女士,眉间眼里满是爱地表达了对外孙女的“毫无抵抗力”。

人类对幼儿有天生的爱护本能。从生物学来说,儿童的“脆弱”外形,就是为了激起人的强烈爱心和保护欲。《参考消息》曾载,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了50位祖母的大脑,发现“面对孙辈的照片,祖母和孙辈更有情感共鸣”,即会因孙辈的悲喜而悲喜,而看成年子女照片时,大脑理性认知相关的区域更活跃。

在国内,祖辈养育、照顾孙辈已成为当下普遍的家庭抚养模式。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公布其调研数据,显示我国有94%以上的老年人在不同程度地养育孙辈。

产生隔代照顾(隔代教养)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年轻家长工作繁忙,为了减轻抚养压力和经济负担,祖辈自然而然成了部分协助甚至全面照顾小孩的“老人家长”。正如樊女士的女儿所说:“要上班就没法全力照顾孩子,只能请人帮忙,请自己的妈妈总是最放心的。”而在农村,更是一大批中青年在外就业,留守老人不得不全力担负起照顾孙辈的责任。长期相处,让隔代的两代人更为亲密。

即使是没有长期照顾孙辈的老人,凭着本能的更宽容“宠溺”的爱,会让孩子觉得特别可亲。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孩子,像一束阳光,照亮老人的暮年。没有哪一种动容,敌得过祖辈和小孙辈伸手轻柔相握时的那一刹。

利弊,隔代教养的两面

“我反正不打牌,退休了有时间,身体还过得去,哪里忍心不帮他们一把呢。”祁东的林女士,心疼女儿,怕女儿受累,专程从老家来到长沙,帮在此工作生活的女儿照顾两个外孙。对老人来说,与孩子相处让她开心,这也是促进健康和提升幸福感、价值感的事。

隔代教养,直接的受益人是年轻家长,有老一辈帮衬,他们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中可以解放出更多的时间。林女士的女儿说:“尤其是生了二胎后,公婆身体都不好,靠我一个人真应付不过来。”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殷飞认为,老人带孩子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伦敦教育学院的研究人员也发现,祖父母更善于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长沙刘女士告诉记者,儿子这些天有些哭闹,“结果他奶奶一来就说他是积食上火了,又建议买什么药”,加上医生朋友推荐的推拿方法,孩子果然很快就好了。刘女士由原来对老一辈做法的不相信,转变为有选择地尝试,感叹地说“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祖辈家长具有养育孩子的丰富实践经验,能够妥善处理各类问题,弥补年轻家长的经验不足。美国学者研究发现,身体健康、家庭条件较好的祖父母所起的作用更大。像美国总统奥巴马,便是由外祖母抚养成才。当然,这也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祖辈接受的教育程度较高有关。

此外,祖辈家长因时间更充裕,心态往往比父母更松弛,对孩子的接纳度更大,不像做父母的给孩子设许多要求和限制,因此提供给孩子更愉快宽松的生活环境。祖父母的“隔代宠”,那种关爱是育儿机构和保姆无可比拟的。他们与孙辈建立的情感链接,能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湘潭的唐先生离婚后,让儿子住在他父母家中。在祖母的悉心照顾下,孩子较快地适应了家庭的改变。对于城市中的单亲家庭来说,更需要长辈来弥补家庭中的性别角色缺失,帮助他们获得健康的性别认知。

但许多年轻家长对隔代教养也抱有顾虑,他们最怕的是祖辈的溺爱和无底线包容。给本刊撰写过育孙经历文章的湖南师大教授龚维忠先生说:“两代人都是同一种对晚辈的爱。差异表现在:很多祖辈的爱无底线,以放任纵容为特征;大多父母的爱以条件、要求为特征。”许多祖父母因为自己年轻时对子女要求过严或条件所限照顾不周而有所愧疚,便在孙辈身上弥补而造成溺爱。樊女士的女儿便经常批评樊女士“星星月亮都想摘给娃”。

安化的罗先生担心的,则是孩子与父母间感情会受到影响。他和妻子在长沙打工,“崽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视频电话都越来越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家庭,孩子与父母缺少交流,心理距离尤其容易疏远。

方向,科学的教育理念

父母家长和祖辈家长,对孩子有一种共同的情感:爱。两代人对孩子的教养上,会有一些冲突,但这不是隔代教养本身的错,而是两代人在方法习惯、理念态度、思维模式等方面的不一致。

林女士说:“始终相信家是讲情不是讲理的地方。”但对一个家庭来说,仍需要在“都是爱孩子”的感情基础上,努力寻求理念同步或互补合作。国家二级咨询师周慈,就老年人对孙辈的隔代教养,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是要坚信科学,而不是迷信经验;其次要注重共情,而不要强势包揽;再有就是当好协助角色,量力而行,不要越位。

在育儿理念上,两代家长难免有分歧,遵循的标准只能是科学。长沙的陈先生和老伴,把孙女带得白白胖胖,但孩子妈妈说,娃体重过重,需要减肥,并列出了一些禁食或慎食的食品清单。陈先生老伴不以为然:“别的小孩子不也这么吃的。小孩子不就是要长得壮实点。”孩子妈妈便打印了几篇科普文章以及儿童的身高体重参考数据给老人看,证明孩子已经属于“肥胖”。

陈先生平时带小孙女在院子里玩,看到孩子开跑,便马上喊“不要跑,又会绊”。老人担心孩子受伤,限制其运动,对他们发展运动平衡能力等不利,这也是现在许多儿童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之一。因此,老年人要与时俱进,接受科学的养育理念。尤其在农村,一些老人迷信偏方或固有经验,一定要学习科学的新知识。

共情方面,就是老人不要仅凭自己的感觉出发,强行按自己的理解来要求孩子。林女士的女儿说,“回家看到被我妈一层层包裹得鼓鼓囊囊的孩子”,就不由感叹“有一种冷叫姥姥觉得你冷”。又如有的老人总担心小孩子饿,当孩子不肯吃了时还坚持要孩子接着吃,因此祖辈带的孩子更易出现超重的问题。

长沙的姚女士是个开明的祖母,孙女来她家里时,她从不过问孩子的成绩。听说孙女的时间被父母报的各种兴趣班、培训课程排满,姚女士抱着孙女倾听了她的诉求。她慈爱地回应孩子:“嗯,你不想学钢琴……你觉得很累……哦,你希望星期六能和小伙伴一起玩……”她与儿子儿媳认真交谈,表示支持“双减”,并摆出了不赞同孩子“内卷”的理由。虽然孙女最终还是没有被她爸妈“减负”,但情感上得到了奶奶的理解支持,这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正向给养。

如果不是不得已,祖辈家长须把教养的主角位让与子女辈,自己充当好助手、参谋即可,更不必为了孩子和谁更亲而“争宠”“争权”。像姚女士,虽然不认同儿子儿媳的教育方式,但她只是提出看法,没有强令子媳按自己的意愿做。祖辈家长不要包揽孙辈自己能做的事,也不要包揽子女辈身为父母该尽的责任。如唐先生说:“儿子被爷爷奶奶照顾得很好,但也出现被子不叠、碗筷不收之类现象。学校开家长会,我正好出差,我准备让我前妻去,结果我妈抢着去了学校。”

周慈还强调:“不要为了子孙的稻田,失去自己的花园。”就是说,老人要为自己留有自由的空间和时间。有的老人为照顾孙辈,不辞劳苦,却忽视了自己的健康状况,从长远来说对家庭不利。祝福我们辛劳了一辈子的老人们,除了拥有子孙围绕的温馨亲情,仍会为执着的梦想去奔驰,去展望更宽广更明亮的天空。

编辑/赵海燕

猜你喜欢
隔代祖辈教养
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冲突对祖辈抑郁的影响:祖辈个人掌控感的中介作用与长辈价值感的调节效应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教养方程式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败归咎于“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不背这个锅!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隔代教育为何总“两头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