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中思政元素挖掘与解析

2024-01-20 10:52赵方圆
农业工程 2023年10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专业课食品

鞠 健, 赵方圆

(1.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2.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109;3.农业农村部特种食品加工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山东 青岛 266109)

0 引言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主要是面向食品和农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1-2]。长期以来,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课堂上,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重于传授专业课的基础知识,忽略了课堂中的思政教育。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为了指导学生,会介绍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核心概念,并将这些概念与其他课程中熟悉的概念和思政联系起来,提供基础知识网络。通过介绍微生物的复杂性作为研究案例,传达微生物学的实际应用,并通过这些知识折射出背后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功能。

将思政教育与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内容知识有效融合可以发挥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和品德塑造中的作用,成为课程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但是,当前如何构建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资源,或者如何从中深入挖掘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背后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将其付诸于教学实践仍值得深入探索。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深入挖掘和解析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对其在课堂中有效实施思政教育进行思考,也会对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1 必要性和意义

课程思政教育实际上是顺应时代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先进的综合教育理念。在高校中让思政教育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课堂教育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实现专业理论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全面、协同发展。从学生、教师和时代发展的角度论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如图1 所示。

图1 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必要性和意义Fig.1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1.1 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在某些程度上思政教育的水平甚至决定了素质教育的高度。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需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将具有现代化的多元教学元素融入到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沟通和协调能力等。“德”与“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的各个环节,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高校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养的要求

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与高校的教育理念息息相关。在思政教育的建设中高校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一批高素质、高能力、高技能的“三高”人才。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阵地,而教师则是培养大学生的“第一责任人”。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的素养是思政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中也是提高教师队伍素养的要求。

1.3 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大高校及教师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教育而轻素质教育的理念。专业课程在各大高校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恰好能够成为思政教育实施的重要依托。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是一门自然科学类的学科,它代表了一种科学精神、实践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思政教育更多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文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爱社会主义精神、尊老爱幼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等。如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不断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各种有益的发酵食品和乳制品等,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微生物的感染与免疫也培养了人们救死扶伤、大爱无疆、身清正气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正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真实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因此,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重要依托和充分、全面的教育素材,从而能够加深思政教育在学生心中的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融合的主要关注点是如何深入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或如何将专业课的理论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关于该问题的研究虽然已有大量相关分析和报道。然而,关于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的思考和分析仍然不够深入和全面。因此,本研究通过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授课过程中的不断积累与沉淀结合当前思政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并全面解析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思政教育功能,如表1 所示。

表1 食品微生物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案例分析与切入点Tab.1 Case analysis and entry poi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course of Food Microbiology

2.1 将食品微生物的“友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为了在食品微生物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将食品微生物中的有益微生物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如在教授学生如何接种和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穿插一些酿酒、酿醋和酸奶发酵等内容。向学生展示这些有益微生物为人类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借此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同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示我国传统的酿酒和酿醋工艺,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到酿酒和酿醋之间的工艺区别,认识我国传统酿造过程中的智慧,酿酒和酿醋工艺如图2 和图3 所示。在课下,结合微生物接种与培养的专业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参加一些酿造竞赛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掌握专业课知识的同时领略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图2 传统酿酒工艺流程Fig.2 Traditional brewing process flow

图3 传统制醋工艺流程Fig.3 Traditional vinegar production process

2.2 将食品微生物的“不友好”与食品安全相结合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细菌毒素与真菌毒素进行对比。向学生展示哪些细菌会产生细菌毒素,以及这些毒素的区别在哪里,它们的特点是什么。通过对比说明细菌毒素与真菌毒素的共同点和差异,教授给学生一些食物中毒后的解毒或自救措施。通过这些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观念,如图4 所示。此外,教师还可以以炭疽芽孢杆菌为例进行讲述。这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在20 世纪罗伯特·科赫根据它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著名的科赫假设[4]。但是,与大多数细胞不同的是当营养供应不足和/或生长条件恶劣时,这种细菌能够分化为休眠细胞或孢子。孢子可以很容易地在无生命的物体上传播和运输。一旦孢子遇到有利的生长条件,如皮肤表面或食品表面,这些孢子将再次分化为营养细胞。炭疽芽孢杆菌的营养细胞会产生炭疽毒素,允许这种微生物逃避宿主免疫系统并导致疾病。这种从分裂的营养细胞分化为休眠孢子,然后再分化为活跃分裂的营养细胞的独特能力正是炭疽杆菌的特性所在[5]。这个案例背后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是生物伦理学和科研责任心。

图4 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Fig.4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eaching of beneficial and harmful microorganisms

2.3 通过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分析培养学生抓关键问题的能力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中所涉及到微生物主要包括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和真菌界。不同界中的微生物具有本质的区别,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有无成型的细胞核。因此,讲授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可以采用辅助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向学生展示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如图5 所示。同时,引入矛盾分析法,让学生运用矛盾观点来分析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情况,达到客观看待问题的目的。此外,通过矛盾分析法中的重点论确定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型的细胞核,培养学生要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突出重点,抓关键问题的能力。

图5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对比Fig.5 Comparison between prokaryotes and eukaryotes

2.4 将乳酸链球菌的代谢产物Nisin 与天然食品防腐剂相结合

乳酸链球菌作为一种对人类“有益”的菌株,可以分解糖类产生乳酸和Nisin。它属于兼性厌氧生长的微生物,对胃中的酸性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在动物体内能够通过生物拮抗,降低pH 值,抑制病菌的侵入和定植;降低亚硝酸、氨、吲哚和粪臭素等有害物质,从而维持肠道的正常菌群平衡[6]。在讲授食品微生物课程中可以将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如图6 所示,向学生讲授乳酸链球菌时,同时展示其代谢产物Nisin 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在食品保鲜中的作用机理及其作为抗微生物制剂的特点。作为乳酸链球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它属于一种天然生物活性抗菌肽,具有纯天然、高效、安全等优点[7]。Nisin对包括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在内的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是世界上唯一被允许用作食品添加剂的细菌素[8]。这背后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可以和勇于创新、敢于批判联系起来,教会学生要用创新性和批判性的思维看待问题,认识事物的多样性。

图6 Nisin 可能的抗微生物机制Fig.6 Possible antimicrobial mechanism of Nisin

3 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学元素是非常丰富的。如何有效地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合到实际教学中是教师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从思想上提高对课程思政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以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实验课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先在讲台上讲授一些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然后开始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课是思政教育的有机载体,为了能够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本研究采用“三位一体式教学模式”结合“微生物艺术绘图”等方法,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怀为核心,以动手能力和产出为导向,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

4 提高教师思政意识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甚至是根深蒂固的。提高教师思政意识是顺利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前提和关键。在课程思政的教学建设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第一执行人的作用。尤其是青年党员教师,他们是教学一线最活跃的团体,要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将课程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学习强国等有机结合,实现协同、共赢的局面。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属于一门理工科的课程。然而,对于大多数理工科的教师来说,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通常存在“无从下手”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思考本节课的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有哪些,怎样将这些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显得突兀或者生搬硬套。更重要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经常参加一些课程思政的教育培训,结合自己所讲授的课程,从中找到切入点。同时,通过参加课程思政的教育培训也能够为各位教师搭建一个课程思政工作的交流分享平台,起到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作用。

5 结束语

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通过与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发挥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和品德塑造中的作用,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本研究通过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授课过程中的不断积累与沉淀,深入挖掘并全面解析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对应的思政教育功能。从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政意识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才能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高效性。主要目的是为专业课程进行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为教师从专业课的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元素提供借鉴和启发。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专业课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