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俊, 王天毅, 姚 刚
(1. 黔东南州植物保护技术服务站,贵州 凯里 556000;2. 岑巩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 岑巩 557800)
近年来,许多地方的稻作方式发生改变,传统的栽培方式逐渐被机械直播、机插、抛秧等方式取代,栽培方式的改变主要是为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综合效益,对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水稻栽培方式对其产量有一定影响[1],前人对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研究较多。池忠志等[2]对杂交籼稻川香9838的机械直播、机械移栽、传统人工移栽3 种种植方式的产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机械直播的水稻产量最高,机械移栽的产量次之,传统人工移栽方式的产量最低。赵永亮等[3]对嘉花1 号的人工撒播、机械插秧和机械旱直播3种种植方式的产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机械旱直播的实际产量最高,机械插秧产量次之,人工撒播产量最低。王家红[4]对杂交中稻Y两优2 号的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人工栽插3种栽培方式的产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以钵苗机插的产量最高,人工栽插产量居中,毯苗机插产量最低。秦敏等[5]对中熟中粳品种连粳9 号的机插、钵苗摆栽、人工手栽、直播4 种种植方式的产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以人工手栽产量最高,钵苗摆栽产量第二,机插产量第三,直播产量最低。可见,不同的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具有较大影响,采用适宜种植方式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但水稻适宜的种植方式在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因此,选用贵州优质稻宜香优2115 为试验材料,设置机插、抛秧、手插3种栽插方式设置的种植试验,研究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筛选出宜香优2115 最适宜的栽插方式,为优质杂交稻宜香优2115 科学选择栽插方式和为水稻绿色增产增效项目提供理论参考。
试验地点在贵州省岑巩县客楼镇安山村,海拔863 m,年平均温度13.9 ℃,年降雨量1 125 mm,年平均日照时数1 097.6 h,无霜期年平均281 d。试验地平坦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
优质杂交稻宜香优2115,由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为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机插、抛秧、手插3 种不同的栽插方式处理,每个处理设3 次重复,共9 个小区,每个小区之间留0.5 m 作管理行,小区面积27.72 m2(3.96 m×7 m),每小区栽足420 穴,栽插密度均为10 102 穴/667m2(按0.33 m×0.2 m机插规格计算,每小区机插12 行,每行35穴)。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与试验同期播种,同期移栽。
秧苗移栽前4 d 将大田翻犁,施用西洋复合肥(N-P-K 为15-15-15)50 kg/667m2、氯化钾12 kg/667m2作底肥,做到田平泥烂,肥匀。育秧方式统一采用钵盘育苗,播种前5 d培肥苗床,同时用旱育保姆调酸消毒,播种后用无纺布覆盖,进行保温和湿度管理。4月15日播种,播种前晒种1 d,后浸种催芽,5 月20日移栽,用绳子定好行株距,以保证各小区的移栽穴数一致。各小区的追肥、病虫害防治、水分等管理均一致,统一于9 月30 日收割并测产。
收割时,随机抽取各小区的稻株调查,测量记录株高、有效穗、穗长、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各小区实际产量。并用SPASS 22.0 的Duncan 氏多重比较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由表1 可知,3 种栽插方式的播种和移栽时间一致,机插和手插的水稻全生育期为155 d,抛秧的全生育期为157 d,3 种栽插方式下水稻全生育期及各生育期的天数相差不大。说明不同的栽插方式对同一品种水稻的生育期影响较小。
表1 不同栽插方式种植水稻的生育期
由表2 可知,在相同栽种密度下,不同处理会影响水稻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实粒数。各处理水稻株高为119.7~123.0 cm,依次为抛秧>手插>机插;有效穗为14~15 穗/穴,依次为机插=抛秧>手插;穗长为25.2~27.6 cm,依次为抛秧>手插>机插;穗粒数为123~139 粒,依次为手插>抛秧>机插,手插水稻的穗粒数较抛秧和机插分别提高4.51%和13%;实粒数为113~127 粒,依次为手插>抛秧>机插,手插水稻的实粒数较抛秧和机插分别提高7.63%和12.39%;结实率为88.7%~91.9%,依次为机插>手插>抛秧;千粒重为32.7~33.0 g,依次为机插>手插>抛秧。说明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经济性状有一定影响。
表2 不同栽插方式种植水稻的经济性状
由表3可知,不同栽插方式下水稻产量为545.49~576.77 kg/667m2,依次为手插(576.77 kg/667m2)>抛秧(562.33 kg/667m2)>机插(545.49 kg/667m2),手插水稻产量较抛秧和机插分别提高2.57%和5.73%,但各处理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
表3 不同栽插方式种植水稻的产量
试验结果表明,手插水稻有效穗较少,结实率适宜,穗粒数和实粒数最多,千粒重稳定,产量位居第一,为576.77 kg/667m2;抛秧水稻有效穗适宜,穗粒数、实粒数较多,结实率最低,产量位居第二,为562.33 kg/667m2;机插水稻有效穗适宜,穗粒数、实粒数最低,结实率最高,产量最低,为545.49 kg/667m2。说明手插水稻主要依靠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产量,机插水稻主要依靠增加有效穗、结实率提高产量。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的研究结论与前人的不一致[2-6],前人研究表明机插的产量大于手插,主要原因是机插使水稻的穗形变大,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2,6],试验中机插的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大于手插,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3种处理方式的产量差异并不显著(P>0.05)。
综上,3 种栽插方式在实际生产中都可推广应用,但应考虑水稻生产成本、获得的经济效益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效率等问题。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成为水稻种植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劳动力不足,工资高,栽插质量不能保证等问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可通过机械化生产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抛秧在一定程度上比传统人工手插节约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但栽插质量也无法保证,而机插能确保水稻的稳定增产,用较少的投入和较高的收益来增加水稻的经济效益。因此,为兼顾水稻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效率,机插技术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