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是英语学科的教学要求,也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英语教师及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足,加上母语环境的影响,使得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水平难以提升。在当前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同时要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营造跨文化交际环境,利用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卜照里(1983.06-),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光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文化交流的载体是语言,语言是文化的反映和写照。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也是目前我国高校学习人数最多的一门外语,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需要具有国际视野且能参与国际事务的跨文化交际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提出,要将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英语学科教学的目标,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还要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意识。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侧重于工具性,即英语的交际功能,对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容关注不足,导致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不高。因此,探索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体现,也是不同文化的反映,因此,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与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密不可分的。有专家指出,掌握了一门语言并不代表能完全和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进行很好的交流。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如果交际的双方都不了解外国文化背景,都从自己的用语习惯和文化背景出发的话,即使语音、语法正确,用语规范,也有可能出现相互听不懂的情况。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如果不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即使英语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不了解西方文化而造成误会。语言交际不仅需要交际双方使用同一种语言,还要求双方有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使用同一种语言是交际的基础,而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进行交际。因此,对英语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得越多,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双方相互了解。否则,不仅不能很好地开展交际,还有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内涵
(一)培养目标
在当前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要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能力。对于文化的理解既包括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也包括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只有对中西方文化有了较好的理解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实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二是要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态度。当前世界多元文化传播,对于学习英语语言的学生来说,必须正确看待不同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化的过程中,要有端正的态度,从外国文化中吸收有价值的内容,进而充实本国文化。三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英语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要有语言技能的学习,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英语交际过程中的一些语言交流方式、用语技巧等,让学生能将课堂内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交际过程中去,而不是将英语知识局限在课本上。
(二)培养原则
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都经历了长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关联性原则。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选择与文化关联性强的教材,还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将文化知识融入教学全过程中去,让语言教学与文化渗透形成有机体,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二是对比性原则。形成于不同地域的文化必定有其差异性,正是由于文化存在差异才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化进行对比,才能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才会在目的语文化背景下展开交际,这样也能减少文化迁移过程中的用语失误、不当等情况。三是实用性原则。高校英语教学是为了培养英语专业知识扎实且应用能力比较强的实用型人才。在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下,英语教师要注重英语和文化知识的实用性,即英语教学内容以及融入的文化知识要切合实际,要能体现时代特色,能满足学生开展跨文化交际的需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三)主要内容
结合我国当前关于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可以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大致分为认知、情感以及行为能力三个方面。从认知层面来看,学生不仅要了解特定的文化内容,还要对普通的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普通文化对语言的应用影响更大。从情感层面来看,学生不仅要了解本国文化,还要尊重他国文化,包容他国文化,因为正是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才构成了绚丽多姿的世界文化。此外,学生应该具有对文化鉴别的能力,能从繁杂的文化内容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文化,能对不良文化进行抵制。从行为层面来看,大学生要具备很高的英语语言行为能力,能在不同语境下正确运用语法规则构建句子,同时能利用口语进行交际。在英语语言实践过程中,学生要具备专业的英语表达能力、良好的交际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现状
(一)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不足
长期以来,高校英语教学是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该理论认为,英语是封闭的系统,更加强调语言内部结构的组成和应用技巧。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对英语与文化的相互作用重视不足,存在语言输入多、文化输入少的情况,导致学生对英语的词汇、语法知识掌握比较好,但是实际的交际能力却不高。当前阶段,很多高校英语教师开始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識的培养,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是比较重视词汇、语法以及语句结构、翻译技巧等方面的教学。比如,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往往是通过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听,有时候通过一些长句或者是某些重点词汇的反复播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是重点讲授一些重难点的词汇、句子以及用法等,帮助学生掌握住一些阅读技巧。此外,有的英语教师重视跨文化意识培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给学生输入的是西方文化,只注重以英语文化为主的教学资源融入,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不足,学生能接受到的我国文化意识、理念等方面的内容有限,出现文化输出不对等的情况。
(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强
由于受英语教师教学的影响,加上英语评价过程中以及英语过级考试中对跨文化意识的重视不足,很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强。多数学生认为,只要能在平时的考试过程中读懂英语材料,听懂英语材料,会做题,能通过考试就可以了,对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差异很少关注。以习语“sour grapes”为例,其本意是酸葡萄的意思,但是在句子中的应用往往用的是引申义,即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嫉妒心理。如“She said she didn't want the job anyway,but that's just sour grapes.”,单从句式来看,该句式结构简单,单词也很简单,一些学生直接翻译为“她说她不想要那份工作,那只是酸葡萄而已”。 而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则会分析“sour grapes”一词在该句中不是“酸葡萄”的意思,是一种得不到某物的嫉妒心理。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只掌握词汇的意思,了解语句结构,并不能很好地翻译英语句子,只有形成较好的跨文化意识才能正确处理不同语境下词汇的意思。这个例子也反映了不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只重视语言本身,对其背后的文化关注不足。
(三)母语环境制约跨文化意识
语言的学习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下才能更好地掌握一门语言。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但是高校的教学环境是母语环境,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英语教学,但是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的交流环境仍是母语环境。在相同母语环境中,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都是在相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不需要考虑跨文化意识。实际上,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英语语言相关的知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但是实际应用的能力需要在生活中培养。也就是说,只依靠课堂教学,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会有明显提高。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接触外国文化很容易实现,但由于学生缺乏跨文化的意识,其不会关注文化差异,也不会意识到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造成的影响。因此,母语环境也成了影响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其跨文化意识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师要认识到跨文化意识对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作用,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研究西方国家的文化、制度、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利用同事交流、自我学习等多元措施来提升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多关注我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够引导学生成为文化传承的主体。高校则要多开展关于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培训,组织相关的课题研讨会,邀请行业内专家到校内开展相关的讲座等,为教师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提供平台,促进教师跨越式成长。另外,高校要鼓励教师多走出去,学习英语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教育经验,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共同搭建教师教育联盟平台,集中开展教学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及能力。
(二)加强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接受英语知识主要是依靠教学活动,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提升离不开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课程设计,将英语教育需求作为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将英语语言的学习、运用以及交际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并根据不同学生分层设计教学方案,满足其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重难点知识的系统讲授外,还要利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演讲等活动给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适应价值需求,教师既不要阻止学生接触西方文化,也不强硬要求学生回归本土文化,要引导学生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了解不同文化的形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文化的导入过程要做到均等,避免出现传统文化失语的情况,做到中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英语与汉语的平等互译。
(三)为学生营造跨文化交际环境
高校英语教学无法脱离母语环境,但是可以在课外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英语交际环境,为学生跨文化交际提供机会。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难以实现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并且跨文化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靠课堂远远不够。因此,英语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英语语言交际的机会外,还要在课外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比如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开展英语影视剧欣赏、话剧表演、辩论以及英语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了解更多与文化习俗相关的知识。另外,要求学生多在课外阅读英语小说、戏剧、报刊等,这些英语作品中包含了特色的文化信息,让学生在感受作品魅力的同时,积累文化知识。
五、结语
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顺应时代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融入文化知识,让学生正确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升跨文化意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实现语言与文化的同步输出。
参考文献:
[1]巴冬晴.当代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6):123-124.
[2]侯晓媛.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英语广场,2021(21):70-72.
[3]黄杰平.“一带一路”战略下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5):67-70.
[4]龚蒙.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J].海外英语,2022(4):88-89,100.
[5]白鹍.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5):41-42,45.
[6]任晓荣.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法[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61-63.
[7]馬忠.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探析[J].成才之路,2022(28):61-64.
[8]李小龙.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0):150-151,164.
[9]张文婷.“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72-7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立项“吉林省青少年跨文化意识培养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3jqy-37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