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美好在于总有新的希望。
作为“2023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之一,“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理念内涵丰富,是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南针,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表征,对下一步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实现扩量提质的增长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需要在实践当中认识、把握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并非无源之水。新质生产力是有效释放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有力举措,是生产力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次跃迁。回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前我国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突破创新。
“新质生产力”并非无本之木。發展新质生产力,我国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底气和优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明确要求,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通关密钥,取决于技术发展现状、人才培养水平、政策支持助力这三方面的基础。从技术发展来看,我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科技活动产出和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环境持续改善。从人才培养来看,工程师红利正在取代人口红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政策支持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国已经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新质生产力”并非无根之萍。如今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谓小荷初露、芬芳可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这些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新领域新赛道,在经济中占比逐年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步形成更大优势;6G网络、可控核聚变、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深海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逐步培育、落地。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走过在波折中破浪前行的2023年,面向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的2024年,中国经济潜力十足、动力充沛、活力无限、引力强劲。本刊将持续关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个重要的时代话题和发展命题,聚焦新产业、新业态,洞察新模式、新动能,把脉新机遇、新挑战,共谋新发展、新作为。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