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问题与对策

2024-01-19 04:24石晓萍侍术英
休闲运动与健康 2023年2期
关键词:演进中国式现代化核心素养

石晓萍 侍术英

摘 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演变历程,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提炼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热点问题,旨在推进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新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学校体育发展新征程。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演进;核心素养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in High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SHI Xiao-ping,SHI Shu-y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gang 438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sort out the evolu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in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Based on fiv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ot issu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in senior high schools,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new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reform and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ports power. Realize the new journe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tyle modern school sports.

Key words: Chinese modernization;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s; Evolution; Core quality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以中国现代化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学校体育必须助力三大国家战略发展使命,提出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施以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学科核心素养、健身育人等一系列问题,国内学者进行大量研究分析,但比较零散没有系统。而新一轮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即将开始,需要依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因此,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视角梳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演变历程,总结近年来我国学校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热点问题,分析我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趋势,为推进我国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参考,实现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1 中国现代化视角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演变历程

我国高中体育课程演变过程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是一脉相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不同历史时期我国高中体育课程形成时代思想、阶段特征以及具体表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确立革命根据地红色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形成为政治和军事斗争服务的学校体育思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7年)确立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开创了体育课与课余体育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点的育人机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年)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课程模式,学校体育逐步走上了内涵式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学校体育 (2012 年至今)确定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科核心素養的中国特色学校高中体育课程,“五育并举”育人实践路径。总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演变从建党初期的“体育救国”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体育强国”,从毛泽东的“体育健身强国”到邓小平的“体育普及强国”、江泽民的“体育外交强国”、胡锦涛的“体育竞技强国”,再到习近平的“体育强国梦”,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正朝着人本性、科学性、全面性的方向发展和完善,在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效果的监测以及课程评价的实践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热点问题

2.1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视角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师资配备、场地设施管理问题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视角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班级还处于大班额,甚至超大班额存在,这将带来师资配备、场地设施管理等系列问题。

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师资配备与场地设施问题

从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可知,2000—2021年毛入学率从42.8%增加到91.4%,在校生从938万人发展到2605.03万人,平均年增幅为75.9%,而体育教师2000—2021年间全国高中体育教师由4.17万人增加到10.11万人,数量稳步增长,平均年增幅77.2%,可见高中体育教师平均增幅稍高于高中学生平均增幅,相对持平,因此高中体育的生师比始终维持在260:1左右。另外,从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数量分析,发现2010年小学体育教师缺额为204678人、初中体育教师缺额为23492人,高中体育教师不缺,反而多出了17226名。但2015年小学体育教师缺额为131581名,初中、高中按照《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配备比例计算已经达到增额,分别为6672名和25812名,特别高中增额在5年时间内已经翻了一番。另外,2004年与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对比数据显示,城市、县镇、农村高中体育教师数量分别为从23929人、30305人、6638人增加到40451人、55605人、5044人,城市、县镇数量都分别增长了69%和83.5%,农村比例总体却减少24%。显然高中县镇体育教师人数高于城市和农村,高中城市体育教师人数高于农村,农村体育教师比例逐年下降,可见城镇与农村高中体育教师结构性不平衡,城乡学校体育差距越来越显著。

2)高中体育场馆与器材治理与管理问题

我国高中学校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和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情况逐年攀升,截至2021年底高中学校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和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分别为93.66%、96.00%。为了统计全国部分普通中学体育场地满足学校体育工作情况,以调查全国部分省市526所学校,依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18班、24班、30班、36班的班级数量来配置学校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器械体操区的数量能否满足学校体育工作需要调查结果,普通高中人数标准为50人/班。经计算,高中学校体育场地18班生均面积为9.43平方米,24班生均面积为9.38平方米,30班生均面积为8.24平方米,36班生均面积为6.53平方米。与国家规定的中学生人均活动面积20.1平方米相比差距非常明显,高中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严重不足。另外,高中体育场地配备基本标准进行调查时,在田径场、器械体操区的配置中基本上有一多半的高中学校满足体育工作需要,但是篮球场地的配置无法满足体育工作需要的情况,相比排球其他场地更为突出,可见高中对篮球场地的需求度高于其他场地。另外,城乡学校体育场地分布情况,以城镇学校体育场地居多,占比90.72%;农村中学校体育场地占比相对较少,占9.28%,约十分之一。显然,高中体育场地城镇数量高于乡村数量,反映出我国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从高中学校体育场馆与设施不同治理主体权力配置情况来看,政府、学校、相关“第三方”拥有不同的治理权力,政府拥有对学校体育场馆与设施的所有权、强制权、处罚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政府是治理的权力主体,而学校拥有管理权和一定范围的强制权、处罚权和监督权,相关“第三方”监督权和一定范围的管理权。可见,学校和相关“第三方”的权力配置不足,抑或是只有“名义上”的权力。

2.2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视角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区域支援问题

党的十二大提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那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需提质增效。为了缩短东西部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国家体育总局从1998在第一次体育援藏工作座谈会开始,2001年出台《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支援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10年出台《关于支持促进西藏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体育援藏工作实施方案及责任分工》《关于体育援疆工作方案和责任分工》等培养了许多西藏运动员,组建了西藏登山学校,开展协调、引导、动员各对口援藏省市体育局在体育设施建设、人才培养、运动员带训等方面工作。2019年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扶贫部门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计划,探索了体育设施共建共享,体育旅游、文化、教育、产业、赛事等融合发展的多种支援与协作模式,从而突出体育特色,助力脱贫攻坚。虽然国家体育总局通过东西部学校体育支援与协作政策,缩短东西部差距,但是从整体而言仍存在相关配套制度少、支援层次较浅,协作不全面、长效机制缺失等问题。当前我国体育支援与协作缺乏顶层设计,协作制度化保障不足,造成了体育协作项目运行成本高、协调难度大、财政转移支付扶贫资金不及时等问题。其次,对西部体育需求信息掌握不足,导致援助计划“失灵”。由于交流沟通不足,存在项目建设标准与受援方地区发展的实际需求不吻合的情况。

2.3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视角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文化与思政问题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始终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和“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具体实践来看,还存在三个方面问题。第一,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目前小学和初中学生的达标率和优良率逐年增加,但高中生体质测试成绩仍停滞不前,很多高中在“高考观”影响下以牺牲自身健康为代价来提高文化课成绩。部分学生经常锻炼的目的也主要为了在学习高压中不患病,而不是达到强健体魄或获得纯粹的运动愉悦感,甚至有些学生常年不参与体育锻炼导致心理疾病。如果长期以往下去,学校及体育教师既不关注学生体能锻炼,也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很难解决高中阶段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第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赛事文化问题。在新发展阶段下,面向人人的常态化高中体育竞赛氛围是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的根本目的與任务,良好的高中体育文化既是培养高中生正向的体育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也是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现实保障,但我国普通高中学校体育常态化体育竞赛机制未建立,广泛的校园内班级、年级联赛体系还不健全,单一的赛事组成形式也无法满足不同技能水平及多样化体育需求的学生。体育竞赛的氛围受制于体育文化育人环境淡薄,对校园体育文化节等活动的建设意识淡薄,对体育塑像、体育标语等体育文化象征性事物的建设认知不深,影响了高中校园体育文化宣传。第三,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问题。近年来课程思政融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成为关注焦点,在国家践行“大思政”背景下,课程思政与体育与健康学科融合发展,是当前体育学界或教育研究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课程思政最早是融入高校学科课程,但作为高中体育课程融入也是非常必要,高中体育课程肩负着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培育终身体育运动习惯的重要职责。与此同时,高中生是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理想信念,勇于社会责任的关键时期。但高中体育教师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淡薄、实施方法单一、执行力较差、思政资源开发不主动,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感知较少,接受度较低。

2.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视角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绿色教育”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键在于坚持绿色发展。中国自古以来就将体育实践、外部环境、身心健康等看做是一个整体,所谓“和合文化”。国外20世纪60年代提出体育课程“绿色教育”理念研究,而国内最早发表2007年在怀化学院学报《刍议“绿色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师的“绿色素质”》,可见国内关于体育课程“绿色教育”相对于国外研究具有明显滞后性,通过中国知网搜索“体育绿色教育”关键词,发现国内文献仅69篇,其中大量研究方向涉及小学体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绿色教育”方面,对于高中体育课程涉及研究寥寥无几。我国许多高中的体育环境建设并不完善,体育场地不规范、设备器材严重不足,且学生活动空间非常有限,高中新课标要求课程内容根本无法展开,体育与健康课程大都是采用“放羊”的形式,高中“绿色教育”环境创设严重不足,阻碍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绿色教育”理念实施。

2.5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视角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国际化问题

目前,“核心素养”是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我国《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及《“2030年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也非常关注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健康教育。如何围绕学生养成健康、活跃的生活方式,已成当今教育界的焦点话题。其中杨启光、袁欣(2019)提出中小学校应重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融合,以家校社一体化推进国际健康教育发展。王静(2019)提出我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与国际化接轨思路。翟芳、季浏(2022)分析了美、日、俄、芬兰、新加坡、新西兰等6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提出以核心素养引导建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当前国际的主流趋势。然而我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存在健康意识淡薄、教师信息素养不足、教学过程互动缺失、教学情景创设障碍、教学方法适切性低、教学效果难以评定等问题。高质量发展时期核心育人问题,但是育人前提问题受到挑战现实,值得思考,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世界命运共同体,我们需要给世界提供好的教学经验。

3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对策

3.1 构建和实施体育学习共同体,加快提升新时代体育教师教学素养

目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以大班额体育课为主,新课标下体育教师面对大班额教学需要具有超强的教学素养,具有极强集体教育与整合优化资源的能力,但这些方面能力体育教师还是非常不足。因此要加快提升新时代体育教师教学素养。通过构建和实施体育学习共同体,实现师生在“教”和“学”融合中高质量和情感交流共同学习,突出了“活动化”中体育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与学生体育的学练、体验、品行高度融合,开发和利用了学生差异资源,也体现教师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教学素养实践探索。

3.2 充分发挥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中不同主体的作用,甄选适宜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的治理结构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好坏直接决定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效果和学校体育发展,对全民健身计划、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三大国家战略起到助力作用,因此充分发挥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中不同主体的作用,实现差异化治理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管理必然趋势。针对不同的治理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理结构,如以政府为主导的“塔式”治理结构,以学校自治为主“环式”治理结构或以“第三方”为主“网式”治理结构等等。改变以往政府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权威主体,学校和“第三方”治理缺失现状,展现政府监督管理保障性、学校治理的主体性,“第三方”协助治理的能动性,不同主体既是“掌舵者”又是“划桨人”,明确职责,各负其责。

3.3 推动城乡一体化体育教育资源均衡化,落实相关体育教师系列政策

加快城乡体育教师结构调整,改革并健全城乡体育教师培养体系,精准指向缺口数量大乡村高中体育教师培养,加强定向招生和定向培养,引导大学生服务农村高中。鼓励退役优秀运动员、优秀教练员兼职扶持学校体育工作,鼓励有意愿当体育教师的人群进行成人学历教育或教师资格培养认证,鼓励有体育专项特长的家长和社会人士志愿支援学校体育工作等。加大乡村体育教师研究生培养力度,在鼓励小学体育教师和乡村体育教师在职本科学习深造、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的同时,也可将体育教师的提升学历与在职继续教育相结合。同时,立法保障体育教师同等待遇,与时俱进更新体育教师工作量、权益、考核、要求、培训等方面政策,以法律意识和法律制度确保落实体育教师待遇。

3.4 实施绿色教育情境化迎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校体育着眼创设绿色教育情境化。绿色教育情境化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师生与生生和谐”“师生与教学环境的和谐”“学生自身的和谐”等,師生与生生和谐体现在体育课堂上营造和谐、公正、民主、平等的情境。人与环境的和谐要营造优质、健康、和谐、环保的体育锻炼场地,学生自身的和谐即培育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个体的健康和谐发展。总之,高中学校绿色体育即和谐教育情境化实施,需要教师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运用先进方法和手段服务于“教”和“学”,打开高中体育教学新局面,迎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目标。

3.5 培养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国际化健康人才

党的二十大中国教育现代化提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注重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双重健康培养。高中体育健康课程紧跟国际化的体育教学观念,充分地汲取世界体育健康精神,培养高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注重课程内容健身性和文化性的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结合,课程设置即要向国际化看齐又要保持和发展民族体育特色。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来获取最先进的体育新知识和锻炼方法,不断刺激体育健康课程教学的改进和优化,提高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兼顾先进性。

4 结语

纵观我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学校体育折射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体育教育助推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校体育功能、价值应有更大的格局、更宽广的视野。因此,我们应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教育强国要求,解决好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问题。面对大班额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教师落实好“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选择适宜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的治理结构,实施绿色教育对标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促进”培育国际化健康人才。

参考文献

[1]潘建芬,胡峰光,韩金明.新时代我国体育教师队伍结构分析与配置优化策略研究[G].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袁圣敏,吴键.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的数量配备现状与队伍建设路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4):393-401.

[3]张吾龙,胡德刚,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均衡发展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6):649-652.

[4]孙成林.我国市域学校体育场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35(5):506-512.

[5]谷之旸.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的现状调查分析[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22.

[6]潘建芬.体育课大班额教学的实然因素与应然素养[J].体育教学,2017,37(10):10-12.

[71]国务院.党的二十大报告[Z].2022.

[8]谭天美,欧阳修俊.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的回顾与省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34(2):65-72.

[9]王科飞.协作治理视域下东西部体育支援与协作治理研究[J].体育学刊,2021,28(2):28-34.

[10]徐丽雪.课程思政在高中体育课程实施中的瓶颈分析与解决路径[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1.

[11]刘成义.课程思政融入高中体育课堂的理论建构与推进路径研究[D].阜阳:阜阳师范大学,2021.

[12]杨启光,袁欣.基于健康素养的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国际经验及启示[J].体育学刊,2019,26(1):101-106.

[13]王静.高校体育健康课程设置国际化发展[J].陕西教育(高教),2019(12):26-27.

[14]翟芳,季浏.国际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构建的共性特征与经验启示[J].体育与科学,2022,43(4):81-87.

猜你喜欢
演进中国式现代化核心素养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论我国死刑制度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基于企业营销理念演进的道德营销探讨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