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重维度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4-01-19 19:11高怡凡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摘要】纵观历史与现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学习俄国和苏联的先进思想;在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总结其他各国发展现代化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最终认识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路,也就是要走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以及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本文基于历史和实践的双重维度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意蕴,对于正确理解和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维度∣实践维度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更好推进人民民主专政,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既注重现代化发展的普遍性,也坚持立足于中国实际 的特殊性。从历史和实践的双重维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进一步探究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与何以实现。

一、基于历史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和推进具有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立足于不断变化的实践发展,对马克思现代化理论进行创新性发展,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学习与发展”

革命时期,在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先进思想,还为中国的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理论指导。在历史舞台中,各种政治力量都进行了各自的探索,无论是农民战争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的唯一命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式现代化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这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不能复制西方的做法,也不能埋头苦干,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学会变通,化被动为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国外先进思想与中国国情相适应。

建设时期,随着苏共二十大召开,苏联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等问题,对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冲击。以此为契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反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暴露的问题,进一步了解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知,做出了“三大改造”这一伟大决定,此外,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展了 “一五”计划,为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并且开始探索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一时期的学习与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自信自立”的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开放后,面对历史发展出现的契机,中国共产党把握机会,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精华,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处理中国所面对的发展难题,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中国完成了从低效率的计划经济转向效率更高的市场经济,实现了从封闭型弱国向开放性实力强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坚持走自己的路。

跨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理念,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并且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国家现代化齐头并进的情况下实现了全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步伐。

二、从实践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

(一)坚持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1]。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国情的显著特征之一,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之一,即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一要求規定了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人口规模大不仅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基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应对的挑战,更要将这一挑战转化为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工作发展提供动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早在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强调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以人民群众为主,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行土地改革,满足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迫切要求,不仅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还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工业发展准备了条件。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一切以人民群众为主,牢记发展为了人民,为人民谋福利的初心始终如一,发展依靠人民,在积极发展的全过程中生动体现人民民主,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精准提供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基础公共服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二)坚持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

共同富裕是中国发展的奋斗目标,为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实施了大规模的扶贫攻坚战略,致力于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还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加快乡村发展步伐,一定程度解决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我国在物质上加快经济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环境。我国在精神文化上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资,改善教育质量和教育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的受众覆盖面。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承诺,也是其伟大事业。共同富裕也是区别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资本主义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坚持按资分配,贫富差距必将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本质是维护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利益,坚持按劳分配,最终必然达成共同富裕这一目标。

(三)坚持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道路

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不仅要不断地丰富其物质财富,还要不断地丰富其精神财富,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要树立辩证统一的思维、整体的思维、科学的思维,客观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大力发展物质文明,归根到底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可以为现代化提供物质保障,还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人民日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即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的物质基础,也改善了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

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提供了人们创新的思维模式,不断开拓了物质文明的新领域,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精神文明在某些程度上也影响着物质文明的方向,我国始终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坚持实施文化强国的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坚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民族在文化方面的自信。

(四)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我国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生态上,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资源利用合理化。在经济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坚持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践行“两山论”理念,保护绿水青山、保护自然环境和增值自然资源,努力探寻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途径,要以环境承受能力为基础,以符合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可持续优先、开发有度、合理地追求经济发展。

(五)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是符合当今世界主题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善人民生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旨在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长治久安的国内环境和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平是中国发展繁荣的最根本的前提,中国的发展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驾护航”,以便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在与其他国家外交时,保持独立自主,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问题,反对使用暴力或者用武力相威胁,坚持将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根据事情的是非对错决定自身立场,秉正无私,维护正义。

无论从历史维度还是从实践维度,都可展望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将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也势必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世界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習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高怡凡,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