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挑战式学习培养高中生区位评价能力
——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为例

2024-01-19 02:09顾宇璐陈轶飞梁晓雨葛佳浩张建珍
地理教学 2023年23期
关键词:区位挑战区域

顾宇璐 陈轶飞 梁晓雨 葛佳浩* 张建珍

(1.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2.浙江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区位论思想是重要的人文地理学思想,其核心内容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域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1]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区位评价既是地理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解决地理问题必备的关键能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区位评价能力视为区域认知素养的高阶表现,要求学生能够为赞同或质疑某一区域决策提出相关论据,较全面地评析某一区域决策的得失,并提出较为可行的改进建议。这体现了培养学生区位评价能力的价值与意义。

培养区位评价能力需要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地理问题情境,以“空间—区域”的视角考察特定区域内的地理要素,探究区域间的差异和联系。挑战式学习(Challenge-Based Learning)是一种围绕“挑战”来构建学习体验、促进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2]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对课堂内外个人学习经历进行反思,识别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复杂挑战,深入理解相关学科知识,锻炼高阶思维能力,从而解决这些现实挑战。[3]在基于挑战式学习培养区位评价能力时,学生针对身边真实存在的地理问题展开探究,各种区位因素之间的复杂联系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同时学生的区位评价能力得到充分发展。[4]因此,本文首先阐释高中生区位评价能力的内涵与构成,再基于挑战式学习的特征构建培养高中生区位评价能力的教学模式,最后通过“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来说明该模式的运行机制。

一、区位评价能力概述

1.概念界定

经济学视域下的区位评价假定地理因素固定不变,侧重于经济因素分析,遵循谋求共性的空间法则。[5]地理学科的“空间—区域”视角缩小了理论模型与现实情况间的差距,强调对于区域的多角度综合分析。在地理教学中,区位评价区别于传统区位论中“经济人”的设定,还强调情意的价值判断,即产业的布局不仅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6]因此,区位评价能力具体指学生能够根据区域背景特征,准确识别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在区位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区位选择,并立足人地协调观,用批判性思维考虑决策的利弊与得失,进一步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和对策,以实现区域的合理规划布局与可持续发展。

2.内容构成

依据已有研究和课程标准,笔者认为区位评价能力包括区位现状分析、区位布局选择和区域发展规划三方面,如图1所示。区位现状分析是区位评价能力的基本要求。区位布局选择是在区位现状分析基础上进行产业区位发展潜力的预测,从而确定产业布局。在考虑区域发展规划时,着眼点不再是单个的产业布局,而是关注区位空间秩序,即区位主体以何种空间关系结合能够产生最大的区位效益,包括区位主体的类型、规模及其各类型的内部组合关系。在问题情境中,学生要始终秉承因地制宜思想开展区位评价,解决实际地理问题并形成正确的区域发展观念。具体而言,区位评价能力构成的各个维度的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区位评价能力构成

图1 区位评价能力构成

二、基于挑战式学习培养高中生区位评价能力的模式构建

1.挑战式学习的内涵与地理教育

挑战式学习也被称为基于挑战的学习,旨在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方式让学习者解决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的真实挑战,发展21世纪技能。[7]挑战式学习强调的“真实”“探究”与地理教育倡导的“真地理”“做地理”高度契合。一方面,挑战式学习强调问题的“真实发生”。地理教育同样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地理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情境中的地理难题和挑战。另一方面,挑战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通过挑战式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现实需求自主探索地理问题,在社会调研、实验观测等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地理原理、提升地理技能。

2.基于挑战式学习培养高中生区位评价能力的模式构建

挑战式学习具体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阶段:准备、调查、行动。在准备阶段,学习者使用基本问题将大概念转变为具体可行的挑战。调查阶段强调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的学习体验,为制订一个可实施的解决方案奠定基础。在行动阶段,学生基于证据设计具体可行的、具有真实受众的解决方案,并最终由这些受众来评估方案实施的成效。

在区位评价中,学生需要综合分析该区域的地理位置、资源分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等,并作出合理的评价和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挑战式学习的“准备—调查—行动”三阶段环环相扣,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推进真实地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为了更好地将区位评价置于真实情境中开展,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挑战式学习培养区位评价能力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挑战式学习培养区位评价能力的流程图

(1)准备阶段

首先,确定“农业/工业/服务业区位”这一大概念作为研究主题。其次,学生围绕大概念提出与某一产业的区位条件、区位布局等相关的基本问题,教师筛选和凝炼出本质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有具体对象的真实挑战。学生要在之后的阶段中逐步化解难题,针对挑战提出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2)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需要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的学习体验,对真实受众展开调查,包含以下三部分。第一,指导性问题,将挑战分解为不同的子问题,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应对挑战、制订解决方案所需要的有关区位的知识和实践技能。第二,指导性活动,包括情境模拟、方案设计及实施等。第三,区位现状分析,学生可以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区位现状分析,并得出结论,通过书面或者报告等方式呈现分析的结果。

(3)行动阶段

行动阶段包含以下四个部分。首先,学生基于调查得出的结果进行产业区位布局的选择。其次,对该区域内同类产业的布局进行评价,分析其合理与不足之处。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再回到调查阶段,深入获取更多的信息。再次,提出区域发展规划的对策建议,即为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现有的产业模式或布局应做出何种调整。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进行评价,学生反思方案以及建议的适切性。

三、“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

本文选取“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主题,以慈溪杨梅为题材,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设计题为“一颗果子,致富一方百姓”的课堂,如表2所示。学生通过分析材料、探究问题,学会从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等方面对慈溪杨梅的区位进行分析,掌握农业区位分析的能力;通过在超市或者农贸市场开展社会调查,收集各品种杨梅的信息,分析其市场竞争力,落实“做中学”的课标要求。此外,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怀,形成“知农、爱农、兴农”的价值观,实现课程思政目标。[8]

表2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

四、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基于区位论思想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阐明了区位评价能力的基本内涵。结合区位评价能力的特点,本研究引入挑战式学习,构建了基于挑战式学习培养高中生区位评价能力的教学模式,并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为区位评价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今后,笔者将通过准实验研究方法,持续而深入地探究基于挑战式学习培养高中生区位评价能力的教学成效,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区位挑战区域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蒙元京畿区位论
地理区位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第52Q 迈向新挑战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