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婷
□历史学研究
包拯施政重调查的朴实作风及其时代镜鉴
韩 婷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包拯是著名清官,他重视调查,主张为官应深入基层,在知民事晓民情基础上谏言施政。包拯重调查表现在:民政方面,躬亲基层调研而后建言限时勘决;民族交往方面,实地勘查地形和施政实效,革除弊政;司法方面,实地走访调查,开门办案,改善诉讼程序。其朴实作风植根于儒家忠君爱民、法家公正无私和其本人清心直道的价值观。包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调查实情来解决问题的朴实作风和政治品格,符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借鉴包拯的智慧和历史实践,有助于推动包公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注入马克思主义,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底色和特色。
包公;调查;令贵久行;基层
包拯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清官典范,不仅是安徽地区的重要历史名人,其影响力更是穿越千年,从中国走向全世界。包拯树立的忠、孝、廉一体的道德楷模形象和孝肃家风为人们广泛谈论、传播、景仰、探讨。包拯为官刚正不阿、清正廉洁、铁面无私、英明决断、为民请命的“青天”形象,可谓深入民心、妇孺皆知,故包公文化又常被称为清官文化。学界关于包公文化的既有研究主要涉及考察包拯的生平事迹、人际关系、思想文化、著述与资料等相关问题,包公文化的当代启示研究主要体现在讨论包拯廉政、勤政、吏治、法治等思想内涵对当今的启示意义层面。这些研究工作,尤其是包公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为包公文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学界对包拯在施政过程中重视调查的朴实作风以及深入基层的历史实践和理念的探讨、挖掘相对较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通过深挖包公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历史积淀,发挥包公清官智慧和历史实践的鉴今意义,有助于将包拯的主张和实践与当下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相联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将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底色和特色。这既有学术可为之处,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包拯在自己的施政实践中坚持亲访基层,弄清实情,在社会观察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施政措施。包拯奏疏中多见“勘会”“入户”“委实”“画时”“躬亲”“沿路访闻”等词汇,可反映包拯关注底层民生,倡导和践行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实施的朴实作风。包拯在《乞开落登州冶户姓名》疏中言:“臣在本路日,累次保明申乞与除免。又准省牒勘会,逐官往彼相度,兼臣亲自巡历到登州、莱州,仔细体量得姜鲁等逐家委是贫乏,积年不曾起冶,再度保明申奏,……仰差关子细勘会,如无弊幸,即画时保明,申转运司,与除落姓名讫申省。”[1]96登州十八户冶户因家贫无法继续起冶,只得货卖田产来买铁纳官,致使破荡资业,延及子孙。包拯此时任京东转运使,先后逐级遣官前往勘度,后又亲自巡历登州、莱州,仔细体量,证明冶户确有贫乏不能起冶者,经仔细勘会,及时开落这部分冶户以宽民利国。包拯在四上《请免江淮两浙折变》疏中皆提出灾旱之下下等人户尤其不易,提出减免中等以下人户的赋税负担的清求。在《请罢同州韩城县铁冶务人户》疏中亦提出按照人户等第均摊本县需纳官铁,改革下等人户差役频并弊政的主张。包拯奉敕往陕西调查盐法实施的实际状况,沿路访问,听取民众对盐法的真实反馈,“臣近奉敕差往陕西相度盐法,自入陕西界,沿路访问,民间恐朝廷改法,颇甚忧畏”[1]134。包拯任京东转运使,见蔡河搬运绝少,上供斛斗剧减,通过访闻知是水利设施斗门破坏及催纲使臣与官吏懈怠所致,乃上《请修蔡河堰并斗门》。无论是在赋税、差役上注意区分斟酌贫富,合理划分等次,使得富户与贫户间的赋税、差役等负担基本平衡的主张,抑或是奉敕调查盐法,还是请修水利设施,都是包拯通过沿路访问等方式深入基层调研,访知实况,而后提出具体的施政措施。由此,包拯无论是在为官政治作风的主张上,还是自身施政实践中,都能躬身基层,深入调查研究,而后提出方案,具体执行实施。从他针对开落冶户和免除折变等事多次上书奏请,甚至离任原职闻知前奏未行,仍坚持上书进谏,可见包拯对基层工作,在调研的基础上,注意跟进反馈。
包拯在边政方面也能通过实地勘查的敏锐眼光,提出恰当的改革建议和策略。包拯曾以送伴使身份差送契丹使节归国,亲自观察发现接送伴使所至州县驿站前后多番取索,造成奢靡浪费,增加了财税支出的负担,故上书《请止绝三番取索》。后包拯听闻仁宗欲恢复接送北使三番,再上《请免接送北使三番》,言:“臣近闻圣慈以接送契丹国人使往来,更不差三番……中外闻之,莫不欣忭,以为数十年之弊,而陛下一旦罢去,使河北生灵有来苏之望……今闻内降指挥复置……臣顷年曾差充送伴人使,且知蠹民害物之甚,亦尝论列。……惟陛下特留圣意,且依前降指挥寝罢,则天下幸甚。”[1]156-157包拯以送伴使身份行至白沟驿,观察地理形势,见瀛洲、漠州、雄州三洲地理位置重要,尤其是雄州乃控要之处,故上《请选雄州官吏》奏请严选雄州官吏。后又奏刘兼济“材庸识暗,素无廉节……雄州最为控扼重地,尤不当轻授”[1]233,请求尽早罢免。针对河北边地知州的实际考核和升迁不以军务边防为重,但以接送逢迎为称职,包拯上书谏改,道:“臣送伴北使往回,窃见河北当路州军,各系近边控扼之地,所有知州等,并是朝廷一一精选,盖欲谨边访,训士卒,以为急务。今则不然,但能增饰厨传,迎送使人,及曲奉过客,便为称职,则美誉日闻,若稍异于此,则谤议纷然,往往因此降黜者有之。……一年之内迎送绝无虚日,又何暇略谋训练哉!……臣观一路武臣,未甚得人,但售进市恩,结挟弭谤而。一旦急用,必不成功。……臣欲乞今后应缘边及当路知州部署钤辖驻泊等,并武臣中,不以官位高下,但选擢有武艺将材可用者任之,专责以守备抚驭之术。如有实效,不可以浮议数多有移替,俾军民安其政令,缓急不至败事。”[1]225-226包拯又上《请罢巡驿内官》,提出罢除馆驿虚设的内官:“臣窃见自京至雄州人使,馆驿专副,尽是差乡民有家产者勾当。……亦多逃避者。盖信使往来,三番取给,实为烦费。……乡民不敢申诉,以此荡尽产业。臣仔细询问,缘更有逐处专切提举馆驿家事内臣,每一经过,捃拾微过,恣意诛求,其费数倍,以至亲随吏人,并承久例献遗,方可免于刑责。臣伏见诸路馆舍……此职诚为虚设,有害无利。欲乞今后……更不差内臣出外。如此,则乡民免于暴敛,稍得存济,不至逃亡。”[1]157-158包拯仔细询问,确认馆舍事务原有成例可有效运行,内官所司实为虚设,故建议罢除。作为接伴使,包拯一路从京至边界地带,途中结合自己的亲历调查对政治、军事、经济、民族关系方面的弊政,提出了诸多建议。
包拯长期担任地方官,掌管教化,平决狱讼。基于对基层诉讼受理制度的了解和实践经验,包拯提出开门办案的司法主张,杜绝官吏对民众诉讼权利的侵夺,及时了解和掌握民众诉讼需求,化解基层社会矛盾,解决百姓最直接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其系列主张和实践突出展示了包拯坚持一以贯之的深入基层、重视调研的朴实作风。
包拯任开封知府时,按照制度,百姓诉状需在府衙门外通过诉牒令牌司收呈长官,再听长官传唤至堂下诉讼,吏民易于借此为奸。包拯明察善断,根据自己的断案经验和了解到的实情,罢废这一诉讼受理程序,令百姓可直至堂下申诉。“权知开封府。府有旧制,凡讼诉,诉牒令牌司收之于门外,却不得迳至廷下,因缘为奸,公勉视事,即命罢之。”[1]276-277“旧制,讼牒令收牌司收之于门外,拯使径至庭下辨曲直,吏民不敢欺。”[2]没有调查就不能成事,更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基层作为社会的毛细血管,处于矛盾和问题的最前端。包拯开门办案的主张和实践真正实现基层社会矛盾反馈渠道畅通,打开了基层社会治理中最容易忽略的前沿关卡。这一实践充分说明包拯对基层社会多有了解和调查,勘查到问题能及时作出反应,改革弊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3]公正执法、严明司法是化解基层矛盾于萌芽、确保基层社会秩序以使社会和谐的重要着力点。
在司法实践中,包拯也贯彻走访基层、深入民众调研的朴实作风,通过合理推断和研判做出决策,往往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医家子冷青自称皇子,言其母尝得幸掖廷,有娠而出,生青。都市聚观。”[4]冷青在和尚全大道、放停军人高继安等人的协同下四处宣扬自己的皇子身份,招摇撞骗,妖言惑众,兹事体大,开封府尹钱明逸将其逮捕后,左右顾虑,轻重不得,为逃避责任,断以精神癫狂,未处死,将其发配汝州编管。开封府推官韩绛认为冷青留外易惑乱人心,一时朝野议论。在翰林学士赵概的谏议下,仁宗即命包拯、赵概等录问此案以绝惑乱。包拯条分缕析,通过判断冷青之母是否为遣散宫女以及出宫前是否被皇帝临幸过等核心问题进行原始记录核查,又通过深入民间走访调查,询问其亲属和街坊四邻等方式,比照分析,确定冷青之母确为宫女,遣出宫后嫁给平民冷绪,先育一女,后生子冷青,最终判定冷青冒充皇子。案情明了,由于种种原因,仁宗仍未及时处死冷清。包拯针对此案先后两次上疏,言:“岂可令此辈轻慢宪法,惑乱大众。若不速行显戮,以戒未来,则启奸邪之心,为国生事,防微杜渐,不可忽也。乞令尽法施行。”[1]147-148“冷清、高继安等,乞早行显戮,免惑中外……岂宜引用常法,迁延不断。兼风霾暴作,日色无光,上下蒙蔽之象,故天示此变,所以警悟人君如是之至也。伏愿陛下察变异之来,顾宗庙之重,特出宸断,速令诛夷,免奸邪之类别起觉端,浸成大患。”[1]148-149请仁宗速行戮法,摒却妖言,免生祸患。包拯明察善断,将牵扯广、影响大的冷青冒称皇子案有理有据结案,充分展示了包拯明察善断的专业本领和智慧,同时有敢于担大责的担当和勇气。办案的过程充分展示了包拯无论是施政抑或办案都能深入底层,走近群众,调查实情,综合研判。
包公重视调查的施政作风有其特定的思想动力和现实动因,即包拯对儒家忠君爱民思想的尊崇和对法家公正无私理念的追求,这成为包拯施政实践中重调查之朴实作风的原动力,而朝政运作对官员知民事晓民情的客观需求和包拯个人树立的清心直道之修身为官追求,是包拯施政实践中重调查之朴实作风的现实动因。
在北宋时期,儒法结合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执政理念。包拯的思想深受儒法两家思想的影响,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容法家。包拯施政重视调查的主张与实践正是建立在儒家忠君爱民和法家公正无私思想相结合的影响之下。忠君爱民与公正无私是其重视调查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在传统社会历史条件和政治背景下,皇帝了解百姓基层生活的基本途径是奏疏公文的间接奏报,缺乏多元信息渠道,致使久居深宫拥有专断之权的皇帝对基层社会欠缺了解。这种信息差加之一些官员为政绩升擢等考虑有意欺上瞒下、粉饰太平,致使中央机构尤其是皇帝得到的施政信息往往与实况有偏差或长期滞后。不仅如此,一些地方官也存在对民事民情了解关心较少,不能达到施政效果。包拯饱受儒家忠君思想的熏陶,坚守士大夫为官从政的本分。包拯自言:“早从宦学,尽信前书之载,窃慕古人之为,知事君行己之方,有竭忠死义之分。”[1]195从官之后的包拯时时处处“确然素守,期以勉循”[1]195。一心一意为国为民,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包拯从儒家民本思想出发,以爱民体民便民为原则。“民者,国之本,财用所出,安危所系。”[1]21“果为国,岂不以爱民为心哉!……朝廷比下诏令,未尝不以宽民恤物为先,而有司往往不即遵行,是陛下有忧民之心而民由知。使王泽壅于上,民情郁于下,此皆向者有司之失。”[1]146“命令者,人主之大柄,而治乱系焉。凡朝廷降一命令,所以示信于天下。若有司承受,委而不顾,乃是命令之不足遵守,俾四方何以取信?则朝廷纲纪,亦缘此寝隳矣。”[1]103从这个角度观察,包拯重视调查的施政作风,其首要出发点是爱民恤民,深入基层,弄清实情,之后上疏皇帝,以避免皇帝受到蒙蔽,而后做出正确的决策。包拯将爱民恤民与忠君爱国相结合,视爱民恤民为忠君爱国的表现和要求。
包拯在主张仁治、德治的同时,也提倡法治。法家思想倡导的“依法治国”“法不阿贵”等理论精神被包拯吸收,公正无私成为包拯深植内心的价值追求和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包拯将公正无私的法治追求贯穿于对上不阿谀奉承君主,对官不畏惧权贵,对吏不容其弄私,对亲友不徇私枉法。需要注意的是,法家所言的“公”,在传统社会主要是指统治阶级的利益,“私”是指君主或各级官吏的个别或少数人的利益。包拯从政廉洁刚直,办案公正严明,可以说是将公正无私作为不可撼动的价值追求。正是这一思想动力和价值追求,促使包拯在处理具体政务时注重深入百姓,调查勘验。高坐衙门是没办法掌握百姓生活实情的,也只有真正了解民情,才能保证施政决策和断案止讼的公正无私。换言之,包拯亲自访查百姓生活实情,深入坊间调查取证,亲至一线观得民情,在尊重民情实况的基础上建言献策、布政断案的施政作风,正是包拯对公正无私这一法家思想理论的执着追求。
宋朝社会普遍存在官员重清谈而轻实践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包拯多次提出从官应深入基层,知晓民事,了解民情。包拯在《论县令轻授》中指出一些县令“昧于民情,懵然其间,不知治道之出”[1]7,提出未经县令者不使入通判、知州的主张,充分认识到基层工作经历、社会实践经验对官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在《请选广南知州》中,包拯言:“广南应系知州,例差奏荫京朝官初任知县及一考者。伏况世禄之胄,鲜惇义教,童孺之岁,便忝仕籍,未尝学政,即使司民,甫越期年,又移典郡,且一邑之事尚未练悉,六条之重,安可责成,地虽远僻,不可轻授。……臣前任端州日,具知其事。”[1]227针对知州轻授,所选不得人及轻易差移的弊端,包拯倡导慎选有治绩者掌管。包拯谏言官员不宜轻授,着重考虑官员对民事民情的知晓程度,任官选官也考虑其是否有基层工作经验。包拯针对官员脱离百姓、施政因循守旧的历史问题,大声疾呼,希冀从选官用人的源头革除弊政。从社会现实的客观需求来看,包拯主张和践行从官应知民事晓民情,而知民事晓民情的主要途径除了客观经验和因循守旧外,最主要的是躬身基层,真调查,真了解,了解真情况,而后敢言直谏,上疏陈奏,具体执行。与此同时,包拯揽前代得失,认识到国安民和就要宽严相济,去除因循应付,扎扎实实勤修政务,言:“稽前代之成败,验当今之得失,政有未顺,理有未安,则思而图之,图而行之,行而终之。”[1]5总结前代成败之经验教训,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理当勤政务实。包拯起举于基层,其成长环境、成长经历和长期任职州县的实践经验,使得包拯充分认识到了解基层社会实况的重要性。
包拯自求学时即养成清操自守的性格。《朱子语类》有言,包拯幼年与李仲和之祖同在一僧舍读书,出入必经一富户门,富人每候门邀座,请入用饭,其意甚殷,但包拯以其“富人”,不肯“妄与之交”,言:“彼富人也,吾徒异日或守乡郡,今妄与之交,岂不为他日累乎。”[5]包拯从官不愿走捷径、后门,包拯选官时:“(宰相)吕许公夷简闻包拯之才,欲见之。一日待漏院,见班次有包拯名,颇喜。及归,又问知同居里巷,意以拯欲便于求见。无几,报拯朝辞,乃就部注一知县而出,尤奇之,遽使人追还,遂荐对,除里行,自此擢用。”[6]这造就了包拯不慕富贵,不阿权贵。为官后,包拯更是坚守清心直道、对历史负责、免受后世唾骂的初心和座右铭。包拯有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1]1他对当时众多封建官僚追名逐利、曲道谋身的行为,感到可耻。他誓要作一个像唐朝魏征那样的清正廉洁、直道谋身的“忠直无隐之臣”。包拯出仕后,从地方官做起,历任要职,所到之处无不清廉自守。《朱子语类》称其“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7]。无论将包拯清操自守看作是其清心直道的修身追求,还是其不遗来者羞的为官哲学,从本质上说,清心直道是包拯坚持一生的现实追求,这一现实追求是包拯不畏强权、忠君爱民,躬身基层的动力。
包拯施政重调查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特征是以问题为导向。为了防止和解决吏民勾结导致的诉讼途径堵塞问题,包拯整改诉讼程序,建立开门办案制度;为了公正断定冷清案,止住社会流言,包拯深访基层,梳理出真相。包拯在民政、财税、民族交往等方面的奏议,多是在知晓已有弊政及其带来社会危害的基础上,为革除弊政,解决社会问题,或受皇帝委派弄清事情原委,解决政治难题而进行访闻调查,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切实可行谏议和方案。从包公留世奏疏来看,包拯奏议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调查,弄清实情,而后解决问题。
包拯躬身基层,深知未经调查不知民情民事、主观施政的弊端。包拯从民本思想出发,以爱民体民便民为原则,提出政令贵在执行的主张,尤其注重公私两便,可经久施行的政策,避免朝令夕改使民众无所适从和人员上的重叠混乱。其《论诏令数易改》言:“朝廷凡降诏令,行之未久,即有改张,故外议纷纭,深恐于体不便。且诏令人主之大柄,而国家治乱安危之所系焉,可无慎乎!缘累年以来,此弊尤甚,制敕勉下,未踰月而辙更;请奏方行,又随时而更改。民知命令之不足信,则赏罚何以沮劝乎?臣欲乞今后朝廷凡处置事宜,申明制度,不可不慎重。……如可为经久之制,方许颁行,于后或小有异同,非蠹政害民者,不可数有更易。”[1]255在陕西盐法改革过程中,包拯通过实地走访,知晓范祥等所施行新法在实际工作中受到了百姓的拥护。“民间恐朝廷改法,颇甚忧畏。……臣因谕以朝辞日面奉德音,所议盐法只要便人……其有未便事件,虽有减损,即不亏官,委是攻丝利便。……若乃轻信横议,不究本末,图目前之小利,忽经久之大计。”[1]134-135在茶法改革中,包拯再次提出茶法应从长远利益出发,“仔细参详,定酌中之制,俾经久可行,委得公私利便”[1]143,而后详酌施行。包拯认识到朝令夕改,有伤政府的公信力和民众对政令的长期信心,在法令颁行、施行、改革中都强调慎重参详斟酌,而后颁定。
包拯倡导深入基层,了解民情,通晓民事,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制定政策、改善政策、施行政策。在传统社会背景和条件下,包拯能够认识到弄清民情知晓民事等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方法和施政过程中重视社会调查,可以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相当的时代性。在当时的条件、知识水平下,最真实、最有效的调查方法就是躬身基层,亲自访闻,调查勘验。包拯在重调查的主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敢于、善于、乐于深入百姓生活实际,掌握百姓生活实情,了解百姓遇到的困难,提出切实可行施政方案的朴实作风;他从制度出发改革诉讼制度的堵点,开门办案,从实践经验中看到民众的力量,走访调查,搜集证言证词,对比证据办案,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群众性;他将勘查作风落实到自己工作的方方面面,针对军事地理、民族交往也能从实地出发,从实情出发,论证翔实,言之有物;其政策与建议,皆切实可行,切中时弊。
封建官吏不愿深入底层了解百姓实情的重要原因是贪图享乐、因循守旧,唯恐担责。包拯则树立了清正自守、廉洁奉公的为官操守,不畏艰苦,走近百姓生活亲自调查了解。以史为鉴,包拯施政重调查体现的清正德操、不畏艰苦、爱民恤民、上疏直谏等优秀品格和实践主张,值得新时代施政工作者辩证地认识和学习。
包拯从忠君爱民、公正无私的理论基础出发,从知民事晓民情的客观需求和清心直道的现实为官哲学出发,重视深入百姓,重视调查勘验。方法上,以直接经验、寻访闻问、亲入民户等为主要途径。同时为了实时跟踪效果并获得反馈,坚持为同一事反复上疏进谏。从历史现实来看,包拯重视调查勘验的朴实作风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其谏议多为仁宗所接受。从历史文化积淀来看,包拯的主张与实践在历史时空中逐渐构建成以其为代表的清官文化,其背后蕴含的精神财富和动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能量。它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
躬身基层调查研究,有助于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体现。对包公文化中包含的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和实践进行整理和深入探究,丰富包公研究的维度,推动对北宋政治和社会的深入考察,是包公研究和宋史研究的题中之义。以古鉴今,将包公文化中社会治理主张和实践与当下基层社会治理的实况结合起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治理智慧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当代课题。对包公的社会治理主张和实践加以研究,紧密结合当前中国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对我国古代行之有效的思想加以探讨和继承,使得古代政治家的智慧在当代社会继续发光发热。这不仅是为了将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精华加以有意识的吸收和继承,也是期望能够为当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贡献传统力量和智慧。
从历史镜鉴的时代价值来看,包拯施政重调查的朴实作风符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观点,闪耀着思想与实践的光辉。当下正值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弄清楚为什么要调查,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调查研究要达到的成效是调查研究工作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8]调查研究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有人说,现在通信发达了,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了,然而看材料、打电话、发微信、录视频终归没有亲临现场看、面对面交谈来得鲜活真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在河北正定,他跑遍全县25个乡镇、221个村;在福建宁德,他到任3个月就走遍9个县;在浙江,他用1年多时间跑遍全省90个县市区;在上海,用7个月到过全市19个区县;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正定县委四大班子的信中提出要“反对官衙作风,注重调查研究……着眼于基层,着眼于实际……实实在在地调查研究一番,多了解一些真情实况,长一些真知灼见,更有效地指导工作,解决问题”[9]。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决策之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调查研究的广泛性、针对性、有效性,“更要注重实践,注重调研。……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弄清事实”[10]。跑调查,不是走马观花,做做样子,而是摸实情、办实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从客观实际出发……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11]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是应对新时代新征程前进路上的风浪考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举措,是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回答“六个如何始终”的现实需要,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
[1]包拯.包拯集校注[M].杨国宜,校注.合肥:黄山书社,1999.
[2]王称.东都事略[M]//二十五别史.刘晓东,等,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00:606.
[3]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250.
[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5:4038.
[5]朱熹.朱子语类[M]//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4030.
[6]赵善璙.自警编[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0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1982-1986:558.
[7]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0318.
[8]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26-227.
[9]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72.
[10]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556.
[1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183.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3.06.19
K203
A
2096-9333(2023)06-0127-06
2023-03-25
安徽包公研究中心项目“包拯的财税思想和历史实践”(bgyj2021yjs-1);安徽包公研究中心项目“符号与象征:包公与‘文公合肥’形象的建构”(bgyj2023y6-6)。
韩婷(1990- ),女,河南渑池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社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