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市海珠区中山大学附属小学 李乐
基于2022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给出的教学建议,笔者以小数的概念认识为例,提出了教学设计的“四个关注”。
在教学设计上要将教师主导的“知识讲授”类型的传统课堂,提升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围绕“核心概念”开展的学习性课堂,以更好地推动数学的本质研究,从而促使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逐层进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真实经历和体会入手,首先关注到学生的问题所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数感,再基于抽象概括能力上升到理解和掌握层面,最后落脚到综合能力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参与学习、参与思考。
在教学“小数”概念时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整个过程,包括已有数学知识及生活经验的累积,进一步总结内化进而建立小数的概念体系,最后纳入认知结构。
几乎所有版本教材都将小数概念认识的内容安排在三年级下册。考虑此时学生已有的经验,一是钱的使用经验的积累,二是米制系统的经验,甄选教学素材应该为人民币、米制系统等现实模型,再整合其他版本教材中的正方形面积模型(苏教版)、长方形直条(苏教版)、直尺(青岛版、苏教版)或数线等半直观模型,让学生在直观和半直观模型的支撑下充分感知小数的概念。
在教学的引入环节,通过缩小范围的方式猜测商品的价格,呈现研究小数的现实背景,要表示相邻两个整数之间的数,让学生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再融入小数历史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延伸到小数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小数产生历史背景,同时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文化素养。
在定义给出后顺势介绍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概念,符合概念认知特点。小数的组成部分以及正确读数是基本知识层面必须要掌握的内容,通过学习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结合起来规范小数的读法,使读小数这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提升。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对数学的认知还需依靠具体事物的支持才能进行抽象理解。基于此,新授内容展开的环节可以利用人民币模型重点研究0.1,采用顺向解读,构建小数的基本含义,再借助米制系统的逆向转化,强化学生对一位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建构一位纯小数、一位带小数的模型,这样的设计更加利于知识的有效迁移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
对于小数意义的理解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借助直观和半直观模型,一种是通过分数的含义。直观和半直观模型的重点是理解计数单位“0.1”,数系统从整数扩充到小数的学习要关注到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统一性,而计数单位的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材料和直观材料,并利用多元化的表征方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使得小数的认识可视化。
学生在初步形成小数的概念后,应该设置必要的实际问题供学生应用,进一步巩固并深化小数的概念,检测核心素养中抽象能力的同时培养核心素养的应用意识,将概念活化。深度学习的过程有助于教师调整课堂教学,关注重难点的生成结果,及时纠正并归纳正确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的学业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捕捉,又是学生对教师所教知识的反馈,在设置上要层级提升,考虑整体性的同时也要发展个性需求。不论是在练习的形式上还是呈现方式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适当留白,给予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培养和提升核心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