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超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根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我国“十大育人”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它的开展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因此如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目前的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挑战和高要求。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能否实现心理自我认同的重要时期。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新时代大学生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就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因此,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育德”和“育心”相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内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大学生心理问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根据中科院等机构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心里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指出,相比较于抑郁,焦虑更可能出现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仅有一半的大学生无焦虑风险(54.72%)。当今的大学生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的变革,思潮的多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一定冲击,他们面临着就业、情绪、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困惑和压力,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发展性问题,就有可能衍生成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会诱发极端事件的出现。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曾提出“空心病”的概念,[2]他认为患有空心病的学生情绪低迷,无意义感强烈,有强烈的自杀倾向,而之所以会得空心病有诸多原因,但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学生被训练成考试的工具,其价值观被扭曲,思想被异化,人性被压抑。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增益良多,对大学生“空心病”及其他心理问题可有效缓解。两者巧妙融合,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走入学生内心,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会扩大影响力,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融合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通识公共课程。[3]其内容涵盖适应与学习、认识自我、人际交往、恋爱情感、压力与情绪管理、心理障碍以及生命教育等多个专题,这些专题蕴含着浓烈的人文气息和思政元素。如:在认识自我的主题中,可结合红色故事中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对人格阐述,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同,悦纳自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中的德育因子为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奠定了现实的基础,并使其在教学改革中具有操作的可行性。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宗旨具有一致性,两者都是通过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和心理潜能的开发,来帮助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二者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合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质人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的生硬嵌入,而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逻辑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融合。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各方面都要精雕细琢,不断在实践中检验完善,最终实现二者的深度交融。
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具有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丰富心理认知,缓解心理压力,调整情绪状态的显性教学目标,同时也响应国家号召,在课程建设中设定思想教育的隐形目标,即: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效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应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课程本身的学科知识和特点,以心理学经典理论和案例素材作为基础内容,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爱国主义、红色精神引入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矢志于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积极上进的优秀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矢志于培育有正常稳定心理状态、积极有效心理活动和良好调控适应能力的健康心态,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齐力为高校大学生思想与心理的协调发展保驾护航,因此,“育心与育德相统一”的理念需要贯穿到整个教学中。
欲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贯彻四个核心理念。
1.内容具有科学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通识必修课,不能艰涩难懂,要用平实通俗的语言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心理学学科为点,结合思政学科的理论,由点及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帮助学生游刃有余解决身边的困难,自信地面对未来。因此,授课老师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的知识框架,在授课过程中将心理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贯穿始终,成为学生内心尊崇的热门课程。
2.内容具有正向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体验性和训练性比较强的课程,应体现正向性和温情。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语言、行为对学生充分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不同观点,但也不能完全像西方心理咨询术中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价值中立,而应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价值观进行正向引导。同时,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可摘取红色故事、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正面案例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们在讨论、角色扮演、参观等教学或者实践环节中体悟人格的伟岸,意志的坚韧等积极正向心理要素。大学生在课堂和实践中感受到友爱向善的氛围,就容易激发他们昂扬的心流涌现,倾向于正念的思考方式,更珍惜自己的生活,珍视自己的价值,并乐意去服务社会和做出贡献。
3.内容具有现实性
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堂上,既有理论传输,也有实践活动,但这些形式的设计不能在云端,脱离于学生生活实际。美国作家德里克·汤普森所言:“我们喜欢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熟悉且意外。[4]在教学过程中,要聚焦于学生们关注和关心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心理知识的传输和思政教育的引导是扎根于学生日常生活,为学生而服务的,而非刻板的为授课而授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自发地参与到授课环境,如果课程内容太过于形而上,学生没有兴趣,那么教学改革也会大打折扣。英国学者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认为要使用知识去理解生活,让知识蜕变为成人力量。[5]因此,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堂中内容素材的现实性不仅是学生内心的诉求,更是本门课程价值的重要体现。
4.主体性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式、合作探究式等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的教学模式要根据专题内容不断优化迭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授课老师在教学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体悟共情、倾听,可在每个专题下招募学生助教,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其心理素养和道德修养。
核心理念得以实现,需要各方合力实施才能落地。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关键,内容是中心,评价是归宿。所以,要统筹好教师、内容、评价三个着力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1.打造素质过硬的教学团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课教师,要以新时代思政课老师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标准来规范自己。[6]授课老师要与时俱进,“道”与“术”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在学生健康成长中充分发挥知心朋友、人生导师以及心理疏导师的职责。同时授课老师可以吸纳一些真实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辅导员加入,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学方面培训,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探寻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教学规律,结合历史和现实中的优秀案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并进行多方多轮研讨和实践,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只要把教师的关键作用发挥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育心与育德才能得以实现。
2.打磨富含思政因子的教学体系
(1)完善课程体系,增加课程学时
2011 年,教育部发布实施的文件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结构体系和内容做了专门划定,具体包括三个板块和12 项教学内容,内容涵盖心理健康的一些基础知识、自我认知和个人发展,以及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的知识和技巧等方面。该课程内容详实丰富。按照文件要求,该课程需要在大一学期开设,设置32-36 学时。[7]为完成教学培养任务,兼之各高校心理课师资有限,心理健康教育课往往以大班方式展开,知识的传输、心理活动的体验以及行为的训练想要兼顾,对授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教学效果亦不理想。因此,为真正帮助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中获益,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大一到大四贯穿始终。在大一公共必修课的基础上,再根据学校和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在其他学期开展系列选修课程或者专题讲座。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长的增加,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机遇,推动学生优秀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
(2)探寻思政因素,剖析两者契合的交融点
从本质上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隶属于心理学学科,心理学起源追溯至哲学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也可追溯至哲学,两者溯本同源造就了二者天然的亲近和联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12 项内容充满着诸多思政元素,如,现实中很多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和内心困于原生家庭的魔咒中无法自拔,将自己的很多不幸归咎于原生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专题中,授课老师要引导学生用发展、辩证的观念来看待影响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帮助学生意识到心理变化规律,帮助学生积累心理资本,摆脱“原生家庭”影响,用积极阳光的心理去滋养自己的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学习“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专题时,可以通过介绍我国著名企业家俞敏洪以及东方甄选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脚本以及重塑生命的脚本,通过“卡普曼的戏剧三角形”角色扮演活动来塑造学生的个体行为和体验丰富的心理活动,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内观并改善自我。在学习“大学生人际交往”专题时,引导学生把握“真诚”的交往原则,针对目前大学生比较困惑的人际交往难题,设计“非暴力沟通”训练行动和心理体验。在学习“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专题时,可结合马克思燕妮的伟大爱情,以及我国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为研发核弹而埋首戈壁滩默默奉献,而他们的爱人义无反顾互相支持的故事,帮助学生们端正学生的恋爱动机、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培养爱的责任和能力。在学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题时,可结合西方国家为遏制我国发展对我国高科技封锁的案例,将家国情怀和个人价值等思政教育内容融于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心理培育,引导大学生养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丰富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参与
创新教学形式要求教学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授课老师可采用多元教学方式,如:心理情景剧、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方式进行课堂创新,还要积极与学校心理协会、志愿者协会等社团组织协同开展实践课程,通过参观、志愿服务等开展“思政+心理”的系列活动。在课堂内外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和思想道德品质提升的双重目标。
3.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性太强,不足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训练,能更好地悦纳自己,应对生活中的各类难题。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以期末考试的形式一锤定音。而应结合日常课程和实践中的表现,以及自我心理评估报告等方式,加大对学生的过程性以及自我成长类对比评价,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反馈教学成果。同时,要构建教师、学生和学校多维评价体系和沟通机制,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授课老师也可通过学生个人访谈、课程观摩、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学期初和学期末学生心理状态对比,来进一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政元素对学生的影响大小,以更一步完善其教学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础,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改革,通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来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三观和健康的心理,对于学生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意义重大。大学生通过思政元素的学习,不仅能克服“空心病”等心理问题对自身的侵蚀,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与社会相处,还能增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民族的认同感,提升心理调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