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芳 余耀清
作者简介:陆文芳,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余耀清,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任教于南京市雨花台中学,现援疆支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第28中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十三五”规划课题“区域推进初中生整本书阅读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20/02/96。
摘要:特级教师余耀清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女娲造人》为例,紧紧围绕心理、动作细节描写等教学点,以“讲故事”为教学的触发点,引领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女娲的形象及精神,并借助场景和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神话类教学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神话;整本书阅读;《女娲造人》;设计;实录
一、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理解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能梳理故事情节、概括故事内容。
3.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4.能概括女娲的形象、理解女娲的精神境界。
(二)教学重点
1.心理、动作等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概括女娲的形象、理解女娲的精神境界。
(三)教学难点
能根据《女娲造人》的主题开展合理想象,为神话的结尾补充相关情节。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简介作者及体裁。
2.初读感知,了解主要内容。
这一环节主要是默读、快读。在默读中快速圈画、积累字词,初步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此环节主要是对目标1、2完成任务驱动型阅读学习。
3.细读文本,理解形象。
这一环节主要是精读、细读、研讨补白。学习环节是:其一,围绕心理细节描写感知、概括女娲形象及品格;其二,围绕动作细节描写来感受、理解女娲的形象及品格;其三,对比三次“造人”过程中的场景,补白细节,深化认知女娲的精神形象。这三个细读板块将紧紧依靠目标3、4的任务驱动,以讲故事为激发兴趣、进入阅读情境的突破口,引领学生进行阶梯式的文本细读,在“用教材教”文本中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的基础上,通过引领学生补白语言、场景,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的再生力,进而让女娲的形象更加丰满,并使学生达成对文本更深层次的认知与理解。
4.概括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
教师引领学生从文本的内容安排、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各方面举例,并概括神话故事这种文学作品体裁的特点。
二、课堂实录
(一)新课导入,简介作者及体裁
师: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阅读一篇神话故事。
(二)初读感知,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默读、快读,圈画、积累字词;初步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师:这篇神话故事是围绕什么事件展开的?
生:围绕“女娲造人”事件。
师:那围绕“造人”这两个字,依次写了哪些与“造人”相关的内容?
生:依次写了造人的原因、造人的经过、造人的结果。
(三)细读文本,初步感知女娲形象
(学生精读1~4节,围绕心理描写的细节,感受理解女娲的品格与形象)
师:传说女娲是天上神通广大的神仙,她美丽、自由、快乐,一天能变化七十次。这样独自享受生活,多么自在,可她为什么偏偏还要造人呢?请大家精细默读1~4节,从文字里找到真正恰切的理由。
(学生快速默读、讨论)
生:女娲认为世间有太阳月亮、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单单没有人类,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生:女娲走在茫茫原野上,看到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师:是啊,此情此景让女娲怎能不焦急?那么,她是怎么想的?
生:她觉得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师:这句话该怎样读?
(学生朗读,重读了“应该”“生气蓬勃”“才好”)
师:你为什么要重读“应该”“生气蓬勃”“才好”这些词呢?
生:重读“应该”,能体现女娲的主动性,突出她内心的责任感与担当。
生:重读“生气蓬勃”和“才好”,能体现女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师:“她觉得……”这是对人物哪方面的描写?
生:心理描写。
师:文中还有这样的描写吗?
生:她忽然靈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师:应读出什么语气,重读哪些词语,为什么?
生:应该读出反问语气,重读“为什么不”,这样能读出女娲的责任感与担当。
生:重读“像自己一样”,这样能读出女娲的博爱、善良、无私,她一点也不介意别人和自己一样,抢了自己的风头。
师:那么,具有如此美好心灵的姑娘,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女神?
生:一个有责任担当、善良博爱、心胸宽广、美丽无私的女神。
师:请你们再次朗读这两处心理描写,感受女娲善良而美好的心灵。
(学生读后,教师给予点评)
(四)细读文本,进一步理解女娲形象
(学生精读5~18节,围绕动作描写的细节,感受与理解女娲的品格与形象)
师: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如果让你把这个故事讲给上小学的学弟学妹听,你觉得除了注意上面提到的故事的完整性,注意刻画心理描写的细节,还需要关注什么细节?
生:女娲造人的动作细节值得关注。
师:文中的确用了很多动词。不过三次造人用的各组动词有所不同,请大家在书中分别圈画出来。
(学生圈画、归类)
师:先说说第一次造人的动词……
生:先后使用了“掘起、掺和、揉团、捏”等动词。
生:这些动词准确、有序地写出了造人的全过程,女娲造人虽然麻烦,但她很细心、耐心、精心。
师:想象一下,哪个动词有助于表现女娲的形象?
生:“揉团”。这里连用三个“揉团”,我们似乎看到了女娲造人是多么耐心细致,生怕出一点差错,就像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生:这个“揉团”的过程,也揉进了母亲的艰辛,还揉进了母亲的慈爱。
生:“捏”字用得好。写出了女娲的小心翼翼,生怕哪一点做不好,她想尽最大努力造出完美的人。
师:再来看看第二次造人的动词有哪些……
生:“拉下、伸入、搅浑、挥洒”等。
生:这些动词也是有序地写第二次造人的过程。
师:这里写道“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告诉我们造人的工具是枯藤,而且是从崖壁上拉下来的。为什么强调是“枯藤”而不是新鲜的藤蔓?她为什么非要到高高的崖壁上去找枯藤?
(学生陷入沉思并想象女娲为什么刻意这样做)
生:选择枯藤而不是新鲜的藤蔓,说明女娲关爱、呵护、珍惜生命,有仁爱之心。
师:古人云“山高人为峰”。女娲认为,要造出像山一样不畏艰难、沉稳厚重、顶天立地的“巨人”,这个造人的工具要有讲究的,必须是长在巨峰下的长长的枯藤。
生:“挥洒”这个词用得也不错,写出了造人的数量多,一洒一大片。
生:“洒”字,使人联想到冬日阳光洒下一片温暖。
生:这个词用起来给人的感觉就像播撒甘霖雨露、播撒爱心。
师:也就是说,造人就是送给世界温暖和爱心,彻底改变了原来那个荒凉寂寞的世界。由此看来,女娲还是一个什么样的女神呢?
生: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智慧的女神。
师:那再来看看女娲最终是怎么巧妙地结束她的造人过程的。这里使用了动词……
(学生默读,找到了“配合、创造、养育、延绵”等词语)
师:有的词并不是体现女娲造人动作的。
生:虽然不是女娲的动作,但办法是她想出来的,这也正体现了她的智慧。
生:老师,这样做是不是显得女娲有点偷懒呢?
(其他学生也有点疑惑)
生:不是,我觉得这样安排结尾,更贴近现实生活;因为人类并不是女娲造的,课文只是神话传说。
生:我也觉得不是偷懒。女娲是把亲情、温暖、爱情都送给了人类,让人类在生命中找到了快乐,这就是女娲的奉献精神。
(五)补白文本,提升对女娲精神的认知
师:这个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前两次造人成功后,女娲眼中会出现欢乐的场景,文中会出现描写女娲动作和神态的句子,而故事的最后却没有类似的描写。老师和你们共同完成结尾的补白如何?
(学生跃跃欲试)
师:多年后一个明媚的春天,女娲想知道人间怎么样了,便从天外翩然而至,只见玄武湖边,一对对情侣花前月下,初春的田野上,一家三代人正在散步……
生:老师,我觉得课文第一小节的太阳月亮、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等这些人出现之前就有的东西,也应该写上。
老师:好啊,你想得真周到。如此,文章也好有个前后照应。你来完成补白如何?
生:女娲来到了玄武湖边,只见一对对情侣花前月下,他们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岸边的柳丝抚摸着湖面,水中藻荇搖曳,鱼儿追逐嬉闹……
生:女娲来到初春的田野上,小鸟正在枝头欢唱,一只蝴蝶飞到了女娲的发卡上,在微风的吹拂下,蝴蝶不时扇动五彩斑斓的翅膀,一群孩子在田埂上追逐嬉戏……
生:老师,我补写其他的可以吗?例如多年前的双休日,女娲曾来过此地的家教培训机构,只见学生都背着沉重的书包,鼻梁上还架着与学识并不般配的眼镜,这让女娲皱紧了眉头。而现在,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这些补课机构已经不复存在了。看到此景,女娲满意地笑了……
师:这位同学很有创意。原来女娲造人,不仅“造”出了勤奋智慧、善良博爱、勇于担当的人类,还“造”出了和谐美好、顺应自然的社会呢!
(六)研讨归纳神话故事的特点
(此处教师引领学生回望文本信息,从故事来源、情节安排、细节描写、语言风格、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社会效果等方面全方位地总结神话故事的特点,为下一步“讲故事”专题实践做准备)
神话故事的特点:
1.立足于现实生活,具有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2.情节曲折、合理且完整,细节生动传神。
3.语言活泼、有情趣。
4.情节感人,人物形象真实生动。
5.充满正能量。
(七)专题实践活动:讲故事
(学生立足文本,先列提纲,然后关注细节场景、融入联想和想象并讲述故事)
三、教学评析
(评析人: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陆文芳)
《女娲造人》是一篇经典神话,余老师的教学设计尊重神话的教学价值,他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隐匿于文本表达空白处的想象空间,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女娲的奉献精神,从而深化了教学内涵。余老师通过开发潜藏于文本中的语用资源,让学生在言语感悟、训练、积累的过程中内化语言,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语言,为神话教学创设了一个优质的言语实践平台。他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建构了从言语张力到文化张力的神话教学范式,为神话类整本书阅读教学奠定基础并提供借鉴价值。
(一)瞄准语言运用点,落实语言运用训练
在传统的神话教学中,教师大多关注离奇的情节和奇妙的想象,往往忽略文字背后的言语魅力,而余老师能从课始就瞄准语言运用点,落实语言运用训练。
在细读文本、理解形象这一课堂环节中,余老师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围绕心理细节和动作细节来感知、概括、理解女娲的形象及品格。在初读神话、感知情节时,余老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女娲为何造人,当学生读到“她觉得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和“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时,余老师不断启发学生用朗读形象地还原女娲的心理。学生从重读、语气等角度进行揣摩与尝试,最终明白女娲是一个有担当、善良博爱、心胸宽广、美丽无私的女神。
接着,余老师继续带领学生关注神话中女娲的动作细节,当学生仔细揣摩“掘起、掺和、揉团、捏”及“拉下、伸入、搅浑、挥洒”这些动词时,女娲似乎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女神,而是一位呵护孩子的母亲,兼具神性和人性。
最后,余老师和学生共同补白神话的结尾。整堂课的学习以及对一系列语言运用训练点的把握,体现出余老师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极强的文本解读能力,还体现了他对“神话”这一文体特点的精准把握。
(二)巧设鉴赏点,增强审美意识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文学审美主要通过对文本语言形象的感受、领悟、想象、体验、共鸣、净化、欣赏、评价、表现等多种鉴赏活动来实现。余老师的课堂通过师生对话、互动交流构建了一个情境自然和谐的“审美场”,更是一种审美创造。
通过启发学生重读“应该”“生气蓬勃”“才好”,引导学生鉴赏人物的心理描写;重读“为什么不”“像自己一样”,引导学生读出女娲的博爱、善良、无私,继而精读女娲造人的所有动作细节。余老师指导学生重读、精读、细读、品读、研读,学生读着这些充满情感的文字,脑海中会自然浮现出温馨舒展、安闲快乐的画面。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是基于语言与思维的融合,是学生更高层级的核心素养。审美鉴赏环节中适时的补白,常常会使作品的美点异彩纷呈。
例如,余老师将女娲第三次造人的过程与前两次对比,引导学生发现第三次缺少部分动作与神态描写,于是及时穿插并引入“补白”这一教学环节,将语文教学前后思维的连贯性、完整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接着说:“许多年后的一个明媚的春天,女娲想知道人间怎么样了,便从天外翩然而至,只见玄武湖边,一对对情侣花前月下,初春的田野上,一家三代人正在散步……”这种情境的创造,实现了想象和现实的一体交融,它既是对篇目的深度理解过程,也是一种延续文本情感的创新改写过程。学生从生活的琐事到思想的解剖,既有环绕亲情、贴近地面的朴实交流,又有仰望苍穹的美好追求。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或切身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或从鉴赏的角度结合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补白,在审美过程中巧妙地实现了对美的再造。
(三)抓住细微点,探寻文化之源
神话教学既要关注由语言文字所构成的语势层面、语义层面,更应关注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隐义层面;只有深入到神话教学的文化隐义层面,教学价值才会更加凸显。余老师的《女娲补天》将对文化之源的探寻融入课堂细节中,真正做到了“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当有学生初步关注到女娲造人动作中有“拉下”一词时,余老师没有停留在女娲是如何“用力”地“拉”,而是及时顺势引导学生继续走向文本深处,关注到整句“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的“拉下枯藤”这一细节,提出“为什么拉下的不是新鲜的藤蔓?为什么非要到高高的崖壁上去找枯藤?”在他的启发下,学生认为“选择枯藤而不是新鲜的藤蔓,说明女娲关爱、呵护、珍惜生命,有仁愛之心。”接着,余老师继续补充,女娲认为要造出像山一样不畏艰难、沉稳厚重、顶天立地的“巨人”,造人的工具要有讲究,必须是长在巨峰下的长长的枯藤,这让学生豁然开朗。最后,余老师得出“原来女娲造人,不仅‘造’出了勤奋智慧、善良博爱、勇于担当的人类,还‘造’出了和谐美好、顺应自然的社会”这一结论。至此,学生不仅感知到女娲的个体精神境界,更探寻到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传统文化精髓。
余老师学养深厚,多年来躬耕于语文教学研究领域。他的这节《女娲造人》践行了“语文是一门语言运用课程”的基本思想,更是依神话之体而教,用贴切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神话故事中汲取文化精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体现神话教学的哲学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崔允漷.新课程呼唤什么样的“新”教学[J].教育家,2023(2).
[3]徐静.审趣·探思·寻根:《女娲造人》教学新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22).
[4]崔炳光.基于语文要素的主题学习实践与思考:以《女娲造人》中的想象教学为例[J].语文建设,2020(13).
[5]申宣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6]葛勇.“每时每刻的事情”:语文学科育人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3(5).
[7]李吉银.为美好品质而教: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语文学科育人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22(25).
[8]杨峥.指向深度学习和实践探索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12).
[9]钱婷婷.审美视角下神话故事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23(16).
[10]由小娜.全景视域下的神话单元整体教学尝试[J].小学语文教学,2022(14).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