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中央银行数字化建设方向探究

2024-01-19 15:18辛振铭李浩申
吉林金融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数字化金融数字

王 屾 辛振铭 李浩申

(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吉林长春 130051;中国人民银行吉林市分行,吉林吉林 132000)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背景

当前,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方兴未艾,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应对数字化挑战以及高效解决数字化问题的必然选择[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人民银行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无论是从更为全面的掌握金融行业发展动态方面,还是从引领金融行业更好更优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加快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都已成为必然选择。

数字政府转型根本在于治理转型和文化改变,以便于支持国家的总体发展愿景、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这场彻底改变政府存在状态的改革,注定会遭遇技术与文化的双重挑战,特别是政府治理变革的思想基础。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宏观战略背景下,我国政府数字化转型建设作为其中关键环节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政府数字化建设成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所展现出来的巨大潜力为其在“十四五”时期快速发展埋下伏笔。因此,构建适应数字时代新时期、政府数字转型新背景、“十四五”建设新机遇的中央银行数字化建设具有现实必要性。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总行“数字央行”建设总体目标,结合新形势下基层央行履职的新需要,针对当前信息系统建设中“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等问题,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基础上,借助新兴技术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也是提升运维管理可靠性与智能化转变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金融数据安全治理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讨论了人民银行数字化建设方向。同时,围绕统筹部署、技术应用、安全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参考性建议,以期为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的央行数字化建设方向提供建议。

二、数字化建设进程

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提出,要坚持数字驱动、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的发展原则,以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等为主线。金融领域数字化建设必须不断适应数字金融发展趋势,从提升数字化管理理念、创新数字化管理模式以及构建适应数字化发展方式的制度规范体系等方面,明确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和发展目标。这就需要有效利用数字技术及时监测、发现、分析、挖掘各类金融市场运行信息,实现更为高效、更为精准的趋势预判,为增强各类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提供数字化支撑。同时,数字化建设也有助于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通过技术化手段降低操作风险和技术风险,提升工作效率和履职效能。

人民银行数字化建设进程起步较早,相继完成了现代支付系统等多个基础性的信息系统建设,陆续推出了金融统计系统等重要业务支撑类系统,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快速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2]。当前,数字经济如雨后春笋般焕发着勃勃生机,新的应用业态和服务模式的不断演进,在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普惠性以及服务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银行需要充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新兴手段,继续秉持系统建设“三集中”原则,深入开展各类应用系统整合,持续强化数据治理,推动自身数字化建设向着智能化、集约化、规范化等方向发展。

三、面临的挑战

目前,金融行业数字化建设主要从提升客户粘性以及强化自身管理角度出发,以符合经营管理要求及盈利性作为主要驱动力,建设成果更多体现在综合运用创新型技术,提供创新性的金融产品,考量视角仍然多集中于盈利水平[3]。由于不同业务条线业务需求和客户诉求不同,需要更加突出个性化需求,有时因业务调整等原因,导致相关系统及应用利用率水平较低,数字化建设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不足,对数字化建设水平的提升造成一定影响。同时,数字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是前沿技术的适当性应用。金融行业具有服务覆盖面及受众广泛、业务连续性及稳定性要求高等较为特殊的行业属性。数字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将各类新技术进行堆叠,创新技术的关键在于“适用”而不是“使用”,在于能否实现既定目标、是否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创新。如何更好、更高效的运用,就需要更加系统的思考和精准的决策。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在客户“精准定位”方面能够提供巨大帮助,但在哪些业务应用场景中需要引入、引入后带来的能力水平提升程度、客户对其认可度及接受程度、因满足合规性要求带来的运营成本提升等等,都要在设计之初做好规划。

二是创新与安全的协同性。新技术的应用无疑会引入新的安全风险,有别于传统的安全风险,其创新视角容易导致安全风险被忽视。一方面很多新技术本身在设计应用之初,对安全性、隐私性等方面缺乏充分的考量,造成自身存在天然的安全缺陷。另一方面,新技术的运用之初一般不会彻底改变原有底层逻辑,其应用过程必然也是风险敞口扩大的过程。金融行业数据量级庞大,数据敏感性极高,如若在数据治理过程中引入新技术,其安全性必须摆在首要位置。

三是成本控制与人才储备。一方面,数字化建设过程不可避免的对原有应用系统、技术架构等进行调整,选择“推倒重建”还是“打补丁”,不仅受限于具体技术路线、实现难易程度等因素制约,还要考量相应建设成本,不同建设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本分摊情况。另一方面,数字化高端人才仍处于稀缺状态,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均需要一定时间,很多情况下在“边学边建”,导致建设成果和使用效果大打折扣,也给后续运行维护及优化升级带来一定困难。

四、应用建议

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政府履职和政务运行数字化转型,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政务应用系统集约建设、协同联动,全面提升政府履职效能[4]。数字化建设不能简单的等同于系统应用整合,而是在此基础上,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前瞻性的考虑建设需求的适用性、协同性,以及系统的健壮性和可扩展性,有效融合各类新技术应用,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造、提升或者新建,为各类数据的合规共享预留必要的空间,实现推动信息化建设体系变革的目标。

(一)强化统筹部署

数字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纳入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从整体布局出发,明确目标任务、路线图等。在分阶段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量其承接及递进关系,制定详细计划作为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配套实施方案,结合预算资金、人员配置等工作实际,在“最需要改造”和“最容易推进”等方面做好取舍,在确保整体进度的同时,更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同时,对数字化时代风控体系要进行顶层设计,与业务规划、数据规则、科技规划等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统筹部署、统一推动,强化前、中、后台三道防线协同联动,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二)强化核心技术运用

攻关核心技术,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关键技术更迭速度快,竞争力度大。因此,应加大对金融数字化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建立专门的技术研发团队,聚焦关键技术领域,加强对核心技术的攻关。牵头建立金融数字化技术研发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共享,为金融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创新环境和合作机会。落实好技术应用,以群众需求为牵引,引导金融机构做出更好服务人民的金融产品,让社会公众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学得会,使社会公众成为数字化建设的评价者、参与者,推动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支持[5]。

(三)强化示范性与引导作用

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数字化建设目标,需要制度标准的先行化引领。应充分发挥金融标准示范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创新技术应用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形成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新技术应用的规范化。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全面部署和试点带动相促进。立足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探索开展综合性改革试点,为国家战略实施创造良好条件。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共性需求等有序开展试点示范,鼓励各地开展应用、服务和模式等方面创新,实现“国家统筹、地方创新、各地复用”。科学把握时序、节奏和步骤,推动创新试点工作总体可控、走深走实。

(四)强化安全保障

安全问题是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绝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基于传统安全理念构建的防护体系成熟度较高,但新技术不断引入的新形势下,增加了其安全防护能力的不确定性。需要引入新的安全技术理念,如零信任等,对原有安全架构进行升级甚至重构,有针对性的强化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措施等,打造动态可扩展的安全防护体系同样是数字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动态监控、主动防御、协同响应的数字政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在日常监控、通报预警和应急处置方面,充分利用主动监控、智能感知、威胁预测等手段,扩大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监控覆盖面,增强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网络泄密事件的预警与检测能力。

(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数字化建设迫切需要一支成熟高效、技术能力过硬的人才团队,需要高度重视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通过参加专业培训、认证考试等方式提升能力水平。持续提升干部队伍数字思维、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创新数字政府建设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建设一支讲政治、懂业务、精技术的复合型干部队伍。深入研究数字政府建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五、结语

人民银行的数字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统筹数字化技术、安全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等各项要素,强化制度规范和金融标准引领作用,增强建设进程的体系化、规范化、标准化,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引导构建具有高度可用性、创新性、普惠性的金融信息技术体系,正视新技术引入的新风险,强化数据安全防护措施,规范金融数据共享,分阶段、有侧重地逐步推进数字化建设进程,为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数字化金融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P2P金融解读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