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晓燕
(如皋市实验小学,江苏 南通 226500)
核心素养时代对学生智育与德育综合性素养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是单向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自上而下、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教学时空锁定于课堂、教学评价是比较单一的师本评价等,以上这些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培养“音乐人”的要求。走向综合、走向融合、走向跨界,进而实现智育与德育的融合,正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价值取向。立足新时代背景,音乐教师正尝试建构一种“融合型课堂”,以期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载体、媒介。传统的音乐教学窄化为唱歌,甚至窄化为相关音乐知识的讲解。笔者认为,音乐教学要打破符号的壁垒,要拓展、延伸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如:可以将音乐学科中的相关内容如唱歌、欣赏、器乐演奏等相融合;将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尤其是音乐学科的姊妹学科如美术、舞蹈、戏剧等相融合;将音乐学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等相融合;等等。这样的教学内容融合,不仅是跨学科的融合,更是跨领域的融合,是一种跨界融合,是智育与德育的融合。
跨界融合音乐教学内容能有效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融合音乐教学内容能让学生的音乐学习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状态。以最简单的“唱歌教学”为例,将学生的唱歌与器乐伴奏、舞蹈伴舞等结合起来,有助于深化学生的音乐认知和音乐理解,让学生从音乐中感悟人生,用音乐排解心中苦闷,这才是音乐教学的目的。正如著名音乐教育家布约克沃尔德所说,“学生唱一首歌,耳朵听到的要比眼睛看到的真实得多”。比如:教学苏少版六下《咿唷嘞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识谱,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演唱时表现出欢乐、欢快的情绪,要热烈、充满激情,体现非洲歌舞曲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跟随音乐做一些动作,这样的表现应是跟随想象的,而不是教师事先的安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学校鼓号队的同学用小鼓伴奏,渲染出音乐歌曲本身蕴含的气氛,让学生感受、体验到非洲丛林里的欢腾,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视听经验想象,创编一些故事等。激越的歌声与欢快的鼓声交融在一起,极富感染力、表现力,从中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知识的魅力和音乐促进德育生长的脉搏。
打破符号壁垒,融合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就是要融合音乐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封闭的、固化的,而成为一种开放性、融合性、生成性的学习,这样才是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音乐教学容易异化为一种认知性教学,即认识乐谱、理解乐理等。诚然,乐谱、乐理等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是音乐学科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乐谱、乐理等绝不是音乐教学的唯一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认知壁垒,引导学生的具身性认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促进学生德育成长。很多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等处于特定的形象性认知阶段,在学习乐理、认识乐谱时存在一定障碍。教师不能对学生提出苛刻的要求,而应“在下一站等待孩子”,用“慢的艺术”促进学生建构音乐具身性知识,提升道德水平,这就需要融合音乐智育与德育。
打破认知壁垒,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融合学生的各种认知方式,尤其是学生的直观动作认知、具体形象认知,这些认知方式是一种感性的、感受性、体验性的认知方式。通过感受性、体验性的认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音乐学习创造性,让学生从传统的“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我乐学”。正如中国古代《毛诗序》中的阐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比如:教学苏少版五上《祝你快乐》,从结构上看是一首比较复杂的歌曲,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理性说教”的方式,学生将难以理解,更难体会其中的感情,即使学生掌握了乐曲的结构,也是一种符号记忆。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一边走一边聆听,并让学生根据旋律的变化,设计出不同的动作、队形等。通过聆听、动作表现,学生感受到了音乐作品的内在结构性框架,即“A-B-A-C-A”的结构性框架。借助聆听、动作表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在结构认知从模糊走向清晰。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引导学生画出“旋律图谱”。如此,将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等调动起来,丰富了学生的音乐具身性认知,促进了学生的音乐理解,唤醒了学生的道德认同。
具身性认知能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力,深化学生的音乐记忆,让学生获得音乐学习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而这正是德育水平提升的重要表现。
传统的音乐教学常将教学时空定位于教室,而在当下,教学时空应走向开放。打破教学时空的壁垒,融合学生音乐学习的场域,是实施融合性音乐教学的又一重要突破。将学生的音乐学习时空割裂,容易造成学生音乐学习“知行分离”。打破音乐时空壁垒,就是要将学生的课堂音乐学习、学校音乐学习与课外音乐学习、生活音乐学习、思想品德的培养等融合起来,形成智育与德育共存的教学场域,从而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当代的音乐教学从技术理性走向文化理解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学生的音乐学习就不能被钳制、束缚在有限的时空内,学生的音乐学习不能仅面对音乐符号,而应向学生的生活拓展、延伸。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打破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与学生的生活间的壁垒,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成为一种存在方式、生活方式。拓展音乐教学时空就是要让学生的音乐学习做到课内外结合,从而有效引导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同时,教师将学生线上与线下的音乐学习融合起来,将学生的在场音乐学习与离场音乐学习融合起来,创造性地营造音乐空间,加强学生音乐素养。比如:苏少版六上的《来和我划船》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它属于意大利民歌北部曲调,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音,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表现出歌曲的荡漾感、旋律的歌唱性等。对于这样的教学目标,笔者不是机械地说教,而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笔者出示了三个场景:其一是“活力操场”,其二是“国庆阅兵”,其三是“湖上泛舟”。这三个场景既为音乐学习创设了情境,也为品德培养营造了空间。引导学生将聆听音乐与感知等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音乐作品体现出的节拍、节奏、速度等,以及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情绪等要素。匹配相关场景,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音乐学习连接起来,营造出智育与德育共同生长的教学场域。教学中,笔者还融合了达尔克罗兹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体态律动等表现音乐的节奏、旋律等,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搜寻相关的动作表演等。在课堂上,教师将相关的生活场景呈现出来,激活学生的生活认知,引导学生将生活与音乐联通起来,打通音乐与学生的经验关联,提供德育的土壤。将互联网资源、素材等融入到课堂中,能有效地拓展、延伸学生的音乐学习渠道。在开放性音乐教学中,辅之以学生的生命实践活动,音乐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了融合型课堂教学。
生活与音乐有着天然的关联。音乐来源于生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创设生活化场景,能引发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冲动。沟通音乐与学生的生活,对学生音乐学习有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它能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生活性,也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到生活的音乐性,拓宽了德育空间。
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成学生完整性人格的养成,其中既包括智育,也包括德育。传统音乐教学常将音乐视为一种教化,甚至窄化为技能教育,这是有失偏颇的。打破教化壁垒,融合音乐智育与德育的价值取向,是融合型音乐教学的特点。音乐教学的目标、目的、旨归,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相关知识、习得相关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融入相关的音乐文化、丰盈学生的音乐精神,通过音乐学习,促进学生本质力量的全面解放与发展。
有专家指出,“教化是一种将看上去无比正确的理念,像锤子钉钉子一样,钉入学生的头脑”。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异化的、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甚至是一种病态的教学方式。融合型的音乐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摆脱异化教育、应试教育、功利教育、工具教育等,形成一种积极的、超越性的教育形态。真正的教育方式、方法、路径、策略等不是灌输,不是强制的教化,而是一种濡染、启迪、感召、融化。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打破教化的壁垒,还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打破成人壁垒。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曾说:教师要“成为一个长大的儿童”。在融合型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看、听、思,借助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灵性。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结构,更要传递音乐能量,洞察音乐情绪,获得音乐对道德的塑造。比如:欣赏苏少版五下《森林狂想曲》这首乐曲时,笔者鼓励学生用手指伴随着音乐跳舞,体验音乐的内在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图谱表现音乐,并引导学生审美想象。音乐的表现体现了儿童表现的张力,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潜能,促进了学生的情感投射。此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高度且深刻,同时生成的德育认知也与学生的认知特点高度吻合。
打破教化壁垒。音乐教师要始终立足学生立场,融合教学才不会偏离方向。站到学生立场,教师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让教学走向开放、走向生成、走向灵动和智慧。
核心素养时代,融合型的小学音乐教学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方式,它能开拓出音乐教学实践的新路径,将对学生音乐学习产生深刻、深远的影响。正如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所说:“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融合型的音乐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时,带着一种诗意的、感性的光辉,发展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