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琴
摘要:科技志愿能够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地满足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中的个性化、常态化的科技需求,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但其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困境。文章旨在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科技志愿服务在推广农业科产学技术、解决农村生产生活难题、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中的作用、现状、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组织和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宣传推广等路径,以期为各地的农业科技服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科技志愿服务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科技志愿服务;乡村振兴;三明市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11-016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D632.9;G322 文章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快速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对支撑农业农村发展的贡献率突破60%[1],体现出科技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纵观志愿服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志愿服务的概念和模式在中国正式确立和推行的时间并不长,以1993年青年志愿行动的出现为标志,直至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全面发展并迅速壮大,奥运会后,志愿服务进入了较为平稳的发展轨道。科技志愿服务的历史更短,2019年中国科协印发《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将鼓励和规范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志愿服务正式向全国推广,但因发展还不够成熟,科技志愿服务推进中在组织建设、规范管理、资源整合、服务水平、服务意识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2]。文章以三明市为例,展示乡村振兴背景下科技志愿服务的作用和影响,分析科技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困境,为科技志愿服务事业补短板、强弱项,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替代的刚需提供思路和建议。
1 三明市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基本情况
福建省三明市为全域红区、苏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辉煌的革命文化,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催动各行各业开展科技创新、提供科技服务。科协作为科技群团组织,具有广泛联系科技工作者的优势,“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是科协的职能,科协组织作为科技志愿服务的主要归口管理部门,在科技志愿事业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支持。
2015年,在三明市科协的牵线搭桥下,“院士专家八闽行——生态文明行”活动在三明市举办,引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为首的15名院士和18名专家深入三明市各区、县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产业活动,自此科技志愿行动在三明市开始蓬勃发展。2015年以来,根据各级科协及农业部门有关工作数据统计,围绕服务乡村振兴,三明市共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1 200余场,服务种业、粮食、水产养殖、畜牧等产业,受益的农民、企业主、基层农技人员等超2.9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9万余份,助力农户增收3 600多万元。三明市科技志愿服务在机制、项目、服务的建设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2 三明市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做法成效
2.1 完善组织机制,深化规范建设
建立健全志愿组织,完善、优化志愿管理制度,强化志愿服务管理,为科技志愿服务规范化建设提供根本保障。具體来说:一是建设高标准机制。自2018年国家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以来,三明市各地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三明市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在探索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的过程中[3],逐步形成了“市级科协谋划部署,县级科协组织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承接落地,科技志愿队伍具体服务”的四级组织科技志愿服务体系,明确各级科协为各级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的主要归口管理部门,为科技志愿服务提供人员、经费、物资支持,保障科技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培训、评价、激励机制有效运行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开展。二是打造高水平队伍。2019年,三明市在全省率先组建“三明市科技志愿服务团”,通过广泛吸纳科研院所、高校、科技社团、企事业单位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及基层农技人员,在全市各地组建了“农技协科技志愿服务队”“科技小院科技志愿服务队”及在各农业产业中组建“种业科技志愿服务队”等68支科技志愿者队伍,招募2 200余名科技志愿者在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注册,致力于打造专业、有效、有影响力的科技志愿服务队伍。
2.2 紧扣项目推动,打造品牌效应
聚焦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和农民急难愁盼科技需求,谋划项目,创建品牌,引领、推进科技志愿服务向纵深开展。具体来说:一是坚持项目推动。2015年6月起,三明市启动“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市科协主动作为,发挥广泛联系科技工作者优势,整合科技、人才资源,推出“打造中国稻种基地科技志愿服务行动”项目,多年深耕,切实助力三明市种业发展,帮助农民增产增收。项目实施成效形成典型案例,被中国科协笫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选为典型经验交流材料。二是强化品牌引领。以中国科协“智惠行动”和文明办“文明实践”为精神内核,2021年三明市科协创建了“三明实践智惠行”科技志愿服务品牌,引领全市科技志愿服务行动。品牌创建以来,据市科协统计,全市共开展“三明实践智惠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120余场,服务农民、企业主、基层农技人员等6 500余人次,发放科普资料10 000余份,助力农户增收550多万元[4]。
2.3 坚持需求导向,增强服务效能
紧扣“科技为民、科技利民、科技惠民”工作思路,精准对接,专业服务,广泛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具体来说:一是提供高端智力服务。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桥梁,每年组织“农业院士专家三明行”活动,邀请农业院士及其团队,深入三明种业企业和田间地头开展产业调研、科技咨询、建言献策等科技服务活动,为三明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及各级党委、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二是提供院校专家服务。发挥科技小院、农业专家工作站农业科技工作者聚集的优势,组织以涉农高校师生、科研院所专家为核心的志愿服务专队,长期驻扎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科学普及等科技、科普服务活动每年至少开展2场多级联动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提供科技社团服务。聚焦“科技帮扶”,发动、组织各级涉农学会(协会)实施“千会帮千村”行动,通过与农村建立会村合作对子,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民科学、文化、健康素质,形成了科技社团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模式。
3 三明市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志愿管理不够规范
我国现有的志愿服务工作缺乏全国性立法,中国科协出台的《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没有法律背书,难以对科技志愿进行有效、规范的管理。具体表现为:一是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国家层面的办法、制度更多从宏观层面进行规定,考虑普适性,因此较为笼统,地方要具体推动实施时,往往存在可操作性不强和制度落地“水土不服”的问题。二是志愿管理不够规范,平台功能不够完善。科技志愿者和科技志愿组织都需在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上注册登记,但该平台与各地文明委(办)建设的志愿者管理平台数据不互通,对科技志愿者存在两头管理的情况。
3.2 志愿者结构性短缺,社会参与不够广泛
科技志愿服务事业需要全社会的科技人才与资源的参与和支持,但目前科技志愿服务在参与人数、参与渠道、参与面上都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志愿者结构性短缺,志愿者人数偏少。截至2022年,三明市实名注册科技志愿者2 230人,科技志愿团队106个,其中,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占了绝大多数,其他科技志愿者占比低、活跃度也低,科技志愿者及科技志愿组织既呈现结构性短缺,也呈现整体不足。二是社会参与不够广泛,参与渠道单一。科技志愿服务相关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渠道不足,尤其是科技需求方面一般是农业系统较为了解,志愿者招募也以直接邀请为主,其他有兴趣的科技工作者没有渠道参与。此外,参与面不够广泛。多数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仅在主办单位所在的单位或系统中进行,对科技志愿服务的宣传不足,使得许多科技志愿服务行动不为广大群众所知,影响社会各界人士对科技志愿服务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并未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3.3 服务模式存在短板,服务质量不到位
科技志愿服务以短期、一次性活动为主,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活动内容吸引力不足,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多数科技志愿活动成效有限、影响力不足。具体原因如下:一是服务模式存在短板,长期谋划不足。由于缺乏专职、稳定的科技志愿队伍,难以提供长期性、体系化的服务和形成职业精神,使得目前科技志愿服务普遍缺乏长远谋划和长期安排,呈现出较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无序性[5]。同时,缺乏项目推动。科技志愿服务更多以组织快、成本低、不占用志愿者太多时间的“活动”为导向,提供长期、持续服务的项目模式还未在全社会广泛实施,现有的项目也多数缺乏专业化的策划、运营与推广,质量良莠不齐。二是服务质量不到位,形式化明显。我国的志愿服务主要在政府主导和行政推动下进行,服务质效难以避免受体制条框和行政权力的影响,也容易使志愿者产生被动参与的抵触心理,影响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和积极性,进而影响服务的质量。
4 三明市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路径措施
4.1 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进程
在相关立法还未跟上的情况下,着力完善地方性的科技志愿服务体制机制,使国家办法与地方实际相结合,更具可操作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制定地方性管理制度,不断健全体制机制。三明市可结合本地科技志愿服务的特点与实际,探索制定“三明市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或“三明市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实施意见”,并不断完善相关机制。二是推进科技志愿管理规范化。建议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能够与地方的志愿管理平台对接,在人员招募、注册登记、运营管理、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等方面实现数据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4.2 广泛发动强化宣传,形成志愿服务社会化格局
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广泛联系科技工作者的优势,大力宣传科技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推动构建协同、多元、开放的科技志愿服务格局。具体来说:一是广泛发动强化宣传。对服务乡村振兴活动进行大力宣传,会用、善用更受乡村村民欢迎的短视频等形式,展示科技志愿服务情况和科技志愿者风采,并重视经验总结和案例宣传,鼓舞、吸引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服务乡村振兴事业。二是形成志愿服务社会化格局,壮大志愿队伍。广泛动员、吸纳各行各领域的农业科技、科普工作者,重点招募专业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热心志愿服务的农业科技人才领衔创建、壮大科技志愿队伍,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要服务目标,充分发挥所长,贡献智慧与科技。
4.3 优化服务意识及模式,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
增强科技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优化服务形式,推动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提高科技志愿服务效益。具体来说:一是提升服务水平。定期与不同行业领域的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交流,学习、汲取好的做法与经验,帮助志愿者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素质与技巧。二是推动项目主导。积极引导科技志愿服务由“活动”向“项目”转变,通过高水平规划、精细化培育,把科技志愿服务工作转化为可见、可为、可推的具体项目,打造一批既应急应需、利国利民,又特色鲜明、内容形式丰富、成效明显的服务乡村振兴优秀科技志愿服务品牌和项目。
5 结束语
科技志愿服务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有效模式,通过发动、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所学所长助力乡村产业和人才振兴、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加强农村科学普及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基础支撑,催发了内生动力。但目前科技志愿服务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也面临着问题和瓶颈,需要在结合地方市情、农情、民情的基础上,逐步通过完善科技志愿服务机制,增强科技志愿组织社会动员能力,壮大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科学高效的科技志愿管理平台,实施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模式等措施,构建社会化科技志愿服务格局,提升科技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水平,使科技志愿服务能够促进文明实践和科技发展的深度融合,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琰,尤飞,肖琴,等.海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素贡献率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时空演变特征[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4):59-64.
[2]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做好科技志愿服務有关工作的通知[EB/OL].(2023-02-01)[2023-02-01].http://www.gsast.org.cn/tzgg/content_130198.
[3]王雯慧.以创新驱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全国农业农村科技会议巡礼[J].中国农村科技,2018(04):22-27.
[4]三明市科学技术协会.三明实践智惠行 | 围绕服务文旅康养产业,三明市科协举办“2021年健康科普三明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泰宁”活动[EB/OL].(2021-12-31)[2021-12-31].http://www.smskx.com/article/750/.
[5]邓腾.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