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明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提 要 本研究综合运用量化和质化的方法,对印尼华裔青少年汉语学习动机、族群认同及中华文化传承情况、主要传承渠道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探讨。研究发现,印尼华裔青少年主要汉语学习动机自主性较高,对华人族群有较强认同,但他们对中华文化学习和探索主动程度不高,中华语言文化知识相对匮乏,对文化的深入了解更多依赖华文教师。华文教育对中华语言文化传承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指出了印尼华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内容。汉语作为华人的族裔语,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基础。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对提升海外华人中华文化传承及海外传播实效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海外华人文化认同和传承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集中于华裔文化传承、语言和文化认同及相互关系的调查与描述方面(王爱平,2004;陈轶,2021)。虽有学者对海外华人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影响因素(肖琴、潘玥,2020)和文化认同个体差异性(刘燕玲,2021)进行了探讨,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现有文献多是对华文学校现状和发展的描述(耿红卫、张巍,2018),偶有华文教育对华裔身份认同作用的讨论(王晓梅,2018),鲜见中华语言文化认同与传承和华文教育关系的研究。
Poston和Wong(2016)统计,截至2011年,印尼有800万华人,占全球海外华人人口总数的19.9%。也有学者认为,印尼现有华人数量约1000多万(杨绪明、宁家静,2019)。虽然印尼华人数量存在争议,但印尼作为海外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却是事实。对印尼华裔青少年中华语言文化认同和传承状况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海外华人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承动因及影响因素,对完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模式,提升传播实效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研究以量化研究为主,质化研究为辅。主要采用了邵明明(2019)的华裔汉语学习者动机调查问卷,自编的中华文化掌握情况问卷和Phinney(1992)的“多群体族群认同量表”。问卷整体包含4个部分:个人信息及汉语状况、学习动机、族群认同和中华文化了解状况。
问卷为“李克特7度量表”,采用“印尼语—汉语”双语形式,通过网络发布。选取18—35岁的被调查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非华裔和混血儿之后,共收集到53份有效问卷。提供问卷者中,男性17人,女性36人,年龄集中在22—27岁,属于第三代华人的有19人,第四代有21人,第五代及以上的有12人,仅1人为第一代华人。
我们采用自评的方式对被调查者汉语水平进行了统计。从统计结果看,被调查者汉语听力相对较好,其次是口语能力,一部分人(43.4%)表示自己阅读能力一般,写作能力是他们自评最低的能力,见表1。
表1 印尼华裔青少年汉语技能自我评价
总体来看,印尼华裔青少年汉语听力和口语相对较好,整体处于一般偏上水平,阅读能力次之,写作能力最差。从个体能力差异看,被调查者个体口语能力差异稍大(标准差=1.00),写作能力差异相对较小(标准差=0.91),见表2。
表2 印尼华裔青少年语言能力评价
从家庭语言使用看,他们与家人和华人朋友只用印尼语交流的均在50%以下,与外祖父母和祖父母交谈时,只使用印尼语的比例分别占22.6%和30.2%,见表3。可见,多数印尼华裔青少年生活中有一定的汉语(包括方言)环境,他们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中通常没有只使用汉语的情况。
表3 印尼华裔青少年语言使用情况分析
目前,印尼华裔青少年基本属于第三代及三代以上华人。被调查者中,18.9%的人从未到过中国,41.5%的人到过中国5次以下,到过中国16次以上的仅4人(占7.5%),见表4。他们出生并成长于印尼,与祖籍国的联系相对较少。访谈中发现,他们多数仅知道自己在中国还有亲戚,但由于感情疏远及语言障碍,印尼华裔青少年大多与中国亲戚并无交往,多数人未曾到过祖籍地。
表4 印尼华裔青少年到中国次数
由上述调查可见,虽然印尼华裔青少年大多数已是第三代及以上,但他们多数仍具备一定的汉语能力。生活中的汉语环境为他们应用汉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与祖籍国的联系较少,语言环境大多局限于家庭,因而限制了他们语言技能的均衡发展。
对印尼华裔青少年汉语学习动机的调查,有助于把握其语言文化传承的整体状况和趋势。根据自主性强弱,可以将动机分为无动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三类,将外部动机划分为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将内部动机划分为求知、获得成就和体验刺激三种。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印尼华裔青少年汉语学习动机类型调查
由上表可知,印尼华裔青少年汉语学习动机较强。其中赞同程度最高的两类动机均属于自主性较强的内部动机,分别为:获得成就动机(5.93)、求知动机(5.72)。在外部动机类型中,赞同程度较高的动机分别为认同调节(5.55)和整合调节(5.48),这两类动机同样属于自主性较高的类型。由此可见,印尼华裔青少年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汉语学习动机,且主要源于自身,学习主动性较强。
具体来看,印尼华裔青少年赞同程度最高的动机如表6所示。
表6 印尼华裔青少年最主要的汉语学习动机
印尼华裔青少年对表6中的8项动机赞同程度非常高。其中,到中国旅游(6.62)和找工作(6.43)的动机最强,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提供了较强的动机(6.13),这三类均属于外部动机中的外部调节类型,自主性相对较低。未来发展(6.32)、个人见识提升(6.13)和视野拓展(6.02)相关动机同属外部动机,但自主性稍高。因掌握汉语而产生的自豪感(6.15)和满足感(6.00)也是印尼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的重要动机,它们均属自主程度很高的内部动机。可见,对中国的向往、汉语对个人发展的作用,为华裔青少年提供了较强的外部学习动机,对汉语天然的情感也为他们提供了不竭的学习动力。
由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对于印尼华裔青少年来说,汉语学习虽受职业规划、家人期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其主要动力源于自身。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汉语不仅能满足与家人、同胞交流的需求,而且能更深入地理解华人文化,最终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上文调查显示,对华人文化的认同,为印尼华裔青少年提供了汉语学习的内生动力,而对华人族群的认同,直接影响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态度。认同情况调查问卷分两部分:族群认同和他族取向。族群认同包括对族群归属、对族群文化和成就的态度,以及参与族群活动的行为实践;他族取向,即对与他族交往的态度。调查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印尼华裔青少年华人族群认同情况
由表7可知,印尼华裔青少年对自己的华人身份比较明确,对华人族群总体上有较强的认同和依赖(5.48),但他们也积极地与其他族群交往(5.35),他们对中华文化和华人的成就有较为积极的态度(4.85),不过在对中华文化和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方面却不太积极(4.43)。
我们对印尼华裔青少年希望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也进行了调查,见表8。
表8 印尼华裔青少年身份认同调查
由表8可知,大多数印尼华裔青少年(75.5%)希望别人注意到自己的华裔身份,同时也认可自己属于印尼人身份,只有不到1/4的华裔印尼人希望别人将自己看作印度尼西亚人,没有人希望别人仅将自己当作华人看待。
我们对印尼华裔青少年族群认同和学习动机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印尼华裔青少年族群认同与学习动机相关
由表9可知,印尼华裔青少年对华人族群成就的认同与动机各维度在0.01水平上均呈显著相关,对中华文化学习和探索等实践与自主性程度较高的外部动机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但与内部动机未呈现显著相关。对华人族群的认同和归属感,除了与外部动机中的外部调节和整合调节未呈现显著相关外,与其他动机维度均呈显著相关。总体来看,华裔青少年在族群认同的各维度均与汉语学习动机存在显著的相关。
综上所述,印尼华裔青少年对华人身份的认知非常明确,对华人族群有较高的认同和归属感,对华人背景及文化有较强的自豪感,对华人身份之于自己的意义也比较清楚。对华人族群的归属感、对华人文化的认同,为中华语言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提供了内在的不竭动力。他们在保持华人族群特征的同时,不希望被排除在印尼社会之外,这影响到了他们对中华文化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性。
虽然印尼华裔青少年汉语学习主动性较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相对较高,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不容乐观。通过访谈发现,印尼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重要节日和婚丧嫁娶等重要习俗。
印尼华人对中华传统节日习俗保持相对较好。他们普遍庆祝的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等。除了这些节日外,还有很多中国传统节日在印尼不少地方也有留存,如在印尼巴眼亚比(Bagan Siapiapi)仍保留着源于中国闽南的“送王船”庆典活动。我们对印尼华裔青少年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印尼华裔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情况
由表10可知,春节是印尼华人最重要的节日,有94.3%的印尼华裔青少年会庆祝春节;清明节(81.1%)、中秋节(79.2%)和元宵节(77.4%)也是会庆祝的节日;超过50%的印尼华裔青少年庆祝冬至节和端午节。华裔青少年对中元节较为陌生,仅有45.3%的人过这个节日,有20.8%的人不知道这个节日。
虽然印尼华裔青少年生活中保留了较好的中国传统节庆传统,但他们对相关节日的了解却不多。他们最为了解的是中秋节,有39.6%的人表示知道其来源,最不了解的是中元节,仅有22.6%的人表示知道该节日的来源,仅18.9%的人知道其习俗。其他节日均只有约1/3的人知道其来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方面,印尼华裔青少年知之不多。仅有39.6%的人知道元宵节习俗,37.7%的人知道春节和清明节习俗,35.8%的人了解端午节习俗,不足1/4的人了解中元节和冬至节习俗。可见,即使印尼华人保持了较好的中华节日庆祝传统,但由于移居已久,且在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末中华语言和文化传承被迫中断,印尼华裔青少年对相关节日文化知识的了解相对匮乏。
我们对印尼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了解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 印尼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了解情况
由上表可知,印尼华裔青少年对佛教文化了解相对较多,67.9%的人表示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不太了解的占26.4%,完全不了解的仅有5.7%。佛教是印尼华人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有43.4%的被调查者的宗教信仰是佛教。另外,印尼各地华人社区建有不少佛堂,社区或家庭中的佛教相关活动使华裔青少年对佛教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印尼华人社会的佛教已经有了本地化的发展,与中国的佛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关于中国历史,有50.9%的印尼华裔青少年表示“有些了解”,11.3%的表示“比较了解”,没有人表示“非常了解”。多数访谈对象对中国历史仅限于知道个别朝代、著名人物等,对于具体的史实或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他们有限的历史知识多源于历史课本中的简单介绍,偶尔也会通过网络了解一些知识,但总体来说内容较少且不系统。
关于中国民俗文化,有6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其中有5.7%的人表示非常了解。如前所述,印尼华人生活中保留了中华传统节庆和重要庆典等传统习俗。印尼华裔青少年耳濡目染,对这些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我们在访谈中发现,他们对民俗的了解仅限于食物、常见的仪式等,对于来源和其中蕴含的深层文化却并不了解。
除上述三类中华文化之外,对其他传统文化表示了解的印尼华裔青少年均不足一半。虽然孔教是印尼政府承认的宗教之一,但被调查者中,仅有1人将其作为自己信仰的宗教。另外,印尼华裔青少年对中国地理和当代中国概况的了解也较少。他们到中国的次数较少,多数受访者对中国的了解主要局限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著名城市,对当代中国概况并无整体了解。有限的了解主要来自汉语课堂上老师零星的介绍。
我们对印尼华裔青少年了解中华文化的渠道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 印尼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获取渠道
由表12可知,印尼华裔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主要源于家庭(56.6%)。印尼华人生活中保留了较多的华人生活方式和习俗,青少年耳濡目染,对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是节日传统和习俗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学校是除家庭外,印尼华裔青少年感受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另一重要渠道(24.5%)。通过学校的相关文化活动、老师的讲解,他们对中华文化有了较为全面的体验、相对深入系统的学习。网络、华文媒体和华人社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华裔青少年提供了了解中华文化的机会,但对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传承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
由上述调查可知,印尼华裔青少年生活中保留了一定的中华文化传统,主要集中在重要节日和习俗方面。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多停留于感性层面,尤其是对中国儒家文化、中国地理和当代中国概况了解较少。历史原因造成的语言文化断层,导致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主要源于家庭和学校教育。虽然印尼华人在日常生活中保留了一定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习俗,但华裔青少年的父母对习俗背后的文化因素了解得不够全面深刻,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更多依赖于学校华文教师的讲授。华文学校作为中华语言文化传播的重要依托,肩负着印尼华裔青少年语言和文化传承的双重任务。
印尼华裔青少年具备一定的中华语言文化知识,但广度和深度均不足。以家庭为基础的语言和文化传承必然形成语言和文化代沟。印尼中华语言文化断层造成第三代及三代以上华裔父母中华语言文化知识缺失,使得他们无法从家庭中获取系统的中华文化知识。印尼华文教育在传授华语的同时,为华裔青少年提供了学习和体验中华文化知识的环境和平台,对华裔青少年中华语言文化系统传承和提升意义重大,但现实存在的问题也直接影响了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华文教育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教学偏重语言讲授而缺乏文化传承意识。
目前,无论是三语学校还是华文补习班,多集中于中低水平的语言教学,缺乏高级水平的华文教育。华文教学多以二语教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且目前各类学校华文课程属于外语课程,课时量较少,教师教学的重点多为语言讲解和练习,较少关注中华文化传承。
2.华文教师语言教学水平及中华文化知识储备亟待提升。
我们在访谈中发现,虽然华裔学生对华人身份和华人族群认同度较高,对中华文化也非常感兴趣,但目前的课程仅能满足初级学习者的需求,中华文化的讲授仍偏向于传统节日和习俗的体验、介绍。学生较少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中国古诗词、中国历史地理等文化内容。很多华文教师表示,虽然有一些文化体验活动,但基本上是一些重要节日习俗、剪纸等针对汉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的普通项目,无法满足华裔汉语学习者的需求。
3.教师培训针对性不足,内容重复度高,不能完全满足本土教师的需求。
近年来,印尼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社会机构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华文教师培训项目或讲座,但从培训形式和内容看,绝大多数针对初级的汉语二语学习者教学,且存在内容重复率高等问题。相关培训和讲座无法很好地解决华裔汉语教学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培训效果不够显著。
1.了解印尼华文教学的问题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本土华文教师培训。
印尼华文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近年来华文教师缺口较大,虽然中国外派汉语教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别学校汉语教师短缺的问题,但受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华文教师本土化才是解决华文教育师资问题的根本。当前,充分了解印尼华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本土华文教师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现有华文教师的培训,对于缓解师资短缺问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我国国内师范院校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与印尼当地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华社、印中友协等机构积极展开联系和合作,充分发挥这些机构在当地华文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开展除汉语之外的其他学科教师培训合作,在提升印尼教师队伍总体质量的同时,培养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的各学科教师。
2.探索适合印尼本地的华文教学内容和模式。
第三代及三代以上华裔青少年出生并成长于印尼社会,虽然他们对华人身份和华人族群有着明确的认同,但不同于第一代华人“落叶归根”的思想,他们更加希望融入印尼主流社会。同时,华人的集体活动仍受当地政策等大环境影响。因此,在进行中华语言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华文学校和教师应尽量将中华文化与印尼社会和文化相结合,将中华文化作为印尼多族群文化的一部分,避免将中华文化简单地作为“中国文化”进行讲解。华文教育过程中,应积极探索适合印尼本地的中华文化内容和文化教学、体验模式,吸引包括华人在内的印尼各族群成员的广泛参与。
3.加强中国高校与印尼相关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吸引华裔学生到我国高校深造。
印尼华人开办的三语学校作为强化型的国民学校,在印尼课程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自行设置相关课程,增加了中文课程课时。与印尼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相比,三语学校学生毕业后在考取本地大学或者申请英语国家大学方面并无太大优势。加强我国高校与印尼三语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吸引三语学校学生来华深造,一方面能够增强印尼三语学校对印尼华人的吸引力,强化印尼青少年汉语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可进一步提升华裔青少年的汉语能力,深化他们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使之成为当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有生力量。
4.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的互动,尤其是加强与海外老侨的联系与互动。
研究发现,印尼老一代华人对华文和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承充满热情。相对于新侨而言,老侨已经在当地社会站稳了脚跟,很多第三代及三代以上的华人已经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甚至有些华人已经在当地政界和商界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由于具有中华语言文化背景,他们在理解中国社会、中国政策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加强与海外华人社会的互动,在促进华裔子弟中华语言文化传承的同时,通过海外华人,用更易于被当地人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将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发展理念介绍给当地民众。通过海外华人华侨,尤其是通过老侨传播中国文化,更有利于增强族群认同和信服力,提升语言和文化传播成效。
目前,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已发展到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现阶段海外华人家庭中华语言文化环境逐渐弱化,创新华文教育模式,丰富华文教育内容,提升华文教育水平,加强海外华人与祖籍国的互动,能够有效提升海外中华语言文化传承与传播效力,推动中华文明在海外代代相传、绵延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