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荷敏,王红宇,官晓艳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四川 自贡 643000)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过敏性哮喘或隐匿型哮喘,属于一种慢性呼吸道炎症反应性疾病,主要以持续性、反复性、顽固性咳嗽等临床症状为主,具有起病急骤、治愈难度大、易复发等特点[1-2]。目前,临床上治疗CVA患儿的原则为降低发作频率、控制临床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茶碱类药物等,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患儿病情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临床上多采用几种药物联合进行干预[3]。盐酸丙卡特罗属于一种β2-受体激动剂,可提高呼吸道上皮细胞稳定性,扩张支气管,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从而缓解CVA症状[4]。消咳喘胶囊主要成分为中药满山红,具有祛痰、平喘、镇咳等功效,可降低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5]。但目前国内外关于盐酸丙卡特罗联合消咳喘胶囊治疗小儿CVA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证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6]。TLR4-NF-κB是HMGB1调节炎症反应的下游信号通路,下调表达后可降低炎症反应,减轻炎性损伤。鉴于此,本研究探讨消咳喘胶囊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CVA的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4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CVA患儿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CVA诊断标准[7];(2)年龄6~12岁;(3)咳嗽症状持续时间>4周;(4)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5)近期无呼吸道感染史;(6)患儿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参与研究前2周内接受糖皮质激素、肥大细胞膜稳定药、抗生素、茶碱类、β受体激动药、抗胆碱类药物与免疫调节剂治疗;(2)伴有严重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呼吸道急性感染等疾病;(3)合并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气管异物、声门狭窄、腺样体肥大;(4)伴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6~12(9.24±2.13)岁;病程3~14(9.35±2.05)个月;病情严重程度:轻度24例,中度25例,重度13例。观察组:男34例,女28例;年龄6~12(9.37±2.08)岁;病程3~12(8.67±1.84)个月;病情严重程度:轻度23例,中度28例,重度11例。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组患儿均给予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江苏汉晨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117)25.0 μg·kg-1,口服,每日2次,共治疗2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消咳喘胶囊(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5524) 0.7 g,口服,每日 3次,共治疗2周。
(1)临床疗效。治愈:治疗后症状(咳、喘、痰等)完全缓解,停药后2周内未复发;显效:治疗后症状大部分减轻,咳嗽频率减少≥80%,停药后2周内未复发;有效:治疗后症状好转,咳嗽频率减少50%~79%;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日间和夜间咳嗽积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评估患儿的咳嗽积分。日间咳嗽积分:无咳嗽症状为0分,偶尔出现咳嗽症状为1分,偶尔出现咳嗽症状且轻微影响日常活动为2分,频繁咳嗽且明显影响日常活动为3分;夜间咳嗽积分:无咳嗽症状为0分,夜间偶尔咳嗽或临睡前短暂咳嗽为1分,夜间咳嗽且对睡眠有轻微影响为2分,频繁咳嗽且明显影响睡眠为3分。(3)血清实验室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5 mL,常温下静置1 h,3 000 r·min-1离心5 min(离心半径10 cm),取上清液,-80 ℃下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购自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血清HMGB1、TLR4、NF-κB、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γ-干扰素(interferon-γ,INF-γ)水平,并计算INF-γ/IL-4。(4)气道功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患儿呼出25%肺活量时流速(25% maximal expiratory flow-volume,MEF25)、呼出50%肺活量时流速(50% maximal expiratory flow-volume,MEF50)、呼出75%肺活量时流速(70% maximal expiratory flow-volume,MEF75)。(5)不良反应。记录2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儿治愈6例,显效15例,有效3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2.26%(51/62);观察组患儿治愈11例,显效19例,有效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16%(59/62);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2组患儿日间和夜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日间和夜间咳嗽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日间和夜间咳嗽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2组患儿日间和夜间咳嗽积分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cough scores during the day and night of childre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HMGB1、TLR4、NF-κ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HMGB1、TLR4、NF-κB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HMGB1、TLR4、NF-κ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2组患儿血清HMGB1、TLR4、NF-κB水平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the serum HMGB1,TLR4,NF-κB levels of childre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治疗前2组患儿MEF25、MEF50、MEF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MEF25、MEF50、MEF75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MEF25、MEF50、MEF7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 2组患儿气道功能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airway function of childre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IL-4、INF-γ水平及INF-γ/IL-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INF-γ水平及INF-γ/IL-4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NF-γ水平及INF-γ/IL-4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表4 2组患儿血清IL-4、INF-γ水平及INF-γ/IL-4 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the serum IL-4,INF-γ levels and INF-γ/IL-4 of childre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所有患儿治疗期间的药物耐受情况良好,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目前,关于小儿CV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与气道炎症、神经-受体机制、呼吸道重构等有关,治疗关键在于控制气道炎症反应[8-9]。祖国传统医学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将CVA归属于“哮病”、“咳嗽”等范畴,认为痰是哮病反复发作的症结。小儿形气未充、腠理疏松,使得卫气不能固卫肌表、外邪袭肺、寒痰滞肺,肺气清肃失常,则致宿痰伏于肺,复因感受外邪,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恶性循环,肺气宣降失职、壅塞气道而发哮病[10-11]。基于上述病理机制,中医主张治疗应以豁痰利窍、宣肺止咳等为主。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MEF25、MEF50、MEF75显著高于对照组,日间和夜间咳嗽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消咳喘胶囊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CVA效果确切,可减轻患儿的咳嗽症状,提高肺功能。推测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盐酸丙卡特罗可促进纤毛运动,增强呼吸道上皮细胞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患儿呼吸功能,促进排痰,减轻咳嗽、咳痰等症状;同时,盐酸丙卡特罗可作用于支气管β2受体,缓解气道痉挛,减轻支气管收缩反应,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轻迟缓增加的气道反应与快速增加的气道阻力,从而提升气道功能;此外,盐酸丙卡特罗可提升呼吸道上皮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组织中环磷酸腺苷量,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等炎症介质,从而减轻呼吸道炎症反应[12-14]。(2)消咳喘胶囊主要成分为满山红,而满山红含有金丝桃苷、东莨菪碱、莨菪亭、杜鹃素等成分,其中金丝桃苷可止咳、平喘、祛痰;东莨菪碱不仅祛痰效果明显,还可缓解乙酰胆碱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痉挛;莨菪亭的作用与氨茶碱相当,可拮抗5-羟色胺、乙酰胆碱或组胺引起的气管收缩;杜鹃素、杜鹃酮具有止咳、镇咳、祛痰等功效,可增强呼吸道排痰引流作用及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使气道黏膜下腺体中黏液腺比例降低,从而减轻炎症反应[15-16]。虽然2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但二者联合使用时可产生互补、协同作用而强化镇咳、排痰功效,从而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呼吸道功能。
有研究报道,哮喘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神经功能紊乱及诸多信号通路失调有关,其中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可通过调控免疫反应而参与哮喘气道炎症过程[17]。HMGB1是一种内源性促炎因子,当机体出现感染时,HMGB1刺激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加剧呼吸道变态性炎症反应。TLR4是HMGB1诱导炎症的重要受体,HMGB1可激活TLR4受体,通过MyD88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方式激活NF-κB,从而诱导下游炎症反应与免疫反应。乔俊英等[18]研究报道,HMGB1/TLR4信号通路可调控气道上皮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过程。LEE等[19]在一项卵蛋白复制的哮喘小鼠模型中发现,抑制肺组织中HMGB、TLR4表达,可预防气道炎症、黏液形成,减少肺组织中胶原沉积,HMGB/TLR41可能是慢性变应性哮喘的潜在治疗靶点。NF-κB是炎症调节的关键性转录因子,在细菌、前炎症细胞因子与变应原等细胞外刺激信号诱导下,IκB降解后可激活NF-κB,而活化的NF-κB可诱导IL-6、肿瘤坏死因子-α及黏附因子等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加炎症细胞沉积,促进Th2细胞浸润,从而加剧炎症级联反应。TLR4是HMGB1参与炎症的主要受体,而NF-κB位于TLR4信号通路的下游,可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及免疫反应等过程,故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是免疫调控中的重要部分。由此推测,该通路可能是哮喘发病的重要机制,但国内外关于调控或干预该通路任一环节对哮喘影响的报道较少。JIANG等[20]研究发现,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与哮喘发生有关,而抑制该通路表达可进一步阻止哮喘诱导的气道炎症,利于气道重塑。 SHANG等[21]研究证实,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可改善脂多糖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降低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HMGB1、TLR4、NF-κB、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 INF-γ 水平及INF-γ/IL-4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消咳喘胶囊联合盐酸丙卡特罗可能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调控气道炎症反应,提高肺动态顺应性,缓解小儿CVA临床症状。治疗期间所有患儿的药物耐受情况良好,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可见联合用药的安全性高,患儿可耐受。
消咳喘胶囊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CVA疗效显著,有助于缓解患儿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改善肺气道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