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视域下的青春底色

2024-01-18 23:50陶兴国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11期
关键词:香雪思辨性底色

陶兴国,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教师。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读本·选择性必修(下册)入选了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以下简称《远行》)这一带有浓厚现代主义色彩的短篇小说,确实可以给予学生全新的阅读体验与深度思考,但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形式往往都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剥离开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与语言特色的欣赏之外,小说主题的辨析依然是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核心。

关于《远行》的主题,评述者颇多,如汤文生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主题解读》中说:“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他以‘仿梦的方式,生动地揭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青年人在这种荒谬人生面前的深刻迷惘。”

秦晓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另一种读法》中也谈到:“《远行》确实没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对真善美、对永恒正义也未体现出坚定的信念,甚至表现出了一些悲观主义色彩,带有一定的绝望情绪。”

周海燕在《“虚伪的形式”下的人性悲歌——〈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深层解读》中更是指出:“这篇小说,无论从全文的情节发展、人物行为的特征而言,还是从作家本人的创作理念、创作实践而言,都充分说明了名份与事实、概念与现实的脱节,突出了余华小说常用的‘虚伪的形式,咏叹了一曲人性之恶的悲歌。”

有的认为《远行》是咏叹人性之恶,直指心灵脆弱的深处;有的认为是为了写世界的荒诞以及青年人在荒诞世界面前的迷惘;还有的认为主要是表现了一些悲观主义色彩,甚至绝望的情绪。

那么,我们应如何以任务群的方式,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中,通过思辨性阅读,披文析理,走进小说人物的世界,真正把握十八岁应有的青春底色呢?教师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远行》的教學,以期实现知识积累、思维培养、审美思辨与文化传承的教学目标。

一、精选阅读文本,搭建群文阅读平台,设置阅读任务

1.思辨性阅读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精选富有思辨性的文本,既可以是单篇,也可以是群文,而群文更能引导学生进入思辨的情境。《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可见“博学”为“审问”“慎思”“明辨”的前提。

为了让学生能在80年代的时代场中理解青春底色,我们以《十八岁出门远行》(1987年第1期《北京文学》)为主导,选择铁凝的《哦,香雪!》(《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最初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陈村的《给儿子》(《收获》1985年第4期)等短篇小说组成一个阅读任务群,通过思辨性阅读体悟80年代作家心中的青春向往与价值追求。这三部小说有许多共性:发表的时代相近,所设置的时代背景几近相同,都为改革开放初期;所刻画的中心人物相同,都为18岁左右,正值青涩年华,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所表现的主题十分接近,都是对青年人成长的探讨;三部作品都是高中生所熟悉的作品,前两部来自统编版必修、选修教材,后一篇为高考现代文命题文本。但不同的作家,表现手法、写作风格、人生的认识又有所不同,这为学生在比较中进行思辨、在任务引领中进行质疑留下了空间,更有利于思辨性阅读的进行。

2.思辨性阅读的关键之一是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去质疑,去发现,去辨析与实证,这样思辨才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才能落到实处,走向深处,才能有所发现,有情感的激荡,有理性的思考。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教师特设置以下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在思辨性阅读中明辨80年代涌动的青春底色。

①《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社会世相与《哦,香雪!》《给儿子》有哪些不同。

②《十八岁出门远行》在人性的揭示上,与《哦,香雪!》《给儿子》有何不同。

③《十八岁出门远行》《哦,香雪!》《给儿子》展示了怎样的青春底色。

三个群文阅读任务的提出,主要是为了遵循阅读的逻辑顺序和通过思辨性阅读探析青春底色的需要。

二、组织群文阅读教学,实证思辨性阅读效果

群文阅读可以分为自由阅读、比较思辨、实证归纳三个阶段,自由阅读阶段学生应带着三个阅读任务进行,比较思辨是《远行》教学的重点,只有通过思辨性阅读,学生才能养成质疑思辨的良好习惯,才能让思辨性阅读教学落地生根,泽及将来,而实证归纳是有效的检验与巩固手段。

任务一:《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社会世相与《哦,香雪!》《给儿子》有哪些不同。

1.阅读三篇小说,找出小说中有关社会环境描写的情节。

教师引导: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请同学们找出三部小说中有关社会世相的典型情节,并作简短的述评。

生:“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这一组意象“路”“海浪”“船”带有很古典的意味,起起伏伏的路像是贴在海浪上,就像我们人生的路搁置于广阔的生活海洋上,就像我们国家前进的道路延展在社会的海洋上,路随着海洋的潮涌而起伏,人生、国家随着生活的变换、社会的变革而前行,这条隐喻着个人或国家的船航行在潮起潮涌的浩渺空阔的海洋之路上。

生:18岁的我行走在这看不到尽头的路上,从早晨里穿过,走进下午的尾声,看到黄昏的头发,可是一点也不累,当我对前路感到迷茫时,遇到的人都告诉我:“你走过去看吧!”我也对这句话十分认同:“这话不错,走过去看。”碰到司机后也有同样的话语,“开过去看吧。”“我们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我们的改革开放不也是一场没有固定模式的史无前例的伟大变革!

生:以上是《远行》中有关社会世相的展示,而铁凝的《哦,香雪》中“然而,两根纤细、闪亮的铁轨延伸过来了。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梁,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以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冲破一切障碍、奔向充满希望的现代文明的伟力。

生:《给儿子》中展示的虽是回忆中纯净充满了乡土风情的板桥,那里“水中有荷,能吃到鲜藕和莲子。有菱,四个角的,它有烟雨江南的味儿”,有“被水浸透的土地”,有“放过牛的爷爷”“种过稻子的父亲”,但这不是板桥的80年代,80年代的板桥同样有“一排烟囱,一排厂房”,涌动着改革开放的旋律。

教师点评:同学们对三部小说典型场景把握较准确,但要读懂场景蕴含的现实意义,我们还要在比较中进行质疑思辨。

2.请同学们深入比较三部小说社会世相展示的情节,它们在相同中又有哪些不同。

生:展示的场景不同。《哦,香雪》是随着铁轨的延伸所带来的闭塞的大山深处传统文明对现代文明的追逐,《给儿子》是对传统乡村文明的回忆与眷恋,现代只是传统的陪衬,而《远行》却是在改革开放的湍流裹挟下,青年如何在经济浪潮中保持一份温暖的人性。《远行》写的是在斑驳陆离的社会剧变中的选择,社会世相更为纷繁。

生:小说主人公的选择更为复杂,多元。《哦,香雪》中的香雪们要么回归到原来平静的生活,要么带着那份纯真走向现代,《给儿子》中“儿子”回到板桥接受传统的洗礼,而《远行》中的我蜕变的结果更为多元化,是野蛮生长,在社会的搏弈中成为冷漠的无良少年,随波逐流,还是在剧变的社会思潮中保持温暖的青春底色?

生:小说中对人性的描写也很不相同。《哦,香雪》中展示的是改革开放之初纯净而美好的人性,即使是女孩子们心中的“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也只是“不知所措地嘟囔着”,《给儿子》更是对传统美好人性的直接点赞,如“父亲在村里没有仇人,上哪家都一样。答应了一定要去,不然,连你父亲都会被骂扁。”“骂”也是一种地道、纯粹的乡情。而《远行》中有关人性的描写卻复杂得多,如写汽车司机:“现在我和他已经成为朋友了。……我问他:‘你到什么地方去?他说:‘开过去看吧。这话简直像是我兄弟说的,这话可多亲切。我觉得自己与他更亲近了。”“这时我看到那个司机也跳到拖拉机上去了,他在车斗里坐下来后还在朝我哈哈大笑。我看到他手里抱着的是我那个红色的背包。”

教师述评:通过思辨性阅读,同学们能够快速地找到同类型小说关于“人性”刻画的不同,那么不同的人性展示了作家怎样的感情取向、青春思考!

3.请同学们思考,虽然是三部不同的小说,都是关于青年成长的思考,《远行》作者的情感取向是怎样的?

生:《远行》中一些富有暗示性的语言,展示了极具时代特征的生活图景:“我已经知道他是个体贩运。这汽车是他自己的,苹果也是他的。我还听到了他口袋里面钱儿叮当响。”个体贩运是改革开放初期最常见的一个词,而司机因个体贩运也初步拥有了自己的财富——汽车、苹果、口袋里叮当响的钱儿。但集体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泥沙俱下的情况、鱼龙混杂的局面,如小说中所写,当汽车上坡时抛锚了的时候,先是五个人从坡上骑着自行车下来抢苹果,后来有许多人骑着自行车下来了,还有几辆手扶拖拉机从坡上隆隆而来,还有几个孩子朝我扔苹果,这些人不仅抢走了苹果,而且连汽车上能卸的、能撬的都抢走了,最后那司机抢走了我的背包……留下了遍体鳞伤的汽车和我。

教师述评:作者以夸张、变形、梦幻般的手法写出了改革开放初期,群众哄抢别人财物的场景,但这决不是生活的常态,也不可能成为日常的永恒,今天的社会生活秩序已经以铁的事实证明,随着人们逐渐走向富裕,随着社会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和法治健全,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已如期而至。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抢苹果”“抢书包”这一事件,我们不拒绝审丑,若没有丑的显影,又怎能彰显善良的可贵、正义的不凡,18岁青春的无畏与担当、朝气与希望!

任务二:人们常说“文学即人学”,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理性对待复杂的人性。

教师引导:余华老师曾说:“在一九八六年底写完《十八岁出门远行》后,我感到这篇小说十分真实,同时我也意识到其形式的虚伪。”作者以荒诞的手法,直面自己的心灵,同时也把这种心灵的真实艺术化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给予我们多元化的思考与启迪,特别是对复杂的人性,作者疏离了井然有序的世相,从而以一种非理性的方法写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那么我们在思辨性阅读时,应如何理性地看待这多面体似的人性呢!为了对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的思辨,教师可设置以下任务进行阅读思辨。

1.《远行》是以父亲开场,《给儿子》更是以父亲的回忆行文,我们应如何看待小说中的父亲形象。

生:“我”,一个18岁的青年,出生,成长于一个有文化传统,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见地的家庭中:我记得自己已在外面高高兴兴地玩了半天,然后我回到家,在窗外看到父亲正在屋内整理一个红色的背包,我趴在窗口问:“爸爸,你要出门?”

父亲转过身来温和地说:“不,是让你出门。”

“让我出门?”

“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后来我就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教师述评:这是一段特别有意味的描写——温馨,明媚,富有审美的张力,父亲是一个民主、平等却富有远见、敦厚而严厉的父亲,他爱自己的孩子,通过孩子的神态、动作、语言可以感受到父亲爱的沐浴,他又是严厉智慧的,在儿子需要磨砺的时候断然地让儿子“远行”,并给予他极富鼓励性的“脑后一拍”!

当儿子回忆起那时的时光时,眼前一片晴朗温和,有非常美丽的阳光。

生:我欣赏这样的父亲,我喜欢这样的父亲。在这样的父亲的濡染下成长起来的“18岁的我”,虽然青涩,稚气未脱,对世界缺乏应有的世故与圆滑,但一定不缺少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对善良的呵护与施予,对正义的坚持与维护。父亲到儿子的人性流转,不就是中华传统中优秀的一面薪火相传吗?

生:《给儿子》中的父亲同样是有远见并值得人敬佩的。在儿子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同样是在“儿子”十八九岁的时候,父亲以书信的形式鼓励儿子到自己曾经下放插队的地方,去体验农村的生活,去“下水”,去下田,把皮肤晒成栗色,去挑担……“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行,你得自己去找。”

教师述评:《远行》《给儿子》中的父亲同样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那不是现代流行的溺爱,而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给儿子》选择的是父亲曾经生活过的乡村,那里有父亲最熟悉的风俗,最亲近的人,是一个可以预知的世界,而《远行》选择的天地更为广阔,只有无尽的远方,但在两位父亲的心中,同样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最深层的认知——世界虽充满了未知,但人性總是美好的,他们坚信这一趟青春旅行会让儿子变得坚强,温暖。

2.《远行》中具体刻画了一个最令人费解的司机形象,如何理性对待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生: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司机的脑袋我看不见,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

司机的出场是本文最富有卡夫卡特质的表达方式,司机活脱脱一个变了形的人和汽车组合而成的大甲壳虫。具有人的屁股和汽车的脑袋,而司机真正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更有趣的是,那翘起的屁股上有晚霞。

生:司机因对物质的狂热而变形,丧失了作为人独立思考的脑袋,脑袋已让位于高速前进的工业凭借手段——汽车,而晚霞照在屁股上更是极富创意的想象,屁股是没有细胞能接受思想的光照的,后面情节的推进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当我客气地请求搭车时,遭到了司机粗野的喝斥“滚开”,当我拉开车门钻了进去并大声吼他“你嘴里还叼着我的烟”时,却获得了他的友好,这不就是传统的欺软怕硬的人格吗?当汽车无法修好时,这个司机却在公路中央做起了广播操,做完又绕着汽车小跑,可是他真的是在锻炼身体吗?只不过是彻底绝望后的随遇而安,得过且过而已。

生:当司机车上的苹果被抢时他却漠不关心,甚至朝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我哈哈大笑,最后还抢走了我的红背包。这不由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与张爱玲《茉莉香片》中的聂传庆,在受损害者身上寻找到心理平衡,向更弱小者施暴不是人性中最卑劣的一面吗?

教师述评:同学们总结得特别到位,特别深入,司机的行为看似反常荒诞,但却是最真实的心理呈现。他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人性可怜卑微的一面,作者以文学的方式告诉青春的我们,应如何理性对待复杂的人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远行》《哦,香雪》《给儿子》刻画了一系列群体形象,我们应如何理解。

生:苹果被抢的场景梦幻般呈现在我们面前,真实地写出了人性的贪婪,残忍,而这种罪恶的人性也在传承,当一群小孩用抢来的苹果砸我的时候,他们的血管中流淌的正是人性不堪的一面。

当恶在张牙舞爪时,18岁的我却一再挺身而出,虽然被打得鲜血像伤心的眼泪一样流,但当第三拨、第四拨人拥上来时,我依然奋不顾身地扑上去……

群体的幻像更能够衬托出“我”所葆有的靓丽的青春底色。

生:《哦,香雪》中也有一群青春烂熳的女孩子陪伴着香雪,“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她们善良,纯净,质朴,是美好生命的代名词。

生:《给儿子》中也刻画了一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乡民:“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乡里人心善,很少记人恶的。”……那是一群正直、坦率、真诚、勤劳的人民,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最美的传统,闪烁着人性最美的光辉。

教师述评:文学即人学,三部小说,就像三幅色彩斑斕的风俗画,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多元,通过思辨性阅读,我们也许能体会到《远行》所展示的人性更为丰富,更为多元,更能引起我们的青春微澜。

《远行》中的我同样也有阿Q式的愤怒,当汽车和司机看也没看在我眼前一闪而过时,我也后悔没在潇洒地挥着的手里放一块大石子。我也知道用烟去与人套近乎,我同样知道以暴制暴,恶吼那司机。但善良占据了上风,恶只是成长过程中的几点喧嚣。

在作者的笔下,人性以梦幻般的影象呈现,既不可捉摸,又情有可原,我们若以理性去看待人性的恶与善,我们才能正确辨识生活中的善与恶,弃恶向善,惩恶扬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任务三:《十八岁出门远行》与《哦,香雪!》《给儿子》展示了怎样的青春底色。

教师引导:《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最早发表于1987年第1期的《北京文学》,虽然时隔近四十年,现在读来,依然有一种撞击心灵的感觉,它之所以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决不是因为作品中所揭示的人性的恶,而是从一开始就张扬的青春气质,贯穿于小说中的青春底色。

1.《远行》中的我对十八岁的青春持怎样的态度。

生:18岁的我对不期而至的青春是十分珍惜的,甚至带着天然的骄傲与自豪,第一批来定居的黄色的胡须带给我的不是烦恼,而是像一面胜利的旗帜迎风飘飘。

生:18岁的旅程中,当我看到山和云时,我就朝着它们呼唤它们的绰号,不难看出18岁的我张扬着向上的力,洋溢着梦幻般的诗意,当汽车消失后,我就对着自己哈哈大笑,那是年少轻狂的自信与骄傲!“十八岁出门远行”就像一条船在青春激荡的河流之上鼓起了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远行》中的“我”必然会遇到挫折,《哦,香雪》《给儿子》中是否有同样的困扰。

生:“我”在远行中遇到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挫折,当我阻止人们抢苹果时被打,“鼻子软塌塌地不是贴着而是挂在脸上了,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一样流。”“有无数拳脚前来迎接,我全身每个地方几乎同时挨了揍。”最终,我的背包也被司机抢走了。

生:《哦,香雪》中的香雪虽然在火车上换到了那只自动铅笔盒,可她不得不面对三十里回家的路: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她把滑到肩上的围巾紧裹在头上,缩起身子在铁轨上坐了下来。……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惊肉跳的寂静……

生:《给儿子》中父亲虽然没有直接写儿子会遇到的困难,但父亲一次次设想儿子在板桥可能会遇到的人,会遇到的事,告白愈深情,对儿子的考验与挑战就愈大。

3.在沉浸式思辨性阅读中,我们从小说文本中读出了怎样的青春底色。

生:当抢劫的人们离去,当司机抱着我的红背包坐在拖拉机车斗里朝我哈哈大笑,当天完全黑了,山风摇动着树叶发出令人恐惧的声音时,我钻进了如我一样遍体鳞伤的汽车,我依然为汽车里的座椅没有被撬走而获得安慰,我的记忆里依然是那个晴朗温和的中午,那时的阳光非常美丽……

生:我一直在寻找旅店,当我躺在残缺不全的汽车里的时候,却感到暖和,感到汽车和人一样有心,心窝也是暖和的!《远行》中的“我”在最后说“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这一句是对世界的最温暖的告白与宣言。

教师述评:无端被打,甚至被打得遍体鳞伤之后,不是诅咒,不是绝望,不是沉沦,用现在的话说“躺平”或“抑郁”,而依然对这个世界抱有热望与温暖,这就是对最温暖的青春底色的坚守。

生:香雪虽然害怕,但她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照亮了她前行的路,风声柔和,月亮明净,小溪潺湲……“哦,香雪!香雪!”怀着对文明世界的憧憬,对走出山村的渴望,香雪含着欢乐的、满足的泪水迎着希望跑去。

生:《给儿子》中虽然没有直接写假期回板桥的儿子的情况,但我们可以想象到儿子在父亲的殷殷期待中,在板桥纯朴的风土人情的感召下所呈现出的青春活力。

教师述评:无论是《远行》中的“我”还是香雪及《给儿子》中的“儿子”都有迁衍了几千年的理想,让人民幸福,让国家富强,让民族有尊严,所以在奔向现代化的路途上,哪怕遍体鳞伤,也初心不改,内心依然温暖,在追求国富民强的旅途中,我们遭受过打击,承担过误解与委屈,我们有过迷惘与困惑,但内心依然温暖。

三、实证归纳,反思总结

小说的主题从来都不是单一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思辨性阅读给予我们的体验却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基于文本的理性反思,是在众说纷纭中给予我们一个批判性的合理的价值判断。前面已经介绍过,关于《远行》的主题说法虽众多,但于当下“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相去甚远,与文本所隐喻的青春内涵也有一定的距离,通过任务群指引,以思辨性阅读为手段,学生体会到的青春色彩确乎不同:

知人论世,同学们学會了从时代背景的角度去思辨小说的主题:三部小说都创作于80年代,正是旧有体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改革开放的春风轻拂中华大地的时候,人们仿佛能听得到坚冰解冻的脆响,作家更是拥有超越时代的思维触角,青年、青春是社会的未来,不能不率先进入他们关注的视域,青年的进步,青春的富丽色彩才代表着社会的未来,三部小说对青春的展示虽然不同,但都闪耀着靓丽的底色。

桎梏久了的眼睛,不一定适应蓝天下最初的那一缕光明,思辨性阅读视域下,同学们能初步理性对待人性的复杂性:香雪与凤娇虽然人物性格不同,但却是青春的一体两面,善良,质朴,憧憬美好的明天;板桥虽然遥远,闭塞,但流淌着人性最厚重、朴拙、坚韧的力量;“远行”途中的人们虽然有太多的人性的卑微,但他们同样被改革的时代洪流裹挟前行,只要有一颗温暖的心,远方一定是光明的。

思辨性阅读让同学们真正触摸到了青春的底色:像香雪一样,勇敢地踏上时代的列车,去追逐属于自己的理想;像父亲所期待的那样,在暑假去寻访属于自己的板桥,哪怕皮肤晒成栗色;更要像“远行”途中的我一样,不论处境如何,都要拥有温暖的心……

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说:“小说的笔调从最初的反讽,到最后变成了象征的抒情。”“这个光明的尾巴,是作品主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带着光明和希望的色调!”

——善良、果敢、正义、勇于追求应是青春的底色!

通过思辨性阅读,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品主题,帮助学生寻求和确立主流价值观,从而真正达到培养思辨能力,传承良好的文化传统,塑造高尚人格,《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群文阅读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但在思辨性阅读中,师生同样遇到了不少阻力,产生了许多困惑,如:

1.思辨性阅读,说到底就是一种批判性阅读,面对传统与经典,我们是否有批判的勇气,有超越的智慧。

2.思辨性阅读最核心的问题是针对文本,我们能理性地质疑,并合理地进行分析论证,最后解决疑问,得出符合事实、遵循科学逻辑的真知,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够,所以思辨的深度不够,还处于极浅的层级。

3.思辨性阅读得到的真知往往是基于现实逻辑的,但我们的学生生活实际离社会现实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应指导学生加强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思辨性阅读。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阅读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革新,阅读的目的与诉求亦日新月异,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任务群阅读的平台,可以让学生阅读面更广,阅读的知识更丰富,而思辨性阅读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更深入,更能够获得真知,探寻未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增强审美判断能力,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找到真正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源泉,树立文化自信心。

猜你喜欢
香雪思辨性底色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香雪形象探析
台儿沟的姑娘们——评女性视角在《哦,香雪》中的运用
青春的觉醒和生机——《哦,香雪》自主读写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永恒的底色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紧贴人物读小说
底色